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8月9日这一天日军飞机全部转移,苏军航空兵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空军各集团军航空兵部队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转为对地面进攻部队进行空中直接支援。在战役的第一天,后贝加尔方面军向前推进了50…140公里,远东第1、第2方面军也推进了5…20公里。在以后的几天里,地面部队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苏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是后贝加尔方面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它们必须穿越大面积的戈壁滩,并通过大兴安岭山脉。为此,空军第12集团军的强击航空兵第248、第316两个师和歼击航空兵第245师不断地对其进行空中支援。为便于协同,在坦克兵战斗队形中行进的有航空兵代表和空军后勤先遣支队,后者为担负掩护和支援任务的航空兵迅速准备了驻扎机场。采用这种方法组织战役和战术协同,可以使航空兵不致脱离坦克兵团,从而能根据情况的需要对敌实施突击,迅速而及时地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援。当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越过大兴安岭时,为了给坦克扫清道路,航空兵对该山脉前的敌抵抗枢纽部实施了一系列集中突击,并轰炸了敌大型支撑点和鲁北、洮南、五爷庙的火车站。坦克兵巧妙地利用了这些突击效果,消灭了前进道路上的日军。
由于推进速度很快,后贝加尔方面军部队的后勤补给遇到了很大困难。烈日当头,战士们口干舌燥,过上5分到10分钟就想喝水,而水又很缺。在快速进攻的情况下,坦克部队已远离补给基地约450公里,汽车运输也跟不上来,部队急需燃料和水。该方面军的近卫机械化第9军,有23的坦B克、全部自行火炮和大量的汽车由于缺乏燃料而停了下来,有的坦克旅只有18辆坦克实施进攻,近卫机械化第30旅则只有7辆坦克和2个摩托化步兵连实施进攻。因此,加快后勤运输速度成了当务之急。方面军除组织地面运输外,还大力加强了航空兵的运输能力。苏空军第12集团军航空兵运输部队在大雨、浓雾的气象条件下,飞越大兴安岭山脉,在8月12日和13日两天内完成了运输坦克集团军部队所需弹药、燃料和用水的任务。在两天中,运输机共出动1755架次,空运了约2072吨油料、186吨弹药和无数吨水,保证了该集团军战斗行动的顺利进行。
牡丹江地区的空中支援
苏远东第1方面军的部队发起进攻后,空军第9集团军的轰炸机和强击机部队集中兵力攻击日军集结部队和火力配系,有效地支援了部队的突击兵团。空军通常用90…100架飞机集中攻击敌筑垒群。开战的第2天,当第35集团军接近敌虎头筑垒地域时,由于遭到日军猛烈炮火的袭击,不得不停止进攻。不久,空中出现了第34轰炸航空兵师的81架飞机。苏机猛烈轰炸了敌筑垒地区的目标,摧毁了许多据点,压制了日军炮兵和机枪火力。苏军地面部队乘日军混乱之际,迅速突破敌筑垒地域,仅用两小时就占领了该地区。
牡丹江市位于牡丹江中游,是日军从东面掩护哈尔滨方向的重要防御枢纽,同时也是铁路和公路枢纽。这一地区还是日军预备队集结地。8月10日傍晚,苏军侦察机报告:〃敌军用列车到达牡丹江车站,并卸下了炮兵和坦克部队,敌方的人员和起材都很集中。〃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即令第34独立轰炸师轰炸了牡丹江车站。到16日,日军已在牡丹江集结了大量的步兵和坦克。为阻止苏军进攻,日军炸毁了2座铁路桥和1座从爱河火车站到牡丹江市的公路混凝土桥,沿江左岸构筑了3道堑壕,由敢死队员固守。苏空军第252强击机师出动主力,向日军的炮兵、坦克和步兵发起了不间断的梯次攻击。飞行人员在复杂条件下表现了勇敢精神。佩-2轰炸机编队在飞向牡丹江市内和车站的日军目标时,在航线上遇到了复杂的气象条件,云底高不到100米。编队长机决定从云层的北面绕过,飞行高度降到50米。编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了100公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任务。
架机迫降救战友
远东第2方面军发起进攻后,很快渡过水量很大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然后继续向松花江和饶河进攻。由于赶上暴雨,河水上涨,道路通行困难,地面部队不能沿铁路线前进,进攻速度很慢。但空军第10集团军的各个部队克服了恶劣的天气条件,积极地用小编队向日军发起攻击,压制敌抵抗枢纽部,攻击松花江上的敌舰艇群和北安、克山、齐齐哈尔各火车站。在战役第1天,苏空军第10集团军第253强击航空兵师就击毁了日军多艘船只。11日,第253强击师的伊尔-2编队按目标引导小组的指示,对正在阻击第203坦克旅前进的日军炮兵阵地进行了多次攻击,给坦克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8月12日,苏军在齐齐哈尔方向上进攻的地面部队在孙吴筑垒地域被日军的炮火和反冲击所阻。苏强击航空兵前去支援,飞行员多次攻击敌炮兵阵地。飞行员们在执行任务中表现了主动灵活、英勇果断的精神。强击航空兵第75团团长切尔内赫少校和中队长尤尔琴科中尉组成的双机,在〃游猎〃时发现了敌装甲列车,两人即对启发动攻击。当第3次进入攻击时,切尔内赫的飞机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飞机迫降在敌方的一个土丘的斜坡上。尤尔琴科中尉为了救出团长,不顾危险驾机在团长的飞机旁着陆,把团长从受伤的飞机救出,然后又冒着敌人的炮火强行起飞,后来两人都平安归队。
滨海上空的〃火人〃
