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心里,他问项羽:“你已经忘记我们项家的仇恨了吗?”项羽赶紧说:“不敢忘。”项梁压抑着愤怒说:“读书不成,学剑又如此懈怠,何日才能成器?枉费我对你寄予厚望!”

项梁对项羽了解还不够透彻。在仇恨中长大的项羽,其思想成熟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他叔父的预期,此时他虽然只是一个少年,但是胸怀却不是一般少年能比的。读书、学剑不过是成为名士、剑客,赢得尊重,项羽志不在于此。项羽想了一下,对叔父说:“读书不过是认识几个字,写写自己的名字,学剑也不过能抵挡十几个人,我要学就学能够抵御千军万马的本领。”

一语惊人!

于是,项梁就教起项羽兵法来了: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项羽学过一些兵法以后,觉得兵法玄妙至极,但不过是“纸上谈兵”,哪有真正地驰骋疆场来得痛快。项羽心中期待的就是一个真实的舞台,他在等待一个风云突变的机遇。项梁并不了解项羽的志向,但是也没有再强迫他学习什么。

少年项羽并没有供后人津津乐道的苦读和勤练的经历,但他的话却流传很广:“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不读书,却也留下了荡气回肠的《垓下歌》;不学剑,却精通十八般武器,武艺高超,神勇非凡;学兵法半途而废,但在灭秦大业中,用兵如神,百战百胜,建立了不朽功勋。由此可见,项羽天生就有卓越的才能。怪不得司马迁评价他说: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这样的才能需要一个舞台,项羽第一次登台亮相的舞台就是吴中,即今天的苏州地区。吴中是项梁经过多年逃亡以后选择的落脚点,这里是江南鱼米之乡,也曾是楚国的地界,与下相的气候饮食相近。经历过颠沛流离来到这样一个富庶之地,谁都会流连的。

几年后,项梁就在吴中站稳了脚跟,他的才干很快让他在当地的贤士中凸显出来。他展现了自己卓越的组织才能和社交才能,结交了上至官员下至市井小民的许多能人,还主持操办过吴中各种人家的丧事,很快成为当地的大名人。而项羽呢,已经身高八尺,英气逼人,力能扛鼎,当地的年轻人都很敬畏他。

他们叔侄二人客居他乡,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除了这些,项梁甚至成为会稽郡郡守殷通的座上宾。

吴中所在的会稽郡,地域很广,差不多是春秋时吴越两地的面积,且非常繁华。郡守当时权力非常大,甚至可以说称霸一方。郡守要为国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征收赋税。征收赋税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征收的少了,皇帝会怪罪;征的太多,又会逼走老百姓,税收就更少。所以,官员为了协调与老百姓的关系,都积极拉拢有影响力的市井人物,项梁就是殷通拉拢的主要对象。

殷通曾是李斯的门徒,从李斯那里学了一点法家的思想,他对项梁的见识和温文尔雅的气质很欣赏,于是项梁很快就能自由出入郡守府第了。这样一来,项梁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赢得了官府和老百姓的双重好感。可以这样说,项梁避难吴中,并不是无所作为,他韬光养晦,笼络人心,在当地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群众基础。

此时的秦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官吏如同虎狼,老百姓再也看不到什么希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大泽乡起义爆发,陈胜、吴广借扶苏和项燕起事,得到各地响应,很快形成惊天动地之势。秦始皇消灭六国时的大屠杀,秦王朝建立后的种种暴政,埋下了无数仇秦的种子,陈胜、吴广义旗一举,反秦怒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吴中城。

街上行人三五成群,议论纷纷:“长江以北,到处都是流民和叛军……”“秦兵纷纷倒戈了,加入了叛军的队伍……”项羽很快就感觉到风云突变之际特有的氛围,他匆匆赶回家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项梁,然后等待项梁的表态,项梁看着自己高大的侄子说:“该给你佩一把长剑了。”项羽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隐约觉得自己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

接下来,项梁开始在吴中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他当时找的一个借口就是:富裕的吴中城必将成为流民和叛军的目的地,我们要组织自己的队伍“自卫”。这一个“自卫”的借口,很快得到广大百姓的响应。他又散播言论说:“叛军所到之处,必定烧杀掳掠,后果不堪设想。”这就使吴中百姓惶惶不安,纷纷加入项梁的队伍,以求自保。而且项梁还是亡楚之将项燕之子,项氏大旗有着非凡的号召力,项梁的队伍就这样悄悄地壮大起来。

大泽乡起义两个月后,郡守殷通有点坐不住了,他想了很多。江北的叛乱会不会波及江南这块鱼米之乡?江南的本地人会不会趁机作乱?不管怎样,反秦大军首先攻击的就是郡守府。会稽郡防守兵力太少,军心早已浮动。向京城祈求援军,一是路程遥远;二是叛军活动猖獗,使者很难到达咸阳;三是即使到达咸阳,二世皇帝和赵高会顾及这个远在江南的会稽郡吗?

殷通寝食难安,又无计可施,只能等着叛军打上门来。无奈之时,一个想法像闪电一样划过他的脑海:干脆叛秦吧!

很难说秦朝的官吏有几个是忠于朝廷的,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经历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痛苦;秦统一后,战乱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都不堪忍受秦的暴政,许多人心中都隐藏着对朝廷的不满。而殷通这样的郡守,在朝廷安定时可以坐拥一方城池,还享有国家俸禄,自然不会想到叛秦,一旦朝廷危在旦夕,自身难保时,难免会生出反叛之心。这样的想法一旦产生就难以抑制,殷通心想:反正已经没有别的出路,还不如反秦!

