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陵新传-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煌身上,让卫立煌成为自己的一只替罪羊。但是蒋介石手下也有人看到:卫立煌杀不得。如果和战失利就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从现在整个形势来看,还有谁敢带兵打仗?卫立煌跟蒋介石30年,出生入死,立过不少汗马功劳,国民党全部军队有很大部分受过他的指挥,很多军官都和他熟识,有交情,现在明明不听卫的意见而失败就要杀他,将要引起很多军人离心离德,没有好处。蒋介石虽然恨卫,觉得这种意见也有道理,只好暂时不杀卫立煌,把他幽禁起来,先让他背着黑锅,以后再说。

这时卫家不但外边有宪兵包围,里面也钻进来十来个歪戴帽子敞开领口的保密局便衣特务。这些特务升堂入室,占了客厅当卧房不算,还嚷着要上楼,要把铺盖搬到卫立煌和卫夫人的套房外间来往。这时卫的上校副官丁志升出来交涉,坚持拒绝他们上楼。丁副官说:“楼上住着两位年轻小姐,你们上楼不方便。至于要进卫先生和夫人的套房外间,那就太过份了,我们身上的手枪都尝过人血。卫先生身上还佩着手枪,他的枪法杀你们像玩儿似的,不费事。他的脾气发作,你们先要出血,他也可以以自杀来抗议,将来总统追究责任,你们就吃不了兜着走。”特务们看见讹诈失败,只好不再谈上楼的事。从此卫宅逐渐变成这么一个阵线:卫立煌身外包围了三层人物,最外层是宪兵,中间是特务,最内层是卫的多年随从,还有从外地特意赶来保护他的。

睡到半夜,楼下鼾声如雷,没有别的声音了,卫立煌悄悄起来,在一个箱子里,找出一包他珍藏多年的心爱东西,走进卫生间。他揭除一层一层的包裹和锦盒,在微弱的灯光之下把这些东西仔仔细细地看了再看,读了又读。。这是40多封信件和十几张照片,有在延安与毛泽东的合影,有和朱德总司令在山西前线的留念;有笔走龙蛇的狂草,那是毛泽东的亲笔信,有规规矩矩的正楷,那是林伯渠所写“黄河保卫中原,先生保卫黄河”的勉励之词;还有其他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的信件,其中多数还是朱德总司令亲笔写的信。这些信凝结了珍贵的友谊,表达了浓厚的情感。这些大公无私的革命志士、真心救国的英雄豪杰曾经鼓励和指引过他。这些照片和墨迹都是应当送入历史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卫立煌精心地保存了10年,到了今天无法再保留下去了,在夜深入静的时候与它们一一告别,付之一炬。

特务们一夜没有上楼,到了第二天早晨阳光照到楼上的时候,特务蹑手蹑脚沿着楼梯轻轻爬上来,在卫氏夫妇居住房间的房门钥匙孔中,往室内窥视。旧式门锁的钥匙孔比较大,在室内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钥匙孔中有一颗眼珠在滴溜乱转。卫夫人看了觉得害怕,等这个窥视者离去之后,问卫立煌:“他们老从钥匙孔里往里面看,是什么意思?”

卫立煌说:“这个意思你不懂?这是因为这些特务都是些年轻人,还不认识我,要是一天上面命令下来,叫他们执行任务,他们怕枪打错了,报不了功,领不到赏,所以一个一个都来看一下,验明正身。”

卫夫人听了这些话,看了一眼桌上放着的手枪,床上藏着的手枪,卫立煌身上揣着的手枪,手里捏着的手枪。卫立煌向来喜欢收集各种名牌手枪,现在都拿出来用以自卫了,实在紧张极了。卫夫人想到张学良从前也不过说是软禁一下,一软禁就没有出头的日子,我们今天到这一步,哪是人过的日子啊!

