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的利益。

    然后他又分析了对于不同国家的态度。对于敌国就应该跳出义的限制,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做,那种站在道德的高度随意点评己方不义的行为简直就是叛徒。但是任何不义也要有度,对于蒙古鞑子,对于西南的叛民,对于类似于靖难的内部敌人,就不能用同样的办法,要注重当前和长远利益;

    对于友国,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平等的交往,不能做冤大头,为了面子不要里子这样的事情少做;

    对于国内要讲义,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握有权力的人都应该受到义的限制,特别是皇帝,他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人民为他服务。

    徐溥不由得拍案叫好,说的太透彻了。他迫不及待的把张超喊了过来,他需要好好谈一下,奥,不着急,再看看第三篇。

    第三篇就是论人口。张超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分析,随着牛痘和黄连素的推广,人口生育率必然会提高,死亡率会下降,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口大增。

    他又提出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说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人口大量增加造成的危机,这就是中国治乱循环的根源。

    在这里张超先知般的提出了一个预言,他认为明朝的北方有可能在未来,更准确的说,二三十年之内,有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造反,根源在于北方严重的生存危机。

    张超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因为医药产业的进步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对于明朝热带地区的开拓和北方辽东等地区的扩张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可以将这些多余的人口迁走。

    等看完张超这三篇策论,徐溥感觉手都在发抖,特别是张超对于北方造反的观点,让他感觉毛骨悚然。不管张超的预言是否可以实现,他都需要问一个清楚,越清楚越好,于是他让自己的随从记录,他要记下这一次跟张超的交谈。

第273章 大同世界() 
张超见徐溥有些疲倦,“先生,我们都辩论了十几天了,还要争下去吗?”

    是的,这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他们这场谈话会拖延如此之久。张超拿出这三篇策论就是要试探一样徐溥这样的儒家精英对于他的观点的看法。

    但是张超没有想到两人先是为三篇策论的观点争论,然后为论据争论,再然后甚至为策论的每一言而争论,到最后为了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而争辩,抄写的人抄的累了,就换人,笔墨纸砚不够了,就靠岸去买。

    最后只剩下了厚厚的一大摞,到底记录了多少张纸谁也说不清楚,这是古代理国思想和现代治国思想的碰撞,结果就是徐溥和张超各有各的道理,谁也没说服对方。

    “当然要辩论,你竟然能找到老夫的这么多不足,老夫也发现你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理不辩不明,老夫引退了,时间多的很。”

    张超也万万想不到徐溥竟然这般老而弥坚,最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阁老,学生很多论据确实有含糊的地方,那咱们就把这次运河谈付梓出版,让天下人来评价,让天下人帮忙找论据。”

    徐溥听完,沉默了一会,良久,他以坚定的眼神看着张超,说道,“那就出版,只不过有些措辞需要重新修改一番,就让天下的有识之士一起讨论吧。”

    张超深施一礼,“阁老如此开明,学生多谢了。”

    徐溥坦然的受了这一礼,“虽然学识上你不需要谢我,但是有我在,你会减少很多麻烦,所以老夫能够受你这一礼,这就是你写这三篇策论的目的吧。”

    张超默然,果然徐溥是个明白人,徐溥接着说道,“你需要做几件事,你说三代之治的生产力落后,举了殷墟为例,又说河南安阳殷墟中有龙骨和青铜器,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给我找来实据,这也是儒学的大事,必须立刻去做。”

    “学生明白,回南京后就安排此事。”

    “你说二三十年后北方有可能有大的民乱,老夫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敢如此肯定。但是天下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夫老了,应该看不到这一天了。

    此事需要严格保密,否则万一被妖人利用,你反而成了祸国殃民之辈。老夫会将你的预测告知天子和朝中的大臣,只希望你说的不是真的。“

    “多谢阁老,学生也不希望有这么一天。但是按照学生的计算,以现在的人口增长,二三十年后山陕北直等地,会出现大量的多余人口无所事事,又难以饱腹,一旦出现天灾人祸,那么出现民乱,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这也是老夫所说的第三点。你写的那些符号也是算学?竟然可以用来预测人口数量,应用如此之广,九章中从来没有这些,你看过的那本域西算学,记得多少就写多少,老夫会请算术大家来看一看,到底是真是假?“

    张超点头称是,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目的,推广数学和物理,让此时的大明知道什么叫科学思维,虽然他只知道一些简单的知识,但是目前也足够了。

    这一次张超与徐溥谈话的非常的累,后世很多通俗易懂的东西,徐溥可能听都没有听过,他不得不从头普及,从头解释。

    很多后世考古获得的论据,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逼的张超不得不说出了殷墟。后世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世纪了,除了把中国历史往前延伸了几百年,其他的意义并不大。

    但是这个时候发掘出来,那就是轰动天下的大事,儒家喊了几千年的三代之治到底是什么样子,可算是见到实物了。对于徐溥这样的儒家信徒而言,三代之治就是一个理想国,如果能见到真相,就算结果不一定如他所愿,那也只能说明圣学是有缺陷的,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弥补缺点,从而寻找真正的大同世界。

    而对于张超而言,获得的结论肯定能确定三代之人用落后的龙骨来记录文字,用青铜来祭祀,陪葬远不如后人,至少说明一点,三代时期生产力落后,即使是贵族也不富庶,那就是一个实证,他张超的理论有铁的依据。

    而对于有依据的学说至少也是一家之言,一定有有知识分子愿意去钻研,而这一点对于张超太重要了,到了那时他就会获得王阳明在思想界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先行者。

    而张超相信,相对于心学,他的后世思想对士大夫的吸引力更大,因为真正的儒家信徒永远是现实主义者。

    这也是徐溥愿意将他与张超的辩论公布于众的原因之一。作为入世的儒家,既然可以与世仇法家融合,可以与道家,佛家融合,又为何容不下张超的学说呢?

