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里镇迷迷糊糊的喝着王家大老远带过来的绿茶,一口下去,苦的难受,又不舍得吐出来,只好皱着眉头咽下去。不大会儿就有一股甘润从喉咙里慢慢滋生出来,煞是享受。自此曲里镇就对绿茶上了瘾,每年都要向王家讨要一两斤茶叶,当做瑰宝收藏着。只有贵客来到才舍得拿出来,颤巍巍的拣出一小撮儿泡到茶杯里,献宝似得端给客人享用。
那些没有回来的曲家男人当然是还在喝酒,跟他们喝到一张桌上的是在曲家坳那边开荒的雇工们。因为主家说了,让他们想喝就喝,不用客气,他们也就放开了喝,只要别喝醉了,让主家难看就行。
吃过了饭,到了官煤给定的时辰就开始拜堂仪式,一切都顺利,只在双亲的位置上出了一点岔子,有得说应该是哥嫂坐在那,有得说应该是大伯大伯娘坐在那。好在太爷爷也来了,二丫直接把太爷爷扶到那里坐下,就让新郎新娘拜太爷爷,别人什话都不用多说。
第二天新娘子认亲,太爷爷竟然拿出了一个看起来相当不错的一个玉镯子给了新娘。二丫有些搞不清情况,也不好当时就问。
大爷爷、北地的祖爷爷、大伯大伯娘、二叔二婶、几个妯娌、叔伯,拿出来的认亲礼,大多是红包或是女子用的金银首饰什么的,倒是合乎常理。
这里和阿静的娘家一样是第三天姑娘回门,认过亲之后就不用着急忙乎接待女家来人接新娘子。大家便一桌桌的坐在一起,喝茶、吃茶点、说闲话,等着中午放席。
太爷爷看新娘子自己动手给长辈们泡茶、续水,就点着头跟小虎大伯、二叔他们说道:“小龙这媳妇跟小虎媳妇一样,是个大方能理事的。”
大伯呵呵笑着:“是的呢!看着小龙对他媳妇也是极喜欢的。这一回对于老三留下的两个孩子,我是真的放心了。”
大爷爷也跟着对他爹和北地的祖爷爷赞叹到:“哎!没想到我们王家还是本昌大哥这一房头最有出息!十几年前还以为守发、守民两弟兄拖着这么多的孩子,一辈子都难翻身。现在看看,还就他们一家子,又是文又是武,生意也做的比人强,全都出息了。”
北地的祖爷爷也直点头:“这可没说错!就连我们都跟着走时运了。我家老大、老二,因为老三帮小虎跑草原生意,他们也跟着弄点小东小西的挣点小钱,没想到,还真挣下了一份家业。现在靠着来子在北方边城,一人还开了一家粮食铺子,生意好得很。那些草原来换粮食的就认他们两家,有来子给护着,别家粮铺子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还有本阳、守正、守新他们家都在边城那弄了个小铺子做生意,生意都做的不错。要不是你们家的孩子有出息,带挈我们,我们只怕一辈子都那样了。”
这个祖爷爷可不是说客气话,他们北地王家现在荒地开的多,种植的高粱全部卖给王家酒坊,农闲时就带人跑跑商路,有能力的就在本地或者边城开个小铺子,家家的日子都上来了。要不是老天怜恤让他们逃荒遇见本族人,此后的日子还真是不敢想象。
他们在这儿忆苦思甜的越说越远,新郎陪着新娘回了新房里歇歇,等着中午开席(早餐没有,茶点算早餐),大伯娘、二婶、小一辈的几个妯娌,聊着家常,二丫小虎这边却在说正事。
“东家、东家娘子!那些书商确实可恨,他们当初想方设法从您的手里把出小画册的生意抢了去,现在又因为不挣钱,到处说您的不是。”
二丫很好奇:“我有什么不是让他们说的?不是他们跟那些书院联合起来抵制我,我才不得不放手的吗?都这样了!他们也能找到话说?”(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决定
二丫之前因为要给家里不富裕的书生找一个又体面又能挣钱的事情,就利用西游记小人书的办法,让那些书生们挣点润笔费。因为小人书卖的很火,个个书生都挣了不少的银钱。就让那些书商以为,这小人书很能挣钱,自然也就动了心思要插一脚。
他们先是联合书院的先生,但是没能成功。之后又联合参与的书生们,也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因为参与的书生太多,而且绝大多数书生,别看人家穷,就以为好说服。这时候的读书人不管背着人的心思是什么样的,但是在人前都是一副正气当前。这些学子自认字启蒙开始,先生就会不厌其烦的告诫他们:谁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走到什么地步,可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害了将来的前程。因此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每一个学子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尺度。
这些书商实在笼络不了那么多的书生,最后只好找各个书院的院长。他们不会明说跟二丫抢小人书生意,只说是跟二丫一样,为了给家贫的书生出一把力,也弄一些小故事、话本子改编成画册,让书院的学生们来做挣点润笔费。
搞教育的总是跟学生打交道,思想都特简单单纯,他们还不知道社会上一些污糟人的污糟心思。那些被找到的院长还以为这些书商真的跟二丫似的,是为家贫的书生们找一个经济来源呢!当下就高高兴兴的答应了,还亲自安排、组织学生为那些书商画画、填字、着色等等。
各地书院本来就少。能念书的也少,真正家贫需要自己挣钱当然也不会太多。他们还要上课、背书、练字、备考,真正有时间做画册的并不多。一旦这些书商把那些学子都用上了。二丫这边就没有了学子可用。正好小龙要在西部为官,二丫他们都要随行,她干脆就停了画册的制作。安排当初制作初版的老先生在学堂里担任画师教孩子们画画,老先生竟然比当初听到能在王家终老时的话还要激动,每隔几盏茶的时间就要自言自语的问一次:“我做先生能行么?我这画技可不好呢!可别误了那些孩子哦!”当然,因为二丫要的只是给孩子们多一个兴趣,并没有多高的要求。老先生最终是满怀神圣的去了学堂做了教画画的先生。
而那些书商将二丫家的小人书制作挤出去之后,并没有捞着好处。也许是他们选的故事内容大都不合适用来做小人书(画册),或者是合适做的话本子。又设计不出与人物相应的脸谱、装扮、各具特色的画面动作、表情。反正各家的画册生意都很惨淡,积压了很多在库房里。
东西卖不出去,当然就不会再继续制作。书商停了画册的制作,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书院就着慌了。因为之前家贫的学子都有了挣钱的渠道。他们便鼓励许多读书好的寒门子弟进学院读书。并且还专门教授画技、调色、书法、装订等制作画册需要的技能。可是这边书商停止了画册的制作,那些寒门学子怎么办?
