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另一种历史-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锤子呦。两下比起,我屋里堂客硬是白净安逸!……转世界开眼撒,要得!〃来自川东的一名排长感叹道。   
  另一个陕北的老军士摇头:〃莫管走到哪哒,要说中看,罕是俄们米脂婆姨嘛,最中看哩。〃   
      
  (429)   
  〃鞍山号〃甲板下的大餐厅里,却是气氛严肃紧张。   
  这是海军官兵学习的课堂。课时安排极其紧凑,24小时全时段轮换。每个部门航海、轮机、观通、枪炮、帆缆、乃至航空作业,课程都排得满满的。课程之外就是实际操作。   
  教官们发现,这些选派的官兵虽然理论课程分数不高,但实际操作学起来并不笨,重要的是学习态度认真。偶尔几个文化太低无法造就的,也不愿接受被淘汰的命运,甘心从最原始、最烦杂的水兵勤务做起,甚至报名担任舰上炊事员。   
  高级班的课程吸收各部门长和舰上管理层军官参加,主体部分由年近六十的老军官井上成美亲自担任主讲。某些他不能用中文流畅表达之处,舰长张学思上校就自告奋勇当翻译。   
  有趣的是,这位前海军中将每每在主课讲完、下课铃声即将响起的前两分钟(他对时间的准确把握令人惊奇佩服),往往要干咳一声,然后〃对自己过去所犯战争罪行,表示深深忏悔〃。讲的最多的是他曾指挥海军航空兵轰炸过上海、南京,甚至……是的,重庆。   
  今天他又重提旧事,并再次向学员们鞠躬道歉。   
  听课的鞍山号政委、戴着黑墨镜的李作鹏上校,有些受不了这日本老头的每日繁琐,觉得这是战俘营里呆出来的毛病。于是顺势嘲笑一句:   
  〃行啦,井上教官!只要你没炸延安,就不用老检讨啦!炸重庆的事,若是良心让你每天非说不可的话,你留着,上国军那条'琉球号'上再去念叨得了。〃   
  井上怔了一下,没理解意思,以为是得不到原谅,僵在那里又鞠一躬。 
  坐在前排听课的华北远征军政委邓小平狠狠瞪了李作鹏一眼。站起身,拉住蹒跚欲走的井上:   
  〃教官啊,今日星期天,我们都来休息一哈儿。听说你桥牌打得好,要得呀!我也喜欢。回头去你舱房里头讨教一番,可好?〃   
  井上成美眼含泪光,点头同意。邓小平回身吩咐道:
  〃李作鹏!今晚上你负责到伙房,烧几个象样的菜,送到井上教官住舱!〃   
  李作鹏伸了舌头,并拢脚跟,响亮答道:〃是!邓政委!〃   
  下课铃响。学员解散,刘伯承司令员仍然不依不饶:   
  〃小李,过来过来!你,现在一个大舰政委了,狭隘,要不得!重庆就不是中国领土么?你给我开啥子荒腔?记住,在教官面前,你是学生!尾巴给我放裤裆里夹好!政委你以为好当么?〃   
  李作鹏摘下白色海军帽,挠着头皮呐呐道:〃司令员,我错了。我是个粗人,军事干部,当不好政委。您还是……让我回陆军吧。〃   
  刘伯承沉下脸。〃李作鹏!你组织纪律性哪里去了?才30岁你就不想学习了?党把你放这么重要岗位上,你敢给我打退堂鼓?翅膀硬了你?〃   
  李作鹏不敢吭声,静聆老首长训示。   
  〃小李呀,〃刘伯承口气缓和些。〃红军时代,你是军委机要科译电员,长征中破译许多电报。你不挺机灵么?你给我装什么粗人?你有文化!不要以为'粗人'有什么光荣!我们海军最大的军舰,组织上选了你,怎能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日本教官,人家反省,作检讨,即使琐碎,也不要不耐烦嘛。你一个政委,荒腔走板,底下指战员怎么看?〃   
  〃司令员,我真的错了。我写检讨。〃   
  〃这次不必了。但可不是饶了你!晚上烧菜,去给教官赔个不是。今后的任务:尽快完成对战俘水手的转化、团结、改造工作!尽快学习、掌握技术;尽快带出一支自己的合格队伍!我虽然人不在海军,但全党对海军,都是这个要求!不要辜负党的信任。〃   
  〃是,刘司令员!一定完成任务!〃李政委和旁听的张舰长敬礼回答。
  (430)   
  1944年9月,北非。   
