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城对袁家来说不可或缺,因为只有得到宋城,才能使得整个宋州西部和南部形成一个整体,相反宋州东部和北部就要松散一些,我们可以考虑并入曹州,或者设立单州。”蒙充语速略快,“而我们能够取得下蔡、山桑、永城、临涣,不但可以让新设宿州更为稳固,同时也能大大加强我们在淮水中游的控制力,加上我们南部水军的优势,实际上整个淮水流域都已经在我们控制之下了,这对于建立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裨益良多,尤其是我们面临与沙陀人争夺中原,以及郡王的河朔攻略时,这极为重要。”
江烽心中赞许,但是却面无表情。
蒙充的观点有些接近于崔尚,巩固淮水流域的基本盘,只不过从淮南扩展到了淮北,也就是包括现在的淮右镇和武宁镇两镇,包括淮右的光、浍、寿、庐、濠、滁、和、舒八州,武宁镇的徐、泗、宿三州以及可能会新设的单州。
淮右无疑是基础条件最好的,有淮水及其支流和芍陂这些灌溉设施,历来就是粮仓之地,工商业和交通都很发达,而且周边势力也不强,堪称绝佳的大后方。
淮北也差不到哪里去了,一马平川之地,虽说前几年因为蚁贼的肆虐而遭到破坏,但是这两年已经慢慢缓过气来,加上淮右大力发展水利灌溉体系,所以很容易就能赶上来,这两片土地依托淮水发达的灌溉和运输体系,还有诸如冶铁、陶瓷、制茶、造船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足以支撑起徐州和任何一个强藩的对抗。
当然,现在徐州要独立对抗沙陀人和契丹人肯定吃不住,但是如果单独面对这二者中的一个,江烽觉得不会惧怕对方。
如果能够再缓上两三年,就算是契丹人和沙陀人联手,他也一样不惧,他有这个自信。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拖时间,这两三年内要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的战争,让徐州方面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谋发展。
陈蔚和崔尚当时提出的方略就是平卢、淄青和天平三镇以恢复发展为主,巩固当前局面,保持对周边战略压力,而淮右和武宁两镇则要加大力度发展经济,如果可以,哪怕谋夺宣州或者楚州这样可以进一步夯实徐州经济实力的地方,只要不是让徐州陷入全面战争的战事,都可以考虑。
但考虑到可能要和契丹人交锋,江烽认为必要时候也应当在北面适当采取攻势,比如夺取棣州、德州和沧州之地,成德节度使张处瑾现在对这几州的控制力薄弱得可怕,可以说徐州真要夺取这几州之地易如反掌,张处瑾也拿不出多少应对办法来,这个策略也是王邈极力支持的。
在崔尚、陈蔚他们看来王邈是有些私心,很容易引发河北三镇对徐州的敌意,但江烽确认为王邈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多少私心杂念,或者说有,那也是符合徐州利益的,并不矛盾。
张处瑾在河北三镇中的地位不高,而且与卢龙刘守光和魏博罗周翰之间关系都很差,加之其主要根据地在镇、定、赵三州,冀州虽然是其节度使府驻地,但是对东面诸州的控制力远不及西面的镇、定、赵、深诸州,所以东部诸州也是屡屡兵变叛乱,沦为现在的近似于羁縻的状态。
在王邈看来,现在就是拿下棣、德、沧三州的最好时机,要趁着契丹对卢龙那边的渗透还不够深入,抢在契丹控制卢龙镇之前把棣、沧、德三州打造成为抵御契丹人南下的桥头堡,依托漳水、滹沱水、狐狸淀为屏障,可遏制契丹铁骑南下,作为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再次,亦可以永济渠为第二道防线,这样梯次防御,可有效阻遏契丹铁骑的长驱直入。
不得不说王邈的观点要比崔尚、陈蔚他们的观点更为主动积极,尤其是可以利用永济渠、漳水、滹沱水这几条河渠来作为屏障,将北部水军的水军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如果能让东海贼出身的北部水军充分发挥蛙跳作战之术,袭扰契丹北部腹地,也能有效牵制契丹南下的动作。
但关键在如何来合理的安排分配时间节点。
无论是要夺宣州,还是抢占棣、沧、德州,都需要把握好时机。
宣州现在是蚁贼控制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蚁贼的锐气已经渐渐丧失,与李吴、钱越的战事也陷入了僵局,宣州不但地域辽阔,而且拥有铜矿和冶炼基地,如果能拿下,对徐州的实力有很大补充,同时也能让徐州的势力范围扩展到大江两岸,但如何来把握时机夺取此地,也需要精密策划。
对棣、沧、德三州的攻略在江烽看来相比之下反而要简单一些,成德军不值一提,尤其是在这三州的驻军与张处瑾之间关系一直紧张的情况下,要拿下这三州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拿下才能不刺激到魏博军和卢龙军,这却需要拿捏好。
魏博军这边还要好一些,罗周翰面临着靠山大梁的溃灭,自顾不暇,根本无力顾及其他,但是卢龙刘守光那边肯定会这一举动难以接受,但是刘守光更大的压力是来自契丹人,只要刘守光不彻底向契丹人屈膝投降,那么他就不可能来插手过问棣、沧、德三州的事情,顶多也就是威胁、抗议,搞点儿小动作罢了,这对于徐州来说都没有什么。
但对这三州的动手还是需要在对沙陀人的关系稳定下来更合适一些,否则很容易擦枪走火。
“大郎,你觉得袁氏会接受我们的要求么?吾是说,以宋城换取山桑、县、永城、临涣,还有颍上和下蔡。”江烽思考了一下才又道。
“县恐怕有些难度,县是亳州东部门户,县一丢,谯县门户大开,尤其是下邑又被我们控制的情况下,袁氏不会答应。”蒙充思索着,“颍上也有些难度,颍州只有区区四县,若是颍上也交给我们,颍州就只剩下两县,难以成州了。”
