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凤阳相较来说并非富庶之地,但好歹也是中都,作为皇陵所在地,多有达官显贵居住于此,奢靡之风极盛,加上这里有的商队来往,各个米站早已囤积了数量不少的粮食,即便是寇军围城市价并没有太大的波折,也就是说早先粮食虽然珍贵,但并非出现有价无市的地步,不少凤阳百姓还是买得起日常用度的。
早不缺粮,晚不缺粮,偏偏在知府颜容暄被囚禁之后,这些米站突然同时关门歇业,很显然这件事很不简单,幕后一定有人,韩羽很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不把这件事解决好,根本不攻寇军前来攻打,凤阳城已经不攻自破了。
“张大哥,有些事该早些决断!”韩羽一边思索对策,一边向张汤怀建言道。
张汤怀面露犹豫之色,他自然清楚韩羽所指,是关于如何处置那些盗窃粮食的官兵,若是其他人倒也罢了,但其中一个带头的军官,正是张汤怀一起从小长大的发小王韵,此人为人仗义,当初凤阳城头血战,曹韵掩护张汤怀左右奋勇冲杀,身中七刀差点没能活下来,但人无完人,他却有个贪财的毛病,此次更是利欲熏心,伙同数个看守库房的兵士,将粮食偷运出去。
按大明律官军私窃军粮可是大罪,而王韵不仅偷窃还高价出售,这件事已经压了两天,在军中影响极其恶劣,有人不屑一顾,有人蠢蠢欲动,张汤怀的权威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加上张汤怀一起长大的同伴都来求情,所以张汤怀一直犹豫不决。
张汤怀看着韩羽,知道他有话要说,也不接口。
韩羽微微叹气,向张汤怀抱拳一礼道:“慈不带兵,义不养财,还请张千总早做决断!”
话都说到这份上,韩羽甚至还以军职相称,完全是警告性质的提醒。
张汤怀很清楚如果他包庇发小,那么一定难以服众,而且这件事将不是终结而是开始,刚刚组建的军队士兵,一定会想法设法的谋取利益,张汤怀熟读兵书,曾读六韬其中一句记忆犹新,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是言赏罚分明的性。
这点道理张汤怀自然再清楚不过,也清楚韩羽的话是对的,微微叹了气,心中已有决断。
第二十二章 严军纪()
数日之前,军粮被负责看守的官兵监守自盗,本来依律执行即可,只是此事带头的什长,是千总张汤怀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一时这军粮是张汤怀倒卖的传闻俞传俞烈,有令不依,徇私枉法,一时众官兵哗然。
晌午时分,刚刚结束操练的凤阳新军,在校场上齐整列队,这支由民团、营兵、卫所兵组成的新军,虽然训练时日不多,不过因为粮饷齐备,士气高涨,加上老兵皆担任基层军官,战斗力倒也不俗。
很快一身戎装的张汤怀来到校场高台,参与监守自盗的数个官兵,也被五花大绑的押到现场。
被数千人注视着,吓得一众犯事的兵士全身发抖面无人色,立刻冲着千总张汤怀磕头求饶,此次领头的什长王洵心中有愧,不敢与张汤怀对视,微微低着的头看着地面,眼底满是不安。
张汤怀神情坦然,环视台下众多兵士朗声道:“前日什长王洵,伙同兵士监守自盗,私自贩卖!”接着看向一边执刑吏官接着肃然道,“依律该当何罪?”
那执刑吏官一愣,根本没想到千总张汤怀会有此一问。
他死在搞不清楚千总大人所言何意,一时拿不定主意该依律正言,还是偏私帮衬,急切之下冷汗顺着脸颊滑落,只是被张汤怀眼神逼得太紧,只能吞吞吐吐的打着太极道:“下官愚钝,尚需查看一番!”吏官一边抱拳言语,一边小心的观察着张汤怀的表情,只要稍有不对就会当即改口。
“私盗军粮售卖,依律当斩!”
