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整后的英军兵分两路,北自尼亚加拉河、尚普兰湖一线南下;南自新奥尔良北上,夹击切萨皮克湾。7 月,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发生了这场战争中双方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各损失800 余人,但美国实现了阻止英军从此地南下的入侵计划。北线的另一次胜利,是9 月在纽约州境内尚普兰湖西岸进行的普拉茨堡之战。
  在南线,英军来势凶猛,从切萨皮克湾向北直插首都华盛顿。华盛顿地区组织9。5 万民兵奋起抵抗,终因指挥不利,正规军来不及救援,使首都沦陷。8 月24 日,英军耀武扬威进入华盛顿,无恶不作。国会大厦被付之一炬,国会图书馆损失惨重,而总统官邸也被烧毁。麦迪逊总统率家人仓皇撤离华盛顿,退避弗吉尼亚州。战后官邸重新修复,被涂为白色,1901 年由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命名为“白宫”。
  英军在华盛顿进行了两天破坏之后,转向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在炮击麦克亨利要塞时,遇到美军顽强抵抗。就在这场战斗中发生了一个脸炙人口的故事。
  一位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与海军上校斯金纳于是年9 月前往英国旗舰交涉事情,正巧遇到炮打麦克亨利要塞,目睹了全部经过。炮火断断续续打了一天一夜,弗朗西斯提心吊胆地注视着要塞上空的美国国旗,直到夜幕降临。第2 天清晨,弗朗西斯迫不及待地走上甲板,一眼就望见了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的星条旗还在飘扬,不由自主地大叫一声:“好样的!真了不起!”随即再也无法按奈心中的激情,转身回舱在一张废纸上写下了一首诗《星条旗永不落》。诗中写道: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现在它的身上,映着朝霞烂漫,凌空照在水面,霎时红光一片。
  这正是星条旗,但愿它永远飘扬在这个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祖国自有天相,胜利和平在望,建国保卫家乡,我们一定胜利。
  你看,星条旗将永远高高飘扬在这个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诗歌在巴尔的摩见报后引起轰动。很快有人为它配了一首旧歌的曲谱,使之开始传唱。19 世纪美国尚无正式国歌,军队曾用它作为国歌。1916 年,威尔逊总统宣布将此歇定为国歌。1931 年,美国国会又以法律形式,将《星条旗永不落》正式定为国歌。
  插叙至此,言归正传。
  话说英军始终未能拿下巴尔的摩。9 月中旬,英将罗斯被击毙,切萨皮克之战宣告结束。
  保卫南大门新奥尔良的战斗由安德鲁·杰克逊将军指挥。从1813 年11月至1814 年初,共进行了5 次战役,均无结果。1814 年下半年,英国调集了曾参加拿破仑战争的精锐部队。包括6 艘战列舰、14 艘快速战舰和几十只小船,准备夺取新奥尔良。杰克逊在仅有5000 人、7 艘炮艇和十几门大炮的劣势下,于1815 年1 月与英军展开大战。他们密集的火力打死英军2000 多人,击毙其将军爱德华·帕克南将军。美军仅伤亡21 人。1 月中旬,新奥尔良战役告捷。此乃这场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斗,美国以胜利告终。
  还在战争进行之中,和谈问题就已提出。1813 年春,麦迪逊接受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提出的调停建议,准备与英进行和谈。但是,英国拒绝谈判。9 月,在俄国再次调停下,英国勉强同意与美接触。可是,直拖到1814 年8月,双方代表才在荷兰的根特(今属比利时)会面。此后,战火不止,和谈未果。
  1814 年9 月以后,战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转败为胜,打得英军节节败退。英国这才决定让步。而此时,欧洲面临拿破仑东山再起的危险,英国也着实无暇他顾了。
  美英《根特条约》于1814 年12 月24 日签字。内容十分简单,宣布双方解除敌对状态,恢复战前边界。美国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均未解决,最后决定交由专门委员会讨论。
  战争胜利结束,美国保卫了领土完整和国防安全。然而,麦迪逊作为总统丢失国都,总是一大耻辱。他曾经无脸向江东父老交待。有人指责道:“麦迪逊不过是杰斐逊的傀儡,他唯一的本事就是毁灭他的国家。如果他再执政4 年,联邦就不会继续存在。”
  不过,从总的看,这位总统还是功德无量。人们对麦迪逊的崇敬始于建国之初。在1787 年举行的制宪会议上,他起草了大部分宪法条文,后来又补充关于人权问题的宪法修正案。他与汉密尔顿和杰伊3 人联名,在1787~1788年间先后发表80 多篇论文,捍卫宪法确立的以代议制为基础的联邦共和制度。而且,由于制宪会议是秘密举行的,任何消息未见著报端。关于会议情况,唯独保留下来的就是麦迪逊的详细记录。他由此荣获“宪法之父”的美称。
  1836 年,麦迪逊85 岁临终前,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多莉,咱们没有子女。你是知道的,我一生最珍贵的首先是你,我走后你要好好生活。其次,最宝贵的就是那些笔记。我已写好遗嘱,你一定要依我去办,把我保存的所有关于制宪会议的记录售予国家。当时开会没有作任何正式记录,由于原意是修改“邦联条例”,并无改变其性质的动机。但是会一开起来,代表十分激动,要求重新制订正式宪法,气氛急转直下。所以,不许作记录,怕事先泄露出去。我的这些笔记都是每天会后我追记的,恐怕保留下来的已别无第二份了。因此,我决定让它们保存在国会图书馆。请你一定完成我的心愿。”麦迪逊安排好后事,因心力衰竭,安详地与世长辞。他的手稿作价3 万美元,由国会收购,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人们还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一封注明他死后再发表的短信,题为《给同胞们的忠告》。他留给美国人民最后的肺腑之言是:“务必珍惜各州的联邦,并使之永存。”
  麦迪逊对美国实行的联邦共和制度的无比忠诚,大概正是人们爱戴他的原因吧。
  正是:世上谁人能无过?
