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众人羡慕嫉妒恨的闲言碎语,他心里其实是挺窃喜和傲娇的,这么一看自己女儿在十五阿哥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日后嫁进去了也不怕雅利奇这个嫡福晋,毕竟在后院虽然名分很重要,但男人的宠爱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男人的宠爱嫡福晋算什么,没看见如今后宫笑得最甜的以前也只是一宫女而已。
但和尔敬额到底不是那等被好消息冲昏头脑的人,凡事有利就必有弊,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咋一看这是十五阿哥心里有喜塔腊淑贤,可这万一,万一喜塔腊淑贤以冲喜的名义嫁给了十五阿哥,可庆贵妃还是没了,那对喜塔腊淑贤的名声可不好。
和尔敬额皱了皱眉头,去年豫妃的事情他还记得了,虽说那上奏的官员和自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奈何要是那事成了最后得到好处的却是自家。他已经凭借着自己的人脉打听了一些消息,听说令皇贵妃对这事可有些不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令皇贵妃这人,内务府的人那是既羡慕又敬畏,这个女人看着柔柔弱弱温顺安详的样子,可内里却太能忍了。内务府的人都是人精子,他们不怕那些飞扬跋扈要求多或者是苛刻的宫妃,因为这样的宫妃要不是好伺候就是活不了多久,反而像令皇贵妃这样一直都是一副贤良淑德温顺安详的模样才是最难伺候的,谁知道她心里想着什么呀!
不过和尔敬额仔细的想了想,自己女儿早点嫁给十五阿哥也有好处,这种大好的事情还是尘埃落定后才让人放心。别以为他不知道,不管是内务府还是朝野上,嫉妒他说他踩了狗屎运的人大有人在了。
以和尔敬额的想法,这事十五阿哥有心,雅利奇这个嫡福晋肯定是不能也不敢阻止的。而令皇贵妃为了自己的名声,或许也会默认此事,毕竟十五阿哥这可是一片孝心呀!皇上向来都标榜自己是千古第一大孝子,十五阿哥如此行径可会入皇上的眼,这对于令皇贵妃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因此和尔敬额便开始在私底下做了一些小动作,内务府的人一向都喜欢钻营子而不是坐着等着机会上门来,和尔敬额一直在内务府工作自然也沾染上了这个陋习。
雅利奇瞧了瞧家里让人给她带进来的消息,笑了!
有些时候并不是你知道你以为就能成的,令皇贵妃能不知道这事对十五阿哥有好处吗?可那又怎么样!!!人都是自私的,令皇贵妃是一个母亲可她最喜欢的是十七阿哥,在自己和十五阿哥之间选择,她肯定是选择的自己。
尤其是令皇贵妃因为这事对十五阿哥寒了心,其实十五阿哥要给庆贵妃冲喜这事并不会让令皇贵妃如此的气愤,毕竟就像和尔敬额想的那样这事对十五阿哥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但是,但是,令皇贵妃最生气的是十五阿哥竟然没有来找自己商量,若说他一时忘了,可雅利奇还在之前提醒过他的,可他依然没有来找自己。
当然要是十五阿哥有这个想法自己在心里想想瞎捉摸一下,令皇贵妃也不会这么生气,可她让人查了,十五阿哥却是有动静的,他可是派心腹去问钦天监最近的吉日是哪一天了。
十五阿哥问吉日到底有什么用,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可结合前面的事情一看,令皇贵妃不想歪才怪了!
