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帮老友刘大夏代过。

    他也不抱怨张超,毕竟张超能干,他在延绥巡抚的任上与张超有过接触,两人关系还不错,对于这个后生晚辈他也抱怨不起。

    熊绣的一腔怒火就转移到了马文升头上,刘大夏又因为被刘健的精兵简政搞的颜面尽失,已经有心辞职。如此一来,两人就决定拉老马下台,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这个计划也得到了李东阳的默许,因为他也受不了刘健马文升的联盟,权力实在太大了。

    正德元年新年刚过,政坛就爆出了两个大新闻,兵部尚书刘大夏因屡次进谏天子不成,请求辞职。

    同时,御史何天衢弹劾马文升,奏折中说马文升主张革除冗员,但是在革除冗员后,他的朋友,他的乡亲又都起用,且“私其婿崔志学乃擅改管理易州柴厂青州府知事员缺为通判以补之”。

    何御史的弹劾一经流出,马文升立刻请求致仕辞职,他待不下去了,这样的私情在他大喊精兵简政的大背景下被揭发出来,老马的清望一招丧尽。

    同样是辞职,可见刘大夏走的漂亮,而马文升走的狼狈,问题是这两位这么一辞职,而且不是做做样子,是真心想走,这样一来就留下了两个尚书的坑位,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第463章 妥协() 
“子卓,恭喜呀,四十多岁的部堂,最起码可以纵横朝野四十年!”

    张超白眼珠子一翻,“张西麓,饭可以多吃,话可不能乱说,你以为人人都是五超元老马太傅,真是见识浅陋!”

    张超和张彩相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马文升和刘大夏这两个老尚书已经是第多少次请求致仕了,估计他们自己都不太清楚了。

    此时天下人都知道两位老尚书要回家了,只有好面子的正德还在不断慰留,但是这份慰留是几分真几分假,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子卓兄,你有何打算?”

    张超见张彩眼放异光,知道他十分心动,是来探一探自己的口风,

    “我?马上春天就要到了,我也该去宣府了,这不是早就计划好的吗?”

    张超十分淡然的说道,他非常清楚这一次兵部尚书根本轮不到自己,尽管民间或者宫中都以为他会顺势接替刘大夏。

    张彩震惊的睁大了眼睛,“不会吧,子卓,咱们可是同科,你又何必瞒我?现在朝野都可以你要出任大司马,相比焦芳那个无德的老家伙,子卓你可是众望所归呀!”

    张超微微一笑,拿出了一份奏折底稿,这是他请求近日出发到宣府的奏折,张超已经正式上奏朝廷,这表明他无意成为兵部尚书的继任者。

    张彩有些不明白张超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放弃这样千载难逢的良机。“尚质兄,你不看看朝中部堂们的年纪,自弘治以来,有过四十多岁尚书吗?有那么多老资格在,怎么可能轮的上我?与其被人在廷推时赶下来,还不如主动退出,这样还可以得一些补偿。”

    听张超这么一说,张彩也有些失望,他虽然比张超年长,但两人资历相当,张超不敢想兵部尚书,他又怎么敢想吏部右侍郎?

    张超看张彩有些神情黯然,压低声音说道,“我已经听说刘首辅有意革去皇庄,监督内库,老兄,你觉得天子能答应吗?天子要是不答应,大臣们能罢休吗?到时候大家伙都上书,你我能躲的过吗?此时咱们还不如躲在外面,喝喝茶看看热闹,何必掺和进来。”

    听张超这么一说,张彩立刻反应过来,是呀,时机不对呀,如果不是急着升官,以至于迷惑了心智,以张彩的才智,他是很容易看出其中隐含的危险。

    “那子卓兄以为该当如何?”

    “靳兄因为母丧已经辞官守制,朝廷已经同意宋兄出任宣府巡抚,协助于我,不知道尚质兄意欲如何?”

    张彩无语,张超竟然可以把一个大理寺少卿直接运作成了宣府巡抚,他该对宣府的那些将官多么恨呀,而且朝廷竟然也同意了,看来为了让张超主动走人,刘首辅代价也付出不少。

    “我?我本来想进入吏部,只是张兄这么一说,我却是有些犹豫了。”

    张超心说,张彩的野心真不小,他一路官运亨通,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这么升了上来,现在是通政司右通政,竟然想一步跳到吏部侍郎,看来私底下应该做了不少工作。

    张彩的本事很大,他是朝中少有的陕西能人,据张超所知,他私底下与刘瑾走动比较频繁;张超又与杨一清关系很好,杨一清甚至推荐张彩接替自己,那么他肯定与李东阳关系也很好,敢打吏部的主意确实是有资本的。

    张超想了想,“我等多人出外,朝中没有人也不是事情,若是尚质兄愿意留京也是一桩好事,只是还需小心谨慎呀!若是没事,与刘公公见上几面也是好的。”

    张超这么说话,张彩还能不清楚吗?他试探的问道,“子卓,你不看好刘首辅?”

    张超微微点了点头,“皇帝再年幼,那也是皇帝。只是刘首辅威望太高,若是斗法起来,士林必然支持首辅,如此一来,若是咱们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恐招惹是非呀!

    小弟还没有学会这一套闪转腾挪的本领,所以着急出外,老兄,你长袖善舞,若是留京,想必无碍。”

    张彩听完心情有些沉重,他毕竟是士大夫的一员,张超虽然自称不善于争斗,但是这家伙眼光很准,他不看好刘健能成事,那这十有八九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也许是要多看望一下同乡了,特别是突然冒出来一个奉圣夫人,刘公公最近气正不顺呢。

    张超眯着眼看着张彩告辞而去,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当然知道这个人在刘瑾专权时期扮演的角色,不让他回到刘瑾身边,刘瑾连谋士都没有,还怎么折腾大臣?

