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10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再建两个12。5万吨的新厂。

得知旧厂能卖钱,沿海城市纷纷向商务部提出出售本地三万吨到七万吨旧合成氨厂的请求。各地都很清楚,拆了旧厂就能换新厂,这等事不干才是傻瓜。

1934年到1935年,日本军部引领的“农业革命”办得很是红火,两年间日本通过购买中国旧工厂,合成氨产量从3万吨一路蹦到了35万吨,实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跨越。日本1935年的农业产业提高了一成有余,预计1936年还能再提高至少一成。

当然,以日本的传统,农民也不可能就把这一成粮食给落到自家口袋里面。日本税务部门要求增加半成农业税。这与北一辉发动的“五成税”运动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日本反封建联盟在1935年的选举中得到了国会的16个席位,虽然在国会中还是是一个小党,可联合了其他几名议员之后,反封建联盟也能够提出自己的议案。

作为反封建联盟的领导人,北一辉提出日本保持1934年的农业税收量,国家向农业实施倾斜政策,努力提高农业产量,直到1934年的农业征收达到总产量的5成,再考虑增加农业税的问题。

这个提案也算是日本历史上从所未有的的“农业减税”方案,以前也不是没有提出减税的计划,但是那是单纯的减税。北一辉提出的是增加农业产量基础上的减税,可行性大大提高。这自然引发了日本政坛上激烈的政治斗争。

第六卷 起伏 第82章 南望(一)

人民党的高层很欢迎日本的变化,一个专注于国内生产力分配斗争的国家一般不会选择对外扩张的路线,除非这条道路实在是走不通。这至少需要好几年才能被判断出来。至于那时候的日本会不会因为这几年的整顿而变得更强大,人民党高层并不在意。人民党专注于科技以及生产力发展花了二十几年,现在的道路不仅没有变窄,而且越变越宽。假如日本几年内就把这条道路走到无以为继,那必然是走失败了。这样的失败国家注定不会有太强大的国力。

当然,人民党高层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陈克主席对当下中国技术发展的满意评价。既然人民党的领袖都能表示满意,同志们都坚信中国走对了路。

陈克自然会满意,他相信中国能在大萧条期间大捞一笔,这可是有苏联的前例作为证明的事情。实际上捞到的东西比陈克想要的更多。中国千辛万苦的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前很多突破性的技术并非没有积累,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想到该如何把这些技术组合起来,向着新的方向突破。

这时代的人没想到未来的技术方向,陈克却是亲眼见到过的。而中国工业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精确测量问题。想加工高精度的零件,就必须得有更高精度的机床。陈克对一件事印象深刻,他听家里人说过,以前中国铁路上进口过一批美国与德国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精度要求达到了小数点后五位,而当时中国的测量精度是小数点后三位。中国的工厂当时叫一个头大,这就是说中国根本没有能力确定自己生产出来的零件的真正尺寸。

把一毫米一分为二,很容易,把一毫米一分为十,也不是太难。可把一毫米一分为一千,一分为一万这就绝对是工业技术上的大问题。该如何确定精度到底是万分之一毫米,还是万分之零点五毫米?或者是更加精确的数字?没有精确的测量仪器,这一切都无法实现。所以人民党最早建立的几个工业部门中就有一个是度量衡。

测量仪器无论怎么投资,都会显得不够。人民党工业部门在这上面花了近三十年的力量,积累了很多技术,尝试了无数的实验,直到大萧条的时候才算是敲开了那些欧美二流测量仪器工厂的大门。人民党接手这些工厂的时候是什么都要,连写了字的碎纸片都不放过。

欧美上百年的机械加工知识的积累真的不是开玩笑的,那些窍门与思路实在是无比精妙。即便是人民党自己也一直在努力积累,真的见识了人家老牌工业强国的路数之后,中国技术人员也觉得叹为观止。

而欧美很多限于技术条件无法实现的设计思路更让中国工业部门如虎添翼,欧美做不到不等于人民党做不到。石英钟、电子管、晶体管、激光,这些技术与传统的精确测量技术结合起来,对中国突破旧有精确测量技术的瓶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至少到了1935年,中国实验室中已经有了能够完成百分之一毫米精度的机床。有了高精度的生产能力,两轴联动机床以及三轴联动机床也在疯狂研制中。一旦能够完成这些设备,高精部件加工精度就能飞速提高。

例如卖给日本的反应釜精度不高,为了防止泄漏等问题,就必须做到傻大黑粗。从技术上讲,傻大黑粗的玩意在膨胀率上就有极大不可控性。不可控的膨胀率在高温高压下就必然增大了接口泄露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生产制度就要细致到格外变态的水准。毕竟氢气这玩意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一泄漏就要出事。

材料上去了,加工精度上去了,看似简单的两根管子往一起拧上,再加个套箍就不会泄漏。加工精度不仅仅是用在高温高压设备上,大型生产线更需要高精度的部件。一条生产线动辄就是上百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点误差,到最后生产线能不能开动就是个问题。至于产品质量么,就更不用考虑了。即便是现代,生产线调试都是一个可怕的工作。更不用说1935年的水平。所以生产线一旦开动就是尽可能最长时间的运行,这对材料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根轴承连续运行十几天,那真的是个高技术的行当。

为了制造这简单的玩意就要花费无数的心思,无数的实验。每次实验都需要成本,“烧”在实验上的钱大大超过车载斗量能够作为衡量的程度。这就是工业国的积累,必须有几十年持之以恒的态度才行。

