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得百官都不知道他什么事后回来,直到某天深夜子时,除了苍陇的守军以外,段虎的大军没有惊动任何苍陇的官员和百姓。在兽骑兵都归入军营后,柳含嫣才和几个军机大臣才闻讯姗姗来迟,而苍陇的百姓则是到第二天听到了从城外传来的一声声熟悉的兽吼才知道他们的王段虎已经回来了。
第二天的早朝,历来负责主持朝议的柳含嫣很少有的没有上朝,这种情况苍陇的朝臣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每次段虎外出一段时间后,回来的当天必然会让柳含嫣侍寝,而第二天柳含嫣也必然很难起来主持朝政。
“右军师大人,看来今日又要麻烦您老来主持朝政了。”站在丁喜下首的一员大臣凑了上来,恭敬的朝他行礼后,一脸谄媚的笑着说道:“下官以前不是跟您老说过下官家乡盛产的一种云雾茶吗?这次下官家里来人,正好带了一点这种云雾茶,等今日下朝之后,还请您老赏光,前去品评一二。”
对于大臣的巴结,丁喜没有回答,双手插入袖子里面。立若苍松,脸上始终保持了一丝微笑,而站在他左手地三司仪同李信则皱了皱,很不屑这些拍马屁的大臣,转头狠狠的瞪了那个大臣一眼,冷然道:“王大人,在这朝堂之上,本官面前。竟然擅议私事,莫非王大人是想要让御史台来弹劾你一番,才舒服吗?”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那名大臣可开罪不起这位执掌刑律的大人物,连忙告罪,退回到了朝列之中。
见到那名大臣吃憋。其他的朝臣也在李信严肃的表情和锐利的视线下闭上了嘴巴,人人静立无语。在段汉政权中,李信想来以生活严谨、铁面无私而着称,一手主持制定了段汉的基本律法,也就是现在地汉律,而且在其担任三司仪同的数年之内,因事被他弹劾罢官免职的官员就多达七十多人,其中最高官职的就是三年前已经坐上吏部尚书之位的石涛。
当年弹劾石涛的这个案子令到天下为之瞩目,因为其中就涉及了三名段汉地高官权臣石涛的老师丁喜、尚书令林重师和掌兵大将吕梁。事情起因主要是石涛为人生活实在不太检点,竟然在段虎定下的平定北疆殉难将士追忆日领着初次来苍陇的吕梁之弟吕强和林重师的小弟林重业一起逛妓院。当晚他们的违制行径就被巡视街道的李信发现。第二日御史台在李信的授意下弹劾了这三人,段虎将审理权交给了李信。而李信并没有花去太多的时间很快就定了他们的罪,由于证据确凿。丁喜等三人也没有敢上来求情地,段虎按照律法革去了他们的功名和官职,并且罚了重金,连带地也训斥了丁喜等三人一遍。直到过了一年,段虎才借了一个由头重新启用了石涛和吕强,而林重业则到现在还闲赋在家。也正是李信这种不畏强权的办案态度,使得他在民间地威望很高,同时也有了一个苍鹰的外号。
有不少被李信弹劾的官员都想要找李信的毛病。把李信弄下去,可李信的生活极为简朴。从不接受礼物,也从不结交大臣,始终都是靠着自己的那点俸禄度日,原本按照建制他应该乘坐四马马车,而因为钱的问题他上朝始终都是坐的牛车。此外就连他当年娶妻,也没有邀请什么亲朋好友,只有几个门生来道了声贺便走了,比一般地普通人都不如。李信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处世方式都让人无可挑剔,唯一的诟病可能就是他地出身,毕竟他曾经在南齐洪峰麾下任职。纵然如此,但却没有人敢用这个借口来弹劾他,因为在段虎麾下的大臣里面除了李信以外,在洪峰麾下任职的还有一人就是统兵大将赵炎,没有人会蠢到同时树立两个掌握最高军政权力的大臣。
再朝会例行开始的时间过了没多久,众大臣就见到供奉楼总管安腾拿着段虎的王令从议政殿外走了进来,行到众臣之前,展开王令道:“汉王千岁有令,命右军师丁喜、左军师贾渊、三司仪同李信、尚书令林重师四人主持朝政。”
“臣遵旨。”众臣躬身行礼,齐声道。
丁喜立起身子,眉头有点微微皱起,以往历次朝会如果段虎不参加的话,都是自己和林重师交替主持的,而柳含嫣重新参政以后,就都由柳含嫣来主持,无论主持朝议的人怎么变动全都是指派一人,这样做能够更加快捷的处理事情,不会有所拖沓,然而今日竟然指派了四人主持朝会,显然有点不太寻常。于是丁喜上前一步,拦住了正要离开的安腾,抱了抱拳,说道:“安总管,请留步。”
“丁大人,叫奴婢有何事?”安腾连忙还礼道。
丁喜询问道:“敢问安总管,王爷除了传下这道令以外,还有什么别的话没有?”
