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世家-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年纪最小的李廌,宋神宗到没有难为他的意思,他本是华州人,又没有官职在身,所以是第一个进京的。宋神宗把他派到保育院,呆了整整的十天,这才将他送到了孙觉那里,让这位坐镇关中的老臣安排一些差事,磨练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至于他能够在蔡道那里看明白多少东西,那就要看他自己的理解能力,和之后在地方上实践时候的感悟了。

    有关国家的三件大事。

    元丰六年正月正旦,司马光上呈了那本由他主持编修的书,并被宋神宗亲自命名为《资治通鉴》。几个月之后,宋神宗下旨擢升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而范祖禹为秘书省正字。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宋神宗知道司马光的本事,也就是修修书,当个御史。掌军和亲民官都不是适合。而司马光看好的范祖禹也同样如此。

    比较讽刺的是,当初,王安石就非常器重这个范祖禹,可惜的是,这个人跟在司马光身后,一心只知修书,根本就没有搭理过拗相公。

    元丰六年,宋神宗本欲发大军继续征伐西夏。

    因为蔡道的献计献词,没有了沈括继续呆在延安府,没有了徐嘻这个大宋朝版赵括的继续领兵,元丰五年也就没有了永乐城的惨败。这也是蔡道在事后才知道的情况。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计谋,一路人马一次小小的的防守反击,只一路就消灭了西夏国大军整整五万人马。

    西夏国损失的人数既不会让整个西夏国元气大伤,可也会让西夏国忌惮如今大宋国的势力,选择隐忍并且潜伏起来,以待将来。

    可是,苏轼和大将刘昌祚合作无间,干出得成果实在是太过于出色了,让刚刚熄灭的覆灭西夏国雄心壮志的宋神宗又重新燃起了心中的。

    希望刚刚升起,宋神宗就被自己选择的人泼了一盆冰凉彻骨的冷水。

    历史上永乐城之战大败的罪魁祸首有三个——沈括、徐嘻和种谔。

    沈括是祸端,徐嘻是祸首,种谔却是犯了一个领军将领不应该犯得大忌——拥兵不救。

    如今,沈括虽没有被降职,却被彻底的调离了前线。

    可徐嘻和种谔却被同时安置到了熙和路,大军就驻扎在五路伐夏中得到的兰州。

    原本如果只有种谔在兰州的话,西夏人想要偷袭兰州,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有徐嘻这个大宋版赵括在,就让西夏人的大军找到了这么一丝破绽。

    西夏国的统帅虽然智商不及种谔,却也不是个易与之辈。

    先是派大军袭扰会州,种谔亲率大军救援。而后,西夏国就派偏师围住了兰州。

    此时的兰州,刚刚才被大宋国收复一年多,城墙残破不堪,五路伐夏时的大军虽然因为中官李宪而保存了下来。可是,已经被种谔带走一半大军,留下的将领有能力也不少,却不得不临时接受徐嘻这个半吊子文官的辖制。

    在西夏军围城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前,就探知了这一情报,却不敢出城进攻,只敢婴城自守。还振振有辞地说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

    他竟然还亲自执刀,自率亲军监督兰州城中的将士拒战。

    先机已失,唯一的生机就这么白白的错过。等到西夏大军彻底围住兰州的破烂城墙,宋军将领们看到城外越聚越多的西夏国大军的时候,就知道大势已去。

    说起来,种谔带走近半的精兵,并不算中计,因为他直面的就是西夏国的统帅,大军也足有十多万人马。不过,西夏国为了雪元丰五年惨败泾源路之耻。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这次出征的时候,在袭扰会州的大军中掺杂了近半的女兵。这样,就为攻击兰州的大军留下了充足的人马。

    种谔带领大军在会州附近和西夏**队对峙了整整七天的时间。等到他发现对方的怪异之处,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兰州被攻破,又重新被西夏国所占据。这样惨烈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熙和路。

    “书生误我!”这是种谔得到消息后,吐血昏迷过去前说得最后一句话,也是这位在宋夏边境上征伐一生的老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的打击面有点大,可是,听闻这句话的读书人并没有责怪这位老将军。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句话中的书生指的就是徐嘻。

    仅仅过了一个月之后,急怒攻心的种谔就这么死在了病榻之上。

    没有了永乐城之败,他的一生还算是圆满。虽然从结果论上看,兰州之败,种谔逃脱不了关系。可实际上,宋神宗和朝中的大臣心中都明白,此次战败,真得和种谔关系不大。

    错就错在,徐嘻,这个宋神宗和吕惠卿共同赏识的书生。很多人都为了这个人劝谏过宋神宗,不宜重用于他。

    蔡道入境之后,也曾经直言不讳地指责宋神宗,胡乱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徐嘻。而‘大宋赵括’这个外号,就是蔡道给他取得。

    可作为一个皇帝,宋神宗始终坚信自己的眼光,虽然没有继续坚持修筑沈括和徐嘻共同建议的永乐城,可还是将徐嘻派到了兵力最为精锐的熙和路。

    这个草包居然和那位千古笑柄宋襄公一样,在战争中坚持古礼。同样面对的是蛮夷之国,同样的食古不化。结果自然也是一样。

    兰州城破,能够从中突围的将领和士卒根本十不存一。幸好,兰州城由于收复时日尚短,朝廷还没有来得及移民于此。也就避免了像原本史实中永乐城之败,导致近十万民夫和工匠失陷在西夏国的屠刀之下。

