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
但是,由布雷顿森林会议诞生的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如恢复金本位,恢复美元本位制,实行综合货币本位制及设立最适货币区等,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由11个主要工业国家和9个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委员会于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地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如果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是偶然的、局部的,那么,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就成为经常的、全面的和影响深远的。1973年浮动汇率普遍实行后,西方外汇市场货币汇价的波动、金价的起伏经常发生,小危机不断,大危机时有发生。1978年10月,美元对其它主要西方货币汇价跌至历史最低点,引起整个西方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就是著名的1977—1978年西方货币危机。由于金本位与金汇兑本位制的瓦解,信用货币无论在种类上、金额上都大大增加。信用货币占西方各通货流通量的90%以上,各种形式的支票、支付凭证、信用卡等到种类繁多,现金在某些国家的通货中只占百分之几。货币供应量和存放款的增长大大高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而且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总之,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不健全的体系,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国际金融体系向何处去
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二、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三、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四、由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势在必行,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一方面,现有的世界金融体系实际上也推动了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或者说,各个发展中国家都是现行金融体制的受益者。要完全脱离现有的金融秩序,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十分困难。但是,对现行的国际金融格局进行部分修正完全可以。另一方面,政治、经济、金融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其他国家在全球管理方面要有更大参与,他们也就要承担更大的职责。显然,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综合实力看,还是有困难的。构建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必须提升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只有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才能营造出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三节 我们能一直赚美国人的钱吗——国际收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二十余年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把商品卖给外国人,赚到了很多很多外汇。顺差越多越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普通人看来当然是肯定。但为什么每每当央行的官员们提及“双顺差”这个词语时,总会和“国际收支失衡”连在一起?本节内容将介绍国际收支的相关知识。
国际收支的定义
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国际收支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二、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包括:商品和劳务的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商品和劳务的转移、无偿的单向金融资产的转移。
三、记载的经济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需要对各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若干个账户,并按照需要进行排列,即所谓的账户分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提供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标准,即分为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两大帐户,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下面,让我们以简略的2008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来认识一下国际收支平衡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通常的做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国际经济交易,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的不同划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按交易主体和交易动机来识别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框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性困难。实践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观察,通常是在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对比的基本框架下,具体对国际收支的几个主要差额进行比较分析。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收入性失衡及货币性失衡。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会耗费大量的国际储备,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和生产下降;会削弱该国货币和国家信用的国际地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资本流出引起的,则会造成本国的资金短缺,利率上升,从而使该国消费和生产下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进口大于出口引起的,则会导致本国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国民收入下降。
我国从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有逆差外,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的顺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了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同时长期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弊端也显现了出来。
持续保持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危害在以下三点:
一、本币持续坚挺,出口受到影响。
长期的巨额顺差会使外汇供过于求,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破坏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二、导致通货膨胀。
持续顺差使得外汇储备急剧上升,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同时,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两种情况都会迫使国内货币投放量扩大,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此外,巨额国际储备的囤积使得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增加,外汇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率。
三、不利于发展国际经济关系。
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的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常常表现为出口和进口的失衡,因而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影响国际经济关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摩擦、21世纪初我国和美国、欧盟国家的贸易争端,都是典型的例子。尽管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都有会产生种种不利影响,相对而言,逆差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各国都注重对逆差采取调节措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产生原因,顺差也应引起重视。比如,如果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是由于资本流入带来的,而不是经常项目的顺差,则说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差,一旦外资大量流出就会造成逆差,经济实力显现出脆弱性。通常国际收支偏离平衡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越大。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关于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结构论等几种。
◆弹性论
弹性轮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