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本一愣:“谁放她进来的?”
春美说:“她穿着和服,所以放她进来了。”
金蛟龙穿着和服走了进来。
山本喝道:“吉田美子,你来干什么?”
李剑也喝道:“她姓金名蛟龙!”
山本吼道:“不!她叫吉田美子。她是日本人!”
李剑厉声说:“不!她是中国人——金大侠的后代!”
山本挥挥手:“吉田美子,你不该来。这里没你的事,你马上退出!”
李剑也挥挥手:“不!她应该留下!”
山本恶狠狠地问:“为什么?”
李剑也恶狠狠地冲山本说:“中国妇女信守‘妻以夫为天’的礼教和‘夫唱妇随’的品德。”
“和你结婚的是白莹!”
“怀上我孩子的是金蛟龙!”
金蛟龙朝李剑看了一眼,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但她咬住了嘴唇,没有哭泣。
山本忽然哼哼冷笑:“李剑,你不要以为用承认她是你的妻子,就可以收买她。既然你讲礼教,我也懂你们中国人的礼教。”他对金蛟龙,“吉田美子,世界上有再嫁的寡妇,没有再生的爹娘。孰轻孰重,吉田美子你掂量吧。”
李剑也哼哼冷笑:“现在蛟龙已经知道,她生母不堪你们肉体和良心的折磨早已自尽了!何况炎黄子孙当以祖国、民族为母亲!”
外面枪声大作。
春美又慌慌张张进来:“山本先生,外面有歹徒攻打进来了。”
李剑指着山本:“你的末日到了!”
山本一拍桌子:“把李剑抓起来!”
武士们拔刀。
李剑猛地一踹矮桌,矮桌撞向山本怀里,连同山本被踹出老远。李剑也借这猛踹,人向后蹿出,使扑向他的武士扑了空。
李剑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一武士举刀劈来,他一闪身,武士劈空而身子前倾,他抓住武士握刀的手,抬腿猛磕武士的手臂,武士惨叫一声,刀坠地。他猛将此人一推,使他撞向另一个扑来的武士,同时用脚一钩,挑起了坠地的刀,挥舞起来。
金蛟龙盘腿而坐,手中紧攥铁扇,紧张地观望着。她见李剑虽十分骁勇,已劈死二武士,但武士毕竟人多势众,将李剑逼得只能招架。她便一挥铁扇,一支扇骨飞出,准确扎进一武士咽喉,接着又连射了两支,都准确无误地扎中两个武士的咽喉。
李剑趁对方松动,一气猛砍,将余下几个武士一一砍倒。忽然从两侧门冲进几个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举枪向李剑射击。李剑闪躲时双手一抖,握枪在手,同时倒地,打着滚还击。
金蛟龙仍稳坐不动,只挥扇袭击继续冲入的日本男女。外面枪声大作,显然铁血队已攻入。
金蛟龙的铁扇十二根扇骨都已射尽。她一跃而起,从腰间解下她的银链。
李剑也从地上一跃而起。他看看山本,还在捂着被他踹伤的肚子呻吟着。就用脚钩起一把刀,踢向山本。那日本战刀飞落在山本面前。
“山本!”李剑喝道,“剖腹吧!”他转过身去,张开双臂,“姣姣!”他希望她能向他的怀里扑过来。
金蛟龙愣住了。此时此刻悔恨交加,实在自惭形秽!
李剑又喊了一声:“姣姣!天赐并没有嫌弃你呀,天赐所做一切,不过是刺激你早下决心拨乱反正而已,都督府仍然可以接受你。”
金蛟龙哀叫一声:“天赐!”要扑向李剑。
就在此时,金蛟龙发现山本已从矮桌里拔出手枪指向李剑,她趁扑势将李剑猛地一推,她的银链同时飞出。
李剑冷不防被金蛟龙推得跌倒,同时枪响了,子弹与金蛟龙擦肩而过;金蛟龙的银链击中了山本的头颅,顿时脑浆四溅。杨宝持枪冲入,向穿着和服的金蛟龙背后开了两枪。
李剑一跃而起,大喊:“不要……”扑过去抱住金蛟龙。
杨宝这才看清自己打的是金蛟龙,他傻子似的愣住了。
李剑焦急地喊:“姣姣!姣姣!”