“没有了!王爷只是让奴婢传下这道王令,再无其他吩咐。”安腾摇摇头,回答道。
丁喜又稍微想了想,问道:“那么敢问安总管,王爷是一起床就传下了这道令吗?”
“不是,”安腾想了一下,说道:“王爷昨晚回到王府之后就一直没有休息,连夜查阅了最近的奏章,今日大王妃要上早朝之时,王爷就让大王妃不要上朝了,等会儿跟他一起去看望世子和其他极为大人的公子,然后在去接见四位世家家主之时,就交给奴婢这道王令。”
丁喜听到安腾的话后,一脸恍然,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原来王爷是想要让我们做这件事情。”说着抬头朝安腾行礼道:“多谢安总管的提醒。”
“丁大人,多礼了!”安腾笑了笑,不在多言,转身走出了议政殿。
在安腾离开之后,身为百官之首的林重师下令朝议开始,然后随便说
悬而未决的议题,交给朝臣讨论,然后将李信、贾渊人到一边,小声的问道:“你们也应该感觉到了王爷指派我等四人主持朝政是别有深意的吧?”说着,又朝丁喜问道:“丁大人,看你刚才问过安腾后的表情,想来你已经知道了王爷的心思,快点说出来吧!免得我瞎猜。”
丁喜和林重师两人一直都是好友,在武安的时候两人就一起合作辅佐段虎处理政事,这些年来也合作无间,两人之间说话也从来都是没大没小的,丝毫不知道什么叫做礼仪客气。丁喜早已习惯了林重师这样的说话方式,微微一笑,看了看其他三人,不紧不慢的说道:“诸位认为现在王爷最关心什么事情?”
贾渊眼睛眯了眯,不解为何丁喜有这样一问,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北疆叛乱呀!”
“最关心北疆叛乱的人应该是贾兄,而非王爷。”丁喜微微摇头道:“北疆叛乱有严将军坐镇,王爷更是调派了十部玄甲军和张孝则大人的直属骑军前往支援,而且幽州的军粮也陆续送到了前方,无断粮之忧,即便董斌的联军再厉害也不可能攻破严将军把守的北疆防线。王爷想必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并且心中早有其他打算,所以他才会没有直接领兵前往北疆,而是回到了苍陇。”
见丁喜分析得头头是道。众人也随之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林重师稍微想了一下,又说道:“莫非是王爷新颁布地纳民令?”
“也不是。”丁喜还是摇头,说道:“尊夫人乃是安置流民的能手,王爷也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全权委托给尊夫人,并且下令各个州郡百官全都要听命于她。这就证明王爷非常放心尊夫人的能力,又岂会突然插手进去呢?难道你没有察觉朝堂之上除了大王妃以外,还有两个人也没有上朝吗?”
