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除了精神上的苦恼,悉达多的出家还同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悉达多所处的印度如同中国的春秋战国一样,正是群雄并起、相互兼并的时代。他知道,诉诸武力是无法解决人类根本问题的。即使自己成为大家期望的转轮圣王,也只能暂时拯救自己的国家于一时,不可能改变全人类的现状,免除全人类的苦恼。因而,只有放弃武力走圣者的道路,才能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    
    悟道成佛    
    按佛传记载,悉达多出家的时间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19岁,另一种说是29岁。此前,16岁时他已和邻国拘利城主善觉王的长女耶输陀罗公主结婚,生下王孙,即在重新培养出王位继承人之后,才正式踏上求道之旅的。一天夜里,他摆脱了王宫森严的戒备,带着一名叫车匿的侍从,骑着爱马犍陟,告别了迦毗罗城。他先取道拘利国,再由此南下,渡过阿诺摩河,遣走侍从,独自一人以托钵行乞的姿态经末罗国和跋耆国,义无反顾地朝着目的地摩揭陀国进发。    
    据巴利语的《经集》记载,悉达多来到摩揭陀国之后,立即引起频婆沙罗王的重视。这位目光敏锐且具慧根的国王打算赠给悉达多大笔的财富,要求悉达多指挥他的军队,甚至以国相许,但是悉达多的道心丝毫不为所动。在会见频婆沙罗王之后,悉达多便拜印度教“数论派”的阿罗蓝和郁陀两位仙人为师。这两位都是当时水平最高的禅定家,前者获得了所谓“无所有处”的禅定境界,后者获得了所谓“非想非非想处”的禅定境界。然而,悉达多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学问不是以解决人类生死苦恼为最终目的,不是究竟解脱的法门。于是他决定抛弃禅定,走进尼连禅河畔伽耶山附近舍那村的苦行林,加入到苦行者的行列中。    
    悉达多所修的苦行令人叹为观止,据说他修到后来变得目陷鼻高,颧骨显露,身形消瘦,面目全非,只剩下骨头和皮。他每日只吃一点果品或豆类,后来竟然到了日食一麻一麦的程度。他曾修习停止呼吸的苦行,冥口塞鼻,耳中发出轰轰的巨响,额头如同锐剑在剌、皮鞭在抽。在修习苦行前,悉达多已用五六年时间访师问道,之后的苦行又花了五六年时间。在苦行的第六年,他终于觉察到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苦行的哲学基础是以肉体为肮脏,而以精神为洁净,认为只有毁损肉体、摆脱肉体的束缚才能使精神得到解脱。显然,这种将精神和肉体视作对立的二元论并不符合佛教色心不二的立场。    
    一天,悉达多来到一条小河边,想洗个澡,把出家后6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达多身心交瘁的样子,很是担心,便给他喝了许多牛奶。悉达多终于恢复了元气。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    
    在悉达多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后来,悉达多就到各地去传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说的一切,并且照着去做。因悉达多族姓释迦,所以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祖的学说和逝世    
    释迦牟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怨有怨报,恶有恶报。“灭谛”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消灭苦因就得修道。释迦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们必须剃光头,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今世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所以这一点常常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    
    公元前486年2月15日,释迦牟尼在一条河边给几个弟子讲道,然后就到河里洗了个澡。洗完澡后,释迦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手,对弟子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要大力弘扬佛法,拯救世人。说完,他就逝世了。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导,就在寺庙里塑造了释迦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迦牟尼诞生的那天(农历4月8日)称做“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农历12月8日)称为“腊八节”。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后来,有8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牟尼的景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7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在北京西山灵光寺的“佛牙塔”里,据说就藏着释迦牟尼的一颗牙齿。    
    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众多弟子都秉承佛的嘱托,云游各地,专心传法。但是由于佛陀的指示都是由弟子口传,很难断定哪一段论述是否原话。于是后世的弟子聚在一起进行“结集”,就是将释迦牟尼的种种教化、理论、思想,整理成书,便于流传。这样的“结集”共进行了三次。佛教在众位弟子的努力下,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南亚次大陆上,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佛教,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也皈依了佛教,并使佛教得到了空前发展,很快由印度次大陆向周边地区传播,逐步影响到今天南亚、中亚细亚地区。同时,佛教也在向中国传播,并且传播的时间、途径互不相同:一条从古印度向北,穿过帕米尔高原,经大月氏,进入今天的新疆地区,沿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一条从古印度向南?熏经过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传入中国的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条从古印度经今天的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中国的西藏地区。这三条传播途径,最终形成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佛教信仰和经典。    
    影响    
    佛教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佛教在泰国、缅甸以及中国的西藏等地,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在世界历史中,它与政治相结合,诞生了很多的佛教国家,它的流传也带动了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佛教于两汉之际传来中国,由于中华民族人文优秀,加上儒、道二教之广博基础,使它在唐、宋间大放异彩,腾辉灿烂。天台宗、禅宗、唯识宗、净土宗、密宗等八个大乘佛教宗派,使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佛教现已在世界各地弘扬,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宗教之一。


第一部分 汉谟拉比法典第8节 孔子与老子

    对于中国或者东亚而言,孔子及其儒家和老子及其道家,是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文明的核心所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东方诸文明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等方面都产生过并还在产生重要的影响。    
    孔子及其儒家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孔子少年时过着贫贱的生活,青年时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官。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着极高的报国热情,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熏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他曾经访问过齐国、陈国、蔡国,寻求一个能实行他古老的政治理想——周礼的国度,但他无法找到。在外流亡的14年中孔子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最后,公元前484年,他再回到鲁国定居。    
    孔丘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从此他把全副精力用在教授门徒上。在鲁国,孔子开办了第一所私人学堂,广收学生,而且说明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他倡导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直到今天仍很有意义。    
    孔丘在教授门徒的同时,出于对周王朝初创时代的怀念和崇拜,又对《易》、《春秋》、《诗经》、《尚书》、《礼》、《乐》这六部当时已经存在的古老书籍,用他的观点,加以编纂删订,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下来,支配中华人文学术思想近两千年之久。    
    鉴于春秋时代社会风气日下的局面,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在政治上他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但在当时那个诸侯争霸,弱肉强食、“霸道”横行的环境中,孔子的这套“仁政”主张是注定不会被统治者所接受的。    
    公元前479年4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孔丘没有写下任何著作,在他逝世之后,他的门徒把他平日的言论,摘要记录下来,名为《论语》,跟“五经”一样,也被列为经典。一个以崇古尊君为中心思想的儒家学派正式建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