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件就是关乎总商会存亡的大事情!”
“哗……”金桐此话一出,众皆哗然,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关乎到总商会存亡?总商会可以说在上海已经生根,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谁能连根拔起?何况还有“江浙财团”作为后盾,富可敌国也不夸张。大家心中所想,金桐今天是来要钱的吗,怎么闻到了一点其他的味道。
傅宗耀连忙过来,旁边虞洽卿也走过来,严不闻自然起身。金桐眼神示意,傅宗耀和严不闻相互看了一眼,让严不闻先说,这次筹款,严不闻为主,傅宗耀为辅,金桐则是后台。严不闻想了一下,口胡道:“这次孙大帅已经在九江破了一路反贼,但因为剿匪匆忙,带的物资不多,所以不得不撤回南京,所以为了接下来更好的狙击匪军,特向各位同胞贷款一千万元整,到时候击败匪军,必当如数奉还,外加50%的利息。”
此前严不闻已经让“联商会”募捐五百万,只需要再五百万即可,但哪有嫌钱少的,正好今天金桐在,于是严不闻直接要求“一千万”贷款,以金桐威压,这些商人不敢不捐。
说是贷款,但大家都知道,只是个表面话,实际上跟募捐白送无异。
第四十章 关系不好()
严不闻也是满口胡诌,底下坐的这些常务和台上的这些个副主席并不是傻子,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因为战乱,消息闭塞,了解的并不是太清楚,只知道孙传芳九江兵败,撤回南京,至于缘由嘛,谁知道?逃跑也分等级,最近报纸上宣传的战略撤退,不就是一个高端的理由。
现在听严不闻这么一说,好像还有点道理,按理来说北伐军总共也就十来万,单单孙传芳这就二三十万军队,还不算上吴佩孚的。扒拉手指头算算,这十万怎么可能打得赢孙和吴的四十万军队?双拳难敌四手,这四十万军人一人一泡尿,估计就能把北伐军淹死。所以纵然严不闻说的轻巧,破了一路反贼,但大家心中还是相信的。
而后的一千万贷款,众人心中盘算,分摊下去一人二十万也就能搞定,这二十万对于在座的各位资本家来说算是个不太大的数目。实际上并不需要每位常务贷这么多钱,算到总商会预算上面,大家每人捐个几万块钱意思一下,就能凑足一千万的贷款了。何况孙传芳的信用还算不错,当初进驻上海,所答应上海资本家的承诺也都大差不差的兑现了。所以这次贷款不望孙传芳还,以后赢了战争给他们行个方便就行。
持这种想法的占了一半,都是站在傅宗耀这边的。另一半虞洽卿的人都默不作声,孙传芳和虞洽卿从去年就结下梁子,这次捐款,虞洽卿铁定是不会捐了,这些人也在观望,紧跟二爷虞洽卿的脚步。
金桐见在上海舆论界占据半壁江山的严不闻这么说,心中大喜。之前孙传芳兵败的消息传过来,人心惶惶,还是靠着严不闻掌控了舆论局面,所以才让上海的报界没有一边倒的靠向北伐军。从那次起,金桐就开始将严不闻当成自己的心腹。
实际上,孙传芳能控制的只有江浙两省,处境非常不妙,相当于龟缩南京,惨的已经快要向张作霖借兵的地步。金桐对于此事了解通透,心中无比诧异,北伐军真这么强?如果前方真兵败,自己这一万的部队肯定不够打的,到时候自己是跑是降就看情况了。
“一千万,一千万哪。”
“短时间筹款一千万,对于总商会来说也是个难题。”
“这年头生意不好做,让我们……”
底下人窃窃私语,这是生意人的特性,讨价还价,一千万肯定是能拿得出来,但肯定不会痛快的拿出来。若这次痛快了,那么金桐就会认为他们的积蓄不止如此,以后没钱了还会再要。但如果这次艰难凑出一千万,就得让金桐考虑,是否真因为年月不好,这些商人也很难做,下次要钱就少点了。