  在埃及集结换装、整训后的中国军队,现在简称〃华军〃,编为4个野战兵团,主官分别是白崇禧、龙云、卫立煌、刘伯承。陆续投入地中海战场。
  8月首批到达欧陆的滇军5个师,全部编入中英混合部队,参战意大利。任务是正面突击德军〃古斯塔夫〃防线。以腾出美军去准备法国登陆。
  …… 
  龙云长官带领的滇军,30年代就曾配发英国那种〃平锅式〃钢盔等装备,双方倒是有种认同感。   
  这些来自国内多山地区的士兵们,相对来说适合南欧意大利、巴尔干的崎岖地形,并没有对他们将面临的战场感觉不适,或者发出牢骚。   
  不少士兵索性脱下高腰军靴,自己采集合适的植物,用家乡祖传的手工编织技术,打起草鞋来。   
  好奇的英军顾问琼斯少校,忍不住进行了尝试…草鞋果然轻便、跟脚,十分适合攀爬,大大提高了登山速度。   
  但他苦着脸说:就是有点……嗯,扎脚。需要穿上厚布袜子,并且,配备鞋垫。
  琼斯少校很纳闷,这么合理化的建议,怎么会引起一片哄笑。
  ……     
  国军卫立煌上将带领6个师的一个集团军,配合盟军积极准备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那个〃龙骑兵〃作战。      
  作为著名抗日将领,他同时却被委员长视为〃内战不坚定分子〃。尽管30年代围剿工农红军大别山根据地时,他曾立下头功乃至红军老巢安徽金寨县都被委座批准改名为〃立煌县〃。   
  可委座感到,在抗战中卫立煌被严重〃赤化〃了。时常与共产党眉来眼去。1938年春,他去探望负伤的林彪,竟送了100万发子弹的厚礼……因此委员长不喜欢他留在国内。
  桂系人马,9月里配合英国海军,扫荡了爱琴海诸岛。   
  收复克里特时,白崇禧将军特意请来1941年5月扼守克里特岛的新西兰将军,著名的弗莱伯格少将,给部队讲述了对德军伞兵作战的艰苦情景。
  明白了德军几年前全靠伞兵占领了这个岛,桂军这才第一次了解,伞兵还有这么大的能量。   
  〃那么,我们中国伞兵在哪里?我们有吗,白长官?〃官兵纷纷提问。
  白长官咬咬牙:〃丢他个老母咳,有哉!在共党手里。〃   
(431)   
  巴尔干,是土耳其语〃群山〃的意思。   
  最让巴尔干德军统帅魏克斯元帅担心的事情,在9月上旬发生。   
  8日晚,由邓华、韩先楚带领的中国两栖纵队,自意大利布林迪西…莱切启航,几小时内跨越60哩的亚德里亚海、奥特朗托海峡,迅速在阿尔巴尼亚南部发罗拉港到萨兰达镇一线登陆。   
  此时驻阿尔巴尼亚德国党卫军〃斯坎德培〃师已调往希腊。守备兵力只有21山地军一个营,充其量维护一下治安。两栖纵队轻易地肃清了发罗拉港德军守备连,取得第一次对德军作战的胜利。     
  因为战果太小,没有记者把它作为报导热点,人们的注意力被另一件大事所吸引。但魏克斯元帅清醒感到:
  巴尔干局势从此滑向深渊。 
  阿尔卑斯山,贝希特斯加登。鹰巢。   
  秋雨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海拔千米的〃鹰巢〃耸立在浓云中。在这所与东线〃狼穴〃相对应的西线指挥部里,元首最担心的事情也在9月发生。
  1944年9月11号,是阿道夫·希特勒暴跳如雷的一天。   
  与魏克斯的担心相同的一点,这也是为了一次登陆。而不同的,是那登陆的方向、规模,和实施者:   
  那是诺曼第。那是几十万人。那是英美盟军,和铺天盖地的飞机。   
  
    
  (432)   
  南斯拉夫。迪纳拉山脉。   
  在铁托将军的游击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在巴尔干站住脚根,扩大了登陆地域。到9月底,登陆部队超过15万人,以刘伯承山地兵团为主。   
  巴尔干群山的地形地貌,和中国太行山区颇有几分相似。裸露的怪石,陡峭的山脊,粗疏的植被……就连那些羊肠小道、和山脚下小村落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也都让人产生联想里面会不会走出几位大爷大娘,给战士们烧烧水,送点烙饼摊鸡蛋什么的?