金蛟龙缓缓睁一下眼,喜笑道:“啊——天赐!天赐!姣姣太爱你了啊……不怪杨宝……姣姣不配做你的妻子,不配进都督府……”
许多人持枪冲进来,为首的是姜之义。
周立行、程虎、鲁赛男等人陆续进来。
众人还在围看着金蛟龙,忽听一声枪响,众人一惊,循声看去,只见杨宝倒在血泊中他举枪自尽了!
金蛟龙听众人在惊呼杨宝!又睁开了眼:“杨——宝——太傻了——我——对不起——他——天赐——亲亲姐姐……”
就在李剑亲吻时,金蛟龙停止了呼吸。
李剑将金蛟龙抱起:“鲁副官,你将少夫人抱到轿车上去。”
鲁赛男答应着接过金蛟龙的遗体,抱了出去。
李剑对程虎说:“你带人全面搜索,务必将日特歼灭干净!”
“是!”
“清逸兄,你的任务完成了。请先回南京向委座报告,就说天赐日内去下关率部,等候委座命令。”
周立行点点头:“好的。我的人正在搜查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文件。老弟先回杨公馆休息吧。”
李剑摇摇头:“不!我要去金公馆——那里布满了山本派的特务……”
姜之义点点头:“少将军说得对,我们快去看看吧。”
李剑当先走出,众人随后。
李剑开着轿车在前,几辆卡车载着铁血队员随后,来到金公馆。
走进大厅,就见尸横遍地,关世忠抱着金泰的遗体,坐在地上哭泣,周梅娘在一旁横卧在血泊中。
显然,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十分激烈的搏斗。
李剑跺脚捶胸,跪倒在地,号啕大哭不已。
第十六章
长江边。
暮色苍茫,残阳如血。
夕阳下,远山如黛,江水呜咽。
江边,一支身着国民党军装,全副武装的万人之师面江肃穆而立。
士兵背上的枪刺在夕阳下闪烁着刺目的光,挂在枪刺鞘边的绿色的小瓷缸在微风中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使现场气氛更显庄严凝重。
所有官兵立得笔挺,目不旁视,屏息静候着统帅的到来。只有滚滚的长江水无言东去。
遥远的江堤尽头,一队骑兵奔驰而来,狂奔的铁蹄声划破了江岸的静谧。
这支骑兵的为首者,就是身着将军服的李剑!他上身系十字宽边武装带,腰悬指挥刀,下身穿飞腿马裤,脚下一双黑色长筒马靴,手戴一双白手套,右手扬鞭,左手提缰,胯下火红坐骑如波涛般奔涌。
李剑的马快,将紧紧跟随的卫队甩在后面,转瞬来到部队近前的他猛一勒缰,坐骑高高扬起前蹄,同时发出一声高亢的嘶鸣!
第二师参谋长向部队发了“立正!”的口令,跑步到李剑马前:
“报告少将军,第二师集合完毕!”
李剑还了礼,双腿轻磕马腹,来到队列正中,以威严的目光扫视一遍,声若洪钟地:
“兄弟们!今天,日本鬼子在上海发动了侵略战争!我们该怎么办?”
“杀!杀!杀!”排山倒海般的吼声,在长江两岸回响。
李剑激愤地说:“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又进兵关内,侵占我华北大片领土。今天又发动了侵略大上海的战争!
本总指挥调你师前来,就为了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卫国家,驱逐倭寇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了!”
师参谋长黄林振臂高呼:“驱逐倭寇!保卫国家!”
全师将士随声高呼:“驱逐倭宼!保卫国家!”
李剑下马,拔剑在手,面江而跪。
万余将士都脱帽跪下。
齐刷刷的万颗光头!在暮色中格外显眼。
李剑擎剑,激情满怀:“有长江秋水为证!我李家军全体将士上不跪苍天,下不跪祖先,今日跪我中华民族,跪我大好河山!”他狠狠抽剑入土!“七尺男儿,一腔热血,愿与山河共存亡!”