以前官盖如云车水马龙的卫公馆门前,出现了十分寂寞的景象。但是仍然有些不避嫌疑不怕沾惹是非的老朋友和老部下,要求进来看看卫。有的没开口便被宪兵挡驾走了,有的交涉半天也进不了大门。其中有一个关麟徵,黄埔一期学生,飞黄腾达比较早,已成为兵团司令级的将领,也没有闯进来。关麟徵在一怒之下把他自己佩挂将军领章的军装上衣脱下来丢在地上说:“凭这个都进不了这个门,这个不值钱的东西,我不要它了。”

有资格自由进入卫立煌家中不受阻碍的只有一个参谋总长顾祝同,顾祝同来了之后没有别的事,只是叫卫快作准备,到台湾去。这时淮海战役己近结束,蒋介石几个精锐兵团相继被歼灭,最后一点本钱快要输完了,南京高级官员纷纷收拾黄金美钞和细软之物,飞往台湾。凡是不打算逃往台湾的大宫都被认为想投降共产党,特务们要进行暗杀,一个不留,顾祝同自己家里东西已经搬完,连一床锦被也没有留下,他现在秉承蒋介石意旨并以老朋友的身份,来劝说卫立煌快走。卫立煌听了这话,不置可否,只是带他进入卧室先去看看卫夫人韩权华。

这正是韩权华休克躺倒的第3天,3天没有吃什么,奄奄一息,正在抢救。从她极度衷弱的病容上可以看出她的病情非常严重。顾祝同说:“横直是不行了,让她留在这里,你自己先走吧。”卫立煌说:“这样的病人能够长吗?我看她是活不了,等她死了,办了后事,料理一下就走,要是能够活过来更好,我带她一起走。”顾祝同见她面色像黄蜡一般,呼吸微弱,像个快死的人,医生也说病情严重,好歹很难说。顾祝同没说什么就走了。

特务们不管这些,按照他们上级的指示,要对不去台湾的大官进行暗杀,决不留情。说也侥幸,12月25日解放区电台上公布了战争罪犯名单,在43名国民党战争罪犯当中,卫立煌的名字赫然列在第13名。这就帮了卫立煌的大忙,使反动派最担心怀疑他“通敌”者,不能自圆其说。在特务看来,你敢不走?共产党来了也饶不了你。从此之后,特务们对于卫立煌的监视似乎有点松懈,听任他去抢救韩权华。

淮海战役的干净利落,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相继被歼灭;守在徐州的杜幸明、邱清泉非常天真的等待解放军在四郊合围。那么他们就能在空军配合之下,凭着钢骨水泥的工事和机械化队伍对解放军来一个大歼灭战,发挥最猛烈的火力,把来攻者杀光。事实上他们的梦想完全落空。徐州紧紧被围,完全孤立,城里没有吃的,蒋介石只好下令撤退,几十万人夺路而走,到了徐州以西的永城全部被包围,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毙,蒋介石所依靠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全部完蛋。在这种情形下,全盘战争的胜负已完全定局,蒋介石见大势已去,没法挽回,只好改变策略,演出另一幕丑剧,他自己宣告下野,退居奉化,让李宗仁出来当代总统,高唱和谈,企图用这种办法拖延时日,苟延国民党的统治。

李宗仁下令撤走宪兵李宗仁登台宣称要采取几项进步措施,一新耳目,改变国人对于国民党的不良印象。其中比较迎合群众心理也比较容易做到的一项就是释放政治犯。1月24日,李宗仁代总统特饬行政院,取消戒严令,释放政治犯。这时候蒋介石本人虽然走了,但是实权并没有交给李宗仁,李宗仁想释放政治犯也释放不了。比如李宗仁有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意思,蒋介石连理睬也不理睬。李宗仁释放不了政治犯,但是他的有限权力也允许他做一件好事,就是下令撤走了卫立煌住宅外边的一排宪兵,把截断多日的电话线又给接通了。

1月25日,卫家的电话铃声又叮叮地响了,拿起电话筒一听,第一个打电话来的仍是代总统李宗仁自己。这位代总统在电话中对卫立煌说:“俊如兄,委屈你了!我已下手令恢复你的自由。”

