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牌农女-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驴,我的驴。”赶脚的汉子从后急追。

    燕娘被那两人一驴的滑稽样子逗得捧腹大笑,回到堂屋,跟叶知秋绘声绘色地学了一番。

    叶知秋猜到是隐在暗中的侍卫所为,也是忍俊不禁。想起钱媒婆的话,又有些哭笑不得。

    搬到这边之后,虽然远离了刘家,可村里的人在山坳来来往往。关于梅香的事情她也听说了不少。据说秋收前后,刘婶接连给梅香说了两次亲。

    一次是清阳府一个商户的儿子,连聘礼都送来了,才知道那是个痴儿,智商跟七八岁的孩童仿佛;第二次是外县的一个捕快。家境比较富裕。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刘家长了个心眼,托人悄悄地打听了一下,发现那捕快是死了原配妻子的,年纪也比梅香大了将近十岁。他们自是不肯让闺女给人家做填房的,只得作罢。

    经了这么两次,刘婶大概也看明白了。差一些的人家,他们瞧不上;好一些人家瞧不上梅香,能瞧上的,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梅香眼看就十七了,再这么高不成低不就地拖下去,搞不好真会变成老姑娘剩在家里。

    权衡来比量去。最后又把主意打到了龚阳身上。

    龚阳样貌不差,人品气度也不差,差就差在家世上。现如今他管着一个作坊,成家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能掺一脚,身价水涨船高。家世也就不成问题了。

    比起痴儿和捕快,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她摆正了对龚阳的看法,却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以为只要自己放出话来,龚阳就会屁颠屁颠地跑去迎娶他家闺女。央了媒人主动上门提亲,还要把架子端得高高的,罗列条件,一副愿者上钩的架势。

    这个刘婶,真是越来越奇葩了!

    龚阳被这荒唐的提亲气走,冷静下来之后,意识到自己那样拂袖而去有些不妥,赶忙折了回来。进门还不等开口,叶知秋就抢先道歉,“龚阳,刚才对不起啊。我只是觉得你的亲事应该你自己来决定,才放钱媒婆进门的。”

    “叶姑娘,我知道你是为我好。”龚阳面色已经恢复了一贯的恬淡,只有眼底残留着隐隐的怒色,“我死也不会跟刘家结亲。”

    叶知秋沉默了片刻,字斟句酌地劝道,“其实梅香是个好姑娘,就是她爹娘极品了一点儿。成亲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事,没有必要太在意其他人。有时候低低头,可能换来一辈子的幸福。

    如果你有意向,地是现成的,作坊本来就是你在管,过到你名下也理所当然。至于房子,今年恐怕是不行了,只能等到明年开春再盖。”

    龚阳清亮的眸子里蒙上了一层水雾,“叶姑娘,多谢你替我着想。可我对梅香姑娘真的没有那个的意思,她能看上我,我很感激;不能回报她的情意,我很抱歉。

    除此之外,再无它想。”

    叶知秋微笑起来,“行,那今天的事就当没发生过。你别因为那种人生气,气坏了身体不值得。”

    “好。”将心里的话说出来,龚阳也觉舒畅不少。按下这茬不提,跟她汇报作作坊那边的工作进展,“我让他们参照叶姑娘的意见,调整了糖的分量,做出来的山楂糕泥,味道果然更好。

    三五天之后,应该就能做出第一批成品了。”

    顿了顿,又问,“叶姑娘,这几样东西也要卖给咸喜吗?”

    叶知秋明白他问这话的用意,“这是季节性的东西,不能常年售卖,为这几样食品开间铺子就太浪费了。就让阿福去找娄掌柜商量着办吧,定价方面你把一下关。”

    “我知道了。”龚阳点了点头,不无惋惜地道,“只怕到明年秋天再做,就失了先机了。”

    叶知秋笑了一笑,“失就失吧,反正我们也没打算靠这些小东西赚大钱,不过就是补补空窗而已。对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你可要老实回答我。”

    “叶姑娘请问,我绝不隐瞒。”龚阳倾耳以待。

    “你不用那么严肃,我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去参加科考的打算?”

