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怀胤不语,倒是杜月芷让抱琴传话,说自己才刚回来,一切从简,让哥哥不必为难。那管家心思通明,派了人去换掉车夫,高声道:
“别叫姑娘等着,进府吧。”
第115章 |城()
因为各处找不到《荒槿内经》这本医书,仓促间,杜月芷只好先从病人下手,望闻问切。
望:夏侯慈的瞳孔颜色在暗处会几近黑色,带着隐隐的蓝,呈四散环形;如果暴怒,大悲,愤恨时,血色上脸,瞳孔会变成幽蓝,边缘越黑,瞳孔心越蓝,看着十分怪异。偶尔也有意外,比如心情愉悦时,那蓝色会隐退,从而显示完全的黑色,纯黑,但次数极少。
闻:小殿下尽管看起来脏兮兮,气味,气息,呼吸却是正常的。
问:趁大家吃点心时,把睡着的夏侯慈带到小花园,单独问诊。
“十三殿下,平日寝食安否,吃些什么东西,用过什么香,伺候你的都是什么人?有没有偏爱之物,嗜甜还是嗜辣?有没有患过大病,喝过不常见的药?耳鸣,伤寒,口干……”
夏侯慈乖乖坐在石桌上,脸白白的,大大的蓝眼睛忽眨,刚睡醒,还不明所以。而杜月芷则弯下腰,认真凝视着他的眼睛。
漆黑微凉的长发从少女的肩头滑落,垂在空中,一荡一荡的,薄薄的衣衫被风吹起,衣带飘飘,幽微的香气随风而过,不知是花香,还是她身上的香,好闻的紧。
夏侯慈脸刷的一下红了,眉头皱起,小脸隐忍:“月芷,你问这些干什么?”
在九哥面前,他叫人家姐姐,九哥不在了,他就叫人家月芷,占九哥便宜。
杜月芷不知道小孩子心里的小九九,解释道:“我听你说过,你这眼睛不是生来发蓝,而是长到三岁,在太妃殿里才得的,所以大胆猜测也许你根本不是蓝眼睛,而是纯正的黑眼睛。我曾在书上看到过,有一种病叫异色瞳,病变后的症状跟你很像,受情绪控制……”
夏侯慈越听,脸色越白,最后竟然有一丝隐痛:“那又怎么样?”
“你如果真的是异色瞳,我可以治好你,从此你就不必受许多不必要的委屈。”
哪知夏侯慈听到最后,冷冷地拒绝:“不必了,我不需要!”
杜月芷微微一愣。
她来进学的第一天,就看到夏侯慈被小同窗欺负的痛苦模样,后来知道他的身世,更是心疼。一个人并不能因为眼睛的颜色,身体的残缺,或者任何与众不同之处而被人指点,备受煎熬。因为那不是他的错。
她只是想帮他。
杜月芷自己没办法去京城到处问《荒槿内经》的下落,但有个人可以。
九殿下很快帮她找到了《荒槿内经》,让夏侯慈带了过来。是孤本,纸张一碰就要掉落,隐隐还能嗅出经年的味道。
她仔细翻看,终于看到了异色瞳的病因,病况和解法。
夏侯慈应该是服了可以侵入血液的苜蓿兰浆,苜蓿兰浆白色,微毒,进入人体后,会窜入血液,直达目周脉络,形成致晕,致眩的后果,久而久之,人就会因目视不清而烦躁,愤怒,且服用过多的话,日积月累,形成薄薄的蓝。这种蓝浮在瞳孔表面,透明不疼,慢慢就会将双目通为蓝色。
夏侯慈如今阴晴不定,古怪易怒的性格,也与苜蓿兰浆有关。
“十三弟恐不愿诊治。随信附上当年太妃与十三弟的逸事两则,望读罢,可说服。”
信上果然是逸事两三则,都是有关水的。杜月芷把信拿回了家,打了一大海碗的清水,将信纸泡在里面。
真正的信,慢慢凸显出来……
