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李民那个时代,为秦桧平反的人,那可就是不少,不过多是盯着宋金之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秦桧行为更是多秉承皇上赵构的旨意行事,算不得自身罪恶,以此来论断秦桧不是罪大恶极的奸臣。
可如今,李民细思:无利不起早。这做汉奸,那也是要追求回报地。那历史上的秦桧,跟随在赵构身边,那已经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甚至连赵构晚年都自言有些畏惧秦桧的权势。在秦桧生前,都不敢动秦桧,如此权势。还有什么利益能让秦桧背叛赵构,而死心帮着那金国呢?要知道,没了大宋,秦桧在金国那里,却是排不上号的。就算依旧能有官职,那也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实权。以秦桧的智商,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而至于说大金拿了秦桧的把柄要挟秦桧,那简直就是更不可能。秦桧在得到大宋皇帝的绝对信任下,胡乱一些文书,完全可以推说为敌军的挑拨、构陷。此等伎俩,李民早在蔡京等人身上看的多了,秦桧更不可能不会。
如此,秦桧几乎没有什么可背叛大宋的动机,以及自得利益,可事实上,秦桧依旧配合了大金,陷害岳飞,是个事实上的汉奸。
难道这就是秦桧的忠义?
李民一时间不仅有些头晕。
不过这也难说,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的人,远不如后世那种民族之分的严谨。汉人从来不排斥任何的少数民族。自战国时期起,名士周游列国之间,都不见的非给本国效力,苏秦、张仪,商鞅,莫不如此。如今的北方的汉人,在辽国统制下,也不是什么人都自认是宋人的。忠义的定义,基本上就是属于食君禄报君恩的范畴。即吃谁的,听谁的。
李民越想越多,似乎有些政治眼界大开,越发觉得自家留着这个秦桧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
这不仅是此时秦桧还没犯错。不能以未发生的罪责处罚秦桧,以维持律法的庄严。更可给李民的手下李纲等人,留下一个可批判和纠正的对手,以秦桧为镜,时刻惊醒自身。此外,秦桧与李纲等绝对忠义之人不同,更适合替李民说一些李民不方便说的话,做一些李民不方便做的事。正好可成为李民暗中的喉舌与小刀。
当然,李民如此做,也不是没有风险的。那就是李民要始终能驾驭住这个秦桧。否则,秦桧万一做大,或是取得李民绝对的信任,很可能就把李民身边的贤臣给打压了。
不过,李民仗着对后世的了解,知道这个秦桧的本心,却也是不怕这秦桧能翻天了。大不了,李民什么时候不主政了,直接把这秦桧如那乾隆安置和坤一般的安置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了。
而且,若是这秦桧在体制内有什么不法的行为,也正好有一个反面典型树立,省得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反面教材,在李民手中丢失了。
李民当即安置了秦桧随军听用。
说起来,如今李民帐下,已经有两个需要李民注意的大汉奸了,一个秦桧,一个张邦昌,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若是再加上那还一心等着投降李民,正自在淮安与李民军假打的高俅。李民手下不经意间,已经是注定要有三个大奸臣的苗子在培育了。
好在,这已经名面化得奸臣,怎么也比那隐藏着的奸臣要好对付。李民正好以毒攻毒,以奸臣对付奸臣。
