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等相辉楼,二楼寝宫。
李岩没有接任中书令,让武惠妃有些意外。反倒觉得他对自己坦诚。志在西域,可以为寿王的强援。两人又有了肌肤之亲,心儿跟他贴近了不少,这会儿向李岩大倒苦水:“伏波王,现在大唐没有内忧外患。四海升平,圣人觉得节给的往事有些可笑,他乃一国之尊,富有四海。何必用节俭苦了自己,辜负上天给予的权力?”
皇帝的功过是非能由我评定么。李岩听着,不发一言,谨慎小心得紧。
“后宫之中,本有规矩,按嫔妃宫娥的等级高下供应衣服、脂粉等。圣人按自己喜好,又对她们大量赏赐,内库不够,就向左藏,右藏两个国库里支取,惹得朝中大臣纷纷上表劝谏。”
见李岩神情专注,武惠妃幽幽叹道:“唉,幸好有伏波王为我们打理的酒城,三鑫银行,南方的田庄等,收入虽多,可也不能流水般用了出去,按你的说法,得钱生钱。这后宫之主太难,我对那皇后之位也没了兴趣,伏波王,你可要帮帮本宫!”
“千万不能泄气,现在是惠妃娘娘林后的关键时期,为了你,我就是刀山火海里趟,也得把这桩事儿办好,我再找李侍中他们商量商量!”李岩容色端谨,点头应诺。
见他说得极为慎重,武惠妃放下心来,秋波流盼,望着李岩,带着火辣辣的情欲。
这可是在兴庆宫,撑死了我也没这胆子,李岩赶紧低下头去。
天长节这天,丽日晴和,皇帝与妃子及大臣们在勤政殿上观看杂要。
教坊中一名彪形大汉表演顶纠竿,竹竿上放着两座木头雕刻的仙山。一座叫瀛洲,一座叫方丈,一个俏丽的女童拿着红竹节在山间来回出入,轻歌曼舞,惊险得让人手中捏把汗。
杂耍撤下来了,皇帝在大殿举行宴乐。命宫中的歌伎谢阿蛮唱歌,宫女们翩翩起舞,梨园的乐工李龟年等演奏乐器,他自己则敲起鸦鼓,大殿上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直至皇帝玩累了才作罢。
皇帝李隆基今日玩得十分尽兴,身上的汗都出来了,大声道:“联今日很快乐,来人,赐给宫女乐工彩缎钱物。”
终于逮着这个机会了,京兆尹王甜琢磨了很久,也做了不少准备。立亥奏道:“圣人。微臣愿意去藏库取钱。”
王甜,这个人曾经想陷害我。虽然他现在对我父子很恭顺,李岩瞧着他鹰勾鼻子,心里感到不舒服。望向李林甫,目光似在询问,这是你的主意,见他摇了摇头。
哼,走着瞧吧,王缺,敢在我们父子面前玩花样,阴死你。
不一会儿,王缺很快带中官取来财物,皇帝心中畅快,连忙赏赐下去。
伏波王李岩故意问道:“王侍郎回来得这样快,藏库远在皇城,来去得半个时辰?”
见皇帝脸上也是疑惑不解,王锄拱手道:“圣人,臣是从内库取的财物,今后若有赏赐,无须去藏库。到内库去取就可以了。”
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赏赐,内库的情况我也清楚,皇帝李隆基越发好奇:“内库财物,为了天长节,前几日都快搬宴了,怎么有这么多财物?”
王缺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奏道:“微臣在京兆府开了几处夜市。得了不少额外收入,全是百姓自愿交的,不走向百姓征税来的。”
皇帝信以为真,连声赞道:“王侍郎富国有方,不逊伏波王!”
