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立刻表示支持:“这没问题,元昭办事厚道,我自然不能让你为难,若有捣乱的,元昭只管处置了,谁有异议,叫他来找我说!”
曹旭点头:“另外,我想把子布先生留下来。”
子布就是张昭,他是孙策相当倚重的官员,德高望重。
曹旭说道:“虽然高层官员都要调动,可也不能一次全部抽掉,否则江东就乱了,毕竟我们对江东不熟悉,子布先生是好选择,我希望他可以留下。”
这一点是没问题的,留下张昭是曹昂那边提出的要求,张昭不仅有才干,他更是德高望重很有威望,对江东也十分了解,有张昭在,他们就算抽调更多的高层官员江东轻易也不会出乱子。
和孙策商量好之后,曹旭便催促他早日去青州。
孙策当然是答应的,孙权已经充分告知了他青州考试的可怕。
当然,孙策自认还是比较机智的,他走到时候顺带着把高智商的小伙伴周瑜也带上了。
青州那里早已做好安排,孙策带人家人一到便有荀彧带人来迎接,纪衡也亲自来将他们安排进了青州学馆为了江东人特别开设的扫盲班,孙策的几个弟弟,连带着周瑜鲁肃等人都算上,这是第一波,之后还有好几个班要开。
纪衡就抱怨:“为这事,我这里的老师都不够用了,只能紧急提升了一部分助教,可这也是五个班呢,另外临淄学馆也分担了三个班,之后徐州兖州豫州等地也都分了不少任务,可就算是这样也不行,开新班要老师,元昭那边又催我尽快在江东把学馆办起来,这又需要老师。”
虽然他从战前就开始准备,可直到现在人手也是不够。
最后没办法,只好往冀州幽州等地去信,这些地方才刚走上正轨,能提供的人手也是有限。
最后纪衡一狠心,放弃了十几人的小班,孙策他们这一波因为身份特殊算是特殊照顾了,其他人全部照着几十人的大班来编,这才勉强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至于说江东那边,他选择了扶持原本的学馆。
孙权从青州回去之后在孙策的支持下推行新式学科,倒也办了些学馆,只是水平不够而已,纪衡干脆派几个老师过去对这些学馆的先生进行培训,然后再让他们教学生,毕竟他们本就有基础,算是孙权教出来的,只是孙权毕竟不是专业搞教育,即使自己学的不错,可若是教学生就差了一点,因此还要重新培训一下。
不过这些人稍微突击培训一下,教一教扫盲班是没问题了。
就这么着,纪衡才勉强让曹旭满足。
与孙策等人简单见面之后,纪衡想了想把孙权叫过来了:“仲谋之前来学过,有基础,就不必去扫盲班了,我还给你恢复学籍去青州学馆如何?”
这说法就让孙权意外了,见他迟疑,纪衡问道:“怎么啦?还不乐意?”
孙权连忙摇头:“没有,只是……伯瑾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孙权对纪衡是很尊敬的,毕竟纪衡的学问是很好的。
纪衡看了眼孙策说道:“我说这话你们也别生气,主要是考虑到青州的要求,我觉得你大哥以及其他人挂科的可能性挺大的,但如果你们才刚来就全家组队挂科,这就有点太丢人了。”
孙家可不是多年前的司马家。
司马家组队挂科大家至多调侃几句,这也没啥,但孙策不同了,因此他们必须要拿出点本事来。
周瑜智商倒是高,可考试这种事嘛……多年前周瑜的文盲给纪衡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说,这事只好指望孙权了。
孙权原本还有些不自信,但听到纪衡的说法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重任。
当年孙坚死后,他们家需要有个能担起责任的人,于是尚且未成年的孙策站了出来。
孙权记得孙策吃的苦,他明白大哥这都是为了他们,为了这个家,更是为了孙坚留下的基业。
而现在,有到了需要有人挑担子的时候了,可这一次,大哥不能站出来,他做不到,那么就只能孙权上。
想到这里,孙权咬牙点头:“伯瑾先生放心,我定好好学习,不给父兄丢人。”
他之前被学馆退学,这次若是考不好,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面,更是父兄的脸面,孙权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当年孙策承担起那么艰难的责任的时候,年纪比他现在还要小好几岁,可孙策咬牙做到了。
这一次,他也必须要做到!
