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湾战争-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部队发动空袭战的24 小时后。以色列电台中断了正常广播,要人们立即戴
上防毒面具,进入用密封条封好的隔离室。几分钟后,传来了两声巨大的爆
炸声。在场的一位西方记者描述说:“爆炸的冲击波使我无法站立。”一位
特拉维夫居民说:“地板在剧烈地晃动,我觉得好像进了地狱。”以色列电
视台播放了爆炸现场的画面:一座大楼被炸毁,旁边的街道上堆满了碎砖。
另外6 枚导弹中,有1 枚落在以色列西部港口城市海法,3 枚落在无人区,2 
枚无效。总共造成数座建筑物被破坏。
伊拉克在自己的战报中声称,它已经用导弹狠狠打击了以色列、美国和
沙特阿拉伯,并发誓只要美国继续进攻,它还要继续进行袭击。
尽管以色列事先已有所准备,但是伊拉克的袭击使以色列人仍一片恐
慌,原本熙熙攘攘的城市大街上已空空荡荡,偶尔可以看到几辆汽车和出租
车疾驶而过。在超级市场里,一些人正在抢购食品,牛奶和面包食品架上已
被“洗劫”一空。无论是男人和妇女,大人和小孩,几乎每一个人肩头上都
挂着一副防毒面具。晚上,尽管连门窗的缝隙也全被封死,但还有人仍然戴
着防毒面具度过不眠之夜。以色列医院官员20 日说,伊拉克导弹袭击特拉维
夫之后,这个城市当天有30 名婴儿早产,比平时多一倍。此外,许多居民逃
往耶路撒冷,他们相信萨达姆不会袭击这个有15 万巴勒斯坦人居住的城市。
伊拉克头两次导弹袭击给以色列造成的损失虽说不大,只有数十人受
伤,但是,另有500 多人住进了医院,有些人因恐慌引发了心脏病,有些人
是因为不适当地匆忙吞下了防毒药物。以色列电台报道说,一名3 岁女孩因
防毒面具出事故而死亡。在19 日的袭击中,50 名以色列人侥幸躲过了死神。
其中一位妇女搂抱着她的3 个孩子心有余悸地说:“我们起初想躲进一个带
有窗户的掩体,后来发现太旧,赶快又跑到100 多米以外的另一个掩体里。
事属侥幸,结果那个旧掩体正好被伊拉克的导弹击中。”
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
尔以及英、法、意和加拿大等国领导人立即发表谈话或致信以色列总理沙米
尔,谴责伊拉克的袭击行动,并劝告以色列采取克制态度。布什总统和贝克
国务卿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安抚沙米尔,要他千万别进行报复,同时决定向以
色列派遣专门对付“飞毛腿”导弹的“爱国者”反导弹导弹部队帮助防御。
这使以色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以色列内阁决定暂不对伊拉克的两次导弹袭
击进行报复,以避免落入伊拉克的圈套。但是,以色列国防部长阿伦斯发表
了不同的意见,他断然否认以色列政府向美国保证不对伊拉克进行报复。
埃及和叙利亚的报纸1 月20 日发表评论说,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毫
无军事意义,只是一个政治阴谋,旨在破坏盟军的团结。叙利亚通讯社说,
在过去,萨达姆也想把阿拉伯人拖入对付伊朗的战争,现在阿拉伯人已经知

道怎样采取理智的立场。甚至连埃及反对派报纸也指责伊拉克说:“我们要
告诉萨达姆,还是玩些其他的游戏吧!”一些评论文章认为,伊拉克制定的
“萨达姆战略”首先就是袭击以色列,使海湾战争演变成一场阿以之间的冲
突,置美国于政治和军事上的两难之地。
伊拉克的行动也得到阿拉伯国家一些人的支持。埃及一个穆斯林原教旨
主义组织20 日呼吁穆巴拉克政府从沙特撤军,称多国部队是一个“犹太复国
主义者的联盟”。约旦一些穆斯林示威者要求萨达姆摧毁以色列。伊朗一位
强硬派议员说,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重新燃起了许多穆斯林心中的
希望”,一些议员甚至要求伊朗参战,支持伊拉克。与此同时,巴解组织、
约旦、摩洛哥等国领导人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停止海湾战争。
1991 年2 月3 日凌晨,特拉维夫市又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这是海湾
开战以来伊拉克第十次向以色列发射常规弹头的“飞毛腿”导弹。对此,以
色列总理沙米尔表示:“我们今天采取克制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天还会这
样做。”以色列国防部长阿伦斯重申“要对伊拉克进行报复”,但要在一些
问题解决之后。
早在1 月18 日,即海湾开战的第二天,伊拉克就提出“萨达姆战略”,
第一点就是袭击以色列,引以色列报复,使海湾战争演变成“阿拉伯对以色
列”的中东战争,瓦解反伊联盟。但是,在以色列连遭10 次袭击之后,以色
列仍没采取行动,这就使得把以色列拖入战争的“萨达姆战略”产生了适得
其反的结果。就连一些阿拉伯外交官也悲叹:“就形象而言,战争10 天内就
使以色列由侵略者变成受害者。”路透社也认为:“以色列不发一枪一炮,
却成了海湾战争的大赢家,而巴勒斯坦人失去了他们在过去10 年中赢得的一
切。”
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国,面积按联合国1947 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
定为1。4 万平方公里。
1948 年阿以战争后,实际控制面积为2。07 万平方公里。通过1967 年“六
五”战争,又侵占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那路撒
冷阿拉伯区,实际控制面积2。8 万平方公里。
1973 年“十月”战争后,被迫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和戈兰高地作了有限后
撤。
1982 年4 月又撤出除塔巴地区外的西奈半岛。现今人口450 多万,其中
犹太人占80 %以上。
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国家小,无战略纵深;人口少,无充足兵员;
资源贫乏,综合国力有限。它被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包围着,它处于被动防御
的地位。然而,自1948 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先后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五次战
争,与它被动的军事地位相反,它的气势咄咄逼人。
以色列的政治、军事家们认为:消极防御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意味着挨打,
会招致巨大损失,甚至亡国。以色列应该采取高明的和积极的防御:主动进
攻,积极出击。这样才能遏制敌方,威慑对手。因此,进攻是以色列军队之
魂,是以色列军人奉守的信条。有人说“进攻式的防御是以色列的绝招”。
正是依据这样的思想,以色列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具有如下的特点:一
是“把战火引到敌人的领土上”;二是“先发制人的预防战”;三是“选准
敌人,先打击对己威胁最大的主敌”;四是“快速的闪击战”。
以色列人力、资源有限,最怕打持久战、消耗战。第一次阿以战争,以

