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他们买这里房子的时候,每平方也就是两千块钱。这种事情谁也挑不出毛病,文件上明明白白写着:这是文化厅内部自己搞得集资建房,算是在政策允许条件下的单位行为。
好事情不可能人人有份,普通职工就别想了。谁让你不当官呢?
李振涵是陶乐的朋友。四十多岁的老男人,目测体重超过一百公斤。在这种炎热的季节,短裤汗衫成为了服装方面从不讲究的男人标配。只是他在这方面做得更彻底————脚下干脆趿着一双人字拖,棕灰色,薄底,夜市摊上五块钱一双那种。
他不缺钱,座驾是一辆黑色“帕萨特”。
尽管李振涵很随和,毫无架子,让谢浩然管他叫“李哥”。可是从上车后,谢浩然就一直提心吊胆。尤其是每次透过前排座位的缝隙,看到李振涵那双短粗肥胖的脚趿着拖鞋在离合器油门刹车上踩来踩去,总共有一种危险时刻伴随身边的感觉。
还好,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陶乐下了车,看着“文馨雅苑”小区里漂亮的独幢小楼,皱起眉头问:“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
李振涵拔掉钥匙下了车,与陶乐和谢浩然站在一起,同样也是面带疑惑:“我也不太清楚。地方是他们选的,说是在这边有房子,很宽敞,还约了不少人过来。我觉得人多其实是好事,只要咱们赢了,赢得光明正大,就没人会唧唧歪歪。”
门牌号也很有意思:二号地,二号步道道,二号楼。
刚绕过标注着“二号步道”的指示牌,远远几看见一大群人围在二号楼的入口位置,非常热闹,好像是在进行某种庆祝活动。
李振涵是昭明市文化圈的人,人脉很广。走到近处,他发现现场有好几个熟人。
拍了拍站在人群外面,背对自己,肩膀上扛着摄影机正在拍摄的中年男子后背,对方回头一看,笑道:“老李,你怎么来了?”
李振涵拿出香烟,递了一支过去,问:“你怎么在这儿?”
摄影师接过香烟,夹在手里,偏头朝着二号楼入口方向努了努嘴:“今天是王老的七十大寿,台里让我跟着节目组过来采访。原本以为只是很普通的人物专访,到了才知道是王老的一个学生出钱,让省电视台这边跟随拍摄。说起来,倒也可以算是一档节目。人家是花钱上电视,就是不知道播出以后有没有人会看。”
李振涵有些摸不着头脑:“王老?哪个王老?”
摄像机很重,摄影师把机器从肩膀上取下,放在脚边,拿出打火机点燃香烟,一边抽着一边说:“王文明,文化厅的老领导了。我记得老李你以前是学声乐的吧?王文明就在你们学院担任过客座教授,怎么你不记得了?”
李振涵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他随即把目光转向人群密集的二号楼入口,惊讶地问:“怎么王老就住在这儿?”
摄影师点点头,喷吐着烟雾,抬手指着人影晃动的房间方向:“人来的太多了。全都是王老的学生。”
李振涵忽然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下意识问:“那周文涛呢?也是王老的学生?”
摄影师显然不认识李振涵说的这个人,有些疑惑:“周文涛是谁?”
眼看两个人讲不到一处去,李振涵连忙笑笑,随便找了个借口,转身走到站在人群外的陶乐与谢浩然旁边,先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低声道:“情况跟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没想到今天是王文明王老的生日。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周文涛应该是王老的徒弟。他是故意让咱们过来,当着他老师的面比试。”
陶乐顿时急了:“这算什么?那不是在他的主场上比试了?要是在乐器上随便搞点儿小名堂,那还怎么比?”
李振涵比陶乐冷静得多,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做手脚到不至于。毕竟是公开场合,而且还是王老的七十大寿。而且这么多人,王老在音乐界名气很大,他的学生都是行家,要是为了能赢,故意在乐器上耍手段,周文涛以后也不用在音乐界混了。”
说着,李振涵把目光转向站在旁边的谢浩然:“小谢,你觉得呢?”
谢浩然怎么可能被这种场面吓住。他笑了笑,平静地回答:“我听李哥的安排。具体在什么地方比试不重要,我肯定赢!”
