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我们不敢做?”黄涉冷笑道,“你不要得寸进尺,我现在就可以让虎烈军撤出河北,让金贼攻占汴京,灭了大宋,然后我们再出来逐鹿天下。你以为虎烈军没有你们这些人,就无法统一天下?就建立不了王霸大业?”
李纲哪受得了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当即发飙,和黄涉大吵起来。
“你能不能冷静一点?”李虎拍了拍案几,对李纲说道,“大宋为什么走到今天,相信你比我更清楚,这种情况下,若想保住大宋国祚,若想稳定中土,首要之务就是变革,不变革就没有出路。”李虎指指东南方向,冷笑道,“老皇帝和童贯逃到东南,如果还用老办法治理天下,他们能守住半壁江山?它支撑不了几天,苟延残喘而已,等到我们强大了,它的末日也就到了。大宋分裂并不意味着国祚就此败亡,相反,它是大宋涅槃重生的机遇。你愿意看到大宋失去这个中兴的机遇?”
“只怕这不是大宋中兴的机遇,而是你李虎雄霸天下的机遇。”李纲毫不客气,直戳李虎的要害。
“现在争论这个有意义吗?”李虎笑道,“无论那个王朝,也不论何等霸业,能否存在,就看它能否给百姓带来福祉,让天下稳定,让黎民生息,否则,它必定败亡。大秦历十五年而亡,大隋历三十二年而终,为什么?难道他们不够强大?大辽突然败亡,大宋摇摇欲坠,又是为什么?难道你不知道?你明明知道大宋倾覆的原因,为什么还要固执地维护着它的腐败?难道对你来说,中土成为北虏的牧场,中土百姓成为金贼的奴隶,你才心满意足吗?”
李纲被李虎说得哑口无言,无力地抱住脑袋,沮丧至极。
“想听听我们的中兴之策吗?”李虎问道。
李纲一脸绝望之色,呆呆地望着李虎。
“你应该知道潏水先生。”李虎平静地说道,“你也应该知道关学。”
李纲脸色微变,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关学?你竟然要用关学?”
十七日,折可求赶到天子行营,突闻噩耗,悲痛不已,但李虎不给他伤心的时间,把他和刘延庆请到了帅府。
李虎详细解说了当前形势。柴云已经率军赶到南京应天府,但童贯撤离的速度非常快,追不上了。考虑到河北战局和汴京的混乱,李虎决定放弃追击,接受大宋分裂的事实,并以此为基础,重建朝廷,重建大宋。
刘延庆和折可求心知肚明,知道李虎已经成功实现了挟天子号令天下的目标,接下来,李虎要借着大宋这杆大旗打天下,将来,李虎成功了,这天下就是李虎的了。
皇帝是傀儡。新朝廷的权力架构由虎烈府、西北将门和关洛士人组成。李虎要解释的,就是关洛士人。当李虎说到潏水先生李复和关学的时候,刘延庆和折可求的眼前霍然一亮。
“我就是关学的弟子,潏水先生就是我的老师。”折可求吃惊地说道,“使相打算用关学来推动变革?你要重用潏水先生?”
“新朝廷的变革就是以关学为学术基础,而未来的国策和变法都来源于关学理论。”李虎说道,“昔年荆公熙宁变法,其基础就是新学,而其变法的主要执行者也都是研习新学的门生弟子。我们也要走同样的路,所以在新朝廷中,除了虎烈府和西北将门外,另外一股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关学士人。”李虎看看两人,继续说道,“如果你们同意,我们就以此办法来组建新朝廷,拟制新国策。”
刘延庆和折可求别无选择,一口答应。
第五十四章 谁利用谁?
皇帝心情极度恶劣,先是童贯背叛了他,然后朝廷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接着他的噩运来临,他成了傀儡,而他的王朝也名存实亡。乱世已经来临,在乱世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不甘心失败,他要竭尽全力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他要重建赵氏王朝的荣耀。
然而,李虎太强悍了,他的野心也太大,他要建立自己的王霸大业,他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更不会给赵楷东山再起的机会。
皇帝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为赵氏王朝的衰落悲伤,他看不到希望,他陷入绝望之中。
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尚书右丞李宗振。李宗振看到皇帝在短短数天之内便彻底放弃了,绝望、颓废,失去了斗志,他很心痛,于是找了个机会,劝解皇帝。
“李虎是北方汉儿,虎烈军是汉蕃大军,他们刚刚到大宋,尚没有得到大宋人的认同,如果他现在就建立自己的王国,他将失去人心,不但西北人反对他,大宋人都将反对他,视他为仇敌,把他和金贼一样对待,他四面受敌,败亡可以预见,所以,李虎要挟天子而号令天下,他需要时间一步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权势,需要时间统一天下。这个时间就是陛下扭转乾坤的机会。”
“李虎要借助大宋这杆大旗、借助大宋皇帝的威望来获取大宋的人心,来增强自身的力量,继而在大宋立足扎根,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但反过来说,陛下何尝不是在利用李虎和虎烈军的力量来中兴大宋?”
“陛下或许认为自己没有实力对抗李虎,但臣认为恰恰相反,臣认为陛下有足够的实力对抗李虎。李虎和北方汉蕃还没有在大宋立足,还没有得到大宋人的认同,他们除了强悍的武力外,一无所有,而陛下呢?有大宋人的拥戴,有民心的支持,有西北军,还有遍及天下的士人,而这些士人才是大宋最强大的力量所在。李虎没有大宋士人的支持,如何治理天下?李虎没有西北军的支持,如何对抗金贼,又如何迎战东南叛逆的攻击?李虎没有大宋人的拥戴,没有民心,他如何在大宋立足?”