    她问的这个问题,让龚阳有些意外,也有些疑惑,“叶姑娘为何有此一问?”

    叶知秋感觉他想多了,笑着解释,“你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因为你们家是书香门第,你父亲更是中过举人,我想你应该多多少少有一点儿子承父业的念头。

    我怕我交给你的事情越来越多,把你的梦想给埋没了。我们现在有条件,你想去就去。正好明年有大考,开春去考秀才,到秋参加乡试,转过年来再参加会试,一口气考下来,也不用苦哈哈地等好几年了。”

    “叶姑娘,我不会去参加科举考试的。”龚阳认真地道,“以前我的确有这种想法,因为做官是我唯一的出路。可现在,我找到了更合适我的位置。

    仕途太凶险,我不想云罗跟我一起担惊受怕。跟叶姑娘一起做事,我感觉很自在,也很充实,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

    过半的家产连含糊都不打一下就要送给他,亲兄妹都未必做得到这一点,这个世上恐怕再也没有人比叶姑娘对他更好了。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不跟随的道理,哪怕全世界都说他吃软饭。

    说着话锋一转,“如果有一天叶姑娘需要我去做官,我一定会去的。”

    “我问你这件事,就是不想你因为帮我,耽误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将来后悔不及。”叶知秋苦笑地叹了一口气,“说来说去,你还是想多了。”

    龚阳深凝了她一眼,“叶姑娘的良苦用心,我很明白。”

    他说那话,是出自对她的敬重和感激,算是一种于她于己的双向承诺吧。

    钱媒婆被赶出成家之后,叶知秋和龚阳也好,其他知情的人也好,都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很快就淡忘了。

    深秋霜浓,一日冷似一日,冬日的帷幕也缓缓拉开了。

    这是冬元节的前一天,小喇叭村的村民几乎倾巢而出,聚集到山坳的池塘周围,兴奋又期盼地等待着……

    ——

第192章 饮鸩止渴

    池塘一侧,几十名壮汉身油布衣裤,手持网子、木桶、脸盆等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群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三两成组,均匀地排布在塘基上,每组配备了一个大号竹筛和两个木桶,

    池塘另一边的土坯房前面,以马婶为首的婆子媳妇呈方队排开,每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砧板,一把菜刀,一盆粗盐,一至数个木桶。

    老弱妇孺围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叽叽喳喳地指点议论。十几辆驮着水缸的马车一字排开,候在竹林旁边。

    叶知秋的腿伤已经完全好了,这会儿正笑吟吟地站在池塘出水口的闸门处。阿福,龚阳,云罗,多寿,葫芦,董家大丫头等人陪在她身边。

    元妈也被接过来了,只是她不喜欢凑热闹,和燕娘留在宅子里准备明天过节的吃食。

    碍于身份,凤康和沈长浩、王太医等人也没有露面。只有洗墨陪着小世子,和虎头、花花、妞妞站在一起。成老爹和杨老汉也来了,混在人群之中,笑呵呵地交谈着。

    眼见时辰差不多了,叶知秋对守在闸门旁边的六个壮实的小伙子一点头,“开始吧。”

    “好嘞。”六人答应着,齐数“一二三”,一阵轰隆哗啦的声响之后,硕大的闸门被拉了起来,青绿带黄的水透过铁丝网的缝隙倾泻而出,沿着沟渠一路高唱,向下游奔流而去。

    在人群的惊呼声中,一个巨大的水涡出现在池塘中央。水面缓缓下降,露出长满了墨绿色青苔和水草的内壁。

    “鱼,鱼,我瞅见老大一条鱼,比我爹脚丫子都大!”