……
光是二号楼的内部空间,肯定无法容纳多达数百名贺寿者。王文明的寿辰聚会安排在小区俱乐部,也就是当初作为售楼部使用的那间大厅。位置就在二号楼后面,穿过住宅五十米就是。
人真的很多。
有官员,有富商,也有各个文化机构的负责人。一些面孔李振涵很熟悉,经常可以在媒体网络上看到。也有几个与他关系不错,打个招呼,很快就聊起来。
李振涵做事情喜欢大张旗鼓,尤其是得到了谢浩然的许可,也就没有了最初的顾忌。每遇到认识的人,他都会大声宣扬此行目的,口口声声“我们今天来跟周文涛比试”。人类是一种好斗心理很强的动物,也喜欢看热闹。就这样,在其他人推波助澜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仿佛一道道无形波浪,推动着他们,出现在周文涛面前。
那是一个文质彬彬,身穿白色西服,相貌英俊,二十六、七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找到他的时候,周文涛正好陪在今天寿诞庆祝活动的核心人物王文明身边。宽敞的大厅里挂着红灯笼,玻璃窗上贴着斗大的红色“福”字,还有“寿”字。核心座位后面摆着雕花屏风,脚下铺着红地毯,一切都按照古老国度独特的祝寿方式摆放,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看见李振涵等人,周文涛脸上露出自信的笑意,目光随即落在谢浩然身上。
第二百零三节 粗劣与精致()
他已经认出来,对方就是视频里的主角,旁边还有自己的熟人陪着。
周文涛认识李振涵。后者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群众艺术馆,周文涛前年托人走关系进了这个单位,而且还是极其难得的正式编制。两人虽说是同事,可是辈分摆在这里,平时见了李振涵,周文涛都得尊称对方一声“李老师”。
这种情况从去年开始就变了。
群众艺术馆这种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工作强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和知道群众业余艺术活动,收集和整理民间艺术遗产,辅导群中业余艺术创作,培训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及群众文艺骨干。当然,在艺术方面没有能力的人绝对进不来。周文涛在二胡演奏方面的确技艺高超。他善于钻营,家里也有关系,认识了有名的曲艺大师王文明,直接拜在对方门下,成为弟子。
有了这层关系,周文涛在单位上身价陡然变得金贵起来。古话说得好:文人相轻。再加上王文明与文联领导多有往来,也就在平时交流、饭局的时候,顺便带上周文涛这个新收的徒弟。一来二去,周文涛晋升成为副科级干部,对待身边的人,态度自然就傲慢起来。
陶乐最初把谢浩然二胡演奏视屏发在朋友圈的时候,周文涛其实并不在意。偏偏李振涵对谢浩然的演奏技巧大为赞赏,他在群艺馆担任副主任一职,也是周文涛竞争主任的对手。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二胡演奏本来就是自己的强项,周文涛当然要站出来讽刺一番。争执过后,双方之间的正常才演变成当面比试。
“哟,这不是李老师嘛!”
周文涛朝前走了几步,看似迎接,却在距离李振涵等人六、七米远的位置停下脚步。他站在红地毯上,笑意盈盈:“李老师来得正是时候。来,来,来,我介绍一下,这是我的恩师,著名的曲艺大师,王老。”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就算李振涵想要带着陶乐与谢浩然避开,也已经来不及。想了想,干脆顺着周文涛的话头,直接走到坐在主位上的王文明面前,认真行了个礼,笑道:“王老你好,我叫李振涵,是小周的同事。今天来得仓促,也不知道是王老寿辰,没带礼物,还请王老海涵。”
王文明穿着一套白色唐装,尽管看上去已经苍老,却很有精神。他笑着回礼:“既然是文涛的同事,那都是文艺界的人。今天来得朋友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高兴高兴。小李啊!你们自便,自便啊!”
寿辰庆祝以茶话会的形式进行,并不招待晚餐。大厅里的空位可以随便坐,也可以端着饮料自由走动。总之,有些半中半西的样子。
周文涛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李振涵。他走到王文明身边,笑道:“老师今天大寿,正好,李老师有个朋友二胡拉的不错,我们各自给老师献曲一段,当做祝贺。”
被几十个人众星拱月般围在正中的王文明人老成精,如何听不出周文涛话中有话。他先是看看站在面前的李振涵,又顺序看了看陶乐与谢浩然,目光从三人手腕上扫过,转过头,试探着问:“文涛,你对为师说过,今天要与一位二胡名家比试一场。怎么,你说的那个人,就是小李?”
周文涛的笑声听起来有些阴柔,与他过于白净的皮肤倒也很配。没有直接说明,眼里全是轻佻讥讽的目光:“呵呵!这个嘛,得问李老师了。”
周围的人听了,议论纷纷。
“之前没听周文涛说过这事情啊!”
“你没跟文涛在一个微信朋友圈,前几天他发过一段视频,是一个年轻人用二胡演奏《空山鸟语》。音色优美,技巧很高。文涛当时就说视频上那个人太年轻了,估计视频是用混音效果伪造的。”
“原来是这样,所以他们就约了今天在这里比试?”。。
“应该是这样。今天老师大寿,也算是活跃活跃气氛。文涛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他喜欢出风头。不过照我的估计,他也是想要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在老师面前露一手。”
陶乐脸色变得一片阴沉。
李振涵也站在原地,神情不悦。
抬高身价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与自己同时进行一项工作,或者活动。就像跑步,发令枪一响,先冲过终点线的就是冠军。他能得到最多的赞誉和掌声,却很少会有人记得第二名。
说好了只是二胡比试,没想到周文涛还有这种心机。
王文明是周文涛的老师,今天到场的客人,大部分都是王文明的学生。虽说教授时间有早有晚,年龄不一,可他们毕竟有师兄弟之缘,基本上算是同一阵营。
想都不用想,他们肯定是站在周文涛那边。
倒不是说他们会把黑的说成白的,颠倒是非。而是二胡演奏这种事情很难分出具体高下。周文涛的演奏水平李振涵很清楚,这家伙虽然阿谀奉承,善于钻营,但是在二胡方面的确技艺高超。否则的话,也就不会对谢浩然演奏的那段视频用专业术语指指点点。
就像两个都是钢琴十级的选手上台表演,演奏相同的曲目。在出错率一模一样的情况下,评委肯定偏向于他们熟悉、认识的那位选手。甚至可能会对该名选手偶尔的错音当做没有听见,直接无视。
这就是所谓的“人情”。
在这种场合,这样的时间点,还比个球啊!
李振涵忽然觉得有些心灰意冷。严格来说,事情其实是他挑起来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