书院的院长和先生们,虽然不懂生意,容易受骗,但是他们对自己门下的学生是真有爱护之心,他们不舍得那些学习好、聪明又肯吃苦的孩子们因为没有束脩而半途而废。
他们想找二丫继续制作她家的小人书,但是二丫远在西部。其他人不管这事!其实史馆长或者史景轩都是可以管的,但是父子俩都有些不忿那些院长们。当初没跟东家娘子说一声就跟别人合作的行为太伤人。所以推托说自己管不了东家的事!
那些院长没有办法,只好又回过头来找那些当初跟自己谈制作画册的书商。那些书商东西卖不出去不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责怪学子们制作的不好。院长辩解说王家的画册都是这么做的,为什么人家能够卖的很好?
那些书商没得辩了,就狡辩说王家的画册其实卖的根本就不好,不过是为了跟书院做服装和鞋子的生意,才谎称画册挣钱,让书院的学子们都能买她家的服装和鞋子。王家在服装和鞋子上挣得钱拿出三分之一,以画册酬劳的方式还给家贫的学子,王家也还能挣不少的钱。那意思就是:王家钱挣了,好名声也得了,也就那些学院的院长、先生、学子们是傻子,被糊弄了。
他们找歪理跟院长推托责任,反而连自己都相信了,还越想越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并且到处散布王家伪善的谣言。
二丫听了只是暗暗摇头,这种事她见得多了。真善假善?有时候连做事的人自己都不清楚,外人又如何得知?她连面色都没有变动,而小虎和大满、大宏、想子几兄弟听了就没法忍住心里的恼火。
“这些人太可恨!”
“可恶至极!”
“可恨!”
见他们还想捶桌子,二丫低沉着声音说道:“行了!在这儿发什么狠?”接着问廖掌柜:“那几个书院的院长们呢?还有没有继续在我们家定制服装和鞋子?”
“有!不过少了些,跟我交接的管事说是寒门学子的服装和鞋子暂时就不定了,等他们有了新的经济来源了再说!”
二丫点点头没有说话,倒是转头看向史馆长:“馆长觉得我们王家有没有必要把小人书的事情重新做起来?”
史馆长其实是一直支持东家做画册生意的,那种画册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看,就连不识字的也可以从画面上看出一些内容来,是个很好的启蒙书。只是,各个得利的书院后来的做法,让他有些恼火,才没有同意王家继续制作画册的事情。但是,如果东家娘子自己想要继续做的话,那他还是持支持的态度的。
“要是东家娘子还想做那画册生意的话,老夫倒是觉得可以做。只是,您是想接着原来那个话本子继续画,还是重新再选新的话本?”
原来的话本就是西游记,一个章节就是一本小人书,这么多年已经画到了快要结尾。当然支撑不了多久,只能再编新的故事,重新画新的话本。
“把原来的故事画完之后,就开始写新故事,做新的话本小人书。”说到这儿二丫又皱起眉头,“如果真要把这小人书做起来,我恐怕还得回去才行。”
老师傅虽然可以制作初画本,但是画面设计基本都是她按照记忆里的大致样子做的,老师傅可没有那个想象力。
小虎在一旁接着媳妇的话说道:“回去就回去吧!小龙已经成亲了,有人照顾他。官场上他比我们还厉害,我们也帮不了他。荒地那边有彭运海他们,我们俩来回跑跑,或者大满哥隔一段时间过来看看都可以。这里又不是走不开!”
想想小虎说的有理,现在不需要她常住在此,小龙成了亲,她原本也是打算着和小虎搬到荒地新居那边去住。
“那就这么决定了!明年回去再把这事提起来。”
小人书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只是那些书商把小人书弄得太低级,用才子佳人捎带黄的东西冲击画面。他们以为那样就会有更多的读者,画册也会更加好卖。然而事实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教训,从开始的疯狂销售到后来的一天卖不出一本,只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而王家的西游记小人书,直到现在还有人在到处打听着哪里能买到后续的故事?!有的人手里缺少哪一册的,也是找着书坊要高价买指定的那一册。
二丫准备画完西游记,就用三国演义做话本,制作小人书。三国演义也算得上是老少皆爱的好书,而且改编成小人书很有看头,一点儿也不显幼稚。三国演义也是长篇巨著,差不多跟西游记一样,也能画上个七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