后来杜月芷才知道,夏侯慈拒绝治疗,是因为曾经抚养过她的太妃。太妃一生不曾生养,得了皇令照顾夏侯慈,把他当成儿孙,在宫里互相依存。三年多了,她并不知道每日给夏侯慈喝的汤里被人下了药,等夏侯慈的眼睛不对劲后,有人给太妃写了封信,太妃看完就疯了,把信吞了下去,当天就自戕于宫中。
自戕的妃子,不管位分有多高,都属于漠视,侮辱皇室尊严,下场就是永不许立碑立牌,戳骨扬灰。
信上果然是逸事两三则,都是有关水的。杜月芷把信拿回了家,打了一大海碗的清水,将信纸泡在里面。
真正的信,慢慢凸显出来……
后来杜月芷才知道,夏侯慈拒绝治疗,是因为曾经抚养过她的太妃。太妃一生不曾生养,得了皇令照顾夏侯慈,把他当成儿孙,在宫里互相依存。三年多了,她并不知道每日给夏侯慈喝的汤里被人下了药,等夏侯慈的眼睛不对劲后,有人给太妃写了封信,太妃看完就疯了,把信吞了下去,当天就自戕于宫中。
自戕的妃子,不管位分有多高,都属于漠视,侮辱皇室尊严,下场就是永不许立碑立牌,戳骨扬灰。
第116章 文|学城()
常氏不在,灵珠布了几日菜,打量老太君喜欢,寻常一起吃饭时,也会提提杜月芷。杜月镜也喜欢这个妹妹,跟灵珠一应一和,说了好多笑话,杜月芷表现非常大方,不仅都接下来,还能全部圆的又好听又不失幽默,又引出一些奇人异士的故事来,满桌吃饭都吃得慢,光听她三人说笑,有意思的很。
老太君也听得入迷,不知不觉多吃半碗粥,灵珠感慨道:“平时左哄右劝,老太君耍脾气不爱吃饭,今日见三姑娘可爱,又疼她,也不用劝了,自己倒多吃了半碗。”
“你们跟说大戏一样,我听着高兴,不知不觉多吃了些。”老太君笑着:“从未想过芷丫头也有这么些见识。”
“只是一些粗鄙的见闻,老太君没听过,就听个新鲜而已。”
杜月芷乃是重生之人,肚中见识可多着,如今才掏出一星半点,就引来老太君夸赞,其他人见风使舵,也跟着夸了起来。
“三姑娘看着年纪小,人确是见多识广,说话又是讲究中透着有趣,跟老太君一样,叫人怎么听都听不厌。”
“是啊,倒不知三姑娘上没上过学,言辞很有大家风范呢。”
“我单听那故事有趣,还不知三姑娘上没上过学……”
杜月茹在一旁听着,心中嫉妒,侧身对杜月荇道:“她本来就是乡野出身,哪儿有钱和时间去上学,这些肯定都是大哥哥教她的。她鹦鹉学舌学会了,在这儿卖弄,看着就可恶。”
杜月荇抿了抿唇:“四姐姐,三姐姐看着像是上过学的,你别这么说。”
杜月茹瞅了她一眼:“就你胆小怕事,我也不跟你说,我跟大姐姐说去。”
杜月薇听了杜月茹的话,觉得正好可以攻击一下杜月芷,便叫她当着众人的面去说。
杜月茹得到鼓励,心中得意,站起来道:“三姐姐,我听说你原本住在极偏僻的山庄,难道那里也有私塾?且私塾都是有些家底的人才读得起,你也有钱去读私塾,不用每日干活吗?乡下人嘛,我们都懂得。”
杜月茹话里的嘲讽之意所有人都听得出来。
杜怀胤皱眉道:“四妹妹,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好奇,大哥哥你又为何生气,难道三姐姐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过去,不敢说出来?”
