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公公微笑道:“黄千户,皇上有旨。”

黄来福忙领着顾云娘等人跪下。口呼:“臣五寨堡千户黄来福恭迎圣旨。”

马公公从旁边一个锦衣卫手中接过一个黄绸包裹的锦盒,取出里面地圣旨,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躬承天命,仰承于祖宗列圣之鸿庥,获缵丕绪。夙夜祗惧,图惟治理。夫欲迪康兆姓,首进人才。今有五寨堡千户黄来福,为国屯粮,使兵食自足,才堪大用。特擢升五寨堡千户所为五寨堡守御千户所,五寨堡原千户黄来福加卫守备衔。望其忠勇国事,勿负朕望,钦此!”

马公公宣读完后,微笑道:“黄守备,接旨吧!”

黄来福听得大喜。忙谢恩道:“臣黄来福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恭敬地从马公公手中接过圣旨,心中是喜不自胜,五寨堡从千户所升为守御千户所,这就类似后世的直辖市,直接受兵部的垂直领导了。而自己加上守备衔后,更是直接等于升官了。最重要地是。这是皇帝对自己肯定,说实在,黄来福在大明干下这一切后,如农场屯丁之类的,还是心下有些惴惴,怕自己做的和大明此时的事情不合,眼下皇帝的态度,己经表明了一

他正要说话,却见马公公又从另一个锦衣卫手中接过一个黄绸包裹的锦盒。取出里面一个丝制的卷轴,上绘有瑞草的图案,只听他尖声道:“顾云娘听封。”

顾云娘一怔,本来他随着黄来福己经站了起来,忙又跪下,道:“民妇顾云娘恭迎听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公公唱道:“奉天诰命:朕嗣承丕绪。远稽古典,近守祖宗成法。以君万邦。今查五寨堡黄顾氏,端丽淑德,品孝荷瑞,特诰封黄顾氏为五品夫人,世袭罔替。此诰!”

顾云娘欢喜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好在她反应很快,忙道:“臣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喜地从马公公那接过诰命,在旁的顾千户等人都是欢喜无比,还有黄来福几个姐姐,几个舅姑都是落出羡慕无比地神情。周边一干围观的人们,也是个个露出惊叹的神情,各人相互议论纷纷。被皇帝亲口诰封为五品夫人,这是非常难得的荣耀,等于以后她也是官身了,以后大明五品的官员见了顾云娘,在正式场合,都只能平级相见。

黄来福也是非常高兴,在大明朝,皇帝如果诰封一个官员地妻子为诰封夫人,这是非常难得的,比皇帝直接封那官员更让人觉得荣耀。他向顾云娘看去,只见顾云娘也是满脸欢喜地向他看来,接触到黄来福的目光,顾云娘嫣然一笑。

黄来福恭敬地将马公公等人迎进了千户宅内…………以后要改为守备府了。

马公公将一干皇帝赏赐给黄来福和顾云娘的礼物一一介绍,有一些银子,有一些绢纱丝绸,还有各式的赏赐。特别是那些绢纱丝绸,匹匹都是极品的货色,看得母亲杨氏和妻子顾云娘,还有几个姐姐,等一干妇人两眼放光。还有顾云娘的诰命夫人服,也是让顾云娘爱不释手。

马公公为黄来福介绍同来地一位锦衣卫千户杨大为,这是一个粗豪憨厚的中年汉子,见马公公介绍到自己,他站起来向黄来福抱拳施礼道:“锦衣卫千户杨大为,见过黄守备。”

黄来福忙道:“杨大人客气了。”他看了一眼杨大为,总觉得这位老兄,似乎是在哪里见过?想起大明朝锦衣卫的无孔不入,不由一阵恶寒。

'奇'当晚,黄来福举行大宴,为来五寨堡的天使一行,接风洗尘。当晚,五寨堡重要的人物都到齐了,马公公谈笑风生,大谈京城的趣事,听得众人颇感兴味。黄来福几次想问起他发家的经过,为什么从一个为了几两银子都要耍花招的不得志小中官,成为了一方的天使?不过最后还是没有问出来。