王甜的祖父乃是名将王方翼。荫补为官,原是京兆府的稻田判官,现在竟然进了五品,还想跟我们父子争宠。得将他搞下去。李林甫听到这儿,脸上的肌肉抖了一下,随即笑眯眯地道:“王侍郎才能卓越,内库让他管理,圣人可以放心。
以后我从内库取财物,就没那么大张旗鼓,弄得满城皆知,朝臣争相劝谏,王跌乖巧精明,知道我的心思。应该重用。皇帝一高兴又是赏赐:“王侍郎精明能干,赏赐王侍郎杂彩十缎,钱一万贯”
天长节后几日,勤政务本楼大殿。侍中李林甫单独拜见皇帝:“圣人。我和几位宰相商量了一个富国增收的法子。”
一听是增加财源的事,皇帝来了兴趣,宫中的开销大,武惠妃给他说了多次。“哦,快说说!”
“把三鑫银行设为国有。在全国各地的州府设立分行,发行金币、银币、纸币三级货币,替代银两,铜钱,渐渐将铜钱废除,首先就可省下一笔铸造铜钱的费用,节省铜铁几亿斤,其次,州县的税收也可通过银行上缴,,圣人打赏脂粉钱。直接打赏银票。让妃子们到宫中所设的分行去取,一时用不着,她们还可得一些利钱”李林甫娓娓道来,说得甚为清楚明白,李岩还有层意思,李林甫是不会懂的。前面将妃嫔宫娥的脂粉钱揽了储,后门又放贷给皇帝,让皇帝去穷奢极欲。借他的骨头好熬油。
这个法子比王缺那个还好,不动声色就赏赐了妃子宫女,皇帝问起细节:“宫女们拿了钱,她们又怎么用呢?”
“圣人,宫中可设一条坊市,每旬开市,从宫外带来货物,让她们挑选购买,圣人携美闲逛,调剂身心,钱不但能用出去,还能给宫中增加一些乐趣。”李林甫可走动了不少脑筋,他与李岩探讨了好久,宫中坊市,还得让御酒商行赚一笔。
李林甫见皇帝喜形于色,感觉对了路子,继续道:“伏波王提议,在户部成立银行司,在道,镇,州,县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将三鑫银行的管理与经
三鑫银行,皇帝终于明白过来,这绝对是伏波王李岩的主意,自己对他猜疑,让他诚惶诚恐,推辞了中书令,却暗暗替君父分忧,皇帝想到此处。心中感动,眼眶湿热,问道:“伏波王还说了一些什么?”
“圣人英明,这确实是伏波王的主意,他还说,圣人乃一国之尊,富有四海,想用多少钱财尽管用。内库的账户一时不够,可以向三鑫银行借贷,等有了收入再还,实在不行,他日后节衣缩食替圣人还。”李林甫为皇帝进一步解释道。
岩哥儿真贴心啊,如果我有一天成了仙。留下的债他来还,皇帝感动得眼泪花花地道:“高将军,传旨,伏波王才堪大用,迁他为中书令。不得推辞。”
伏波王,这一次你想躲都没地儿,高力士想道,正要遵旨而行,忽然想起李岩给他说的一桩事,这事他私下也查过,前几日心里没有底,担心触怒皇帝,不敢上奏,今日有了这利国利民利皇帝的国有银行,得把这事儿说说。
高力士上前奏道:“圣人,京兆尹王缺管理内库,谎称是额外收入。其实他欺瞒圣人,在长安增加商税和粟赋,还打着圣人的名头,坏了贤主的名声,真真可恶,我这儿有他增加税赋的证据。”
高力士的忠心母庸置疑。皇帝接过奏折一看,好个王缺,欺瞒皇帝。让我的名声受损。
转头瞧见李林甫,见他恭敬柔顺的站在哪儿,并未趁机弹劾王缺,落井下石,还是这个侍中好。忠诚宽厚,谨守君臣之道,事也办得漂亮。
袍袖一甩,皇帝李隆基冷冷道:“免去王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京兆府尹。”
念及王甜在王毛仲谋逆案中那么卖力,皇帝没有将他的刑部侍郎也撸了。
李林甫站在哪儿,心想,打压王础的事,伏波王与自己商议过,想不到,他让高力士出手,让人意外。
伏波王的心机深重,不在自己之下啊。何况他在长安拥有禁军军权。还潜伏了忍卫等势力,他任中书令,自己得唯他马首是瞻。
终南山山谷,羽林军校训练基地。
李岩着一身墨麟甲,挺胸收腹,用标准的站姿站在校阅台上,一动也不动,身边是陈玄礼等禁军将校,大伙站在这明艳的秋阳下足有半个