站在张汤怀身后不远处的韩羽,忽然上前一步沉声言道,虽然他并不想出风头,但这种事必须有人来做。
张汤怀眼底黯然一闪而逝,言语铿锵朗声道:“来人,依律将王洵等人立即斩首!”
“大人,万万不可!”
几个张汤怀近卫立刻冲来劝阻,王洵与他们情同手足,自然不能看着好兄弟身首异处。
“滚开,敢阻拦者同罪论处!”
张汤拔刀怒目而视,对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丝毫不留面子。
“都让开,张大哥斩我并不不妥,你等速速退下便还是兄弟!”
被五花大绑的王想洵仰起头,一脸笑意的看向一众为他求情的弟兄,也是到目前为止,第一次与张汤怀四目相对。
“行刑!”随着张汤怀的命令,王洵和一众犯事的兵士都被推上了断头台。
站在一边魁梧的刀斧手一时面露难色,若斩其他人倒也罢了,但这王洵与千总大人关系情同手足,而张汤怀为人最讲义气,若是斩了将来难保不会惹来杀生之祸,斩王洵的刀斧手不动手,其他刀斧手也不敢动,皆望向远处督斩的张汤怀。
神情肃然的韩羽上前一步,盯着刀斧手冷声道:“还不动手,你难道打算违抗军令不成?”
此话顿时让刀斧手心中一紧,连忙向眼前这个年岁不大的韩羽,满含歉意的抱拳。
“慢着!”
就在刀斧手打算举刀,准备砍下王洵头颅的时候,站在远处的张汤怀忽然扬手制止。
“张千总,你欲何为?”韩羽盯着张汤怀沉声言道。
若是此时释放王洵,那其余犯事的兵士都不能斩,否则不公将引来哗变,即便如此,一旦张汤怀徇私的事情做实,那么一个做不到赏罚分明的将领,决不可能长久控制这支新军,不仅仅如此,这些兵士都会有样学样,到时候将一发不可收拾,张汤怀打算做什么,现在连韩羽心中也没底。
张汤怀忽然从一边的台下暗阁里,拿出一个酒坛大步来到王洵身边,拉开坛塞让微微仰头的王洵畅饮。
“痛快!”王洵连续畅饮,辛辣刺激着肠胃,用力甩来粘在鬓发间的酒水,半饷神情黯然的说道,“我王洵自知军法无情,绝不做孬种,倒是对不起张大哥了,只是劳烦张大哥,切勿告诉我那老母我因何被斩!”
“从今日起,你家中老母就是我母,我会替你养老送终。。。而你。。。王洵是守城之时战死的!”
张汤怀刻意控制着情绪,只是那颤抖的手臂出卖了他此时的心境。
“大哥保重,小弟先走一步了!”
王洵因畅饮美酒,一时脸色绯红,看着张汤怀爽朗一笑,早已没有先前的不安。
张汤怀提着酒坛站在一边,默然看着刀斧手举起大刀,随着鲜血四溅,王洵头颅坠落在地,王洵已死,其余刀斧手连续举刀,连续砍下哭喊求饶的其余兵士头颅,一时鲜血四溢,浓郁抹不开的血腥味朝周围扩散开来。
张汤怀提着酒坛来到台上,顺势轻轻推开打算上前搀扶的韩羽。
傲立台上,在数千人的注视下举起酒坛畅饮不绝。
不到片刻酒净坛空,摇摇晃晃的张汤怀掷酒坛在地,粉碎陶瓷四散飞落。
张汤怀看向一边吏官道:“部兵作奸犯科,长官监查不严该当何罪?”
“回大人,仗脊十击!”执刑吏官看着张汤怀发红的双眼不敢迟疑,立刻朗声回禀。
“军中饮酒,该当何罪!”
“仗脊二十!”