'书'当晚,黄来福将马公公和几个锦衣卫安排在五寨堡官署内休息,而马公公等人走后,千户宅内地欢喜庆祝,各人向黄来福和顾云娘的祝贺,自然是免不了的了。

第二天一早,马公公就带着杨大为几人找上门来,要求黄来福带他五寨堡到处看看。黄来福自然是要满足马公公的要求,同时心下奇怪,这位老兄宣了旨还不走,难道以后要长住在五寨堡?自己只是一个守备,还轮不到派监军太监吧?

黄来福带着马公公等人到处观看,从堡内到堡外,从各个农场到各个作坊工厂,从各个菜地果园到马蹄坡圈羊场,再到五寨堡大畜场。每到一处,马公公都看得很仔细,并细细向黄来福询问。

黄来福自然是不能藏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五寨堡各地,马公公是越看越惊讶,他一行人,进入五寨堡境内后,就为五寨堡不同于别处军堡的变化感到奇怪,进入堡内后,又为堡内的人潮商贾,还有街上平整干净地街头路面感觉惊讶。真想不到,这只是一个小小地军堡。再看到五寨堡外各处热火朝天的农场和作坊后,他更是心中似乎有了决断。

在陪同马公公地时候,黄来福经常看到锦衣卫千户和马公公用眼神交流,那神情,似乎是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此外,杨大为千户似乎神情还有些奇怪,他才走了不久,似乎这五寨堡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真是不可思议。

黄来福当然不明白马公公和杨大为千户在交流什么,看那种眼神,还以为二人有那种恶趣味,不由心中一阵恶寒!

在细细地察看过五寨堡各地两天后,这天马公公将黄来福请到了五寨堡官署内,让左右都下去后,连锦衣卫千户杨大为都下去了。

马公公道:“黄守备,此次咱家前来五寨堡,是受皇上之秘托。咱家实话和你说,此次皇上对五寨堡大丰收的事,非常关切。黄守备知道眼下国朝日渐艰窘,入不供出,而各处又糜费日增,饷费浩繁,唉,皇上可是整天为这些事情烦恼啊。”

黄来福也是叹了口气,道:“皇上体恤民艰,心罹百姓饥馑札瘥之虞,下官敬崇,真恨我这做臣子的不能为皇上分忧,真是惭愧。”

马公公微笑道:“黄守备何必过谦?守备大人的屯田之绩,皇上及满朝文武,可是非常赞赏。皇上也在咱家面前称赞守备大人的屯田之政,言其可以抒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

在黄来福听得高兴时,马公公道:“各人一直奇怪在眼下的年景中,五寨堡为什么会获得大丰收,别人不明白,皇上却是明白。咱家听了皇上的话后,来五寨堡看过各地屯田后,也不得不佩服皇上远见万里。别人都看到了五寨堡的水车之物,皇上却认为水车之物是一,此外定还有二,这就是咱家这次来五寨堡的目的。”

黄来福不由听得震惊,他的大农场计划,以为整个大明没人能理会明白,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万历帝却是猜想到了一点……

马公公低声道:“皇上知道黄大人是屯田好手,他希望黄大人治理好五寨堡的屯田,为大明各地之楷模。将来或许还会将各地的皇庄交于大人治理。此外,皇上知道大人树大招风,难免招来闲语,因此愿出资白银二百两,参股五寨堡所有的农场,君臣共力,治理好五寨堡这块屯田楷模之地。咱家斗胆,再出白银一百两,为皇上参股五寨堡的所有的作坊畜场……”

“皇上说了,今后黄大人只管放手去做,一切都有皇上的支持!”

