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汉女-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那样的碧透着,水面上映的只是满足而欢喜的笑颜,再不要有战火的侵扰,也没有百姓愁哭的泪水。

胡宫山淡淡道:“以任何名义兴起的战争总是罪恶的,不管如何形式的结束于百姓而言都是一种解脱,千古起来,朝代更替,这是自然之理,要知道,百姓并不在乎到底是谁在做天下,百姓在乎的只是谁能给自己带来安定。”

我若有所思的走出书房,站在滴水檐下深深吸口气,微寒的空气略带些早桂的清甜之气,顿觉神思爽明了不少。

也许,广西,那一方家园故地的安定平静才是我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我口中喃喃道。

胡宫山道:“这是王昌龄咏桂林的名诗。”

我点头,笑道:“先生是个雅人,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随了四贞去桂林,那里山青水碧,更有先生生平所未见的奇花异草。”

胡宫山爽朗一笑,道:“我所乐见的桂林是格格梦中的桂林,宁静祥和的如漓江水一般。”

我含笑不语,心中默默道:那也是我所乐见的啊,我一生将致力于此,父王,您在天之灵要保佑我,保佑我们的家园。

第一卷:宫闱生涯 第四十五章

用过晚膳,陪了太后在御花园中散步消食,梧桐叶落,玉露生寒,一抹浓重的残阳流向茫茫的天际,走至千秋亭时,却意外遇见了宛宁和陈嫔。

宛宁原本清瘦,又因着身上披了白狐大氅的缘故,竟丝毫瞧不出有身子的模样,此时见了太后,亦有些意外,忙跪下请安,陈嫔是早已跪下的了。

太后淡淡道:“都起来吧。”

宛宁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只陈嫔略有些窘迫的样子,先前除了皇后,只她在言语上甚是不恭敬,常常给了宛宁难堪,这会子竟亲亲热热的携手一起逛园子,倒也叫人纳罕。

太后在亭边的石凳上坐下,探究的打量着宛宁,宛宁在太后的注视下有些手足无措,半晌,太后才将视线转到陈嫔身上,道:“今日怎么这样有兴致?”

陈嫔忙赔笑道:“臣妾是在园子里和贵妃娘娘遇见的,因臣妾是做了额娘的人,贵妃娘娘这还是头胎,有些排解身子不适的法子说给贵妃娘娘听听。”

太后颇感趣味的看着陈嫔,笑道:“喔?你都说了些什么,也叫我听听。”

陈嫔听太后此言,微微有些心慌,忙笑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是胃口不好的时候吃些什么开胃的之类,说来怕额娘笑话。”

宛宁亦笑道:“陈姐姐说的是,臣妾好些不懂的,倒亏了陈姐姐讲给臣妾听。”

太后紧紧的盯着陈嫔,笑道:“这有什么好笑话的,你且说来。”

陈嫔见太后执意要听,竟有些惊慌之色,正嚅嗫着,忽皇后从前头过来,见太后在此,赶上来请安。

太后看着皇后,似有所指的道:“今儿怎么这样巧,齐齐的赶到园子里来了。”

皇后一楞,随即笑道:“儿臣是想请示额娘后日二阿哥入学的事儿,刚打慈宁宫过来,麽麽说额娘和妹妹逛园子来了,这才特特寻来的。”

我闻言不觉惊异,皇后要是从慈宁宫过来,理应从后面过来才是,怎么从前头过来?

太后象是没有注意,只站起身来道:“你身子刚好,受不得风,还是回慈宁宫说的好。”

皇后忙上前搀住太后,太后又对陈嫔和宛宁道:“你们随意吧。”

走了两步,又停住看着宛宁道:“身子若不舒服,只管宣了太医就是,东西是不可混吃的。”

皇后不经意的回头瞥了陈嫔一眼,陈嫔心虚似的立刻垂下了脸。

回到慈宁宫,皇后向太后请示了陪二阿哥读书的宗亲子弟之后,便匆匆跪安了,太后冷冷瞧着皇后离去的背影,眼中隐约却是怒气盈然,我和苏麽麽面面相觑,皆是茫然。

次日,宁妃带了二阿哥福全来给太后请安,福全奶声奶气的道:“皇祖母,明儿孙子就要入学了,今日特意前来请皇祖母训诫。”

太后将之搂在怀里,笑道:“好孩子,还那样小的,就要入学了吗?”