可十五阿哥到底是令皇贵妃的亲儿子,让她虎毒食子,她又下不去手。雅利奇这边令皇贵妃因为这事对她是极为满意了,因此没法摆婆婆威风出心中的闷气。于是乎这事令皇贵妃是只能扣在庆贵妃头上了,也只能找她麻烦。
令皇贵妃是何等人,庆贵妃又是何等人,在没有了皇太后的支持下,令皇贵妃想要整死庆贵妃也就比捏死一只蚂蚁稍微难那么一点。
雅利奇脸上的冷笑并未散去,低声的对着张嬷嬷说道:“让人传话出去,就说我在宫里很好,让阿玛额捏不用担心了,只是我有些想念额捏做的红枣糕了。”
关于给喜塔腊淑贤泼脏水的事情,雅利奇从来没有和身边任何人说过,她前世看过不少小说书,那些女主女配是怎么载了的?很多都是因为过分的相信自己的贴身奴才,然后被贴身奴才出卖载了。
因此雅利奇就觉得,有些事情,尤其是害人的事情,还是不要让自己身边的奴才知道为好,就算他或许对你是忠心耿耿,可有些时候也熬不过酷刑。
张嬷嬷眼睛都不闪一下的应了下来,还问道:“马上就是七月半了,主子可要捎信回去让福晋替主子还愿?”
“你不说我都忘记这事了。”雅利奇一副突然想起来的样子,笑道:“还好有嬷嬷提醒,去年我在佛祖面前许了愿,如今得偿所愿了去还愿也是应该的,告诉额捏一声,让她记得多帮我添些香油钱。”他妈的,这事明明是乌雅氏逼着她干的好不好,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算到她头上了,心塞。
“是!”
桂林如今官复原职了,拖家带口的去四川上任去了,因此接到雅利奇口信的是留在伊尔根觉罗府上的二管家。上次那事就是他去处理的,这次接到雅利奇的暗示了,就立马安排人去办了。
很快十五阿哥准备迎娶侧福晋给庆贵妃冲喜的事情,就闹得满京城尽人皆知了。
第052章 庆贵妃薨【跪求首订】
“这事怎么就闹的沸沸扬扬了?”十五阿哥坐在炕上不解的说道,但眼神和动作却很明显,摆明了是在怀疑雅利奇,谁让这事十五阿哥目前就只和雅利奇说了,而且雅利奇有时间、动静和势力干出这事来。
原本宫里刚刚流传起这个事情的事情,十五阿哥并没有怀疑雅利奇。毕竟一来雅利奇才刚刚入宫,她平时又是在南三所的,怎么可能指挥得动这么多奴才宣传这事;二来男人都有怜香惜玉的劣性根,万一十五阿哥一脑抽对喜塔腊淑贤怜惜来,雅利奇这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可如今整个京城都知道这事了,这让十五阿哥又怀疑到雅利奇身上了,没办法以十五阿哥的想法雅利奇砸宫里面一时半会儿可能没那么大的势力,但在宫外面伊尔根觉罗氏可是鼎鼎大名了,各路高官权臣不断,是能有手段将这事闹得那么大的。
要说桂林特意留下来二管家能力那是杠杠的,不到半天的时间这事就被他宣传的沸沸扬扬了,而且还没被人抓住任何把柄,果然出来混能坐上一定位置的人都不简单。
雅利奇听了十五阿哥的话,故意做出一副自己特冤枉的表情来,很是委屈的说道:“妾知道爷现在又在怀疑是妾泄露了此事,可爷怎么不想想,妾泄露这事做什么,不仅对自己没好处,反而还有坏处了。”
“哦!”面对雅利奇的控诉,十五阿哥并没有立马相信,这是要雅利奇拿出理由来。
“以前说的那些爷怕是不愿意听了吧。如今妾也不怕爷嫌弃妾直接明说了,自古以来有哪个女子能心平气和的看着自己的丈夫迎娶其他女子了?妾虽然是爷的嫡福晋理应贤惠大度。可妾在是十五福晋之前还是爷的女人,纵然喜塔腊格格被汗阿玛做主赐婚给了爷做侧福晋。于情于理妾都没有任何的理由反对她嫁给爷,可妾私底下想着她要是能晚点嫁给爷就好了。”雅利奇红着眼睛,略带一点委屈和一点忐忑以及对十五阿哥极大的爱慕说道。
瞧着十五阿哥眼神暖了一些,雅利奇接着说道:“我朝以孝治天下,汗阿玛更是大孝子,若是知道爷的这番心里岂有不同意的。妾既然心里不愿意喜塔腊格格早些嫁进来,又怎么会将这事闹的沸沸扬扬了,不管是被汗阿玛听闻了要爷提前迎娶,还是因为这事闹大了爷骑虎难下。总之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喜塔腊格格会提前和爷完婚。”