杜月茹挑衅道。
杜月芷按住欲发火的哥哥,忙站了起来:“四妹妹,你有什么好奇之事,私下来问我,我一一讲给你听。现在老太君好不容易高兴,正在兴头,多吃了半碗饭,我们做孙女的该关心这个,逗乐老太君才是,其他无关紧要的事还是暂且放一放。”
杜月茹被她将了一军,显得自己没她孝顺,不由得涨红了脸皮:“你这是什么话,难道说我故意惹老太君不高兴吗?平日老太君也和和乐乐的,自从你回来,不知皱了多少次眉毛,你倒全推在我身上。我还没说你的好奴婢毁掉珍贵花品的事呢……”
她话音未落,杜月芷非常惭愧道:“这,这个……并没有……”她求助似的望向老太君。
毁掉花园珍品的,不是青萝,而是杜月茹的丫鬟,本来常氏没能陷害青萝,草草了结了此案,结果又被死去的画壁捅了出来,老太君什么都知道,只是碍于都是孙辈,才没有追究。如今杜月茹自己又提了起来,简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杜月芷巴不得杜月茹多说几句自己的坏话,说得越多,对自己越有利。
老太君已然沉了脸:“茹丫头,你越来越没规矩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造谣,我看你是太闲了,连家训都忘了!”
杜月茹正觉得自己可以让杜月芷难堪,没想到却遭到老太君的阻止,她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被老太君当面斥责,眼中一片惊讶:“老太君,我没有!”
“你还说没有!毁掉花品的人明明是你的贴身丫鬟盛儿,却撒谎说是青萝,我念在你年纪小,没有发落,你倒不知收敛,拿到台面上来讲!齐姨娘!”
齐氏忙起身:“老太君。”
“你是茹丫头亲娘,这两年茹丫头长大了,我就叫她还跟着你住,以前茹丫头跟着大夫人,说话很是知礼,怎么跟你一住,就如此放肆了?”
这分明是指责亲娘管教不严。
齐氏紫涨了面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杜月芷见杜月薇一副冷漠之态,知道是她挑唆杜月茹,便对老太君道:“老太君,您消消气,才刚大乐,这会儿又生气,最容易伤身。四妹妹倒也不是针对我,只是年纪太小,言语间稍微松弛了些,严加管教就好了。”
杜月薇也不甘示弱:“是啊老太君,不必为了点小事闹的心情不好。都是齐姨娘出身不好,带坏了四妹妹,以后还叫我母亲多多费点心就是了。”
齐氏最忌讳别人说她的出身,当下浑身一震,闭目忍耐。
老太君闭了眼,看着齐姨娘和杜月茹战战兢兢站在那儿,一副畏首畏脚的样子,更是讨厌,摆摆手:“既然芷丫头说情,那这事就算了。茹丫头出言不逊,跪三日佛堂,将家训抄写十遍,拿来给我过目!齐姨娘管教不严,令你一同罚跪佛堂,静心思过!”
“是。”
母女俩坐了下来,这一小段风波暂时过去了。
灵珠审时度势,道:“都是为了三姑娘才闹了这么久,一会儿三姑娘还要多说几个笑话,把我们都逗乐了才行。”
老太君道:“灵珠,才刚训了茹丫头,你又放肆。芷丫头笑话再多,到底有限,你怎么又给她出难题。”
灵珠鼓着腮道:“我是为了老太君。三姑娘一看就是读过书的,那书上颇多笑话,等她看了,说与咱们不就行了。”
老太君听了,便问杜月芷:“芷丫头,你可是读过书的?”
“跟一个大夫学过几个大字,不全。”杜月芷谦虚道。
老太君沉吟一番:“咱们家的姑娘,虽然不必懂的男人的道理,但字总是要认识的。我们也有私学,教你们琴棋书画的,不教诗书演算,原本你父亲嫌累赘,宫里又为皇亲国戚建了独立的私学,你父亲便入了进去。一来是为了学知识,二来也可以跟其他府的少爷小姐们交流。你这几个姐妹都去上学的,近日为了去南安王府的事忙糊涂了,倒忘了你。既然提了起来,让你大哥哥写一个柬,把你补进去,一样也出学银,你们还小,不必避嫌,先学两年罢。”
杜月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