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这几个主力师也是指望不上的。
文德云道:“军长,要不咱们先撤?收拢部队后,再一起打回来?”
文德云这个建议也是不可行的。其他几个师出发的时候,粮弹并没有携带很多,都是要靠成都这边来补给。要是成都丢了,军阀部队根本不需要和十七军打,只需要保持战斗接触,要不了半个月,十七军自己就要断粮。所以,成都是绝不能丢的,更不要说,成都所代表的的政治意义了。
谢念诚思来想去,这个生死难关,只能靠成都留守的部队自己抗起来!
主官们发言过后,下面的营、连长们也是个个开始发言。有说主动出击的,有说去打埋伏的。
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可都有破绽,很快就被别人的质疑所推翻。
在大家差不多都发表完意见后,整个会议室陷入沉寂,谁也想不出管用的法子来。
谢念诚心里极其不甘,难道自己辛辛苦苦这么久的努力,就因为刘武光一支骑兵,付诸东流了么?
可理智告诉他,特务团、教导团和炮兵团加起来,想击退两万多人的敌军,想守住无险可守的成都,真的很难。
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一个带着湖北口音的稚嫩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军长,我能说说我的想法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角落,那是一个中等个子、细长脸、五官清秀、眉毛很浓的青年军官。
苏桅低声对谢念诚道:“他是青浦三期步兵科的学员,林三虎;毕业总成绩中上,现在是特务团警卫营一连连长。”
看着林三虎的长相,谢念诚心里一动,这个林连长和那个时候上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长得有些神似。
这让谢念诚莫名其妙对他有了些信心。
“林连长,请上来就这沙盘讲讲你的想法。”谢念诚招呼林三虎。
林三虎没想到军长会如此看重他,事关全局,林三虎深深吸了口气,径直走向沙盘。
谢念诚看到林三虎胸有成竹的模样,已经快要死的心又对未来又有了点盼望,也许,这个人,真正能够创造出奇迹?
第一三八章冬雷震震
从黄雪手里接过指挥棒、走到沙盘前面的林三虎侃侃而谈:“从都江堰到成都城,有一百三十里路,刘武光的部队都是轻装部队,无论他是想明天进攻成都、还是今天进攻成都,那他今天必将在郫县一带停留。”
“都江堰到郫县有六十里,如果刘武光今晨出发,急行军的话将在中午到郫县一带,如果他不急,那就会傍晚到郫县一带。”
“我个人的建议是,炮兵前进到离郫县六里的云山寺一带布防,以骑兵营主力在郫县西南十里左右埋伏,炮兵开始射击后,就从敌军背后突击;步兵,布置到郫县以西,离大路两千米埋伏,等敌军溃逃后进行攻击。侦查营携带足够多的电台,侦查敌军分布情况,为炮兵提供目标方位,另派精锐,阻止敌军拉网式侦查。”
“待敌休息时,先以炮火打乱敌部署,敌军阵脚乱了后,先以骑兵突击,打散敌军阵型,再用步兵冲锋,进行野战。战斗开始后,务必贯彻军长的‘三猛’的作战精神,敌人逃到哪儿,我们就追到哪儿!坚决把敌人解决掉!!”
光是听这个计划,就让人热血沸腾,听完林三虎的结束,军官们纷纷站起来,围着沙盘讨论起来。
“军长,我觉得林连长的计划可行。”苏桅首先表态。
“小林,今天你来当我这个团长,我带骑兵营去埋伏!”莽子对林三虎提出的计划很是赞同。
“军长,消灭刘武光侦查兵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樊胖子表态。他的五百多便衣,干这活儿很是合适。
时间紧急,由不得多想了。林三虎这个计划起码看上去还有成功的可能。
谢念诚当即表态同意林三虎的计划,黄雪带着参谋和军官们马上投入工作,分析刘武光部可能的行军路线和休整地点。
一个小时后,参谋部就给各部队划定了伏击区域。
不到六点,十七军留守各部、周石生的警察、樊鹏举的华兴便衣队全副武装离开军营,以强行军的速度奔赴各自的埋伏地点。
革命军必须要和刘武光的部队抢时间。
骑兵营和警卫营的部队必须三个小时之内,要走完五十里的路并埋伏完毕。否则,行踪就有可能泄露。
教导团和炮兵团也必须在中午前把炮和足够的炮弹运到指定阵地,要是没炮火奇袭。仅仅依靠骑兵营、警卫营和警察,就算是伏击,也打不退刘武光的两万人马。
樊鹏举的便衣队人手两把20响,几人一小组。将要散布在郫县以西几十里的地界。他们的任务是击毙所有骑马的人!
部队都出发了,谢念诚带着杨雨薇回到城里。
坐在早餐桌边,看到谢念诚紧张地不停冒汗,杨雨薇轻轻握住谢念诚的手。
谢念诚感觉到手心传来的温暖,“雨薇,放心,我没事的。”
杨雨薇心道,“和你在一起。我还紧张什么?”,当下开口:“嗯。我相信部队没问题。”
吃完早饭,谢念诚让杨雨薇和洛丽塔带着通讯兵,继续保持着各个方向的联络,他今天还有很多安排:
四川议会还有十多天就要开了,今天他要和叶小秋、罗国良商谈土改和币制改革的事情。在农业省想搞经济改革、发展工业,没有全川地主、农民的支持,那是千难万难!