    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大惊小怪地嚷嚷,引得人群爆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水面持续下降,鱼儿们随着水流游到闸口。前仆后继地撞在铁丝网上,发出沉闷的“嗡嗡”声。一个胆大的小伙子探身下去,抓住了一条被撞晕翻白的鱼,丢到小孩子们聚集的地方。

    “给你玩儿吧。”

    小孩子们尖叫着去抢。那鱼被他们蹂躏一番,鱼鳞斑驳,很快就奄奄一息了。

    旁边有个老汉看得直心疼,训斥那小伙子道:“瞅瞅你干的好事儿,又肥又大的一条鱼,生生让那群猴崽子给糟蹋了。”

    “左右也不差那一条鱼。”小伙子咧嘴一笑,“你说是不是,知秋姐?”

    “谁说不差了?”叶知秋笑着瞪他一眼,对龚阳和多寿他们道,“你们记着。待会儿少分他一条鱼。”

    龚阳但笑不语,多寿几人嘻嘻哈哈地喊着,“不分给他,让他喝泥汤。”

    小伙子知道他们是开玩笑,也不在乎。跟着一块儿起哄。

    水面越来越低,露出了无数道青黑色的鱼背,越来越密集,碰撞游动,挨挨挤挤。等到池水余下薄薄的一层,鱼群惊慌失措,纷纷翻肚。打眼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几乎铺满了池底,煞是壮观。

    人群骚动起来,各个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望着一池子活蹦乱跳的肥鱼大吞口水。恨不能立刻抓住一条来啃。

    “走啊,抓鱼喽!”

    等候多时的壮汉相互招呼一声,从塘基上滑进池子,有网的用网,有盆的用盆。有桶的用桶,将抓到的鱼就近送到岸边。守在那里的人接了,将鱼倒进竹筛。

    筛选之后,有的被送上马车,运到城里的酒楼;有的被送上砧板,被婆子媳妇们开膛剖腹,抹上粗盐,码进木桶,做成半成品腌鱼;尚未长成的小鱼们则被送到事先挖好、蓄了水的小塘之中。

    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热闹而忙碌。

    池塘里的鱼迅速减少,十几辆马车先后满载离去,百十多个木桶也都码得高高的。

    得了叶知秋的授意,多寿站在高处大声喊道:“知秋姐说,剩下的鱼都是大家伙儿的了!”

    “分鱼喽,分鱼喽!”

    大人孩子欢呼如雷,震得脚下的地面微微颤动。

    分鱼是叶知秋早些天下的决定,一方面是出于补偿宽慰之心,因为被修路和盖菜棚的活儿绊住,村里的人今年没有空出闲暇去掏洞。

    托她的福,大家手头比往年宽裕了许多,不缺掏洞得来的那点儿荤腥。可有些风俗习惯,一旦养成了,想要改掉很难。

    另一方面是为了平息民愤,修路和盖菜棚用的都是役工,是没有酬劳的。征工虽是以朝廷和官府的名义,可路是通向她这里的,菜棚也建在她的地盘上,难免有人将对朝廷和官府的怨恨转移到她头上来。

    日后她还要依靠村里的壮丁发展她的小农场,想跟他们长长久久,和睦相处下去,不想变成人民公敌。

    因此跟龚阳、阿福几个人商量了一下,便放出消息,收鱼的时候,拿出三分之一来,免费分给大家。每家都有,无论大人孩子,一律按人头分发。

    听说开始分鱼,塘中捞鱼的人愈发起劲了。每捞到一条大鱼,便冲叶知秋吆喝道:“知秋妹子,这条鱼可归我了啊!”

    “行,归你。”叶知秋不厌其烦,眉眼弯弯笑着,一一作答。

    借着树木的掩护,站在山坡上远观的两个人,望着她唏嘘感叹。

    一个语含轻笑,“此时的叶姑娘当真明媚耀眼!”

    “的确耀眼。”另一个语气中骄傲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