下定决心以后,他首先想到了项梁,他自认为自己和项梁交情不浅,还觉得项梁有能力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他迅速差人找来了项梁,屏退左右,悄悄对项梁说:“长江那边都造反了……”项梁当然很清楚当下的局势,但是一开始有点不明白郡守的意思,便装出很吃惊的样子:“啊!这可怎么办?”殷通低声说:“现在我看大秦气数已经尽了,是天欲灭秦呀。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你随我起兵如何?”在殷通眼里,项梁不过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有几分才气,他看到项梁一脸的震惊,心中有点沾沾自喜。

项梁此时陷入思索,对于反秦这件事,他并没有抱有什么狂热的情绪,听到殷通的一番话后,觉得事情的发展似乎超过了他的预料,连秦的官吏也要动了!难道秦帝国马上就要灰飞烟灭了?

殷通用急切而又恭敬的语气说:“项公,你一定要抓紧时间为我募兵,我想让你和桓楚做我的将领。”此时的项梁内心开始擂起了战鼓,一个新的计划在他脑中渐渐成型。他赶紧说:“桓楚亡命江湖,此时也不知在什么地方,我侄子可能会知道他的去处,事不宜迟,我去找来我的侄儿……”项梁匆匆辞别殷通,一路小跑出了郡守府。

二十四岁的项羽,身材十分高大,走到哪里都非常显眼,项梁一眼就在街角看到他。项梁上前悄悄拉着项羽到僻静处,低声说:“殷通要起事。”

自江北反秦活动开始以来,项羽就和叔父密切观察局势变化,并悄悄招兵买马。他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有些吃惊,但迅速地镇静下来,明知故问:“我们该怎么做?”项梁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但是项羽捕捉到了,他紧紧握住手中的长剑……

随后,项梁、项羽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郡守府。项梁进室拜见郡守,项羽拔剑在门外守候。

项梁对殷通说:“我侄儿就在外面等候,等待郡守吩咐。”殷通听后非常高兴,赶紧召项羽进来。看到英武的项羽,殷通心生几分喜欢,却没有发现项羽眉眼间透出的杀气。项梁还没有等殷通问话,就对项羽使了一个眼色,项羽毫不迟疑,像一只大鸟飞身窜了过去,剑光一闪,只听殷通惨叫一声,人头落地。项梁轻松地摘下他的郡守印绶,戴在自己身上,还戏谑地说:“先发制人,我是跟郡守你学的呀。”然后提着郡守的人头走出门外,门外几十名守卫还没有回过神来,全都惊呆了。

接下来,郡守府里刀光剑影,展开了一场混战。项羽面色沉稳,手中的剑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将几十人全部斩杀。闻声而来的兵士目瞪口呆,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此时,项梁大声宣布:“郡守殷通竟然图谋造反,我已经将他杀掉,从此我就是会稽郡郡守,违抗者格杀勿论。”

以项梁的人缘、声望,说出这几句话颇有震撼力,再看身边拔剑而立的项羽,更是没人再敢吱声。到傍晚时分,项梁暗地里组织的民兵队伍已经集合起来,控制了会稽郡郡守府,被反秦起义吓破胆的秦军也纷纷投到项梁门下。没多久,会稽郡的各个县都尽在项梁的掌握之中。项梁真正成为会稽之王。

这是项羽一生中第一次实施的“斩首行动”,他的果敢、勇武,第一次得到了出色的发挥。郡守府那一场厮杀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在谋杀殷通一事中,项羽充分展示了自己举世无双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此前,项羽还是一个志向高远但是缺少战争经验的小伙子;此后,项羽真正地登上了秦末政治舞台,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项梁叔侄之所以顺利取得会稽郡,一是平时所做的群众工作比较扎实,在民间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一呼百应,而没有遇到多大的反抗;二是郡守殷通给他们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殷通如果没有策划“谋反”,项梁叔侄也不会这么早就行动;三是项梁决定果断,行动迅速,而项羽勇武非凡,两人先发制人,珠联璧合,取得了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在这场斗争中,一郡之首的殷通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可以看出他政治嗅觉迟钝,仓促决定起兵,盲目信任项梁,输就输在“谋略”二字上。

3。 经世事,英雄露头角

斩杀殷通,取得会稽,举起了反秦的旗帜,项梁和项羽站在风口浪尖,声名大振,吸引了许多人来投奔,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要属陈婴和英布。

陈婴是东阳(今属安徽)一个小官吏,但是为人忠厚,讲究信用,在当地非常有威信。陈胜、吴广起义后,东阳县一些胆大之人也杀了为非作歹的县令,聚集了几千人起义,但是没有能服众的首领,于是就强让陈婴做了首领。英布本是骊山被黥面的囚犯,趁天下大乱,纠集了一些囚犯逃了出来,做了强盗,后来趁势起兵。这两人都意识到无名无分的队伍难以长久,于是就投奔了项梁。

项氏集团迅速壮大,依靠的招牌就是“项氏世世为楚将”,当时的六国遗老、官僚和普通百姓对曾经的六国政权还存有很强的依恋心理,所以六国旧政权的幸存者就成为与秦朝政权相抗衡的主要力量。

这样看来,项羽的起点其实是很高的,他从一亮相就带有耀眼的家族光环,伴随着项氏集团的壮大,项羽也在战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不久传来陈胜兵败被杀的消息,项梁就成为反秦武装的核心力量,下一步该怎么走?项梁不免产生效仿陈胜之心:自己称王,独霸一方。项羽并不反对叔父称王,甚至认为,以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