皇帝如同醍醐灌顶,霍然开朗。
李宗振说得不错,李虎到目前为止,除了武力,一无所有,所以他必须挟天子而号令天下,但他的实力相对而言还是太弱了,在重建朝廷的过程中,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虎都要借助大宋人的力量,而大宋人的力量则掌握在皇帝手中,只要皇帝牢牢控制了大宋人的力量,控制了西北军和大宋士人,那么就足以建立抗衡甚至击败李虎的实力。到了那一天,不是李虎挟持皇帝,而是皇帝要杀李虎了。
“陛下和李虎是结义兄弟,陛下应该善加利用这一点,把李虎捧得高高的,对他言听计从,以此来麻痹李虎,骄纵李虎,让李虎轻视你,继而保住性命。与此同时,陛下暗结西北将门和朝中士大夫,蓄意挑起他们和李虎之间的争斗,激起双方之间的矛盾。他们斗得越厉害,陛下就越安全,假以时日,不要陛下出面,西北将门和朝中士大夫们就会联手诛杀李虎。”
“坐山观虎斗?”皇帝此刻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大概的规划,他知道怎么做了,一个傀儡皇帝当然要坐山观虎斗了,但若想最终胜出,仅仅坐山观虎斗是远远不够的。
“坐山观虎斗过于消极,陛下可能因此而保住性命,但未必能杀死李虎。”李宗振笑道,“陛下必须忍,忍人所不能忍之事,而在忍耐过程中,伺机出击,只要李虎稍有疏忽,就给其致命一击,然后天下就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皇帝喜笑颜开,一扫颓废之态,决意用自己的智慧赢得最后的胜利。
十八日,李虎、李纲、黄涉等大臣拿着重建朝廷的奏章拜见皇帝,共商国事。
皇帝的表现让几位大臣暗自惊讶,他自始至终都很平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没有愤怒,也没有沮丧,给人一种镇定自若举重若轻的感觉,颇具王者的风范。
李纲给皇帝详细解说议策。
接受大宋分裂的事实,重建朝廷,但因为河北战局危急,汴京混乱,东西两府官员全部南逃,想在短期内重建东西两府根本不可能,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建立临时朝廷,临时朝廷仍以东西两府为构架,不过府署大量精简合并,以便尽快撑起大局,度过难关。
大宋分裂之后,中土出现了两个大宋、两个皇帝、两个朝廷、疆土也一分为二,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陷入空前混乱,内战的爆发更是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宋军已经没有实力戍守河北,金军将渡过黄河,山东、中原、江淮等地将陷入战火,所以,都城必须迁移。
几位大臣议定的最终结果是在长安建都。
临时朝廷建立后,马上组织迁都事宜,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都城迁到长安,给大宋保留一丝元气。
临时朝廷建立后,还有一件头等大事,那就是把老皇帝和童贯联手发动兵变逃亡东南的事诏告天下,判定他们投降卖国、丢弃社稷,为大宋之叛逆,人人得而诛之。其后,急诏各地方府署,请他们以社稷为重,忠诚于大宋,忠诚于当今皇帝和汴京朝廷。
老皇帝和童贯到了东南,第一件事就是重建朝廷,然后以最快速度诏告各地方府署,所以长江以南的两浙路、江南两路、广南两路和长江以北的淮南两路大部肯定会被他们所控制。
汴京目前能控制的有京畿路、陕西六路、河东路、川蜀四路、荆湖两路、京西两路和京东两路,但可以预见,随着金军南下,河北、中原和山东等地将陷入战火,荆湖也将成为内战的战场,至于陕西和代北更是难逃战火,所以都城迁到长安后,长安朝廷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陕西和川蜀,若想保住河东和荆湖,则军队要全力以赴,至于中原、河北和山东,则是长安朝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要攻击目标。
李纲认为不久以后朝廷只能控制西北和西南两个地区,这让皇帝无法接受,他觉得李纲过于悲观了,“如果我们这次能在河北击败金军,那么军队可以迅速南下,乘着东南叛逆立足未稳之际,横扫江南,然后再北上燕云,征伐塞外。”
“这需要多少钱?我们到哪筹集这笔惊人的钱财?”李纲一句话把皇帝说得哑口无言。失去了东南,失去了那片占据大宋财赋收入六成以上富裕地区的支持,前线几十万大军很快将陷入缺少军饷、粮食和武器的艰难处境,随时可能崩溃。
“我们没有钱支撑军队,难道金贼就有钱支撑吗?”皇帝情急之下,反唇相讥。
李纲嗤之以鼻,“金国正是因为没有钱,所以它的军队不发军饷,他们的军队和西夏的军队一样,都是靠掳掠所得来维持军队的开支,而大宋正是因为有钱,所以才用钱养兵,但庞大的军费拖垮了大宋的财政。大宋有三冗之弊,最严重的就是冗兵,我们每年军费开支都在三千万贯以上,而每十万人以上的战争消耗至少需要三千万贯,由此可以知道,大宋每年八千万贯左右的财赋收入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皇帝当然知道金军不发军饷,但金军打仗同样需要钱,在他看来,既然宋军不能持久作战,那金军也不行。河北大战打了大半年了,金军的国库差不多也空了,他们也支撑不下去了。
“正因为金军也支撑不下去了,所以他们才要打仗,要打过黄河,打进中原,打进汴京,因为他们需要钱,需要粮食和武器。”李纲无奈摇头,“陛下,我们的军队一直用钱养着,如果没有军饷,他们就没有战斗力,会消极怠战,甚至崩溃。”
皇帝苦笑。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大宋用钱养兵,结果无兵可用,打一仗败一仗,而金贼没有钱养兵,他们就是抢,就是掳掠,结果打一仗赢一仗。大宋到底败在什么地方,又错在什么地方?
李纲继续给皇帝解说。
“虎烈军和西北军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