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现在才十岁,从小练起,岂不是对以后大有裨益。”
他由眼前的场景有所触动,在心里暗自盘算。
“后世自己最了解什么武学呢,大力金刚掌,是什么玩意;易筋经,都是金庸害的;降龙十八掌,好似太抽象了——最后盘算了一下,后世流行最多的就是太极拳了,容易学,动作潇洒,于身心有益,还可以到外面去挥舞,果然一举多得。太极拳是中国的文化拳、文人拳、秀才拳。拳理完全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哲理,太极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归,而拳法的每一个动作也都符合这些哲理。所以练太极者武功文练、武者文相。”
打定主意,便在脑海盘算了起来。陈尧咨是敢说便做的主,就在陈府院子里,双手后插,双脚微分,全身松开,两臂一起一落。
“伴随着两臂的起落,两脚也同时有双沉或双轻的变化。不能浮,也不能重。从脚底的松紧分布来看,同一只脚在沉时或轻时,还有阴阳之分。起则升于九天,落则沉于地狱!”
他心里边想着边开始了练习。以前体育老师和体育老师搞好关系,现在终于拿上了用场。
慢慢的的,进入了招式之境,一招“太极起式”从他的身影上展现开来。接着“揽雀尾”、“搂膝拗步”、“手挥琵琶”、“肘底看锤”、“白鹤亮翅”等招式从一招一式的演化过来,自然之中,不觉得进入了忘我之境。
在院子里飞舞的陈尧叟、陈尧佐两兄弟也慢慢的停下了手中的招式,开始觉得很奇怪,接着便是被这些招式吸引,浑身一股吸收自然之气,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看着看着,便直直的被这些拳式吸引。
待到陈尧咨“如封似闭”、“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住拳。两兄弟还在回味,站在那里木痴似的,仿似在回味书中的圣人玄奥。
陈尧佐最先醒悟过来,便笑着开口道:
“三弟,你这套拳法是父亲什么时候教授给你的,往日叫你练习,你便懒睡不醒。今儿个怎么这么早,难道是被秋蓉告到娘亲那里了。”摸摸陈尧咨的头,开心的调笑道。
“这不是父亲叫我的,是我跟别人学的。”陈尧咨回头跟二哥说道,这二哥还够情义的,帮助自己讨回面子。
“三弟,你跟谁学的,我们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拜访。”
大哥陈尧叟也笑着说话问道。还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将近弱冠的人就是不错,不学二哥机灵。
“这个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你想学我可以教你们,但记住,不能给外人说,说是我交给你们的。”
陈尧咨怎么能说的清楚太极拳,这拳法在后世就有几个流派,分好多流宗,他一个二把手水平怎么能懂太极那么深奥玄学。
“真的,你能教我们,你这么小,能记得住?”
陈尧佐有些疑问。
但陈尧叟开口说话了,“二弟,你不要小瞧人,你的字有三弟写的好么?写那么好的字,练那么好的拳,定是高人,这得讲求缘分。三弟肯教我们,已经是福了。那我们明日开始就和你学,你看如何,三弟?”
陈尧叟这人还真有礼贤下士的风度,据史实记载,他真有大度之风。
“无妨,我们明日开始,便一起出去练拳如何?”
陈尧叟、陈尧佐听闻,顿时喜出望外。“好,明日咱们三兄弟便如此,可好?”
陈尧佐又发话了,“
这拳既是好拳,我倒想到一个练拳的好去处,县城东北有一处小山湾,此地茂林修竹,清幽绝俗,湾内边有一天然洞,够宽敞,以前咱三兄弟玩耍去的,正是在小山之上。咱们兄弟三人即练拳,又登山,岂不美哉?”
