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政局的三角恋:皇帝、文臣和太监-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推荐语   
  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   
  皇帝如夫,文臣如妻,太监如妾   
  相互猜忌,相互伤害,也相互依存   
  这种微妙的关系,持续了近三百年……   
  导读:   
  《闲看水浒》之后,十年砍柴再度发力,从江湖中国转向庙堂中国   
  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兴衰的全程解说,透视三百年历史诡秘定律   
  评 语:   
  天涯社区网友是比较喜欢思考的一个群体。他们热烈追看十年砍柴的读明史系列,除了欣赏作者独具洞见的史识,还可以从中学到一种学历史、用历史、观察现实世界的方法,这为作者的博客带来了超旺的人气。   
  ——天涯社区编辑  老盾   
  史学的意义是反照自身的时代,研究皇帝的起居注除了浪费时间外,狗屁都不是。唯因为如此,作者的书才是有价值的。因为他看到了字缝中的东西,并连接了历史,让历史活到了今天。历史的价值在此,作者的悲哀也在此,话语的合适载体,找起来艰难如此!   
  ——知名网友  五岳散人   
  从2005年一开始,我就需要无数遍地给人家解释谁是十年砍柴,没办法,这个陈米熬粥的专栏让他拥有了众多铁杆粉丝,也是本报的品牌专栏。比较之下,同是讲明史,他总不甘心只单纯地讲故事,却还偏就对读者的胃口——聪明的用词和比喻、古代政治规则观察、还有许多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我原以为读者一贯喜欢娱乐化、生活化的专栏,却发现他们极易对砍柴似的明史解读上瘾。他们上了他的道儿,他触着了他们的历史兴奋点。    
  ——蔡晓辉( 本书部分内容在《燕赵都市报》连载的责任编辑)      
明朝的三只蚂蚱   
  文/韩晗    
  历史学家曹聚仁先生说,大学里有三种力量,教师,学生和行政,如果任意两方合作起来对付第三方,第三方就完蛋。另一位西方思想家哈贝玛斯说,在行政、司法与立法中,绝对不能出现二合一的局面,否则就会出现腐败。我的老师黎鸣先生也说过,三,是一个奇怪的数字。   
  《皇帝、文臣和太监》这本书,同样是从“三”这个数字中,去发掘某种平衡和趣味。大明朝在砍柴先生的笔下,变得十分暧昧,原本残酷的政治被作者以家事戏仿,突然呈现出前所未见的微妙景观。“皇帝如夫,文臣如妻,太监如妾,相互猜忌,相互伤害,也相互依存,这种微妙的关系持续了近三百年……”封面的几句话,直接地传达给读者这本书所提供的视角。治大国如烹小鲜,皇帝、大臣与太监也就构成了这么三种相互制衡的力量。说来滑稽,但也贴切,男主人、姨太太和小妾,就是这么一家子,就是这么一个糊里糊涂的大明朝。   
  回想起来,我在明史中摸索已有数年,但是从来没有这么警醒过。作为一名明史爱好者,似乎一直在宫闱政变中沉浸,始终未能抬起头来。正是这位机智的兄台,让我从历史中幡然警醒,历史的规律就在于这么一个玄妙的关系当中。如果以西方盛行的政体,来观照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或者可以看做是,皇帝立法,太监司法,大臣行政——由此三种力量构成政坛的基本因素。   
  这个比拟并不确切,因为太监的司法功能,在古代社会中更多是以擅权僭越来体现的。但此种三权分立并且监视依存的体系,却普遍地存在于各种权力场中,哪怕仅仅以潜规则的形式发挥作用。   
  所谓立法,就是定规则权利的拥有者,而司法,则是一种监督履行规则的权利,行政就自然而然地作为规则的履行者。在这三者的关系中,规则的履行者与监督者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对抗的矛盾,而定规则的一方为了保证规则得到履行,从而促使他权利价值的实现,必须做出民主的姿态,对前面两者的矛盾进行调和。这种三方对峙的关系,维持着表面上的稳定,但总会有人不断地试图去打破,以提高自己一方的重量。将近三百年的明代,在十年砍柴的笔下,正是这样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争斗史。   
  写历史有三种等次,第一种等次是叙述历史,还原真实,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史说;第二种等次是在历史中寻找思考,找到值得思考的东西,并且还能借古讽今,这是历史学家所称的史思;最高层次的历史写作,是高屋建瓴的寻找思考和价值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历史的生态模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生态学。把进化论的生物观点引入历史、哲学、文学,赋予人文社科灵性和灵感,可以说是一种绝好的创意。   
  史学的意义就是反照自身的时代,《皇帝、文臣和太监》一书的意义也就是反照我们现今的时代,这是写历史的最高层次。十年砍柴先生承袭《闲开水浒》的借古言今,于细节中见真奥,于历史中窥定律,在今天有关明清历史类书记车载斗量之时,他并没有赶时髦再去演绎那些历史故事,而是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还原历史的走向,阐述自己对明代政治格局的独特看法。   
  综观众多谈解大明朝历史的名家,不难发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在语言上略见浅显,多了一份侃劲,多了一份好玩,虽然文本通俗却也把读者群置于低龄化的层面;黄仁宇先生则是学究气浓重,趋向书面而严肃,让读者只敢远观而不敢靠近;惟独十年砍柴先生语言适中,文本扎实,见解独特,成人会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大中学生照样会成为他的拥趸,各年龄阶段的读者都可从中学到一种学历史、用历史观察现实世界的方法。   
  读毕《皇帝、文臣和太监》,忍不住感叹,三只蚂蚱被栓到一根绳子上,无论是皇帝、太监还是大臣,他们都是权利所有制这个绳子上的蚂蚱,为了权利场的力量,你死我活。如果砍柴先生能从更高的境界来思考,百年之后,千年之后,这种权利场消失的时候,这个三种力量相互制衡的因素还会存在吗?   