当下,李民在诸城休整了一天。缓解了一下,大军连日行军的疲劳,在给卢俊义留下了一万守军之后,随即再次出征。
只不过,这一回,行军路上的城池,却有秦桧派出的中军通信,却不是全无防备了。
可是,如此,却也让李民看出了如今的大宋,果然已经是腐朽到了极点。地方官员,在得知李民大军来到之后,领兵抗击的极少,多数都是守城的官员,直接吓得弃城而逃。甚至,更有部分官员,直接就把城池献给了李民,意图在李民手下谋个一官半职。
李民眼见风声已经走漏,突袭已经不成,而且还要保持军力与徐宁和高禛的军兵厮杀,却也是没有必要那么赶了。
再加上李民如今手下备用的基层官员不少,也没必要什么人都不分优良的招收。
故此,李民军每到一个地方,除了依旧收编和解散地方武装之外,又展开了聚拢民心的优良传统,每得一地,就聚集当地百姓和乡绅,召开批斗大会,或批斗贪官,或批斗恶霸。为当地百姓主持公道,对那些民怨已久的地方恶势力公审批斗。
别说,李民这一招,却是极获百姓的民心。那些参加过公审大会的百姓,无不把李民视为救世主,大圣人,绝对的真命天子。
再加上李民一直严格要求军纪,绝对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老百姓不拿一针一线,共买共卖。这些更是感受到了李民军与其他军兵的不同,真有点像李民军宣传的那样,李民军乃是百姓的军队。
有付出,就有回报。老百姓都是淳朴的,自觉李民乃是真命之人,更是为百姓尽心之人,全都是纷纷为李民军献粮,以及把自家的子弟,送到李民军中从军。
那情景,几乎与李民从电影中看到的红军路上,百姓真情送子从军的场景一样。
李民也是极受感动:这不管是哪个时代,百姓都是这么的淳朴可爱。只要对他们好一些,他们就对你真心回报。
李民受此感染,却是把原先只是为了强国的志向,终于和底层普通百姓的利益,彻底的结合了起来,强国,也是为了强百姓。只有百姓强了,国家才可能真正的强盛。
否则,国强民弱。即使像大宋这般历史少有的经济强国,没有百姓的支持,也是空中的楼台。
李民的心志越发的坚定,越发的圆满了。
第十七卷 第六回 人脉
“杀啊!——”
嘈杂的喊杀声,以及兵器的搏斗声,连接一片,震耳欲聋,鲜血飞溅,更殷红了大地。
可这一切,却压不住徐宁心中的焦躁。
徐宁奉旨攻打青州,时日已经不断了。徐宁原本以为拿下卢俊义以后,调用密州的军兵,配合他手下的禁军,足可以轻易拿下青州。可谁成想,自攻打青州以来,开始还算顺利,可到了这青州城,却是碰上了硬骨头,说什么也是拿不下来了。
三个多月,也就刚刚把青州的护城河给填埋了。可是为了填这条河,那伤亡的人员,已经不下两万了。而那青州的城墙,又高又厚,更有绳索捆绑的擂木,云梯刚往城墙上一靠,那些攀爬云梯的士兵刚刚攀登上半截,那城上的擂木横横的打来,立时就把那云梯打的粉碎,根本靠不近前。
而且,城上更有弓箭、火箭不断,攻城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继续强攻下去,恐怕青州城池没破,他徐宁带的这点军兵,先就损耗光了。迫于无奈,徐宁也只能放弃了强攻,改以围困。意图断了青州的外援,以及粮草供应,逼迫青州投降。
结果,这一围困,就围困了这么多的日子。
可就这,也是不得安生。徐宁这里困着青州城,那青州二龙山,却是出来一波骑军,虽然数量不多。可却也是总不时地骚扰徐宁军营,更时刻威胁徐宁的军粮运输。
故此,这些日子来,徐宁的压力别提有多么大了。
如今,徐宁请求援兵的折子也送上去了。据说援兵乃是大宋六大将门老高家领的军,这倒是让徐宁有些期盼,可是,时日日久,这高禛却是还没赶来回兵。据报也是被敌将林冲给领军堵截了,在青州的青龙关僵持不下,徐宁也只能继续进行着骚扰性的攻城。
可就在徐宁心烦的指挥着军兵进行着例行的骚扰性攻城之时。却有军卒来报:“报!有诸城军校持重大军情,求见将军。”
徐宁当即就是一皱眉:这诸城又出什么情况了?