    更何况,张超也是儒家弟子,他的学说同样是脱胎于儒家,比如他对于义利的看法,比如说他的格物观,这些足以被徐溥所接受。

    到最后徐溥问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子卓,按照你的说法,生产力决定统治模式,那么等日后大明有了强大的生产力,你觉得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统治模式呢?“

    张超沉吟了一会,先是给徐溥施礼,然后让记录的离开,这才说道,“学生以为,天子当垂拱而治,类似于司礼监锦衣卫东西厂这样的机构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甚至就不当有阉人。毁人肢体以供享受,学生以为非义。

    天子垂拱而治,朝政可以让贤明的大臣来主持,但是过去是贤臣,现在是贤臣,不代表未来也是贤臣,所以这些贤明的大臣也应该有制约。

    学生以为这些大臣应该有任职时间的限制,不能任职太长,这样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培植私党,最后祸乱天下;当然也不能太短,这样贤臣没有时间发挥所长。

    在学生看来天下的贤士何其众多,应该精心挑选几百人,成立一个国士院,由他们来群推贤臣,同时决定贤臣的去留。如此天子可安,贤臣也可安心施政,不需要忌讳人言,这样类似于岳武穆这样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徐溥听完沉思了良久,宦海沉浮几十载,在他心中隐隐约约也有天子垂拱而治,把大权交给内阁,是不是天下会更好这样的想法,但是有人用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论述出这样的观点,还提供了实施方案,这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不由得有些发呆。

    当然徐溥对于张超为什么这么慎重,也可以理解。张超所说,简直是大逆不道,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如果流传出去,鬼知道是什么下场。但是徐溥就是着迷,也许张超所说的就是他们这些人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第274章 孙总办的困境() 
这次谈话之后,这对师生就没有在展开谈话,只是开始了对稿件的修改整理。围绕着三篇策论,张超和徐溥的争辩被记录下来,事实上涉及到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看法,这次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学习,重新理解的过程。

    可很快船就要到达南通州,张超就乘机邀请徐溥去南京,徐溥想了想,也欣然应约了。于是徐溥就住在了张超的南京家中,但是他与张超两人都闭门谢客,只专心整理稿件,却没有想到外面已经闹翻了天。

    新科进士张超外放钞关主事,这通常是资深主事或者是员外郎才可以担任的职务,而且又是一等一的肥差,几乎羡慕坏了外界,朝廷如此恩宠,张超的亲戚,好友都十分欢喜,都想着给他好好庆祝一番,没想来一回南京就跟着他的座师,退休的徐阁老在整理什么稿件,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好。

    徐阁老虽然退休,但是在朝野声望正隆,又到南京来了,南京的官员们当然也想跟他老人家好好聚一聚,没想到竟然待在张超家中,闭门谢客,整理什么稿件,到底是什么稿件如此重要,以至于阁老谁都不见,所有人都很好奇和诧异。

    可是有一个人实在是等不及了,那就是大明医药公司新任的孙总办,张超离开南京赴考的同时,孙总办就从北京过来上任,两人未曾谋面。等到了南京后,他就发现这家大明医药公司,实在太复杂了,简直超乎了他的想象。

    张超与萧敬完成交接后,自己家的人当然就离开了,南京内外廷勋贵等立刻就在公司中安插自己的人,到了此时,大明医药公司这个垄断公司经营的还是十分良好,可是张超制定的规章制度已经逐渐被破坏,各种各样的费用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

    孙总办是户部出身,见状不妙,他立刻拿着张超制定的规定制度,与这些人开始了斗智斗勇。可是能够来到公司的,每一个的后台都很硬,所以他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算是理清楚了头绪,控制住了局面。

    黄连素和酒精的生产基地是由御马监的人马牢牢看住,说是朝廷机密,没有汪直批准谁也别想进来,真是岂有此理。孙总办没有办法,只好暂时这么算了,不过他的弹劾早就递了上去,坚持要有个说法。

    黄柏是从四川运过来的,自孙总办上任之后改成漕运,虽然损耗大了一点,但原料本来就便宜,倒也无妨。

    制成品销售的代理都是张超谈好的,只要产品出来立刻就会被提走,在这个地方孙总办感受到巨大的权力,谁多谁少,谁先谁后,孙总办有一大半的话语权。连孔家的人都对他客客气气的,虽然孙总办不收礼,但心里受用呀。

    孙总办不舒服的就是公司规定进出的大宗银两都要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