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公著一直和文彦博担当,元佑元年,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一对老冤家双双历史,却把大宋朝这个烂摊子留给了他们两个。
说实话,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后世的那些文人儒生,在评论元佑这八年执政期间,太皇太后高滔滔如何如何勤俭廉政,励精图治,都说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而且,还评论,这八年也是大宋朝最后一个国势较强的时期: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
其实,这些话,在原本没有蔡道的时空,比没有什么错。保守派废除了新法,让大宋朝的政治又重新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之上。
与民休息,休养生息,是所谓大治之世共同的特征。
说穿了就是三个字——不折腾。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就是太能折腾了,他自己没有什么本事,而且其意志也不太坚定,却喜欢不停地折腾。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之前尚可,王安石一下台,宋神宗就立刻放任保守派和变法派,这两派大臣互相攻讦,而且,宋神宗自己既没有什么军略,又没有看人识人的眼光,还一直穷兵黩武,大大的损耗了大宋朝的国力、民力和军力,让大宋朝这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贻笑四方。
昔日,汉武帝使贤用能,布兵四方,结果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叫威震四方。
而宋神宗,识人不明,专用庸将,专兵于西夏,结果呢?攻必不克战必不胜,那也只能叫做丢人四方了。
xbqgxs
第378 吕公著病逝2
而宋神宗,识人不明,专用庸将,专兵于西夏,结果呢?攻必不克战必不胜,那也只能叫做丢人四方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熙宁七年,宋神宗派韩缜和辽国谈判,却割地六百余里。
熙宁八年,地处南方的大越国派重兵进犯广南西路,南方除了邕州地方官苏缄率众顽强抵抗以外,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降。
熙宁九年,郭奎率军三十万远征交阯李乾德,于富良江之战大破其军。可是,因为北方的禁军不适应大越国潮湿的天气,导致部队病亡过半,不得不接受大越国的乞降,罢兵还朝。
结果,邕州被屠城,三州之民被劫掠到大越国一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至于,宋神宗一直灌注全部心力去对付的西夏国。
主动进攻的时候,更是鲜有胜迹。
熙宁年间,
熙和路之战,
大宋朝之所以能够从陕西路向西攻取了青唐吐蕃和角厮罗等政权,拓地两千余里,建立熙河,并对西夏逐渐开始占据战略主动。
这可是大宋一代名将王韶个人的功劳。
王韶上了那道著名的《平戎策》之后,宋神宗给了王韶什么样的官职——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说穿了就是一个要人没人,要权没权的一个弼马温型的苍蝇官。
如果不是王韶个人能力通天的话,就算再换一个人去,也根本就拿不下青唐。
就是这,王韶最后还是和宋神宗在处理青唐事宜的问题上,起了很大的冲突,最后被变为地方官。一代儒将,费劲心力,却是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五路伐夏
元丰四年,趁西夏国内乱之际,
大宋国发动了五路伐夏之战。
由于宋神宗不放心其他将领,便专任高遵裕监督其他各路人马。
结果呢?
有能力的太监根本就不鸟他,李宪守在自己攻下的兰州城,根本就没有去和高遵裕汇合的意思。
而没能力的太监和有能力的将领却被这厮坑惨了。明明就要攻下灵州城,却因为宋神宗看好的高遵裕嫉贤妒能,坐失良机,将一场快要打赢的战役生生打成了大溃败。
这个五路伐夏之战,由败转胜的罪魁祸首——高遵裕,如果不是蔡道进言的话,他就仅仅是被贬到荆湖北路,在那个里汴梁城不是太远的地方养尊处优呢。
不处理高遵裕败军之罪,真得是因为这厮是太皇太后高滔滔的亲伯父吗?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愿意,宋神宗之所以没有重处高遵裕,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颜面。
还有那个徐嘻,很多人,包括蔡道都已经一再警告过宋神宗,千万不能任用这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干预军事。可是,宋神宗却仍然一意孤行,没了历史上的永乐城之败,徐嘻却被安置到了兰州城。这一次,蔡道虽然暗中让沈括丢了官职,却让他避过了永乐城之败的罪责。
结果呢?
自然还是没有好结果,种谔那一次也被坑惨了。他是深受其苦啊!
