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遗憾,不过在他却听说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庄继华从不接受记者采访,除了梅悠兰。

    “《渝州晚报》曾经连载过重庆军校总教官。  现集团军副司令蒋百里将军的《国防论》,我有幸拜读过,其中很多观点很有启发性,我认为只要战争打下去,中国人迟早会获得胜利。  ”韦伯的结论让在场的将军们大吃一惊。

    史迪威心中一动,他没有出言反对。  他从北平到上海不是没有缘故的,中日战争有愈演愈烈之势,他领导了一个军事情报小组,主要目的评价中日战争发展,日本的战争能力。

    “韦伯先生,两年以前,我也去过重庆,重庆地确发展很快,但我认为重庆的工业很原始,就算发展再快。  也不能超过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两年时间他们能做出什么,除非再有十年。  ”罗根摇头说。  两年以前为采访盘尼西林,他去了重庆,结果空手而回,而且采访庄继华的要求被粗鲁的拒绝了,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两年?”韦伯思索着点点头,他没赶上盘尼西林事件,那时他正在印度采访甘地:“如果是这样,那中国人就是创造了奇迹,我看到的情况与您看到或许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工业的90%在重庆,日本人就算占领上海,占领了南京,封锁了中国所有港口,但中国依然能坚持下去,因为西南已经开发出了除了石油橡胶之外地所有原料,如果中日两国同时宣战,而西方各国根据中立法案,严守中立,停止向两国输出铁矿、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日本恐怕要不了一年就要崩溃,因为它什么都没有。  ”

    “可是,日本人可以从东北获得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相反中国没有了西方的物资支持,特别是急需的武器弹药,崩溃的恐怕只会是中国。  ”纽约时报的记者迈克反驳说,他是今年才从美国来上海的,原先纽约时报驻上海记者被调回国了。  与很多美国记者不同,迈克很愿意来中国,他读过埃德加。斯诺地部分文章,并被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迷住了,特别向往大西北。

    韦伯的神情十分坚定:“不,先生,据我所知,中国可以制造所有轻型武器,所有150mm口径以下的火炮,还有汽车,他们正在谋求坦克和飞机的制造技术,重庆的钢铁产量已经有数十万吨,我去过他们的兵工厂,亲眼目睹了生产流水线上工人装备机枪大炮,如果您愿意,我可以把拍的照片给您看,不过中国人很小心,所有照片都是室内照,室外禁止拍照。  ”

    韦伯说着从西装内口袋里拿出几张照片,把这些照片分给众人,史迪威看得很仔细,这时一张从高处向下拍的,不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巨大地厂房,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  另一张照片上是张近照,照片上地工人正聚精会神的安装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而另一张照片上是两个工人正在摆弄一门重炮,看口径有点像105榴弹炮。

    “老天,韦伯,你是怎么弄到地?”罗根惊讶之极,当初他就想进入工厂拍摄,但被重庆地方官员坚决拒绝。

    韦伯心中有些得意,开始时,重庆地方官也一样拒绝了他的要求。  不过他软磨硬泡下,终于在庄继华离开重庆去武汉时通过梅云天说服了李之龙,得以进入其中四家工厂拍摄。

    史迪威紧盯着手中地照片,他感到有必要重新写给华盛顿的报告,中国的战争潜力决不像外表显露的那么差,日本人这次恐怕要陷入泥潭了。

    这群人他们逐渐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以韦伯为代表的。  梅悠兰和托马斯(友情帮助)为后盾的对中国乐观方,他们认为中国能打下去;另一个是以小约翰为首的悲观方。  他们认为即使重庆有了一定工业基础,但中国与日本相比,差距依然太大,日本取得胜利是显而易见地。  两派各自引经据典展开辩论,他们逐渐成为酒会的焦点,吸引了越来越多地人参加。

    “西方应该出面阻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长远来看。  日本占领中国之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南太平洋,这里有日本发展急需的石油橡胶,若坐视日本吞并中国,几年以后,西方就会为今天的决定付出代价。  ”韦伯继续侃侃而谈,他现在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梅悠兰只在关键时刻支持两句。  托马斯纯属友谊,帮忙壮声势。

    “韦伯先生说得对,这个世界应该有正义,西方社会应该充当起中国保护人的角色,制止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  ”从人群中又站出来一个法国人,他是中法国立工学院的法语老师伯努瓦。  上海战事一起,他就立场鲜明地站出来支持中国,为此还组织了一个法国义勇队,正在广泛招收队员,甚至派人去安南招收队员。  由于他和他的同伴的努力,法租界同情支持中国的气氛很浓。

    “伯努瓦先生,我本人也很同情中国人,”小约翰叹口气:“而且我也很钦佩中国士兵在虹口战场的勇敢,但战争是讲究实力的,我们在远东的实力不足以制止日本人的行动。而现在我们也无法抽调更多地力量到远东来。  ”

    小约翰说的是实话。  希特勒的德国在疯狂扩军备战,去年武装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干涉西班牙内战以来,现在又对奥地利提出兼并要求,整个欧洲都在他的威胁下颤抖。

    小约翰的话让梅悠兰眼光一亮,她由此得出结论,欧美对中日之间的战争将采取袖手旁观之策,最多也就是在道义上给予支持,今晚来得值。

    “可是我们可以采取更多措施,只要我们断绝日本地石油橡胶供应,加大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就必须考虑他是否还应当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韦伯更进一步提出他的想法。