“来人,仗脊三十,立刻行刑!”张汤怀脱下衣衫,背靠刑台拱背以待。
“不可!”韩羽也是大惊失色,立刻出言阻止。
没想到张汤怀居然会这么做,杀数人震慑全军已经足够,何必再白挨这三十仗脊。
而且从张汤怀的样子看,明显这杖脊绝不是做做样子,三十仗脊活活被打死的可少数。
“韩弟你非营兵不可妄言,还不退下!”
韩羽一愣,一时心中五味杂陈,坦言说还是第一次看到张汤怀发怒,只不过他在跟自己较劲。
周围刑兵不敢迟疑,连忙持仗上前行刑,不到数下,张汤怀后背已经青紫。
只是张汤怀并不满意,冷眼盯着行刑的兵士沉声道:“你等再敢儿戏,依罪而罚,前面不算重来!”
两个行刑的兵士一时冷汗直流,只能依令而行,不到十击张汤怀后背已是血肉模糊。
如果是外人来看,张汤怀这样的表现,完全可以震慑全军。
韩羽可以完全确定,从此新军之兵绝无人敢枉法,而整个新军的凝聚力也将极大的提升,人不患贫而患不均,只要将士同甘共苦,赏罚分明,自然能够让兵士为之效死,但张汤怀是韩羽的大哥,看着自己人受这种苦,韩羽心里满不是滋味,不过韩羽绝不会上前阻拦,否则一番努力将付之东流。
军队内部问题已经解决,只有将军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开始着手解决凤阳城缺粮的问题。
只是让韩羽无奈的是,仗脊三十的张汤怀当即晕了过去。
军中事务皆让千总甄洪兴接手,不过就连不懂兵事的韩羽也能感觉到,经过此事之后,眼前新军的气势为之一振。
就在众人散去的时候,千总甄兴出人意料的走了过来。
眼看周围无人,甄兴低声向韩羽小声言道:“张千总昏迷之前,言让韩兄弟暂领军务,不知接下来该如何解决缺粮之事?”
韩羽苦笑摇头,这张大哥可真是会当甩手掌柜,现在将大摊子事直接交给了他,而甄兴之所以如此隐秘,想必是张汤怀嘱咐韩羽在暗,甄兴在明,加上韩羽并无官职,这样决定倒也无可厚非。
“甄千总客气,若有差遣,在下不敢推辞。”韩羽自然不会托大,连忙向甄兴恭敬言道。
甄兴对韩羽的恭敬很受用,满是笑意的口称不敢,言相互合作,定能查出哄抬粮价的幕后黑手。
其实甄兴当初希望甄兴和韩羽配合的时候,并不是十分情愿,甄兴唯一佩服的只有张汤怀。
在甄兴看来,韩羽不过一个毛头小子而已。
眼看韩羽十分识时务,看在张汤怀的面子上,对韩羽倒也客气,只是在关键的问题上,自然不会吧韩羽的想法放在眼里,只是甄兴并不知道,不论是当初抗击攻城寇军,还是后来智擒知府,击破数百卫所兵,其实都是韩羽的主意。
第二十三章 震慑()
校场一幕,虽然张汤怀被仗脊昏迷,但很有效的肃正纪法,新军士气大振,原先颓势一扫而空。
张汤怀做起了甩手掌柜,将凤阳军务,完全交给了韩羽来定夺,并令千总甄兴领军从旁帮衬,只不过千总甄兴只服张汤怀,打心眼里对韩羽有些不屑一顾,只因为韩羽乃是张汤怀舍弟,才保持应有的客气他依令而行恐是不易。
不过目前最紧要的是解决凤阳缺粮的问题,而不是与甄兴一较长短。
虽然凤阳缺粮近况十分明显,但韩羽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并不知道事情原委,所以短时间内倒并不需要千总甄兴属下兵马,甄兴也乐得轻松,第一时间回到军营领兵操练,对他来说领兵打仗才是军人的职责。
韩羽并没有静等,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当初张汤怀将凤阳的情况告知,韩羽已经拜托队长王威前去调差,也许是运气,也许是天赋,从小在凤阳长大的王威,似乎天生适合打探消息,不到一天,就将前后始末调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