福全眨着眼睛,想了片刻道:“额娘说了,皇阿哥和旁的寻常孩子不一样,要早早的进学,学了本事好帮皇阿玛打理朝政,天下那么大,皇阿玛一个人太辛苦了。”

太后赞许的看了旁边的宁嫔一眼,抚摩着福全稚气的小脸,道:“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好子孙,有志气。”

又叹道:“只是,你皇阿玛,唉。”

宁妃见太后伤神,忙上前劝道:“皇上昨个叫了福全过去,还赏了一套文房四宝。”

太后闻言略有些意外,忙对怀里的福全道:“告诉皇祖母,皇阿玛说了些什么?”

福全道:“皇阿玛说他和我这样大的时候,每日只是骑马射箭的,疏忽了功课,叫孙子好好的用功。又觉得孙子年纪小,怕贪玩。孙子说额娘已经教了自己认了些字的,皇阿玛又考我,叫我背诗给他听呢。”

太后脸上一闪而过的阴郁,随即笑道:“那你给皇阿玛背的什么诗,背给皇祖母和你额娘姑姑听听。”

福全从太后怀里起身,站到地上,郎声背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太后点头赞道:“是刘梦得的诗,这首诗好,写的大气磅礴的,意境高远,不错。”

宁妃含笑看着儿子,眼中流淌出欣慰。

福全笑道:“贵妃娘娘也说好呢,还赏我了一本全唐诗,说要想做诗,须得先背诗。”

太后点头,又笑道:“你们娘儿俩就陪着我用午膳吧。”说着,又将福全揽在怀里,逗他玩笑。

用过午膳,宁妃带着福全跪安,苏麽麽笑对太后道:“太后素日说宁主儿是个有福的,如今看来真是不假。”

我亦笑道:“二阿哥小小年纪,很是沉稳呢。”

太后道:“把前几日送来的锦缎首饰拿来,贞儿帮着额娘选些来赏给宁妃。”

一时,金光闪烁的摆在面前满满一桌子,我背对着太后慢慢翻检着,只听太后叹气,道:“福临,他还是在心里头怪我的。”

苏麽麽劝道:“太后这是想到哪里去了,皇上怎么有那样的心思?”

太后略有些落寞的道:“你没有听他说吗?疏忽了功课,那是谁的过错呢?当年,多尔衮惟恐他读书明理,进而亲政夺权,每日只带了他行猎射箭,我虽百般斡旋,奈何多尔衮始终不肯,这些年过去了,多尔衮的尸骨恐怕也化做了灰,福临心中的怨恨却越积越深。”

苏麽麽叹道:“皇上这又是何必,您心里有多苦啊。”

我只做没有听见,笑吟吟的将选出的物件呈给太后瞧,太后笑道:“不错,这就命人送过去吧。”

又对我正色道:“明儿你亲自送了福全进书房去,告诉师傅,说是我的话儿,进了这书房,就只有老师弟子,没有阿哥公子的,要师傅严加管教,先学汉学,而后是满文和蒙古文,再次才由谙达带领着弓马骑射。”

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在毓庆宫,选的师傅为饱读之士魏承谟,太后为二阿哥在宗亲贵族子弟中选了八人陪读,他们要与皇子学习同样的课本。皇子如果背不上来,因着君臣之礼,是不能打阿哥的,陪读就要代他挨鞭子。

我牵着福全的手进去之时,魏师傅带着八个陪读已经等候在书房里了,见我们进去,肃身请安。

魏承谟约五十左右,中等个子,白净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一身官服穿在身上平添了几分肃穆,双目炯炯有神,高直的鼻梁下微抿的嘴唇略显单薄。

我笑着请魏师傅起身,道:“太后说了,这书房里头没有阿哥公子,只有师徒,请您严加管教。”