    张超宣布退出兵部尚书的竞争,这样一来,局势就变得明朗了,焦芳顺理成章的接替了吏部尚书,而张彩则走通了李东阳的路线,被添加到吏部右侍郎的廷议推举名单中,然后正德皇帝得了刘瑾的介绍,顺利点张彩为吏部右侍郎。

    为了安抚张超,刘健提议复设宣大总督,以兵部左侍郎张超任副右都御史提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军务,节制三镇巡抚总兵,兼理粮饷。

    这样就把张超彻底踢出了朝廷,这时刘健与李东阳进行了一番政治交易。

    李东阳的同科,原南京兵部尚书,天顺八年进士,南都四君子之一的张敷华接任左都御史,以加强对御史的控制,保证科道言路与内阁保持一致。

    原南京吏部尚书林翰改任兵部尚书,原户部右侍郎,河南人许宁改任兵部左侍郎;同时原宣大总督刘宇入京,出任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兼提督团营,从而控制军队,为刘健等人为即将到来的与太监的决战做准备。

    王琼由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改任户部右侍郎,李东阳的门生邵宝则由湖广布政使改任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就是这一次因为两位老尚书的致仕,朝廷完成了一个小规模的新老交替,张敷华和林翰两位著名的清流入朝,分别担任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

    这样的结果满足了刘健和李东阳,而谢迁几乎一无所获,这也是当前内阁的权力分配所决定的。

    正德元年二月,张超正式率领荡倭营一部离京,经过他的请求,能力出众的杨一清出任大同巡抚,总兵照旧是陈豹;而宣府巡抚则由宋珫担任,总兵官改为丁怀德;

    同时经过一番运作,九虎之一的太监何聪出人意料的在正德面前主动请令出任张超的监军,正德高兴的应允了。这样一来,张超在宣大两镇再无其他官场上的制约,可以大显身手。

    张超这一番举动,虽然便利了自己,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而眼看着张超离京,此时完成了人事布局的刘健,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朝臣新一轮的弹劾开始了。

第464章 宣大总督() 
宣大总督属于边防总督类型,设立的目的一是以文御武,二就是协调三镇的关系,统一事权,防止因为各镇互不归属,遇警互相推诿,以此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军事控制权。

    自正统以来,宣大总督属于临时性质,都是遇事即设,事毕即罢,没有常设化,制度化,因此发挥的作用也不稳定。

    因为张超有意复开平卫,训练十万精锐,所以他在写给正德皇帝的奏折中,要求给他三年时间,每年在原来的粮饷基础上增加银百万两,另外再行开中法,促使山西的商人前往边疆运粮,正德都一概应允。

    而这一次户部尚书韩文得到了内阁的提醒,也没有怎么阻扰,该给的钱粮都给的相当痛快,所以张超这一次出外走的很迅速。

    张超到达怀来后就停了下来,此时他手中真正掌握的军队只有一千多名荡倭营军士,要是他傻乎乎的带着这么点人跑到宣府,鬼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按照兵部的命令,复套军需要等待宁夏的援兵赶到之后,才可以南撤大同,所以张超也不着急,他发给两人的命令说的很清楚,让他们挑选出三千人组成训练营,由丁怀德率领从水路顺流而下,经过太原然后进入宣府。而王守仁则率领主力等交接完毕后再出发。

    按照张超的命令,大同总兵陈豹所部抽调大同新军五千人,宣府新军残部两千人,一起集中于怀来。另外张超派人去三镇选拔军士,按照既有的模式挑选,他计划从三镇挑选出六万人,如此一来就可以组成十万人的野战军团。

    他无意与三镇原来的将门有什么联系,老子就依靠复套军组建新军,宣大将门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全部给老子靠边站。

    另外张超让人带着他的旗帜在宣大沿边不断宣传,务必让小王子知道,当年那个在大同重创他的荡倭营和张超来到了宣府。

    张超如此大张旗鼓,就是为了震慑小王子,让他不敢或者说不敢大规模入寇,为张超训练新军留下时间。

    他给杨一清宋珫的命令说的很清楚,这两年你们就守好了宣大,原来宣大的将门爱怎么搞怎么搞,不管是吃兵血也好,占屯田也罢,都不要管,随他们折腾,咱们的任务就是先把精兵练出来再说。

    当然宋珫责任更大,他还要稍稍报复一下原来宣府那些欺负过王六的将门,但张超不允许他触及这些将门的核心利益,也别杀人,一切以稳定为主。

    张超这一番绥靖,很快宣府紧张的气氛就一扫而光,宣府的将门也很给面子,有几个游击参将的不法证据很快就被宋珫找了出来,然后张超下令治罪,然后张超宋珫也就消停了,似乎一切都烟消云散。

    张超这么做,宣府原来的将门也不愿意在征兵一事上得罪总督和巡抚,所以张超让人挑选军士,他们也没有阻拦,但是一个个都握着自己的核心家丁不放,生怕被张超忽悠走了。

    幸运的是,宣大新军的挑选标准比较奇怪,看起来挑选的军士都是普通至极,所以那些武艺高强的家丁都顺顺当当的留在自家手中,慢慢的他们警惕的心思就放下了。

    张超在宣大的所作所为,宣府这些不熟悉他的将门被忽悠了,但是大同总兵陈豹却看得清清楚楚,张超这么干,比直接报复那些将门还要残酷。

    因为军人的意义在于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