  真心期待这位思想家的下一部新作。   
  (韩晗,学者、作家、中国戏剧文学奖得主)      
夫妻妾共处一室   
  导读    
  一提起明朝,稍有历史常识的人,脑海里也许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残暴或荒唐的皇帝,悲情与窝囊的大臣,贪权和阴毒的太监。   
  这种图谱式的感觉并非没有来由,大明的政局主要由这三种人左右,无论皇帝、大臣抑或是太监,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他们多多少少有些畸形的性格和古怪的气质。但我们一旦走进浩瀚的史料,试图去一点点感知那个时代人物的呼吸与爱憎,我们可能会觉得以上那种感觉太简单了,而且有些似是而非。   
  历史就像一条河流,它流经的地方,我们再回首去看,一定能看到河流顺着地势伸展到下游的轨迹,历史的发展,后人总能看出某些内在的逻辑,尽管其中不乏一个个偶然性事件串起来。   
  那么,明朝的皇帝、文臣、太监,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吃五谷杂粮,他们怎么可能不是正常人呢?他们的种种行为,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下,再联系到亘古不变的人性,是能够找到合理的解释的。   
  任何一个王朝的精神气质,必定会深深地打有开国君主个人的烙印,这太祖、高祖可不是白叫的,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这个崛起于最底层的皇帝,辛辛苦苦打下这份家业,他对整个王朝的延续和发展,是有过精确的设计的,包括杀功臣,废丞相,让藩王离京,明令禁止后宫和太监干政等等。皇权的专制,在他手上,发挥到淋漓尽致,整个大明政权机器,基本上按照他的思路运转了近三百年,尽管有些制度走样了,比如阉祸之炽,恐怕高皇帝本人也始料未及。但仔细分析起来,他当初对整个制度的设计,已经为太监的揽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黄宗羲认为,君臣只是两端的曳木之人。也就是说前后一起拉木头的双方基本上要有一种平衡,畸强畸弱这木头就没法拉;钱穆认为我国两千年帝制时代并非大家所说的那样专制,而是皇帝和士人共治天下。这两种说法,多多少少有些理想化成分。   
  没错,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皇帝和当官的读书人,一直是古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两种不变的主要角色,皇帝轮流坐,自不必说,而读书人,无论通过察举制,还是科举制,都会被朝廷吸纳进帝国的行政系统。但是,这二者之外,常常会有第三种力量加入,两端变成了三角。汉代前期加入了外戚,后期加入了宦官;唐代则外面加入了藩镇,里面加入了太监;宋代外戚和太监比较老实,文臣的地位很高,则自己内部分裂成水火不容的两党。到明代,朱元璋希望每个皇帝时刻抓住那个玉玺不放手,手下的大臣老老实实听候使唤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君权畸重、臣权变轻时,太监站出来替万岁爷分担一些皇权,几乎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路径,太监干政甚至可说是一项“历史使命”。   
  因此,我有个疑惑,太监的出现是加强了君主专制,还是从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君主专制?不过事实是明摆着的,当不设丞相后,军国大事决于皇帝一人,不管这人是能干还是混蛋,千斤重担总要有人来替他分担一些,不交给外廷的大臣,就必然会交给身边亲近的太监。太监就是那个拉边套的驴,当然因此也能得到意外的报酬。   
  很长的时间内,皇帝、文臣和太监共处在大明那个封闭的大房子里,他们三者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从屈原开始,臣对君的关系常用男女关系来比拟,这两类关系却有可比性,读读《离骚》就知道,被君王疏远的臣子,那心态和弃妇多相似呀。在大明这间屋子里,如果皇帝是丈夫,文臣是妻子,那么太监是什么呢?是小妾。这三角之间,丈夫当然是掌握大权最重要的一角,他掌握全家的田地钱财,丈夫是勤俭持家还是荒唐败家,是这个家庭走向兴盛或败落的关键。丈夫对妻妾的态度,决定着妻妾在家庭中的实际生存状况。而妻与妾之间,常有一种紧张的吃醋关系。按大家族的规矩来说,妻是明媒正娶的,妾不应当挑战她的地位,但妾往往喜媚善妒,更能得到丈夫的宠爱,丈夫把一部分家政权力交给她打理。固然有妻人老珠黄妾正当华年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妻和妾对家庭的责任不一样,从而对丈夫的态度也不一样。妻子总觉得这份家业来之不易,她是女主人,有责任规劝丈夫,保持这个家庭的兴旺发达,而妾不一样,她无妻的名分,自己的地位完全取决于丈夫的态度,所以不管家业将会怎样,首先是以媚术邀宠,取悦于丈夫。诤臣总和贤妻一个样,可敬未必可爱;而阉竖似那妖姬,明知可能惑主但要想方设法亲近。如此,一些自我控制力不强的丈夫,就会远妻子而亲小妾,如果碰上一位一点规矩都不讲、暴戾非常、时不时殴打妻子的丈夫,妻子为了生存还得忍气吞声去讨好得宠的小妾。当然,小妾因为得宠而忘乎所以,不但将丈夫和妻子的权分了许多,而且可能浪荡无度,红杏出墙,或者导致了整个家庭有崩溃的迹象,丈夫明白过来了,不管教不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