魏承谟连声不敢,道:“臣不敢有负太后重托,必将倾尽所有。”

我对福全道:“二阿哥,这就是你的师傅,快来行拜师礼。”

福全依言上前,规矩恭敬的一揖到底,口称:“师傅在上,受弟子一拜。”

魏承谟还礼,道:“请阿哥入座。”

众人各站在座位上,等待魏承谟走至讲台,众人一起鞠躬,是为大请,师傅接受之后,方命他们坐下,正式授课。

我站在门外,静静看着他们认真的小模样,不觉感慨,当年我们也在这间书房里,福临坐在最前头,我和博果儿坐在他的身后,师傅一转身,我们便伸舌头扮鬼脸嬉戏。

时光荏苒,如今,只剩了我们两个。

第一卷:宫闱生涯 第四十六章

一日晌午,天色暗淡的厉害,乌云似乎就在头顶压着一般,我斜倚在笼了火龙的塌上,闲闲的翻着一册诗集,阿离带了朱颜和碧裳坐了塌边绣着帕子,时不时说笑些无关紧要的闲话。

殿内门窗紧闭着,略有些暗淡的光线透过窗子投过来,微微有腊梅香气幽幽萦绕在鼻间,暖气薰薰然,惬意的直叫人昏昏睡去,合上眼倒真的有了些朦胧的睡意。

阿离见我丢下手中的书,轻轻唤道:“主子?”

见我没有做声,起身拿了锦被盖在我身上,模糊中只听碧裳低声道:“听说,前儿安郡王福晋进来给佟主儿请安,抱了他们小格格过来,长的粉嘟嘟的,很是象郡王爷呢,太后还赏了好些东西。”

阿离压低嗓子斥道:“说这个做什么,又饶舌了。”

碧裳遂不再说下去。

我却渐渐清醒起来,恍惚忆起,岳乐曾说年幼之时见阿玛抱着姐姐的样子,一点也没有素日对着他时板起的面孔和生冷严肃的话语,仿佛手中那个小小的女儿是水晶做的,那样温柔的呵护着,软语宠溺。

他说,以后一定也要有个女儿,把她无天无日的宠到心坎里去。

那些无法触及的往事,总是在一些安静而寂寞的午后,才会轻悄悄地泛起,有如最光滑的绸缎,拂过最柔软的记忆,疼痛的是那样真切。

想必这个极象他的女儿,也被他象当初他的父亲那样狠狠的娇宠着吧。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我象是累极了一般,脑中虽异常的清醒,却只不愿睁开双目,那些越来越远的往事,突然闪现,就像是梦魇。

忽听朱颜惊喜的声音道:“快瞧,外头下雪了,这还是今年第一场雪呢,怎么这样早。”

碧裳笑道:“还真的是,咱们快出去瞧瞧。”说着,两人下了塌,轻手轻脚的打开殿门走了出去。

我这才睁开眼睛,从半遮的窗子往外望去,朦朦胧胧的象雾一般飘散下来,轻盈剔透,缓缓的,轻轻的,象落在心上,冰冷刺骨。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眼泪不觉潸然而落。

阿离放下手中的针线,反手握住我冰冷的双手,眼中一片哀伤之情。

次日,是皇后的生辰,尽管福临照旧的抛在脑后,太后却早早的说要好好为皇后庆贺庆贺,只为着这是皇后进宫的第五个年头了。

一早,我奉了太后之命去坤宁宫接皇后,坤宁宫沉浸在一片喜气之中,进得殿去,正巧皇后坐在梳妆台前,我轻轻走过去,站在她背后,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微笑的凝视着镜中含笑看着我的皇后,那是个多美的女子啊,如云的乌发高耸,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丰神冶丽,皓齿星眸,眼波微转,似有千般情谊蕴涵,回眸一笑,百媚丛生,耀如春华。

她在宫中的这些年,正是一个女子一生最美的年华,却是在无尽的怨愤和无奈中消耗了。又能有几个这样的五载呢?荣华之后,满目苍凉的悲啼,或许就是宫中女子的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