徐宁当即把攻城的事宜,交给一旁的宋江指挥。随即回返大营,接见那诸城来的军校。
“小人诸城校尉海峰,给将军见礼。”
“免!尔有何重大军情见我,可是诸城出了什么事?”徐宁径直地向那海峰问道。
“回将军。诸城有敌军来犯,小人奉知府秦大人令,特来向将军求援救助。”
徐宁闻听此言,当即大吃一惊。要知道,那诸城乃是密州首府,可以算是他徐宁的后方了。哪里来的大军出现?辽兵?西夏兵?不可能啊。辽兵和西夏军,要想打过来,怎么的也要先过大名府啊。难道说,又有叛乱的军兵出现?
徐宁当即追问道:“可知是哪路的军马来犯诸城?”
“小人原本不知,可听那攻城叫阵的将领报号。好像是什么共和军,李民的人马。”
徐宁闻言,再次大吃一惊,虽然徐宁没有听过什么共和军,可是李民的名号,那可是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何况,徐宁此次受命讨伐青州,原本也是接了皇上赵佶的严令,务必要把李民的身边人。全都活着拿下,一个不能损伤,为的就是好用作人质,来要挟那李民。
徐宁对李民,自然是知道的多了。可是,据徐宁所知,那李民乃是在南方叛乱,正自接受朝廷大军的讨伐,他怎么可能领着人打到密州来了?难道这江南半壁,以及这淮南东路,京东东路,全都被其占领了不成?
徐宁越想越惊,越想越不可思议。不知道李民军兵何以来的如此速度,以及如何突破各路关隘的。却不知,此时的李民军,已经不止是围困诸城,那诸城被拿下了不说,更是一路顺利的向徐宁这边打来。
当下,徐宁盘算了一下,觉得诸城有五千军兵,新任的兵马都监无回枪顾彪,以及其义弟惊鸿枪张杰,都是有本领的人,哪怕是兵力不敌敌军众多,可是一心守城的话,支持一个十天半个月的,也是无妨。
只是,如今他徐宁已经领军围困青州城数月了,眼看再坚持些时日,这青州城背不住就拿下,如今要是回援,让这青州城得以脱身,前功尽弃不说,若是其与二龙山的兵马连兵一处,尾后追击,那他徐宁即要面对李民的大军,还要应对青州的反击,那可是腹背受敌了。
可是,那密州,却也是他徐宁的后勤供给之所,那诸城乃是密州首府,若是诸城沦陷,密州落入叛军之手,他徐宁领的这点军兵,那可是成了孤军深入。到时候,若是被李民攻破了诸城之后,赶到此地一围,他徐宁的大军可也就完了。
徐宁当即有些头疼。想了一下,随即传令收兵,唤宋江进来商量。
要说这徐宁,原本和宋江也是没有什么交集,可自蔡京把宋江这几个人派到他军中,协助他攻打青州。这些日子以来,徐宁和那宋江相处,就是觉得投脾气,觉得宋江这个人,说话办事地道。此时徐宁无策,自是想到了宋江。
等宋江听徐宁把话说的明白,宋江当即也是有些脸色发白。
要知道,宋江虽然敢投靠蔡京与李民做对,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下,不得不如此。可这宋江被李民几次三番的打击,却是早就从心底里怕了李民。想当初,他梁山兵马鼎盛的时候,那都被李民说灭就灭了。如今他只不过是领着几个人帮闲,这徐宁的军兵虽多,可也没超过他梁山当初鼎盛之时多少,宋江自是心中没底。
宋江当即也是拿不定主意,乃自跟徐宁说道:“将军,李民神通广大,非我辈所敌。今趋兵来此,实乃大患。我急切间,不得计。可唤我兄弟吴用来此商议。”
徐宁与宋江同行多日,到也知道吴用乃是宋江的心腹和智囊,当下点头应允。
吴用听闻之后,想了片刻,乃说道:“将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