    有逃出来的将领和士卒作证,宋神宗再想包庇战死的徐嘻,蔡道首先就不会答应。得知消息后,蔡道亲自写了一道奏折,恳请宋神宗严惩徐嘻。

    朝中的大臣,不管是保守派亦或是变法派,也没有人出来帮腔,徐嘻虽然是个文人,但他根本不是由正途出身。当初只是在自己的策书中谄媚地说了变法的好话,便从一介布衣,变成了如今的镇守一方的大臣。更何况,他的后台——反复无常的吕惠卿已经倒台了。

    对此情况,宋神宗不得不严办已经战死的徐嘻,将他的家人贬到了岭南。已经病死的种谔作为主将,举措失当,降官一阶。

    xbqgxs

第205 死了的和没死的

    对此情况,宋神宗不得不严办已经‘为国战死’的徐嘻,将他的家人贬到了岭南。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死了的是徐嘻和种谔,没死的是王文郁和王浩。

    其实,这次的兰州之战实在史实中真实发生过的战斗。

    可惜,由于蔡道的乱入。

    原本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的兰州之战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

    原本兰州大胜的功臣——七百破十万的王文郁,在五路伐夏惨胜之后,只跟随着他的主将王浩,和中官李宪一起被贬去了河东路。

    而原本死在永乐城之战的徐嘻,就成了这次兰州之战惨败的罪魁祸首。

    唯一受此牵连的就是主将,已经病死的种谔,作为熙和路经略使,他举措失当,中了西夏军的奸计,带走了把守兰州的大军,兰州守备力量变得脆弱不堪,导致了降官一阶。

    当然,种谔也不算无辜,他在原本史实中的永乐城之战中,因为很徐嘻不听自己的劝阻,而迁延不进,永乐城被围的时候,他也拥兵不救。导致永乐城大败。

    比较倒霉的,就是那位已经被调往他地的沈括,他最终也没有能够逃过惩罚。就凭他过往对徐嘻的赏识有加,其他人也不会饶过他。

    由一州的知州再次被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也开启了他一生之中最为灰暗的日子。其实,说起来,这件事对沈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既这让他可以远离朝堂上的党派之争,也可以潜心研究学问,著成华夏第一部百科全书《梦溪笔谈》。

    另外一位曾经举荐过徐嘻的大臣,吕惠卿已经贬无可贬,宋神宗便下诏永不叙用这个还算是有能力却权欲极重反复无常的大臣。

    元丰六年二月,兰州城被破,蔡道上了一道措辞激烈的奏折,宋神宗的病就是这么来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此次大败之后,宋神宗旧疾复发,原本的那点雄心壮志也彻底消磨殆尽了。

    结果就是,原本对蔡道宠遇有加的宋神宗,突然对他的态度冷淡了起来,冷淡二字都有些轻了,官家的态度甚至变得极为冷漠起来。

    更为糟糕的是,皇储延安郡王赵佣原本对蔡道的态度就时好时坏,他认为宋神宗这次旧疾复发,罪魁祸首就是蔡道,正是因为他的那道奏折才引起的。

    底下的那些大臣们都没有出面强谏这件事,他一个无官无职,身上只有寄禄官的小孩子居然敢参与这种事,民间知道的自然是一片叫好声,可是无论是官家、后宫、皇子或者大臣们都对蔡道感到厌恶已极。

    所以,这位未来的皇帝对蔡道的态度已经变得极为恶劣。

    在所有人的眼中,蔡道的前景堪忧啊!

    ……

    文臣中,又有死了的,和没死的。

    元丰六年,活了八十岁的富弼死了。

    可原本应该已经死了的曾巩。却因为蔡道,而活了下来。

    曾巩母亲的病逝。很有可能就是这位学识渊博的长者身体突然过世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不好,在蔡道的提醒和帮助下,老夫人病情痊愈,蔡道再积极帮助曾巩调理身体,这才算是将曾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然,蔡道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起码,他为自己的蔡氏学堂找到了这么一位名声远播的山长和良师。

    曾巩,号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是南丰七曾的魁首人物。他出身儒学世家,名臣之后。

    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由欧阳修亲自主持的科考,才进士及第。自进入仕途之后,就一直在地方上亲民官和史官的位置上打转。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吕公著的一番不负责任的评论,‘巩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导致明明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的曾巩,一辈子他未能当上丞相。

    天下宰辅,非韩即吕,这是宋仁宗给大宋国留下来得一个极大的隐患。

    反而是吕公著他自己,其实也就是个庸庸碌碌的官僚而已。

    如果他本身为政清廉,那还好说。

    可是,吕公著偏偏出自世家大族,没有在地方上穷奢极欲、巧取豪夺,就不错了。如果不是靠着名相吕夷简的威名,朝中又有那些世家大族的帮衬,他本身也就是百里之才而已。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窃据高位这个成语,说得就是这样的人。从中也不难看出,这位志大才疏的宋神宗,其识人用人的能力可见一斑。

    陈师道是蔡道和这位大家联系起来的桥梁,蔡道自陈师道进京后,就借着这位才子是曾巩的弟子的由头,拜访了这位大文豪。

    其实,这段日子,曾巩已经很久没有见客了。

    早在元丰五年四月的时候,宋神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