“与山河共存亡!!!”
吼声惊起江鸥满天。
李剑起立,部队亦起立。
“本总指挥奉蒋委员长命令,率第二师赴上海前线抗战。
各部队长整队出发!”
各部队长出列,整顿队伍。
李剑信步走到江边,眼望滚滚长江,眉峰紧锁,神思悠远,轻声吟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跟在李剑身后的几名军官中的黄林说:“少将军,部队还未赴前线,何出此不吉之言!”
李剑说:“大敌当前,聊表必死决心而已。邱参谋长,向南京委员长发报。”
邱伯泉答了声“是!”马上准备记录。
李剑口授电文:“南京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公钧鉴 职遵命率第二师开赴上海战场,望钧座指示参谋本部及时供应军需、弹药、兵员,职部全体将士誓死与大上海共存亡!职李剑叩。”
李剑口授完电文:“带马!”
程虎将战马牵过来。
李剑飞身上马,一挥手:“出发!”纵马而去。
部队列成纵队,唱着《大刀进行曲》踏上了征途。歌声嘹亮,将士步伐铿锵、声震云霄。
部队行进在公路上。
突然,有敌机声传来。骑在马上的副师长孙震发出警报:“敌机——部队散开隐蔽!”
司号员吹响了军号。
各部队长指挥士兵们向公路两侧隐蔽。
几架敌机临空,俯冲下来,向尚未隐蔽好的部队疯狂扫射、投弹。
李剑在公路旁一棵树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
敌机拉起,兜圈子又飞回来,俯冲、扫射、再拉起。
李剑走出来,喝道:“抬一挺轻机枪来!”
两名机枪射手,抬来一挺轻机枪。
李剑将轻机枪架在两名射手肩上,枪口对着夫空。
敌机俯冲下来。
李剑扳动枪机,“哒哒哒!”机枪子弹朝俯冲下来的敌机射去。
敌机也向李剑扫射,将两名机枪射手击中,倒下。
敌机又拉起。
李剑愤怒地甩手:“来人!把机枪架起来!”
鲁赛男一挥手:“保护少将军!”
卫队一拥而上,在李剑前面筑起一道人墙,程虎用双手托起机枪支架:
“少将军,来吧!”
蔡志宏看了,也怒喝:“拿挺机枪来!”他也支起了一挺对空的轻机枪。
副师长、参谋长、几位旅长、团长……纷纷喊叫:
“抬挺机枪来!”
顿时十几挺轻机枪对空。
敌机又俯冲下来,撞入了十几挺机枪组成的火网。敌机犹如遭到拍打的苍蝇,再也顾不得扫射、投弹,“嗡”的一声匆忙拉起,其中有两架冒烟了,没拉起多高,就冒着黑烟一头栽了下去,着地爆炸起火。
其余飞机调头逃跑。
隐蔽的将士们都钻了出来,情不自禁地欢呼:“少将军万岁!”
李剑对蔡志宏说:“安置好阵亡、负伤官兵,继续前进!”又说,“要告诉弟兄们,已经离开了家乡,有些口号不要再喊。”
蔡志宏说:“李家军只忠于少将军。”
“不!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出发吧!”
司号员吹号,部队继续上路。
李剑带着蔡志宏、邱伯泉来到原淞沪警备司令部,现在是前敌总指挥部,晋见前敌总指挥张治中将军。
李剑在办公室门外喊了“报告”,得到“请进”答复,才迈步而入。
李剑朝张治中行军礼:“报告总指挥,李剑奉命前来报到!”
张治中迎上前,亲切地与李剑握手:“少将军能以国家为重,亲率李家军参加抗战,实在令人佩服!”
李剑谦虚地:“天赐乃军人,守卫国土分内之事,不当钧座过奖。”
张治中感慨地:“这决非过誉之言。李家军一动,带动了西南四省地方部队纷纷请缨。仅这一点,就为抗战立了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