种谔负责镇守的兰州城,却被徐嘻这个书呆子给丢了。
至此,五路伐夏时仅存的胜果,也被宋神宗那神一般的识人能力给彻底葬送了。
仅就这一点而言,宋神宗却和宋仁宗有着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极为相似的共通点。不过,宋仁宗当政时期,和西夏之间战争,更多的是在防守的时候遭受了非常大的失败。
高滔滔休养生息的策略的确是对百姓们有利,不过,这却是有一个前提条件。
风调雨顺。
特别是北方地区,田地里每年只能耕种一季的粮食,如果风调雨顺的话,老百姓们即便是没有寸土的佃户,也能生活的很好。
可是,一旦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地方官员上下齐手,贪污日常的税收和朝廷拨付的救灾粮食。这样与民休息的政策,也就很难见效。
况且,如果,大宋朝汴梁城里的仓库和归属于皇室的内库中没有足够应对灾年的粮食的话,那别说安居乐业了,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更是成为了空谈。
这个世空,就是因为蔡道的存在,才让宋神宗推行了那个藏富于民计划,让在王安石变法中得到的粮食和财物,并没有留下来太多,而地方的府库和常平仓更是被他在暗中主导的硕鼠计划掏空了。
就这样,连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让原本财政良好的大宋朝又一次回归了宋神宗继位初期的模样。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切都归零了。
这一次,是真正的归零了。
这一段时间,属于户部的粮仓早就入不敷出了。而文彦博和吕公著从内库当中借下的粮食和财物不但没有能够及时归还,而且还越欠越多。
反正,看那样子,即便整个中原再来一次元丰六年那样的大熟场面,也根本归还不了对内库的欠款。
这无疑,让文彦博和吕公著这两个声名不佳的丞相,在官员和百姓当中变得更差了。
而且,就连太皇太后高滔滔的名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连和影响。
毕竟,文彦博和吕公著虽然是司马光召集入京之后,才当上丞相,可是,表面上来看,这两个人的确是高滔滔自己下得旨意,也是她亲自任命的官职。况且,司马光早在元丰八年就已经被气得吐了血,一直躺在病榻之上无法言语,更不要说理政了。
不过,吕公著并不担心自己死后,后来者会改变他的政策。接任他位置的人,却是之前在汜水关床下偌大名声的吕大防。
元佑三年,吕公著逊位,吕大防就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提举编修《神宗实录》。
元佑四年,吕公著便于3月17日病故。
同一年的春天,大宋朝的京畿地区以及河北地区再次遭遇旱在,虽然这两地地方无论是受旱面积以及受旱程度都比不上去年,可是,却让太皇太后高滔滔彻底茫然了,而保守派大臣文彦也终于顶不住压力,主动请辞了。
因为,执政的四年多时间里,文彦博和吕公著可谓是毫无建树可言,特别是京畿地区,自他们掌权之后,可以说是年年遭遇各种各样的灾荒。
元丰八年河东路的大雪灾和元佑元年的旱灾,那个时候,反生这些自然天灾,还有李宪、蔡确和章惇这些人替他们背黑锅,天下的臣民也还能够谅解他们执政的艰辛。可是,从元丰元年冬天开始,京师就一直受到旱灾的困扰,京畿地区的百姓对于这一点印象尤为深刻。
京师唯一没有遭遇旱灾的是元佑三年,可是自然灾害不仅仅只有旱灾而已。
xbqgxs
第379 新的党争1
京师唯一没有遭遇旱灾的是元佑三年,可是自然灾害不仅仅只有旱灾而已。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元祐二年冬,京师也遇到了特大雪灾,规模和时间虽然比不上河东路的那一次,可天上的大雪仍然下了好几个月,一直至入春都不曾停止。
天气长久阴天,室外的温度也就自然持续寒冷,太皇太后高滔滔也只好停止了上元节游幸这一活动。
她再次和皇帝分道去汴梁城中的寺庙和道观中,为天下祈福,以求菩萨和真君能够显灵,降德音于受苦受难的诸路百姓们。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倒罢了。
元佑元年,随着王安石之前颁布的新法全都被废除之后,文彦博和吕公著执政之下大宋朝并没有慢慢变好,却是在慢慢变得更加虚弱了。
河北保甲的叛乱,让河北的防御能力持续减弱。王安石的保甲法的确是有诸多的问题,可有一点事实,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那就是,河北诸路的百姓们的确是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他们在闹事之初,在面对河北诸路府州县厢军的时候,一直是处在上风的。
即便狄咏带着禁军轻松平定了那些保甲中比较出名的叛乱团伙,可是,那也是凭借着禁军手中精良的装备才做到这一点的。狄咏发现,他所带领的那些禁军中的精锐,在面对叛乱保甲的时候,如果是单对单,没有弓箭助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占到一丝上风。
狄咏的确不是个善于野战的名将,而且,他带兵出征的时候,往往都是谨慎的过了头。这一点,让文彦博和吕公著都非常的不满。浪费了无数的钱粮不说,却一直不能彻底剿灭叛乱的保甲,也难怪那个时候,就连太皇太后高滔滔都对狄咏起了疑心。
好在,有蔡道的帮忙,狄咏在抛下禁军,独自回京以前,将他带去的禁军队伍集中起来,由副将带队将禁军部队集结到大名府城下。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为那些想要逃到太行寨各个山寨里,被迫参与到叛乱之中,却被禁军的部队冲散的河北路百姓们让开了一条生路。
因此,狄咏独自回京之后,就被高滔滔和两位丞相杯葛了。
后来,高遵裕还是终于后来了,他亲自前去大名府将那些禁军部队都带了回来,也算是解除了高滔滔心头的一个隐患。
本来,文彦博和吕公著也是打算派高遵裕去河东路,协助郑侠出兵剿灭那个狮子寨的。可是,由于连年遭遇旱灾,出兵可是要打仗的,眼见得国库之中的粮食越来越少,这件事也只好就此作罢。蔡道、蔡攸和蔡卞的那些儿子也在就被这些保守派的大臣们置诸脑后了。
蔡京和蔡卞这个时候,一个在王安石的坟前结庐守孝,一个缩在孝慈里老家,避风头、观风色,自然顾不上自己的大儿子了。
于是,蔡氏兄弟就这么被人们华丽的给遗忘了。
因为之前救灾的功绩,以及吕公著临终之前的极力推荐,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