辰。
从春天经历了酷暑,眼看要入秋。皇帝李隆基都没下令要北门四军开赴西域,李岩让武惠妃打探过皇帝的口风,给西域增兵怕是不大可能。
皇帝的驭人之道确是高明,他让伏波王李岩整北门四军半年,打着让他们开赴西域,为国守边的旗号,临出发前,来一招赦免了北门四军。他们还不感激得一塌糊涂,对皇帝死心塌地卖命。
伏波王李岩也不笨,天长节后,他便搬到了军营,一月来与北门四军食同锅,寝同帐,每天身先士卒地参加操,收拢军心,做出一副要开赴西域的样子,
有重用自己为中书令的事,李岩想到。皇帝对自己戒心小多了,可得趁此机会,在北门皿军中树立起威信。
黄豆大的汗珠布满了额头,右武卫郎将陈玄礼瞧着伏波王,见他也是这个样子,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彩。
北门四军算是被伏波王操练出来了,开始的几月,虽然他隔三差五的来,但一来就是一整天,操演武。将士们的衣食冷暖,一一过问,从没出半点砒漏,让人心悦诚服。平日里又有他亲自带出来的羽林军校做监军,做四军的队正旅帅。北门四军算是脱胎换骨。
有王葛的余党,在四军中暗地拉帮结派的,不遵军令的,操社懈怠的。渐渐被伏波王李岩清理出去。另成一部,被流放到了平卢节哥舒翰处,按照皇帝的旨意,成立罪军营。让他们充当战场的消耗品。半个时辰的军姿队列,下面两万北门军士站得笔挺整齐,没有谁擦一下脸上的汗,叫声苦累。
因为武功赫赫的伏波王站在校阅台上,受这骄阳烈日的炙烤。
“好样的,就凭这样的军纪,到了西域,为大唐开疆拓土,谁能对你们的过去说三道四,今日加餐。红烧肉白米饭,兄弟们管个饱。”李岩在演武台上大声喝道。
“谢伏波王!”北门四军的吼声如雷,在山谷中回荡。
散了军士,伏波王李岩将一众军将召到中军节堂。
“各位兄弟,你们由我亲自劝降。当日所作的承诺,本王一直没有忘记,无论走到西域,还是留在帝都长安。怎么也要给你们一个前程富贵。”李岩推心置腹地道。
右武卫郎将陈玄礼站出来,拱手感激道:“北门四军上下,对伏波王维护照顾之情,记在心头,日后我们还跟着你开疆拓土,封妻荫子呢!”
北门一众军将齐齐下跪:“伏波王大恩,属下敢不效死!”
各位兄弟,燕歌也讨要几个脂粉钱。订阅,打赏,月票,支持完本啊!
第三卷 河西大将 264。中书令
活然。讨了几日,皇帝李隆基在千牛卫的护卫下,亲自鳖辽 羽林武学,伏波王李岩一身甲胄。随侍在侧。
站在校阅台上,皇帝望着一排排站得笔直的北门军士,暗暗赞叹伏波王李岩整军有法。
“北门四军,是拥戴联登基的心腹亲信,当日不过是被王毛仲,葛福顺蒙蔽,联心里清楚明白,特意派武惠妃,伏波王来安抚北门四军。今日见到你们如此威武整齐。联心里甚是安慰!”皇帝说着说着,微微有些动容。
“圣人!”陈玄礼泪流满面。率北门四军一下之跪了下来,黑压压地一大片,山谷中哭声渐响,场面很是感人。
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力士大声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伏波王李岩整顿北门四军,成效非凡。迁为中书令,陈玄礼为左骁卫将军,冷锋寒为右骁卫将军,分掌北门四军,其余军将,俱有封赏!”
山谷中山呼谢恩声一片。
太极宫,承天门外的中书外省。这儿就是宰相的办事机构,中书门下。设置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分曹办事,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在大明宫,紫震殿夕,还有中书内省,都是中书门下的高官在那儿处理政务,随时等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