  忠心耿耿念祖国。
  欲知美国战胜英国之后,自己内部又发生了怎样的残杀,请阅下回便知。第四回 杰克逊欺善行恶 荒原主背井离乡古来征战为那家?
  众将苦欲争天下。
  宁静太世如梦云,愤世嫉俗心底压。
  话说17 世纪初年,一批英国新教徒,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纷纷移居欧洲大陆的荷兰。10 年后,受欧洲人开辟美洲殖民地的影响,这伙人再度起航,决心奔向新大陆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1620 年,木制帆船“五月花号”经两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终于抵达陆地。新教徒们狂奔下船,跪地手捧湿土,激动的泪花滚滚不尽。疲惫不堪的人们加紧寻找新大陆上的同胞,不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毫无人迹可寻!他们失望得叩首顿足。殊不知此地并非詹姆斯敦,而是北美马萨诸塞的科德角。
  这一行人无可奈何,只得留于此地。不久,他们便感到,此地是个优良的避风港,酷似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于是一股怀乡之情涌上心头,他们便将此地命名为普利茅斯。而登岸所踏的第一块大礁石则被冠名为“普利茅斯石”。
  普利茅斯在今马萨诸塞州,地处北纬42°上下。是年冬季,大雪纷飞,寒风袭骨,这些人缺粮少食,加之疾病流行,熬至春天,一百来人的集体仅余50 多人。后悔、愤怒、心灰意懒,弗吉尼亚令人望眼欲穿,却不知它在何方,欧洲又距此万里之遥!一切都令人万念俱灰,人们相视的目光饱含一生凄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天,随着一只中箭的飞禽坠落在移民中间,一位身背弓箭的印第安人出现在他们眼前。移民们如遇救星,高呼:“感谢上帝!”来者和蔼可亲,将附近的部落介绍给移民。印第安人热情好客,不断送来食品、用具,以及他们宝贵的兽皮,还手把手教移民捕鱼、打猎、种玉米和南瓜。秋天,丰收的喜悦给移民带来了生存的勇气。为欢庆丰收,感谢印第安人的友谊,移民邀请印第安人前来赴宴。庆祝活动一连举行了3 天。90 多名印第安人身穿节日盛装,带着火鸡肉、鹿肉和烟叶与移民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当然,移民们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感激上帝恩典,给他们派来了印第安人。席间,一位头戴花翎的印第安长者向移民们讲述了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只以渔猎为生,不会务农。一次,几位青年围坐在篝火旁烧烤野火鸡,浓郁的香味顺着火焰腾空而起。忽然,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在火光之中,她身穿白纱,从天缓缓而降,来到火堆旁。青年们目瞪口呆,然后突然不约而同脱口而出:“欢迎仙女下凡,请吃烤火鸡!”仙女眉开眼笑,边吃边唱出一首动人小调:“好心的人们,谢谢你!
  好心的人们,不忘你!
  好心的人们,回报你!
  明年一定再相会,别忘再来到这里。”
  唱罢,只见一道白光,姑娘消失在云雾中。
  盼啊,等啊,第2 年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几位猎人赶到此地与姑娘相会。他们惊奇诧异,遍地已长满成熟的豌豆、玉米和烟草,却不见姑娘踪影。青年们四处寻找,突然从天空又传来那悦耳熟悉的声音:“好心的人们,请吃玉米和豆子,请吸香喷喷的烟草。好心的人们,请别忘记留下种子,春天撒播下种,定会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印第安人照此办理,从此便学会了耕地种粮。
  第1 次喜庆丰收的活动之后,“感恩节”便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可是,岁月流逝,美国人与印第安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共同欢庆收获的做法逐渐消失。建国后,华盛顿执政时,正式将感恩节定为全国性节日。然而,其内容却只是祈祷和感谢上帝,印第安人的救命之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更有甚者,使善良的印第安人万不及始料,移民们恩将仇报,对他们加以灭顶之灾。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印第安人原本是美洲的主人。其祖先大约是在远古时代从亚洲而来,一种说法是经西伯利亚过白令海峡,或是经阿留申群岛,或说他们是蒙古人后裔,还有说肯定为中国人的后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5 世纪末,仅北美大陆就有100 多万印第安人,他们分为许多部落,操不同语言,有不同习俗,过着公社制生活,以农业或狩猎、捕鱼为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新大陆上人们的生活远比旧大陆连年征战要太平得多。
  新大陆的老居民并不自称“印第安人”,他们各个部落有不同的名称。
  “印第安人”是欧洲人强加予他们的称呼。在地理大发现的年代,欧洲人远渡重洋,寻找东方古国印度和中国。一些航海家到达美洲,误以为是印度,故将当地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在英语中“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是同一个词)。在航海家之中,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次数居多,所作贡献巨大,故后人公认美洲是哥伦布发现的。但是,美洲并没有由此定名为“哥伦布洲”。这是因为在定名时有人捷足先登。一位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齐曾先后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工作,在1500 年前后参加过几次美洲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