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堂前燕归来-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有事,你没有临时决断之权,难不成真的跟豪哥儿一般,最后折戟沉沙,饮恨官场?”老爷子苦笑了一下。

    “但学生还是太年轻了,所以学生之前跟您说过,想回家乡待上几年,熟悉一下地方军政事务,看看可有什么两全之法,扼危机于萌芽。”曾凡这回没自称微臣了,而是自称为学生了。事实也是,他进入翰林院正式授官之后,也就一直在正阳帝的身边,与其说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不如说是正阳帝一手培养的学生。

    而正阳帝对于他的这个自称也很舒坦,很多事也都袭上了心头,但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摇摇头。

    “现在那个位置没人敢做,真的做,有事敢逃的,回来朕千刀万剐他。不逃万一死在那儿,得不偿失。”

    “那请皇上下旨吧!”曾凡跪下了,这半级果不好升。而连正阳帝都这么说了,其实也表示形式之严峻了。

    曾凡在南书房这么多年,对两广形式非常了解。广州也是口岸,那里的官员也不好做,洋人无职却有权,朝中连对洋人不敬,怕引来对方不满而被斥责的先例。此时,弄得洋大人高人一等,单单就是一个广州的治安就是大大的难题;

    还有广西的拜上帝教,那里其实已经自成一体了。揭杆而起其实就是时间的问题。朝廷没有采取行动,说白了就是没钱,但曾凡想的是,此时不打了,等他们积聚够了实力再打,也就困难重重了。只是这个决心正阳帝下不了,而之前的两广总督是懒得管,怕出事。大家都知道这官不好做,两广总督的职位也空悬几个月了,此时让曾凡顶雷,还真是说不上是好差事了。

第73章 女人间的嫉妒

    曾凡的任命很快下达,对于不明真相的人,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态,包括那个想拉下曾凡为已任的贺某人。此时当距离太远时,他反而不敢再嫉妒了,人家此时是两广总督,那是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的位置。哪里还敢说什么拉他下来的话了。此时他都觉得自己之前是个笑话了。

    而安家和何家是知道内情的,急速的把他们叫到了安府,都想确认,曾凡是不是疯了,会接受这种任命?他此时该做的就是守在中枢,慢慢的把六部都走一遍,为进内阁做准备。此时外任,就算是封疆大吏也是分地方的,他该争取的是两江总督,而非两广!

    而李萍在后面对着安老太太,安元太太,还有大小何太太时,情况也没好到哪去。都做到这份上了,谁家的夫人也不可能是真的不管外头的事的主。此时,她们也不信李萍不知道这事儿,她们想问的是,为什么李萍会答应。她们绝对相信李萍是可以阻止这件事的。

    李萍有点奇怪,自己哪给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阻止这件事的,他们的目标是回家乡啊!谁知道皇上哪根筋不对,让曾凡升上去了。所以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是命啊。

    不过看着三位老太太,人家可都是关心的,她还不能不答,只能笑了一下,可张了一下嘴又闭上了,说啥呢?好像说啥都没用吧?只能再次干笑了。

    “笑啥,说话。”

    “假话是老爷不听我的。实话是,我们也都没想到皇上会有此一旨。”李萍双手摊了一下,一脸无奈。皇上已经金口玉言,三纲五常也说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还不是让他去死,只是给他升官。

    “唉,也真是,不过现在都不知道皇上是喜欢子诚,还是厌恶子诚了。此时此刻,真喜欢子诚,要么就该贬官去职,给新皇施恩才是。这般高升子诚,让新皇怎么办?真是前后都是一个死。”大何太太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不过说完了,又觉得不太好,忙笑着对她说道,“不过也是,此时是多事之秋,皇上可能还是信任子诚的,不然万不会这般才升二品没多久,又升为从一品,品阶上去了,也就下不来了。将来就跟元哥儿一般,真是出将入相了。”

    “就是啊,子诚才多大,不到四十岁,就已经从一品了,真可说是本朝第一人了。更何况是乱世出英豪,子诚性子沉稳,说不得做到后来,不管新皇旧皇,都拿他没辄的。”安元太太笑着接口。不过这话听着李萍都觉得酸溜溜起来了。

    李萍心里也是有本账的,想想,安元五品出京。五品时,他实际已经三十多了。当然,那时,算是升得很快了,三十出头,拿到个五品的地方官,若没有已经是辅臣的父亲在背后支持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而他到了四十五岁才坐到巡抚,那是从二品;五十岁升为从一品。五年升两级,他也算是二代里,官升得挺快的。但现在跟曾凡比一下,好像真是有些让人气闷了。

    “虚岁都四十一了!”李萍忙说道,虽说实际曾凡是十二月过生日,实际是才刚刚过完三十八岁的生日。而到了年底,他才满三十九岁。现在刚过完年,离生日远着呢。此时李萍都有点小小的骄傲了,三十八岁爬上从一品,不能说他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但本朝却是第一人了。

    “这丫头真是该打了,看看这张狂样,真是让人想捏她的小脸,看看是什么做的。”小何太太也笑了起来,轻轻的捏了她一下,算是给安元太太一点台阶下。她和李萍的关系算真好了,她儿子是曾凡教好的,现在儿子身边那个靠谱的副将也是曾凡送的,她可是希望曾凡官当得越大越好,越大儿子才能越有依靠。有什么比师生关系还可靠?

    “也是啊!看来我们也是想多了,子诚能有成就才是最重要的。”安老太太看看儿媳,忙笑着一块打起圆场来。心里也暗暗地叹息了一声,觉得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事非,媳妇不会想曾凡此时去两广对两个大孙子有帮助,却嫉妒子诚年轻,自己真是有些无语了,说她小家子气还是说自己不够聪明,挑错了儿媳?