卫立煌连忙道谢,表示对代总统的感激。此时卫立煌听说他家门外的宪兵已经撤走了,樊笼拆除了一半;但是大门以内的特务仍然没有走,仍然在执行监视任务,这些特务说他们只只命于毛人凤,在毛人凤没有给他们以新的指示以前,他们不敢擅自撤离卫宅。所以卫立煌在电话中要求和李宗仁见一面,并请李宗仁派人派车来接他。片时之后,代总统的车子来到,车上坐有总统的参军,卫宅里的特务不敢阻挡,卫立煌便被接到傅厚岗李代总统的官邸中去畅谈一夜。10年以后,李宗仁在美国口述其生平历史,由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唐德刚帮助他笔录而成为《李宗仁回忆录》一书,其中记有卫立煌被“释放以后,卫氏感激涕零,特来向我拜谢,一夕长谈。。”一段。《李宗仁回忆录》可议之处不少,但对于国民党在东北战败的经过和原因写得还是客观公正,描绘出了这一段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本书中写道:东北在大势已去之后原不应死守,而蒋先生一意孤行,下令死守到底,实犯兵家大忌,最后锦州之战,如蒋先生从卫立煌之议,不胡乱越级指挥,则国军在关外精锐不致丧失殆尽,华北亦不致随之覆没,则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或可再苟延若干时日。蒋先生不痛定思痛,深自反省,反将全部战败责任委诸卫立煌一人。

立煌不但被拘禁,几遭枪决。直至蒋先生下野后,我才下今将卫立煌释放。卫氏感激涕零,特来向我拜射,一夕长谈,我才明白东北最后战败的情况,原来如此!

卫立煌和李宗仁畅谈之后回家,看见在他家中的特务还在那里。不过在门外的宪兵们撤走之后,形单势孤,色厉内茬,神魂不定罢了。

门外没有宪兵,绿衣送信人就敲门而入,特务们拿到信件乱拆一气,随便看看又随手扔了。其中有一封信是江北第一大丛林扬州高■寺某长老写给卫立煌的。20年前卫立煌参加龙潭之役,击退北洋军阀孙传芳,曾经驻扎在这个风景优美的第一大丛林里,与这个高僧结成了朋友,如今这位和尚听说卫立煌兵败回到南京,猜想他的心情一定不好,建议他重来高■寺玩玩散散心。特务们看了之后,叫女仆把这封信送往楼上,并说“有人请卫总司令去当和尚”。卫立煌看了这封信以后心中明白,这分明是江北的朋友借用和尚名义劝他渡江,这时长江以北完全都在解放军的控制之下,渡江就到了解放区。这个写信的朋友的好意是可感的,但是这时江防严密,两岸之间不见舟楫,渡江是不可能的,他只有望江兴叹。

李宗仁在接见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时,把释放卫立煌的事当作他的一项德政,告诉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师大校长袁敦礼和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三位校长离开傅厚岗李代总统官邸之后就来到卫立煌家,探访这个重新获得自由的老朋友。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为卫夫人韩权华的五姐。梅贻琦和卫立煌有连襟的亲戚关系,袁敦礼和韩家也沾一点亲戚关系。他们到了卫家便直接上楼,进入卫立煌的房间。寒暄之后,校长们就很关心地询问卫:“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卫立煌:“顾墨三(顾祝同)正在逼我去台湾,我不想去。”

梅贻琦说:“当然不能去,去没有好结果。你不像我们,我们只有跟国民党殉葬了,没有办法。”

袁敦礼说:“你为什么不跑呢?”

卫立煌说:“楼下还有几个特务守在这里。。”

顾毓琇说:“这些人还不容易打发?这是什么时候了,南京眼看守不住了,他们不想逃跑?我看啦,送几个旅费就打发走了。”

三位校长刚走,一个短小精悍、满口江北口音的汉子,昂首走进大门,略事招呼卫的随从,径直跑上楼去。此人乃是在北伐前就和卫立煌熟识的李明扬。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第三战区苏鲁皖游击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