色列尚不能控制局面,战争持续了一年零两个月。以后三次战争分别是10 
天、6 天、16 天。据说,在第三次阿以战争进行到第六天时,以色列的燃料
储备已经用完,如当时的纳赛尔还能坚持几天,以色列就很困难了。为了“闪
击战”的需要,以色列军队要求诸兵种协同作战,特别要求士兵要有很高的
素质。以色列军队很注意在军人中灌输勇猛快速、一往无前的思想,培养积
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告诫官兵不固守教条和传统的模式。在以军作战中,常
发生要求遵守命令、纪律与自发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之间的矛盾。战场形
势瞬息万变,事事都要请示、汇报,不敢越雷池一步,必定贻误战机,丧失
闪击取胜的机会。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曾说:“制止跳跃的骏马要比踢着
不愿上路的骡子好多了。”另一位前国防部长泽尔·魏茨曼也说过:“我们
决不能模仿别人。。重要的是你的首创精神和你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与以色列战略战术思想相适应,它还有一整套相当严密的、科学的规章
制度,包括后备兵役、战时动员、官兵训练、后勤保障、战地救护、战场军
械维修等等,这一切都保证了战略战术思想的实现。
为了在孤立中求生存,并不断进行领土扩张,以色列在大力发展经济的
同时,还不断扩军备战,强化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据外电报道,军事专家
认为,以色列常备军由14。1 万人组成,拥有553 架作战飞机,4000 辆坦克。
以色列有射程为450 公里的”杰里科1 ”式地对地导弹,还有“长矛”式导
弹,据说还拥有100 枚左右的核弹头,它在全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居第
六位。以色列还有能力利用芥子气和神经毒气发动大规模的化学战。以色列
海军有9000 官兵,驻扎在海法港、阿什杜德港和埃拉特港。有3 艘英国制造
的维克特型常规潜艇、63 艘护卫舰和其他舰艇。这些舰艇部分地装备“鱼叉”
式和“加布里埃尔”式导弹。以色列空军有20 个大队的战斗机,包括美F— 
4 、F—15 、F—16 飞机、“空中之鹰”式飞机、以及以色列制造的“幼狮”
式战斗机。以色列有15 架用于电子侦察、供应和运输的波音飞机,还有75 
架F—18 战斗机,几十架装备空对地、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的直升机。
为什么以色列这个具有军事实力又富于侵略扩张的国家,竟对伊拉克的
导弹攻击保持沉默呢?国际政治分析家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海湾
危机的爆发,打乱了中东持续多年的政治格局,使伊拉克同美国、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的矛盾突出出来,暂时压倒了长期以来的主要矛盾
——阿以冲突。这样,矛盾斗争的焦点变成伊拉克,而以色列则变成了一个
“旁观者”。以色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根据其盟国美国的要求,在这
场危机中,采取了一种“低姿态”、“高警惕”的政策,即保持不介入,旁
观坐视,密切注意事态发展,时刻警惕伊拉克发动进攻。
许多中东问题专家认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触发的海湾危机,“不啻是
为以色列送上了一个金盘子”。1990 年上半年,由于以色列沙米尔政府态度
顽固,美国和埃及撮合以—巴谈判失败,大量的苏联犹太移民涌入以色列,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转移
了全世界对犹太移民问题的注意力。对以色列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快事。因
而,它趁机加快移民步伐。据统计,1990 年8 月以来,每个月移民以色列的
犹太人数都创历史记录。截止11 月底,1990 年的移民人数已达16 万。以色
列官员当时预计,1992 年年底前,争取有100 万人移入以色列。以色列报刊
认为,海湾危机确实为以色列提供了一次改变人口构成、加强长远实力的好
机会。

长期以来,以色列和伊拉克的关系十分紧张。伊拉克拥有百万大军和精
良武器,在阿以争端中,坚持强硬的立场,以色列一直把伊拉克的存在视为
心头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以色列特别担心伊拉克掌握核技术,认为这是
对它安全的最大威胁。
1974 年伊拉克与法国签订了核技术合作合同,由法国帮助伊拉克在巴格
达郊区建立起一个核反应堆。以色列对此耿耿于怀,蓄谋将其摧毁。1981 年
6 月7 日,以色列派遣一个飞行中队袭击了这个核设施,将其全部炸毁。伊
拉克极为恼火,发誓要报此仇。
这次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的行径遭到全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