所以中国根本不在乎日本的技术发展,因为情报人员收集的到所有情报都指向了一件事,日本工业部门根本没有搞生产线的打算。历史上日本的生产线是从美国引进了大量技术之后才出现的,那还是日本工业官僚们下了极大决心最后拍板的项目。现在的日本,还是以家庭式的小企业为绝对主力,大工业化对他们来说就是天边的浮云。

大生产线是决定能否大批量生产同质产品的关键,就如同《战争之王》那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子弹生产线一样,看着很糙,可每天就能生产几万十几万的子弹。这些子弹放在日本,需要十几倍的人力,几十倍的时间才能生产完毕。这就是真正工业国的强大之处。如果能生产一颗子弹,我就能生产一亿颗同样的子弹。

第六卷 起伏 第83章 南望(二)

1935年对人民党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份,建党30周年,钢铁产量突破3000万吨,人口突破7亿,人均粮食超过400斤。一系列的重大的统计数字都证明中国已经有了打一场世界大战的能力。

然而这一年,尚远与章瑜先后病倒。30年前,尚远就是人民党高层中年纪仅次于严复的一位,现在他已经年近70。病倒之后尚远就提出辞去党内以及政府的一切职务,他的工作由李寿显接替。章瑜年纪与陈克差不多,却和尚远一样心脏出了毛病。章瑜也提出了长期修养的请求。

此时人民党的南下计划正在进入关键时刻,限制海军条约到1936年12月31日失效,中国新一代的军舰已经基本定型,此时中国各大的船台上同时有超过80万吨的军舰正在开工。赶的时间点就在36年底。人民海军的各个大型军舰上都是一岗双人,一岗三人,甚至有一岗四人的。

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尚远与章瑜退出一线,让陈克感到相当不安。即便李寿显成为代理总理,伍翔宇成为副总理,李润石以外交部长兼任了宣传部长,顾维钧则成为实质上的代理外交部长。这样的人事安排也没有让陈克感到太大的安慰。最多十年,人民党第一代的领导人就进入了自己的暮年,第一代人年纪相差不多,很可能同时出现大批领导干部退出一线的局面。人事的巨大变动带来的不可知后果,就需要强化第二梯队建设,可未来的战争到1946年很可能没有结束。那时候到底会遇到什么样事情,就只有天知道了。

恐惧没有意义,陈克早就对死亡没有任何感觉。这倒不是穿越的结果,他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一个事实,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考虑死亡就是庸人自扰,阎王叫你三更走,谁敢留人到天明?陈克不安的仅仅是自己凝聚了毕生的战略能否得到顺利执行的问题。

历史的变化不大,小胡子这天命之人还是当上了德国的元首。德共拒绝联系群众的路线,坚持走那软弱的上层以及城市斗争,还要给自己脸上贴上“绝对正义”的标签,在发动起德国群众,建立了人民冲锋队的纳粹党面前一败涂地。

至于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家族很久前就把他给内定为竞争总统的人选,这些父亲伯伯叔叔们早就商量好的事情自然不容破坏。哪怕罗斯福得了小儿麻痹症,瘫痪了,这也不是问题。大萧条时1934年,罗斯福在长辈的支持下正式上台,上台之后就开始实施“复兴计划”。

陈克对罗斯福的新政并不是太重视,这个新政到了1937年就会再次陷入重大的经济危机,罗斯福的确约束了金融财阀们的横征暴敛,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改变,美国还是国家借债搞发展。说白了,还是让劳动者为资本家埋单。没有二战释放了美国的生产力,新政的结局只怕好不到哪里去。

此时中国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荷属东印度。历史上美国从1938年才开始扩充军备,1940年才拥有了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的军事建设有自己的办法,军队的指挥员都是经过基层的锻炼,然后进军校深造,军校生毕业同样得到基层工作。这方面中国不仅远远超出日本与英国,甚至也远远的超出了美国。这三个国家中,日本与英国士兵是没有机会成为军官,美国的士兵也基本与军官无缘。

在1937年干掉荷兰,对中国来讲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之后的战略部署。即便是陈克,也对一场全面战争感到不安。哪怕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中国都没有失败的可能性。不安的感觉依旧难以驱逐。

此时他女儿的婚事让陈克觉得自己真老了。男方是陈克女儿的同学,人不错,学数学的,大学毕业后在基层干了三年统计工作,现在回到学校上研究生深造。这孩子第一次见到陈克的时候,因为紧张脸都有点发白。

见面结束之后,何颖数落陈克,“你板着脸做什么啊?你看把那孩子吓的!”

陈克心说,现在这么一个马上要打仗的局面,我真的笑不出来啊。而且那孩子太嫩了,一副做学问的傻孩子的模样,我喜欢的是那种坚强有力的类型。

何颖与陈克做了这么多年夫妻,哪里能不知道陈克的心思,她劝道:“那孩子看着弱了点,但是品质不错。”

陈克对这看法不是太赞同,“结婚是为了过日子。大懒使小懒,气得小懒白瞪眼。斗争无处不在。”

“来来来!你给我说说怎么一个斗争法!”何颖立刻毫不客气的质问起自己的丈夫来。

陈克知道何颖是想逗自己开心,他终于忍不住苦笑起来,“您看,在咱们家里面,您老人家是一家之主。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