出于这种考虑,大家四处望望,擦着额头的冷汗,将表面功夫做足了。
傅宗耀笑了笑,严不闻也笑着示意傅宗耀:该你了。傅宗耀于是上前道:“上次如果不是后续供给不上,孙大帅早就平定叛匪了,现在孙大帅回南京城休息,保存兵力,等款项到位就可以反扑,北伐军将不堪一击,彻底被歼灭。到时候孙大帅还是五省总司令,对于你们浙西曾经帮过他的人,肯定不会忘记,你们可都是孙大帅事业的功臣。”
傅宗耀说到此处,台下好几位常务站起来鼓掌:“如此甚好。”
“不过我们最应该感谢的还是金大帅,这些年,上海在金大帅的治理下,真是歌舞升平,蒸蒸日上。”傅宗耀刚才夸了一通孙传芳,金桐已经很不高兴了,连忙拍拍金桐马屁。这年头谁都不想当老二,何况军阀,别看金桐是孙传芳下属,但在上海拥兵自重这么多年,早就不服孙传芳。
“金大帅可是我们的大救星啊。”几位常务笑道。
如此一来,就好办了。傅宗耀看向严不闻,严不闻笑了笑,一摆手:还是你来。傅宗耀正巴不得呢,这可是个立功的好机会,于是扭头看向旁边昂首挺胸站着的二爷虞洽卿虞老:“怎么,二爷不做个表率?”
与很多在上海做生意的江浙一带人一样,虞洽卿小时候家里也很穷,之后到码头当学徒,正好天降大雨,他怕布鞋被淋湿,于是就拎着鞋,光着脚来到瑞康颜料行,而老板昨晚刚做一个梦,梦到一位“赤脚财神”,而虞洽卿正好跟“财神”张一模一样,于是就被老板认为是“赤脚财神”上门,得到重用。当然实际情况比传说的要现实多了,能苦会干,又有点机灵,长得也很大气,之后攒了点家私才慢慢发家。
这位昔日的“赤脚财神”,手底下挂着几家公司,还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合伙人,这么多年,上海商界一直是朱葆三老大,他老二,手中财富不计其数。
傅宗耀也是想拿虞洽卿开刀,何况自己要升任主席,这虞洽卿就是第一道关口。
虞洽卿身材高大,老来一举一动都十分有气场,听到傅宗耀提问,虞洽卿也就回应道:“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和孙大帅的恩怨,上次我当会长就是他弄下台的,这,缺钱了倒想到我了,于情于理都不该出钱嘛。”
虞洽卿说完此话,傅宗耀显得非常尴尬。
“你这,二爷!不好吧。”傅宗耀提醒道。金桐今天带了这么多兵过来,干什么?就是为了款项的事情,这虞洽卿还不识抬举的顶头撞。
“不用喊我二爷,叫我虞老二就行了。”虞洽卿笑了笑,傅宗耀的“敬称”不受用。
虞洽卿此言一出,站在虞洽卿一边的常务们都有了底气。尤其是六爷和九爷,两人相视一笑,道:“二爷说的有道理,我们也没有受过孙大帅任何恩惠,所以也就不出钱了。”
九爷李明博道:“想必老四你也不在乎我们几个,反正你们凑凑应该够了。”
“那我们也是一样,孙大帅之前的借款也有几十万,现在还没还,于情于理,势不再借。”
“那么,我们就先告辞一步,公司还有事。”瞬间,二十多位常务起身,虞洽卿对着金桐拱了拱手,就准备出门,后面二十多位常务也就这么跟着虞洽卿,一时间整个会议厅已经要走一半人。傅宗耀赶紧上前拦住,却没注意到金桐微笑的面孔逐渐冷下来,直到遍布寒霜,怒气冲天。
而虞洽卿已经走到了门口,猛地,金桐掏出手枪,对着上面打了一枪,震天的响动让旁边的士兵都知道大事不妙。刷刷刷都举起枪支,对准准备跨出门外的虞洽卿一批人。
金桐冷笑:“老子看今天谁敢走出去?看来你们敬酒不吃吃定了罚酒,那我就告诉你们为什么我说第一件事是关乎总商会存亡。要是今天弄不到一千万贷款,你们这五十几个人都别想出去了,这会议厅就是你们的坟场!本来有两件事,另一件我看情况说,但现在看来非说不可了,今天老子就要罢免了你虞洽卿的主席之位!”