“县的确有些难度,谯县是亳州州治,地位重要,但颍上如果我们不拿下,淮水北岸这一段,始终缺乏一个支撑点,水军活动缺乏纵深,尤其是颍水活动范围大大受限,我们要想办法拿到。”江烽沉吟道:“当然这可能需要拉锯战。”
“前提是要看我们在宋城这一战能不能打好,如果现在就停战,属下估计县和颍上都很难谈下来,甚至永城都未必能行,……”蒙充踌躇着道。
“哼,吾给淄青军、武宁军都通报了情况,透露了意图,至于说能不能打,打到什么程度,我相信他们能够领悟到才对。”江烽轻哼了一声,“谈归谈,打归打,谈不好就打,打下来再谈,总能谈好,但是时间有限,所以这要看淄青军和武宁军能不能给吾带来好消息了。”
*****************
武宁军抵达宋城使得整个城中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起来了。
连续几日淄青军与蔡州军在宋城西部的激战,使得整个城区西部都变成了战场,许多宅院都被双方军队征用,大量的远程打击器械、防御器械、术法器械都广泛使用了起来,很显然,无论是蔡州军还是徐州军,都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蔡州军得到了来自陈州和谯县那边的增援,除开这段时间双方鏖战的伤亡,现在蔡州军盘踞在西城内外的军队仍然超过了三万人,但现在随着武宁军主力抵达,占据了大半宋城的徐州军已经超过了五万人,在兵力上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都督,王都督和洪将军过来了。”柴永踏进门便道。
“快请!”刘延司经过了一两日的恢复,伤势已经恢复了大半,唯一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那枚通天环给他带来的伤害。
他还是小觑了这类宗师级别术法武器带来的危害,到现在仍然未能将那一抹术法之力带来的伤害彻底修复,估计真正要痊愈,要等到这一战之后去了。
好在柴永实力不弱,现在随着王守信、秦汉的到来,小天位强者这边已经多达四人,徐州军这边已经不惧任何挑战,也敢于发起一战了。
“六郎,伤势恢复得如何?”王守信和刘延司的交情自不必说,洪葵也是一上来就询问伤势:“某这里有郡王去年开炉炼制的两枚丹药,或许能对都督的伤势有所帮助。”
“呵呵,不必了,某这伤是术法之力所伤,寻常药物怕是无益。”刘延司摆摆手,大气的道:“日后某会慢慢炼化,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打好这一仗,把这帮蔡州军撵出城,郡王来的信你们那里也应该有,意思也应该明白吧?”
第二百零八节 不甘心,要一战
“当然,蔡州以为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赖着不走,真是天赐良机,我就担心他们一下子给溜了。”王守信也是早就渴望一战。
在淮右攻平卢时,他和刘延司都没有能捞到一战就宣布了平卢镇的易手,要说没有一点儿不甘和失落肯定是假话。
现在虽然换了一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还是徐州的生死大敌,这对于王守信他们这些平卢出身的武将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展示机会。
刘延司在之前发挥得并不好,虽然斩杀了一名蔡州武将,但是不过是一个小字辈,在宋城攻防战中,蔡州军成功的守住了西门,而且拖到了援军的到来。
“哼,他们不会溜,还觉得能占住宋州来和郡王讨价还价呢。”刘延司轻哼了一声,“郡王信中的意思也说了,最终可能会以谈判来解决,但是在谈判之前和谈判之间,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让我们便宜行事,你们武宁军来了,如果就这么白白坐在这里休息,那还来干什么?”
“呵呵,六郎的想法正合某意,不好好打一仗,怎么让蔡州军明白,宋州不是他们可以痴心妄想的。”王守信也是喜笑颜开。
等的就是这句话,这一次武宁军增援而来,还是要以淄青军为主,现在刘延司这个态度也就让王守信放下心来,虽然武宁军还有一部没来得及赶上来,但是现在的兵力已经足够来一场大战了。
“那刘都督之意,这一战如何打?”洪葵更关心具体怎么打。
“武宁军有几个步军到了?”刘延司问道。
“已经到了五个步军进了城,配备齐全,另外三个军也到了城外,骑军有三个军都驻扎在城外,随时可以发起进攻。”王守信显得信心十足,“如果加上淄青军这边的兵力,对付蔡州军应该绰绰有余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蔡州军的兵力也就在三万人上下,其中三个军骑军,大概在七千人左右,一个军布置在城内,其余两个军布置在城外,配置和我们这边相仿。”柴永沉吟着道:“蔡州军那边也布置了相当数量的投石车和重弩,还有一些诸如巢车这类的器械,现在他们把临近西门那一带的一些毁坏的宅院拆掉,以便于小股骑兵突击,另外也将这些器械布设在宅院中,加上一些新建的哨塔,是准备要打持久战、阵地战的架势,如果我们要打好这一仗,还得要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来打。”
柴永的意见很受刘延司、王守信和龙葵的重视,这段时间刘延司受伤基本上是柴永主持大局,而王守信和龙葵带领的武宁军初来乍到,对情况并不熟悉,虽然从兵力对比上来说徐州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但是蔡州军的动作不慢,就利用这一段时间把西门这一带规划打造起来,尤其是把一些器械和术法都布设起来,这对于要想一鼓而下的徐州军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