“对对对,此乃绝妙好处,早日起来,如临仙府,不是正合这拳之意境。三弟,你看可否?”陈尧叟也问道。
“对啊,我怎么忘记这么一处地方,咱三兄弟还曾言要给那洞去一儒雅名字的。咱们明日便闻鸡起舞,如何?”陈尧咨问道。
陈尧叟二人立即赞成。三人打定主意,便一起走向正堂吃早餐,。早饭过后还要去学堂,虽说学堂不远,但他们还没有迟到的经历。
……
……
谦于书斋是刘夫子的私斋。刘夫子也是年轻就州试考取的秀才资格,出生于没落的书香门第,倒也是饱读诗书的文学才士,。但为人也古板有余,变通不足,仕途不顺之下,老来回乡便在家里做起这私塾。曾经对李公子、陈尧咨之类的顽劣子弟做出过正面引导似的教育,连那戒尺都为他们二人一人准备了一支。
……
……
谦于书院书院,也就是在刘夫子的家里,也就在城里不远处的凌云山上,走着这林荫的小道绕道不远,一座微显落魄宅邸就展现在眼前。宅门上挂着的牌匾上写着风雅的行书“谦于书院”四个大字,陈尧咨三兄弟一路上也会同了几个书院的玩伴,便一同便走进这古朴的宅子。
书斋不大,学子也就那么几十人。陈尧咨跟着两个哥哥很快的就找到了书斋的正堂。只见门前匾额从右而左上书“谦于书斋”二字,门下右上一联曰:
“大学释格物致知,天下家传户颂。”
左边边下联曰:
“半亩寻源头活水,贤辈道立德明。”
看此情景,陈尧咨不住称叹:好一派风情奇秀之书斋,果真求学之地,书卷讲经之处。能在如此圣地求学,也不枉此生走一遭了。
正是:凌云高山隐才学,万夫风流于斯生。毕竟这文雅之地,也算人杰地灵了。
lt;
第六章 狗尾草先生
走进书斋内,便是厅堂大小、正屋似的空屋子,一张张放书的案几工整齐排的放置在整个屋里。再往里面看,沿着屋梁下便是一块匾额,从右而左,上书“谦于斋”三字,往下看,是一上联:
“乘千圣之危微。”
左边却是另一下联:
“阐四子之秘奥。”
双联正中却是一幅看似久经年岁的“墨石翠竹图”,只看那幽幽翠竹婷婷耸立在山崖上,竹根紧贴崖壁,竹枝细少的伸向远处。远远看去,给整幅画增添了不少的更似悠长的意境。
陈尧咨哪里懂什么画,他的绘画水平远不如李公子之类的人物高,至少鉴赏水准低得多。但他也知道,国画是讲求意境深远,而不在其形,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上一层,一步一重天。
看的此画,翠竹壁立千丈,颇得则求无欲则刚的境界,而画中之意,也有身处逆境而不屈决然之傲骨。他走进匾额瞧了瞧,只见书画左下方,有一行小字,行书挥舞,明显是高人所提;“谨赠万石兄,太平兴国二年,大名柳开。”不走近,以陈尧咨的眼力,还真瞧不清楚。
柳开是谁,他不认识,十岁的孩子能认识几个人。只知道从这画上题字看,这个柳开是大名人。
在正在此画中沉醉的他,突然被大哥陈尧叟拉了一把。待回头看到,陈尧叟细声言道“夫子快到了,快回坐上去。”他回过神来,急忙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被打乱的思绪,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席地而正襟危坐。这时大哥陈尧咨拿出一本论语放在书案上,于是兄弟三案并排,开始大声诵读起来。
只是一刻不到,书院学子已经悉数到齐,朗朗书声已然而起,传出书斋,穿过林荫小道,回响在在整座凌云山峰之间。
巳时将近,刘夫子头戴幞头,迈着沉稳的公府步,走进了书斋,看着诵读诗书入神的学子,似是微笑的捋了捋自己灰白的胡须。但突然脸变得沉着下来,只见挥眼望去,李公子的书案上,矮胖胖的李公子正埋头大睡。这么大读书之声的书斋内居然能睡着,还真是不一般的任务啊。