    “领事先生,您说是这样吗?”伯努瓦转头问在一旁悄悄站着的英国总领事菲利浦。

    菲利浦脸上露出职业性微笑,心中暗骂该死的法国人,他身边明明站着法国总领事,却偏偏要问他。

    “这要取决于他们,如果他们宣战,那么我相信白厅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

    “可是我们完全可以引用西班牙内战的政策,他们同样没有宣战,我们不是照样宣布禁运吗?”伯努瓦进一步逼上去。

    “伯努瓦先生,您是想对两国同时禁运呢?还是只想对日本实行禁运呢?”罗根有点不满伯努瓦的咄咄逼人,适时为总领事解围。

    伯努瓦有些语塞,可韦伯却有杀入战团:“九国公约,根据九国公约,谁违反九国公约就制裁谁,全力支持另一方。  九国公约的第一条就是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显然日本早就违反这一条,它占领了东北和热河,正在谋求华北和华东,如果可能他们恐怕会将整个中国纳入囊中,到那时,西方各国将颜面扫地,东方各民族将会重新审视西方。  ”

    “韦伯先生,九国公约是九个国家,就算除去中国和日本,也有七个国家,而且还有国联。  ”菲利浦平静的说:“不过,我相信,九国公约地缔约方不会坐视日本在中国地行动。  您说是吗?布瑞拉瓦先生。  ”

    法国总领事布瑞拉瓦耸耸肩,他在中国担任总领事也就两年,法租界的地盘虽大。  但法国在长江流域地利益却小,因此巴黎对中日战争的关注度很低。

    “这得由巴黎决定,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消息,九国公约缔约国正在联系,准备召开一个关于中日冲突的国际会议,我想在这个会议上会拿出一个统一的行动方案。  ”

    “是不是像李顿报告那样的方案?”梅悠兰的问题十分尖锐,东三省沦陷后。  国联派出英国人李顿爵士率团区东北调查,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对这个调查团寄予厚望。  希望国联能主持公道,可最终结果让中国人大为失望,李顿虽然得出结论东北是中国领土,但将九一八事件归结为中国的反日活动和苏俄地渗透,最后建议将东北交国际共管。  即便这个明显偏向日本人的结论,日本人也没有接受,国联通过李顿调查团后。  日本宣布退出国联,李顿报告也成为一纸空文。  日本人此举让国联大丢面子,威信一落千丈。  此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希特勒重新武装德国,都与此有关,就是看准了国联地软弱无力。

    “李顿爵士的报告还是基本公正的,只能说日本人抓住了一个好时期,西方正陷于大萧条带来的严重经济问题中。  没有力量干涉远东事态。  ”罗根替他的同胞辩护,不过这个辩护词实在太苍白无力,以至连小约翰都皱起眉头。

    “先生们,李顿报告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是谈点别的吧。  ”工部局董事斯文森出面化解,韦伯冲他摇摇头。  还能谈什么呢?战争,就在身边地战争不是最好的话题吗。

    “对,对,我们应该谈谈如何帮助聚集在租界的那些可怜的人,现在街上的情况太乱,再不拿出个办法,恐怕会发生很多治安事件。  ”工部局警务部部长布朗插话道。

    “布朗先生,您不会想把那些难民赶出租界吧?”伯努瓦似笑非笑的问。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尽快找出办法安置这些难民。  ”布朗摇头说。

    “外面在打仗,商业几乎停顿。  要想安置这些难民。  恐怕只有等上海战事结束之后才行,仅凭租界是肯定不行的。  ”迈克摇头说:“我们能作地是尽量救济这些难民。  ”

    梅悠兰看着这些侃侃而谈的洋人。  心中却有些不满足,英美法的态度很不明了,显然上海之战严重影响了英美在中国的利益,日本占领东北之后,几乎完全控制了东北市场;日军进入华北之后,日本产品在华北的销售大增,挤得美英商品几乎退出华北市场,现在日本把手伸到长江流域,难道美英就真的坐视不管?她不信。

    虽然梅悠兰不满足,但现在也不是时机,周围太多地人,那些外交老手不可能透露什么有用的信息,最多是一点外交此令。

    趁他们的话题从难民转到商业上时,梅悠兰与托马斯一道离开这个圈子,他们手里拿着杯酒在各处晃荡,不时与周边的女士谈上几句,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的总经理们聊聊天,这两家银行与重庆的关系比较紧密,对梅悠兰的底细了解较多,双方相谈甚欢。

    过了会,一个丰满的女人站在钢琴前为参加酒会的人们唱了一处《费加罗的婚礼》,大厅里响起礼帽地掌声,梅悠兰也有节制地拍拍手掌,其实她唱得不怎么样,不过在上海,特别是现在这个时期,有得听就不错了。

    “梅小姐,”史迪威和一个年青的中尉忽然走过来:“最近我要去重庆,不知您是否愿意与我同路?”

    “去重庆?现在?”梅悠兰略微诧异地看了史迪威一眼,后者点点头,梅悠兰不解的问:“您不再关心上海的战事了?”

    “华盛顿那帮官僚认为国民政府有可能迁往重庆,让我去看看,估计过段时间,美国大使馆也会迁往重庆。  ”史迪威口气很轻松,实际上这是他刚萌生的想法,他领导的军事情报组的任务是搜集中日双方的战争情报,既然韦伯拿出了新的证据表明,中国军队装备的重火炮并非想以前猜测的那样是从德国购买的,那中国的战争能力就要重新评估。

    “很抱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