上午十点,谢念诚在省政府的大会议室里,和川西、川北地区几十个拥有上万亩土地的特大地主会面了。
谢念诚也不客气,直接把土改计划、币制改革计划、四川工业规划初稿发了下去。
这些地主多是传承百年、甚至千年的书香门第,身为家主的他们看这些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谢念诚制定的土改计划内容不复杂,大意就是让地主们交出土地,交出来的土地将按现在市价折价,得出的金额作为股本,入股即将成立的各类工业企业。
如果不愿意入股的,则以年息10%的计息率由政府偿还,偿还十年之后,支付本金;地主们交出的土地,将交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农民将以粮食产出、劳役的形式,分十年偿还买地款。
币制改革也很简单。
中华联邦四川政府将发行纸币“人民币”,纸币币值将和粮食、肉类、油类、盐类、布匹等五种主要日用品挂钩,纸币将能够兑换固定产品,全川将逐步停止金、银等贵重金属货币的流通。
除了制作成首饰之外的所有贵重金属,将按市价兑换为人民币,除了人民币,拿出金银的人还将获得未来工业企业的股份。而政府收集到的金银,将到德国、美国购买机械设备,用这些机械设备进行工业化。
工业规划中的几个重点产业:军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将成立专门公司公私合营,其他轻工业的设备购入之后,产权归用土地、金银入股的士绅,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则由政府提供。
这几份计划书,已经尽可能用浅显的语言来书写,可是里面涉及大量的金融和资本运作内容,让许多饱读诗书,从来没见识过现代企业、金融运作的士绅看得是晕头转向。
“谢军长,你这就是空手套白狼嘛!照你这么说,我们出土地、出金子银子,就换回些纸片,还有些什么股份!”
开口的人和谢念诚他爹是经常称兄道弟的大地主,所以说起话也不客气。
有人当出头鸟,一些看不懂这些计划的人跟着起哄。
“就是、就是。”
“不管怎么说,土地我是不会交出来的,这是祖宗几百年传下来的,绝对不能在我这一辈败了家业!”
“土地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谢军长,你非要我交地,那就毙了我吧。”
……
“这位先生,我们购进机器的渠道是专有的,要是您自己去上海买机器,是买不到我们的价格,您的土地、金银放在那里,十年后还是那么多,入了股,绝对比这赚的多的多!”
会议室里热闹起来,谢念诚无奈之下,把叶小秋姐妹和徐文长、杨雨薇都找了过来,让他们帮着为这些士绅解答问题。
杨雨薇带着微笑,礼貌地解释。
叶小秋也道:“各位中想必有出过国的,就算没出过国,也应该听说过吧,现在国外有钱人,都是搞工业的,守着土地,以后发不了财。”
徐文长奸笑:“嘿嘿,您不交土地,要自己种吗?要知道,革命政府可是不准许有雇农存在,以后没雇农了,没土地的农民都去厂里做工,您土地再多,不也只能抛荒吗?再者说了,以后城市建设好了,您住乡下多没意思啊……”
有些看得懂这些计划的地主,自然知道这计划理论上是可行的,他们担心的,和那些不懂的地主又不一样:“谢军长,这些企业交多少税呢?”
“谢军长,现在革命军还和那些督军、大帅干仗呢,可别收了金银跑路了啊。”
……
谢念诚大声回答:“诸位父老请尽管放心,革命军到了四川,其他人谁也就来不了了。这工业赚不赚钱,看看我谢家不就清楚了吗?”
这话倒是说到了大家心坎儿里。谢家从一个地主短短几年弄成四川首富,这在在座各人家里可都是羡慕嫉妒恨的。
士绅们按各自观点,分成小团体讨论,一个最顽固的地主率先发问:“谢军长,要是我们不愿意交土地,那又如何?”
“这位先生,政府和革命军绝对不会强迫任何人,但是我必须如实告诉您,如果土改的时候您不交土地,那以后政府不会再给这个价钱了。刚才已经说过了,所有的雇农和奴仆都将恢复自由,而我们政府将给他们免费提供土地,或者是提供工商业的就业机会,到时候是没人帮您种地的,那时候再卖地,价钱可就低了。”
地主们互相看看,对谢念诚的话将信将疑。
政府废除奴仆能做到,可政府能收到足够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奴仆或是农民吗?能提供足够多的工商业就业机会接纳他们吗?
每个人的理解都有不同。
又有人问:“那金银呢?能不交吗?”
谢念诚道:“币制改革势在必行,从今天会议结束后开始,全川将禁止打造金银首饰,除金银首饰之外的贵金属必须上交,不交的一律军法从事!”
听到谢念诚如此强硬,地主们也不再多问,只是继续商量起来。
约莫中午十二点过的样子,西边隐隐传来闷响。
有人开始说怪话:“哎,有人搞新花样,这天都看不下去,冬雷震震啊!”
几个人开始走到窗边看去,外面太阳笑得正开心,哪里有乌云了?
可闷响还是不停传来,屋里的人有些不安了,都开始窃窃私语。
谢念诚挥挥手,大声道:“大家不用管这些小事,这是刘武光的兵从都江堰过来,我们革命军正在剿灭他们,大家还是商议正事吧!”
革命军主力倾巢出动,成都空虚,这是士绅们都知道的,听到谢念诚这么一说,胆大的还敢谈谈军情,胆子小的就想出门溜走。
谢念诚看到这一幕,对地主们对土改、币改的异议再也不放心上——就这帮人的胆子,敢对抗革命军的刺刀和大炮么?
第一三九章一战成名
谢念诚在城里和士绅们斗心眼,革命军的将士则在城外和刘武光的士兵拼命。
刘武光是个狠人,早上六点就命令部队出发,他的计划是中午到郫县吃饭,晚上到成都过夜!
刘武光的部队翻山而来,骑兵不多,刘武光把其中大多数都打散派了出去,作为部队的眼睛,大部队则是沿着最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