    “其实也不是想多了,想来也是皇上无人可选,才如此这般。不然,相公也不会为报皇上的知遇之恩,坦然接受了。”李萍对安老太太还是充满了感激的,起身亲自给老太太换了一碗热茶。

    这些年,除了曾凡的升官。其它方面,她真的觉得老相爷、老夫人给他们的帮衬甚至超过了公婆和父母。没有他们,自己,溪儿在京中的生活万不会这般的恣意。李萍对老太太的尊敬与感激是发自内心的,任谁也挑不出一丁点不是来。

    老太太笑着轻轻的拍了她的手背一下,心里也颇有些默然了。不禁想到,儿媳只看到了曾凡升官快,却也不想想,这些年,李萍在京中是怎么过的。

    曾凡能如些顺利,除了他自己努力,还有在学里兼课攒下的人脉,有个好夫人,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些话,她埋在心里也许一辈子也不会说出来。说了,只怕媳妇还要以为自己说她不贤惠。但是夫人外交的功能之大,她一直深有体会。

    想想当年她讨厌对溪儿不好的那些小姑娘,于是连带着那些家的太太们也跟着倒霉。回头直接影响的是他们家老爷的前程。而自己家的这位媳妇,当惯了上位者,当年嫁进安家时,就是相爷家的少夫人,是人都让她三分。然后儿子带着她出京,在那一亩三分地里称王称霸惯了,真是都忘记自己姓什么了。

    而李萍则是陪着曾凡从七品一路走来,用她一万分的诚心打动了无数上官夫人的心,没有成为曾凡前进的阻力。这种品质,其实正是儿媳最缺的。现在她不担心李萍夫妇了,他们原本就是这么过来的。他担心自己这年过半百的儿媳,在这权贵如云的京城,怎么混?

第74章 正阳帝驾崩

    第一更

    安老爷子在书房里当着大何大人、小何大人,还有安元的面,把曾凡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现在那些世家们谁家不是把自己在两广的产业脱手,撤回两江沿岸的富庶之地?此时曾凡冲出来,安老爷子真的觉得浪费了他好好的一颗棋子。

    曾凡无奈苦笑,他自是知道老爷子他们怎么想的,只是他能说,他不是世家子,他没有资格说不吗?他有今天就是皇上给的,现在皇上让他去死,他也得毫不犹豫的去,更不要说只是去危险一点的地方升官了。更何况,为什么不想想乱世出英豪呢?只是这话,他不敢在盛怒下的老爷子面前说罢了。

    老爷子终于吼完了,气也用尽了,坐下。曾凡也就忙递了放温的茶,让老爷子一饮而尽。老爷子喝完了,捧着杯子,瞪着他又吹胡子瞪眼起来。

    “说话,别以为这招对我有用!”

    “学生并没什么好说的,升官非学生所愿,只是分君之忧却是学生之责。”曾凡双手抱拳,俯首对着老爷子沉声说道。直白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知道前面可能荆棘一片,只是总有人要走的,那么他就走一趟吧。

    大家再无话可说了,其实走到这步,原本也就没话可说的。皇上的旨意已经下了,在坐各人谁也没有让正阳帝收回成命的本事。此时也只是一种态度,表达了老爷子还是当他是自己人,关切他,才会叫过骂一通。要知道,这是临危受命,真的让他走过去,一个内阁辅政大臣,文渊阁大学士那是跑不掉的。就算安元,只怕将来也是不如他前程远大的,此时,大家在这儿也是交好之意。

    “那你打算怎么办?”安元是很了解那里的情形的,沉声问道。

    “原本我想回家乡,组建湘军,这些年我兄弟在团练上倒是极其用心,很有些心德,我想拉出来,配上些洋枪洋炮,先把邪||教一举破获,不让民众被其迷惑,继而引发大祸。至于之后的事,也就是与民休息。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二弟先组建湘军,以备不时之需。而我带着老三去广州,组建洋枪队。”曾凡和正阳帝也没白为师徒,这些天,他们俩倒是关着门讨论这事良久。也亏得曾凡是正阳帝的心腹,曾凡出征,正阳帝有种自己出征的感觉,觉得曾凡其实是代表了他的意志,若是换个人,其实正阳帝并没那么容易听得进去。要知道,曾凡提出的策略,早就有人提过,只是提了又能如何?老爷子不听,还能怎么着。

    “那钱呢?”安老爷子首辅多年,当然知道,这里最难的就是找钱了。

    “皇上允我自筹军。”曾凡沉吸了一口气,话说完了,他的肩膀都好像沉了一下。好像一付千钧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头。

    在场的所有人都怔了一下,一股无形的压力好像都挤在了他们的心头。自筹军饷,这代表了什么?就是说,皇上给了曾凡养私兵的权利。以后曾凡的军队可以叫做曾家军。不受任何人的挟制,那支军队只有曾凡一个主人。

    古往今来,以自己姓氏成军的大臣无一例外的都死于非命,宋时的杨家军、岳家军,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了。更何况,此时不但内忧外患,更重要的是,在座的几人都知道,正阳帝活不了多久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曾凡接了正阳帝这样的诏书,让新皇怎么想,弄不好,曾凡摊子都还没铺开,就得被新皇随便找个理由千刀万剐。

    大家都沉默时,外头突然传来了钟声,所有人都一惊,一齐坐直了身子,心里默默的数着钟声数。不过刚刚过完年,朝中无甚大事。宫里敲钟除了边关告急,要么就是皇帝驾崩,已经没什么是值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