第67章 余波、军士武艺等级

马公公和锦衣卫千户杨大为在五寨堡内住了下来,黄来福专门为他们建了院子。他们现在的状态比较奇怪,监军不算监军,也不算是五寨堡的官员,不过他们要住在五寨堡内,也没人说什么。

当然,只有黄来福知道马公公等人来五寨堡做什么,在他和马公公的商议中,从明年起,五寨堡每年收获的四成,要交于万历帝。不过黄来福却是无所谓,他知道,不论是在后世还是现在的大明,任何一个民营企业或是官营企业,大部分的收入都不可能归自己,对于现在的五寨堡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官营企业。

黄来福本来就有打算,将收获的一大部分用来做公关,现在给了皇帝,总比给一些官员要好。有了皇帝的支持,自己就可以无往而不利,放心大胆地做事了。没想到自己竟会和皇帝合伙赚钱,黄来福不由感到一阵不可思议,如在梦中般。

对于黄来福的一系列升职奖励的消息,在通过大明发达的邸报系统快速地向各地传播后,各处闻听,都是对黄来福非常的羡慕嫉妒,一个十八岁的守备,在大明还真是少见啊,更不要说黄家中还有一个十七岁的诰命夫人了,这更是难得的荣耀。

到了十月底,五寨堡和黄来福的事情,更是传播得更远,而关于皇帝对黄来福的好感恩宠,也传入了各人的耳中,一时间,各地反应不一。****不论各人怎么议论,大家都注意到了黄来福这个大明新秀。各人都根据自己的立场,采取对黄来福的态度。

岢岚兵备道的高其大人,在闻听五寨堡的大丰收后,本来要有异动的,不过在看到了邸报后。他的动作也停止了下来。

不过各方对五寨堡大丰收地争功,却并没有结束。五寨堡屯田成功,他的直统上级也是有功劳的,关于五寨堡的功劳,是属于兵部还是属于户部。兵部尚书石星和户部尚书王遴展开了长时间的拉扯战。**

最后,得到地结果是,首先。镇西卫指挥使刘景春及山西都司府的都指挥使刘甫玉大人。受到了兵部的表彰,二人地考勤政绩都属于优,而山西镇户部管粮主事地张文保大人。也受到了户部的嘉奖。兵部尚书石星和户部尚书王遴,也同时受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表扬,也算是皆大欢喜地结果。

而当山西镇户部管粮主事的张文保大人,在将五寨堡的水车图纸工匠等送入京城后,万历帝也是非常重视,责令工部尚书曾同亨推广天下。

不过说实在,在得到五寨堡水车实物及图纸后,工部尚书曾同亨的热情很高。但要推广五寨堡的各种大水车,却是颇有难度,主要是五寨堡的各种大水车,相对小民来说,花费都比较大,很多普通的农户都承受不起,或许只有一些大户。才有能力使用上五寨堡的各种大水车。

不过有推广总比没推广好。眼下是大明北方冬小麦地关键时候,如令五寨堡大丰收的水车等物推广后。至少在一些地下水丰富的地方,使用水车后,可以恢复到以前好年景的几成,虽比不上以前大明风调雨顺时好年景的收成,但至少可以减缓各地的旱情,多一成的收获,也可以多活民无数。

不过,就算五寨堡各种水车等物大明各地推广后,但要论到各地和五寨堡一样地粮食产出,却是远远不能,主要是五寨堡是使用大农场地生产方式,高投入,高收获。

而依大明此时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及精耕细作地农作方式,还有内地州县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五寨堡的经验,很难在大明各地复制。加上以后长达数十年的灾荒,再加上商业畸形的兴盛,土地兼并的越发严重,贫富悬殊的日渐扩大,这样一来,大明北方严重粮食不足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特别是非常危险的流民问题,更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大明中期时,就有数百万流民涌入荆襄一带,并发生了多次百万人的流民暴乱,到了成化二十二年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的饥民南流,更是日有万口,到了万历时,更是危险。

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