“时进和郭媛!他们全都是大王妃的人。”李信最先反应过来,说道:“难道是建立地方督察司的事情?”
“怎么可能?”贾渊首先表示反对,说道:“地方督察司并不算什么大事,只需要……”
“不。建立地方督察司是件大事。”林重师脸色凝重起来,说道:“如果不是大事的话,大王妃也就不会那么急切的想要在王爷回来苍陇之前定下督察司的人选了。”
“想来各位这些天全都忙着北疆叛乱、平息那两件大案地余波和纳民令这些事情,没有仔细看过王爷下令建立地方督察司的旨意。你们都认为王爷只不过是因为那两件大案而一时兴起想要建立这样一个看上去和御史台、大理寺、刑部、六扇门等等衙门部分职权重复的地方监察机构,殊不知王爷想要借机生蛋,借着这两件案子的由头来建立这样一个看似多余的衙门。”丁喜轻轻抚摸着长须,说道:“对于这个新衙门的权力划分,在王令上只不过是稍微地一笔带过,不过若是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地方督察司的人员纵然官职低微。可权力却非常大,有着监控军、政、民各级人员的权力。虽然现在只不过是有监控之权。没有刑罚或决断之权,但仔细想想。即便这样它的权力也是极为大的,能起到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估量。”
“原来如此。”贾渊这才明白过来,脸色稍微有点苍白,说道:“看来从始至终真正了解王爷的人、清楚王爷意图的人都是大王妃和丁兄,大王妃在接到王令之后,就不遗余力的联合时进和郭媛两人,想要将衙门人员地名单定下来,若非丁兄极力反对。使得七名军机大臣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决议无法通过。只怕现在这个督察司地人全部都是大王妃的人了。”
“贾兄过奖了,”丁喜苦苦一笑,说道:“其实我也没有看穿王爷地意图,我只是觉得大王妃在这件事情上这么使劲实在有点可疑,所以才会极力反对大王妃的提议,觉得还是等到王爷回来再把人员名单定下来为好,只能说是歪打正着。”说着脸色又凝重下来,说道:“大王妃的才智能力冠绝天下,若是一个男人只怕早就已经封侯拜相了,这些年来王爷变相的将其禁锢起来,让她的影响力始终都停留在民间文人和下级官员的范围,这次她被王爷解除了困笼,必然会要大展拳脚,如汴京一般执掌朝政。她来势汹汹,我等却只能被动防守,诸位以后做事只怕要愈发小心了。”
听到丁喜的话,众人脸色都变得极为凝重,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心头升起一股寒意。柳含嫣从段虎下令重新入朝参政,成为军机大臣,到现在不过两个月地时间,然而也就是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在她周围边聚集了一批高官朝臣,同为军机大臣地郭媛和时进也归附其下,实质权力已经超过了身为尚书令的林重师,几乎与丁喜齐平。
林重师冷哼一声说道:“难道她还想象那个御天公主一样牝鸡司晨吗?”
“林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词,不要太过逾越了!”李信皱了皱眉头,稍微警告了林重师一下,而后又朝丁喜问道:“既然王爷有心让我等制定督察司人员名单,我们是否要将名单的人全部修改了?”
丁喜摇了摇头,说道:“全部改了的话,王爷不但不会同意,大王妃也会被得罪个干净。得罪了大王妃,以后我们做事就会被动很多,想必王爷也不希望我们军机处的大臣们有着严重分歧。王爷对朝政权力的态度是分权而治,他不想看到任何一家独大的现象,这才会不惜开杀戒,将一批人打压下去,所以我们不要犯同样的毛病,最好是将大王妃提出的名单中一半的人选换成我们各自阵营里面的人,将权力分散开来。”
“就按照你的意思办!”三人皆点头同意道。
正文 第489章
清晨,苍陇驿馆的周围站了一圈人,中间有驿馆长、几名驿馆小吏和一些外地到京述职的官员,而占据最多人数的则是由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