李夫子又瞧了一下,陈氏三兄弟,只见三兄弟念书朗朗,有沉寂其中之妙,有些缓和,见到那顽劣的吃桑葚迟到拉肚子请假的陈尧咨,也在努力地读书,顿时感到欣慰不少。
“看来老夫教导甚有良益,”他自己暗自搔搔的想到。
走到画下的书案上,所有学子的书声都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李公子居然被这安静的氛围给唤醒了。这人还真真确确是反常,那么大的书声都吵不醒他,反而没有声音的时候居然醒了,不得不让人敬佩这厮的天赋。
其实,这主簿公子也就等同于市井泼皮一般,常年的被夫子耳提面命的,产生了经典性条件反射了,只要有书声,夫子肯定外出了,当然能好好睡觉;夫子回来,必然是鸦雀无声,肯定不能再睡。这憨货还就掌握这个理了。
刘夫子沉声道:
“今日开课时辰到,向圣人礼。”
全体学子便起身向画像行了一礼。接着又向刘夫子行了一礼,这一礼,刘夫子坦然的接受了。然后便坐下开始了讲学。
翻开书页,圣人之道,孔孟之言,便从刘夫子口中娓娓道来,这刘夫子还真有些学问,这《论语》都是信手拈来,没有半丝的沉思。陈尧咨不喜欢这些古板严肃的古文,但在这个时代,就如同以前世道的英语,怎么能以学生的兴趣为转移呢?
这个如同催眠曲,李公子那厮也如同忍受,也就很多次的,都做了同封建社会教育制度抗争的悲剧英雄人物,这次当然也有作为。只见他双手肘着脖子,身子斜歪,隐隐有散架之势。似仿魏晋之风流潇洒之士,准备辩圣人之言而震慑群雄。
刘夫子正在讲授,突然看见这厮的这幅摸样,顿时口中之言戛然而止,脸色铁青,皱纹凸起,把翻开的书一盖上,就大声呵斥:
“李昊,为何如此之状,听圣人之言尚且如此,成何体统。东游西逛瞎混,不读古今圣贤书,羞也不羞。”
这句话本是陈尧佐给李昊对的下联,今日被夫子当着众位学子直面,拿出来当场呵斥,顿时使得不敢出声的书斋学子哄然大笑。
李昊被陈尧佐整了一次,早就是传遍整个县城的风流事,但他心里还是不希望夫子知晓。但凭刚才听夫子呵斥之语,明白夫子早知道了,顿时羞得无地自容,暗自把陈尧咨也恨上了。
“他惹得事情,没有被夫子责罚就权且别论,自己告状之人却被讥笑,是何道理?下次遇上,定要你黄口小儿好看”他恨恨的想着。
……
……
每个书斋都有玩闹的休课之时,便是由先生教习大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的六艺技术。这日,恰巧刘夫子兴致极高,不知是讲学之时的言语触动了他,还是为何,居然讲起了对联。于是,只言片语的讲解,便要童子们对上一次。
首先是一个字的对联,然后便增加到两个字,依次递增,最后由夫子定夺。在书斋里这本是常事,但今日明显不同,对联这两个字似乎成了今天李昊兄心里的痛楚。他认为,自己千寻万苦的机会终于到来。
“夫子,学生愿意第一个。”
李昊在刘夫子才讲完就站起来说道。
他的反应明显使得刘夫子一愣,但随即也释然了,本欲呵斥于他,不可小肚无量,但看了看陈尧佐,也就放心下来。
“难得李昊你今日如此有勇,那你便选一同窗对吧,适可而止,不可造次。”
刘夫子虽是同意,还是仍是有些忐忑不安。
“学生知晓。”
李昊心里提前享受着大仇得报的愉快感。
“学生愿同陈尧咨相探讨,还望不吝赐教。”
这厮很明显,前两个欺负不过,就以大欺小,柿子就拿软的捏。
“这怎么可以,我三弟才十岁。夫子,李昊乃欺人也,万万不可。不如由我代三弟和李兄切磋几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