苏军太平洋舰队有两个航空兵战役集团,一个是太平洋舰队空军,另一个是北太平洋区舰队空军,共有作战飞机1495架。海军航空兵的任务是协同远东第1方面军部队夺取日本在北朝鲜的全部重要港口,以切断日本关东军同补给基地的联系并将其孤立于日本本土之外。
8月9日,在滨海方向作战的第25集团军各部队,对日军发起攻击。为支援地面作战,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舰队空军司令列麦什科中将统一指挥下,于9日和10日两天对北朝鲜的雄基、罗津和清津等港口实施了密集突击。对最靠近苏联滨海地区边境的雄基港的首次突击,是在夜间由三个编队实施的。编队之间的间隔为14…15分钟,编队内的飞机每架各投两枚照明弹和3枚炸弹。苏军的首次突击就炸沉敌运输船1艘、炸坏4艘,造成两处大火。由歼击机掩护的强击机编队白天用机炮火力对位于停泊地和停靠在码头上的运输船只进行了攻击。10日的傍晚前,强击机和轰炸机又在歼击机的掩护下对港口实施了最后一次突击。
罗津港位于雄基以南18公里,是日本在北朝鲜最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之一。苏军航空兵对罗津港的突击,主要采取先派出压制高炮的编队对日军地面防空炮兵实施攻击,然后再由强击队攻击地面目标的办法。在这些攻击行动中,强击航空兵第37团飞行员扬科少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驾机对罗津港日军运输舰进行攻击后,飞机被日军高射炮火击中起火,扬科自己也负了伤。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操纵起火的飞机冲向日军的军事目标,最后壮烈牺牲。朝鲜人民称扬科为〃火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5年9月14日发布命令,追授扬科少尉以苏联英雄称号。
空 降 受 降
8月14日,当苏军各集团军克服了原始森林、大山和荒漠的阻碍,突破了敌筑垒地域并向敌防守纵深推进的时候,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条件,向盟军投降。但日本政府并未给关东军和海军下达任何有关的命令,日关东军的各个师团和守备部队仍在继续作战。斯大林知道这一情况后,命令苏军〃在日军尚未在实际上无条件投降之前继续积极作战〃。据此,苏军仍按计划继续发展进攻。日本关东军指挥部由于无法阻止苏军进攻,不得不在18日下令停止战斗,同时将此事通知给苏军远东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但日军在各个地域的抵抗并没结束。
为了加速日军的实际投降和避免不必要的流血,苏军指挥部决定使用空降兵在日军驻防的重要城市——哈尔滨、吉林、长春、沈阳等一些大城市实施空降,由坦克集团军所属摩托化步兵部队和分队人员组成若干空降群,每个空降兵群50…500人。18日,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副参谋长谢拉霍夫少将被任命为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特命全权代表,同空降兵第1梯队一起出发,任务是向日军司令部提出投降条件,占领哈尔滨地面重要目标。
谢拉霍夫将军乘坐的运输机在哈尔滨机场上空转了个弯便开始着陆。从低空可以清楚地看到矮个子的日本兵朝机场跑来。飞机着陆了,自动枪手立即肃清了飞机场上的日本兵,占领了飞机库、修理厂和靠近机场的砖石建筑物。机场上只停着两架日本歼击机。当空降兵占领整个机场后,紧张气氛才稍微缓和下来。下午7时3分,谢拉霍夫将军给方面军司令发出了第1份无线电报:〃空降兵于19时整在哈尔滨机场着陆,并开始执行任务。〃半小时后,在机场办公室,谢拉霍夫将军会见了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中将率领的几个日军将官。他们穿着黄色长筒靴子,身穿咖啡色制服,头上戴着长帽沿的小军帽,一个个垂头丧气,情绪沮丧。经过交涉,他们接受了苏军提出的有关投降条件。19日,苏军在长春和沈阳机降了2个空降兵群;22日又分别在旅顺、大连机降1个空降兵群,占领了机场、铁路枢纽、武器仓库,迅速解决了守备部队的武装。为了加强主要地区的空降力量,航空兵向起行动地域多次补充机降了空降兵。在空降兵空降阶段,苏空军为空降、掩护和支援空降兵出动飞机5400架次,总共空运16500人、2776吨油料、350吨弹药和1500吨各种物资。
由于苏军地面先遣部队和空降部队占领了中国东北的主要行政、工业中心,彻底破坏了日军对军队的指挥,日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停止了军事行动。
在打败百万日本关东军的远东战役中,苏联空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无情的〃判决〃
——英军航母空袭塔兰托
航空母航号称〃海上巨无霸〃,在当今海空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一个国家海空实力的重要标志。
说到航空母舰在战争中曾发挥的巨大作用,人们总爱提起珍珠港。然而,早在珍珠港事件前1年多的地中海的一次海战中,它已经声名大震了。山本五十六也正是从这次海战中受到启发,才敢大胆使用航母空袭珍珠港的。
这就是塔兰托之战。
坎宁安的抉择
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极为不利。在大西洋上,邓尼茨的〃狼群〃大打出手,四处游猎,已吞噬了上百万吨为英国运送物资的商船,英国海军部不得不抽调大批舰只为船队护航。与此同时,英国本土舰队还得严密监视德国主力舰队的动向,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地中海的形势则更为严峻。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11天之后,法国投降,并同德、意签署了停战协定,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