第四十一章 退一步()
会议厅外,那些个正在坐着喝茶的巡捕房人听到里面枪响后,猛地一个激灵,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摔到地上,这怎么还开枪了?杀人了?巡捕房的几个人连忙将端着的茶杯放在茶几上,急急忙忙站起来,由头儿带着想要看看里面发生什么事了。但才站起来就被一名军官拦住。
“金大帅办事,不能打扰。”
巡捕房的人汗都急出来了,请求道:“你让我们进去看看,可不能在这杀人啊。”
“这里按理说是不归你们政府管的,你们进来已经冒犯了忌讳,要是现在还杀人,恐怕不仅国人对你们口诛笔伐,连洋人都不会饶了你们。”巡捕房的头儿焦急万分,原本情急之下都已经将手枪抽出来了,但看到面前这么多军人注视着,又硬生生的塞回去,换了种比较平和的语气。
“我都跟你说了,金大帅办事的时候,不能打扰,还要我说几遍?”军官已经没有耐心,差人在会议厅外面听听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巡捕房的头儿,听到军官这句话,蔫了,识相的坐回去。
“头儿,这,不管了?”巡捕房另外几个人小声问道。
巡捕房头儿气不打一处来:“管?我怎么管?我他妈有能力管?赶紧给老子坐下!”
巡捕房几人刚才准备兴师问罪的勇气全没了,安安静静继续坐着喝茶,到时候出了麻烦也是他们的事,自己最多给洋人赔个笑脸。
而在会议厅里面,刚才一声枪响,将二十几位要走的常务全部吓愣住了,一动不敢动,而虞洽卿也吓了一跳,往前踏出去的脚也瞬间停了下来。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似乎凝滞了,总商会的这些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金桐如此凶神恶煞的样子,大家完全可以想的到,如果这些人再往前走一步,金桐肯定要大开杀戒了。
这些军阀无法无天,本来就是亡命之徒,杀人不眨眼,要是逼急了,谁管你规章制度。
虞洽卿等人就这么站着,往前走也不是,回来更不是,于是就这么僵持着。傅宗耀已经完全傻眼了,心里面直打鼓,只希望二爷别拗,不然金桐可真会杀人的。
严不闻看到局面陡然紧张起来,连忙走到金桐旁边,低声说了两句,之后又跑到虞洽卿旁边道:“二爷!”
严不闻小声在虞洽卿耳边说:“二爷,这金桐杀过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大几千,他这辈子已经够本了,根本不会多在乎多杀一个,二爷,你千万别跟他对着来,钱的事情,我们都会想办法,到时候大不了我多出点。”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虞洽卿明白严不闻心意,只需要一个“忍”字。但自己向来立场坚定,以前支持民国政府,但之后政府名存实亡,军阀各自为政,自己就转而支持继承孙先生衣钵的广州国民政府,断然不可能为军阀再做事,何况孙传芳视自己为眼中钉,现在没钱了,知道要找自己,于公于私,自己都不想捐钱。
虞洽卿道:“我倒是不相信这金桐会开枪,只要此枪一开,他们就完了。”虞洽卿分析的很透彻,自己何等身份,上海各界大鳄见到自己都得喊声二爷,自己会单单被这小小的兵痞子给吓到?
严不闻劝道:“话是这么说,但总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