  远离祖国的人们,时而心头泛起一股淡淡的乡愁……   
  随着部队推进,战斗日益激烈。虽然规模并不很大以营级突击或遭遇为主,每个山头都有一番争夺。   
  步兵轻武器,中国士兵使用得毫不逊色。迫击炮和火箭筒也是得心应手、耍得花样翻新。
  中国人还专门改造了一批缴获的日本掷弹筒。安装框式表尺和准星,可以直瞄射击;加装一个半圆板,标定不同坡度倾角,射手把表尺装定到正确的修正倾角上。
  间瞄射击时,由观察员报告目标距离,副射手用枪做标定器,先量出一个枪的长度,然后把枪竖起,这时射手瞄准枪口,瞄准线就是45度角,利用表尺分划就可简单设定射角和射距。   
  这样一改,掷弹筒结构简化,活动弹膛底固定,支撑杆也取消,身管尾部组件刚性连接底座,重量减轻到3公斤左右。射手携带较轻的卡宾枪。   
  改良掷弹筒编入山地步兵班,提高了基层压制火力。   
  弹药也改进了。尾部铜碗改成铝碗,挤压成型,弹体连接方式改成挤压扣合,重量减轻,成本降低,生产率提高。弹膛底部封闭,装药量增加,射程从700米提高到900米。携弹数也从一个火力组两人16发增加到20发。   
  这一来山地步兵班就有了班组支援火力。八路军惯用的穿插机动作战中,掷弹筒随班组机动,有效地同德军的MG42之类高性能机枪对抗。   
  远程炮兵因为重量问题,一时难以参与山地作战,暂时留在后方集训。
  火力空缺则由空中攻击填补中国兵呼叫支援的水平大大提高,步话机成为制式装备,充分配发,不再缺乏。   
  (433)   
  山地战,无论人力、经验、支援和后勤,还是精神、士气,华军都没有处于下风。推进虽不神速,但是〃积小胜为大胜〃,每日都有斩获。用兵谨慎的刘伯承,喜欢这种状态。   
  但国内电报似乎对刘邓兵团短期内没有明显进展颇有微辞,希望他们〃能够捕捉战机,打一两个大胜仗,给人民一个鼓舞,给友军一个支持。〃   
  邓小平主持起草回电陈述:华军第一次出国作战,赴欧远征,需要一个必要的训练适应期等等。心里也为压力起急。   
  这期间他们的对手是德国第21山地军。军长冯·莱泽尔步兵上将,一直在与南斯拉夫游击队作战。   
  从敌人德军训练有素的山地部队身上,中国远征军学到诸多战法。例如重视发挥山地狙击枪手的作用。
  一开始,德军的〃神枪手〃屡屡袭击中国远征军的中下级战场指挥员,并频频得手,一度造成部队恐慌。   
  刘伯承决定建立自己的神枪手中队。   
  兵团选拔150名优等射手,配发美式狙击枪和瞄准镜,并组织集训和比赛。   
  不久后,一批战绩优良的狙击手涌现了。射击冠军是一名叫做张桃园的纯朴战士。来自苏北的他,两周里用150发子弹,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