他不能给父兄抹黑。
见孙权如此,纪衡点点头,他觉得孙权合格是没问题的,毕竟之前孙权的成绩就不差,本人有是有决心能吃苦的,智商就更不是问题了,基础也很扎实,只是离开比较久,但这只要好好补一补就行了。
把孙权安排进学馆之后,纪衡又亲自去找目前负责孙策这个扫盲班的班主任杨修,与杨修详细的谈了谈,要他一定尽力,曹操和曹旭都是真心要用这些人的,不许对他们有偏见。
杨修的父亲杨彪虽然和曹操不和,但因为老太尉本身德行才干都没的说,曹操也是很尊重他的,对于杨修,因为杨修不从政,不会涉及敏感问题,杨修本人的学识又极好,因此在学馆是很受重用的。
纪衡这次特意让他来负责孙策等人。
嘱咐完了杨修这里之后,纪衡自然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毕竟现在虽说人手问题勉强糊弄着解决了,可纪衡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不是长久之计,至少半年后,他就必须提供足够的教师才能满足需要。
这绝对是一件让人头大的事情。
目前到处都要人手,哪怕他让优秀的学子提前毕业都没用,因为政务那边要人,军队那边要人,而教育这一块更是要人。
他压根没那么多人员可以提供。
这一切都必须在半年之内解决。
另外还有更可怕的是,曹旭之前的话里其实透露出曹操准备取荆州和益州,只是这两地暂时不打,先谈判,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归降。
一旦谈判成功,人员方面又是个无底洞。
纪衡只好一头扎进工作里,两个孩子都送去了丁氏那里,请丁氏照看着些。
倒不是纪衡不愿意往纪家送。
只是这毕竟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孙氏那边其实还是比较传统的,丁氏这里却教出了曹旭这么个奇葩……纪衡觉得丁氏比较符合他的观念。
三个月之后,曹旭从江东归来,与此同时孙策等人也迎来了他们来到青州之后的第一场考试。
至于说考试的结果,意料之中的……尸横遍野。
唯一的意料之外是孙权。
纪衡原本觉得他落下了一些课程,这次努力一下能合格就已经算是不错,若是成绩良好那就很值得夸奖了,却没想到孙权的成绩居然是优秀。
如果要加个形容的话,那该是十分优秀!
这就很让人意外了呀。
不,也许不那么让人意外……
纪衡在特意调查之后抽着嘴角发现,孙权考的这么好,是因为他有外挂。
谁?
诸葛亮。
是的,这次诸葛亮不仅帮孙权讲题压题划重点,更是拉上了小伙伴司马懿一起干这事。
有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全力帮助,孙权本人又智商高肯努力,考不好才奇怪呢。
但诸葛亮干啥帮孙权?
……因为孙权有妹妹→_→
诸葛亮在这个时代绝壁算得上大龄单身。
……虽然他才二十多岁,可架不住这年头大家成婚都很早啊。
这都二十五六的大小伙儿了还不成婚,不太说得过去吧?
纪衡本来还担心是不是他蝴蝶了历史上那位的缘故,直到这一回。
……不过说起历史,孙家小妹似乎是嫁刘备的吧?
这么一想,纪衡的嘴角顿时抽啊抽。
当然,另一方面,虽然孙权考的特别好算是赚回了一点面子,但除了孙权之外,孙家兄弟集体挂科还是很壮观的。
连带着周瑜都挂了好吗!
于是最后他们得到了一个江东挂科团的称号。
纪衡实在是说不清楚江东挂科团和江东纵火团到底哪个更好了,总觉得都挺糟心的。
孙策却在这次之后痛下决心,表示下次必须要过!
好在他们扫盲基础班和学馆的考试频率并不完全相同,他们挂科之后十天有一次补考,补考不过就继续学习,之后每两个月有一次考试,直到通过。
当然,作为孙策的好伙伴,周瑜自然是陪着孙策一起挂了补考,倒是鲁肃的补考过了。
作为大哥,孙策觉得他没能给弟弟们做个好榜样,于是孙策这次是真的拼了,他通过孙权弄来了小山似的题目练习。
平日更是刻苦到连练武的时间都少了。
……据说就连说梦话的时候都在背各种公式定理_(:зゝ∠)_
两个月之后,又一次考核到来。
孙策在考试的前一晚看着自己做完的那足有半人高的练习,最后在纸上写下‘逢考必过’四个大字挂在床头。
胜败就在明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虽然说是正文补充,不过毕竟是番外嘛
所以会有很多脑洞一开的设定,这些设定只为番外服务,不牵扯正文
因此番外大家看个开心就好么么哒
第176章 番外 02()
孙策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亮了,看起来今天天气不错,会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但孙策本人有点迷糊。
他只记得在从黑暗中醒来之前; 或者说,在他上次还清醒着的时候; 他在做什么?
他在对张昭托付后事。
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甚至可能会很快死掉; 他的儿子还小显然挑不起担子; 可就算是弟弟们; 最大的孙权也还年轻啊。
他明白江东所面对的局势; 因此更加清楚这一切的艰难。
他向来是个好兄长; 在乱世之中也尽己所能的保护弟弟妹妹们,可他就要死了; 他没办法,他必须要把担子压在孙权的肩膀上; 让孙权继续走这条艰难的道路。
孙权会怎么样呢?
想到孙权; 孙策不由得露出意思笑意。
“他一定比我好。”
虽然这是一定要吃苦头的,但他向来很看好自己的弟弟; 他知道,孙权一定能做好,只要他能够坚持下去。
因此他将一切托付给张昭。
周瑜那里是不必说什么话的。
因为孙策知道,只有周瑜是不需要他说什么的。
别人都可能会迟疑会离开甚至可能会背叛,只有周瑜不会。
他死了,孙权上位,周瑜是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帮助孙权的,这是他与周瑜之间不必言说的感情与默契。
孙策记得自己之前面对着什么,他也清楚自己应该是死了。
他的意识已经彻底陷入黑暗。
那么……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他动了动,发现手臂腿脚有力,显然十分健康,面上也没有疼痛之感。
他的伤好了?
这么想着,孙策掀开被褥坐了起来,却发现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房间。
说是陌生,但其实一切又有那么三分熟悉。
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喜好布置的。
……除了那边的桌子以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