说着雅利奇装作抹泪的揉了揉眼睛,将眼睛揉红了一些,哽咽的说道:“妾和爷成亲还没到半年来了,如今正值新婚燕尔之季,妾傻了才会愿意喜塔腊格格提前嫁给爷。说句不怕爷骂妾善妒的话,妾那是恨不得喜塔腊格格在宫外没声响,让汗阿玛、额捏和爷都忘了爷还有她这个侧福晋尚未迎娶了。”
雅利奇这番话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既有道理了。任凭谁都不愿意在自己成亲还未满半年的时候,自己的丈夫就娶了一个身份能威胁到自己的女人。
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不知道庆贵妃具体去逝时间的情况下,雅利奇知道庆贵妃多久完蛋,自然要将这些利用起来。自己从中捞好处。
十五阿哥沉默了一会儿后才问道:“庆妃母如今怎么样了?”
雅利奇头也不抬的说道:“妾今个早上派人去庆妃母那边,听奴才说情况很不好,庆妃母直接吐血了。”不管事什么年纪。因为什么原因,总之吐血都不好。
“什么!?”十五阿哥一惊。他如今都娶妻生子了,再加上庆贵妃只是他的养母。现在他生母还在而且地位还比庆贵妃高,因此平时十五阿哥是不可能有多亲近庆贵妃的,只能让雅利奇去看看庆贵妃。
因此十五阿哥并未知晓庆贵妃吐血的消息,只是以为庆贵妃是邪风入体,毕竟如今可是七月。这会儿听到了这个消息,十五阿哥立马就坐不住了“你怎么不亲自去?”这话有抱怨雅利奇的意思了。
雅利奇又很是委屈的说道:“庆妃母重病,皇太后下的旨让闲杂人等不等去打扰庆妃母,昨个消息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妾还没有办法证明这事是不是真的。再说了,妾如果贸然前去,庆妃母那里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了,因此妾才让奴才先去递了话,准备明天去。”
对于这事雅利奇那是真委屈,别说是讲究礼仪规矩的古代了,就是现代你要去别人家做客,不说提前就说好的那种,就是突发事件也会打个电话先通个气看看人家在不在。如今别看只是一家人,可古代讲究的人家还不是这样,你突然要去哪里就得先递个信。事前没有通气和下帖子就贸然去别人那里,真是失礼。
十五阿哥脸上有些尴尬,显然他也突然想起这事来。
就在两人气氛有些尴尬的时候,突然门外响起十五阿哥的内侍太监鄂罗哩的声音“爷和福晋节哀,庆贵妃娘娘薨了!”
“什么!?”十五阿哥和雅利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不敢相信的震惊。
“我早上才打发人去庆妃母那里,也没说庆妃母如此呀,怎么会,怎么会这么快就……”雅利奇一副自己完全没有想到的样子,眼神弥散,一边嘀嘀自语一边不敢相信的摇着头。
鄂罗哩从小跟在十五阿哥身边,最初还是庆贵妃将他指给十五阿哥的,虽然之后投靠了令皇贵妃,可这人还有些良心,再说了他跟了十五阿哥这么多年,也知道庆贵妃在十五阿哥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有心理准备十五阿哥听到这个后会不相信,或者是狂暴“是皇贵妃派人来传话了,让爷和福晋赶紧换了孝服过去。”
十五阿哥只是猛然听到这个消息突然没有回过神来而已,这么大的事情给底下的奴才九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十五阿哥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眼角流出一点晶莹的液体来,声音哽咽万分沉痛的说道:“备轿更衣。”他得去送庆贵妃最后一程。(未完待续。。)
ps: ps: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