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南进,对于北进有利。”

    李伟道:“除非苏联人极其愚蠢,否则不会出此下策。”

    阎宝航道:“日本人称霸亚洲的野心早晚会为英美所知,怎么会是苏联挑拨?挑拨与否,侵略都会发生。”

    李伟道:“至于其它疑点,也不值一驳。”

    阎宝航道:“蔡智堪自然是要保护情报的来源的。另外,手抄的东西,有错误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就否认文件的真伪,简直是笑话。”

    李伟道:“那您怎么答复总司令的电报?”

    阎宝航道:“我们可以写几篇文章,用田中奏折预测未来的局势走向。如果预测对了,看他们怎么说。”

    何文元道:“这些人,抓住细节,根本不看大局。日本明明就是按照田中奏折一步一步走的。”

    阎宝航道:“文章可以预测日本人对南洋国家的侵略,比如新加坡,交通要冲,日本人不可能不侵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盛产锡和橡胶,日本人也不会不侵略。其它国家出产稻米铜,石油等等,都是日本人缺的战略物资。”

    李伟道:“好。我们预测一下,把水搅浑,越浑越好。要让重庆的肉食者无所适从。”

    |

    李伟何文元二人离开阎家已经很晚了。为了不招摇,二人是徒步去阎家的,阎家距离他们要去的地方并不远,二人很快就回来了。

    他们回到了市区的据点,也就是那个旅店。

    如今,旅店还是旅店,不过住的都是自己人,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旅店老是挂着客满的牌子。也有好奇的来问,旅店的人说,这里住的好多是长期包房的客人。

    二人进了旅店一点头,伙计在外面挂上客满的牌子,把门关上了。

    旅店前面是大街后面是个山坡,山坡上是房子,房子下也是大街。后面的几幢房子也都被先遣队买下来了。李伟和何文元从后门出了旅店,走了二十几阶台阶,进了一幢房子里。

    屋子里有十几个人,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军人,有的能看出来是知识分子,有的能看出来是市井生意人,还有两个女的,各个都是精明的模样,见二人进来,一起起立,道:“队长,副队长。”

    李伟立刻恢复了军人的感觉,道:“请坐。今天,召集各位,就是宣布,总司令已经批准了我们的计划。我宣布,为了打击投降派,我们实施五十五号计划。大家演习很多次了,今天就是行动的日子了。”

    何文元道:“检查。交通小组,交通工具准备好了吗?”“好了。”

    “后勤小组,据点准备好了吗?”“好了。”

    “行动组好了吗?药品测试了吗”“好了。”“测试了。”

    “思想教育医疗小组呢?”“好了。”

    “侦察小组?”“好了。”

    李伟道:“好。我做一下战前动员。大家不要不重视这次行动。目前,重庆的投降气氛很浓,尤其是行动对象的父亲。此人是蒋某人和日本人联络的操盘手之一。我们的目的,就是打击投降派。大家要认识到重要性。另外,重庆很复杂,各位是外地调进来的,虽然熟悉了重庆的环境,熟悉的行动的路线,还是要小心。重庆有中统,有军统,有警察,有军队,有日本人,有南京的人,还有南方各个军阀的人。我们务必小心。”

    众人齐声道:“是!”

    何文元道:“根据情报,行动对象今晚回家了。根据天气预报,还有老水手估计,明天是个晴天。估计日本人会轰炸。我们的机会来了。按照以前侦察的结果,行动对象十有八九会出去兜风。”

    ;

第422章 晚辈希望和庸之公合作()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0年11月10日。重庆南岸。

    何文元是个大老板,跟很多大商人甚至政坛大人物都有往来。今天中午,他去孔祥熙家去拜访。

    来一次南岸不容易,何文元乘坐轿车中午就出发,坐船过长江,然后再沿着路走了半天才到。这条路是南泉街,是沿着花溪河向上游走的。

    等到看见右岸建禹山半坡的密林之中红墙,孔家到了。虽然很多树木叶子落了,但是林木茂盛,远处孔家的楼房还是不很清晰。

    走进看时,有一片红墙楼宅,周围有几座附属建筑,这就是陪都时期孔祥熙南泉宅邸。

    何文元的车开进了大门,便离开车步行几步台阶,进了孔祥熙南泉宅邸主楼。主楼为一楼一底中西结合式的砖木结构建筑,一侧有地下室三间。旁边的庶务楼,警卫楼,食堂,八角亭,防空洞,岗亭,孔二小姐住宅等等,高低错落。

    进了大厅,刚刚等了一会,一个穿着长袍马褂,戴着圆眼镜的富家翁就进来了,正是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孔祥熙。

    孔祥熙家中有钱,却四处乱讲。人家说物价高,孔祥熙讲话说:我家全家一天三块钱的伙食标准,有荤有素,吃得很好。你们怎么就说物价高?

    孔在同僚中通常不开罪于人,他名字的英语缩写是h。h,所以有人称他“哈哈先生”。

    孔祥熙在抗战期间大肆敛财,民怨甚大。因为他在财政上对蒋有求必应,因此,蒋喜欢用他,不喜欢宋子文。

    可是碰到外汇问题,他会一变常态,判若两人。抗战时期,国府资源委员会出口战略物资钨砂等,向行政院要求留下所得外汇。孔一见这件公文,扔之于地,把笔往桌上一摔,大叫道:“外汇必须集中在中央银行,资委会如有需要,可以再向我要好了,没有留用的必要。”

    这样一个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本来是不因该理睬何文元这个小人物的,可是,最近的几件事,使得孔祥熙感觉到了这个小人物的能量。

    孔祥熙觉得应该见何文元,因为何文元这个老板的生意实在太大了,去年在囤积大米的风潮里跟孔家过手,把孔家竟然打败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搞到那么多的大米的。

    当然,孔祥熙事情多,见面的时间就拖了,一直拖到现在。不过,这一段时间内,他查清楚了,何文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他们有很多土地。

    这一次何文元亲自来拜访,根本没走孔二小姐的路子,因此把二小姐惹的不愉快,带着几个保镖开车兜风去了。

    何文元在客厅没等几分钟,孔祥熙就来了。

    何文元站起来,作揖道:“庸之公。晚辈川人何文元冒昧前来拜访。”

    孔祥熙道:“何文元,何董事长,如此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坐坐。”

    二人寒暄几句,何文员道:“庸之公,晚辈历练不深,以前的行为未免鲁莽,还请您海涵。”

    孔祥熙道:“哪里哪里。何董事长如此年轻,就能为张杨两家部队筹措军饷,为蒋夫人的慈善事业慷慨募捐,运输大量的物资难民进重庆,真是难能可贵。”

    何文元道:“不敢不敢。其实,这些都给大人物做一些事情,我们虽然有几亩土地,盖几栋屋子,都是不赚钱的买卖。日本飞机一炸,本钱都蚀光了。”

    孔祥熙道:“你们的农场付给农民很高的工钱,还雇人教给他们文化。你们厉害,很有钱。听说你们工厂里工人的工钱也很高,还给工人房子住。厉害。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何文元道:“这都是卢先生新社会的实践,我辈就是为了把先生的想法付诸实施。”

    孔祥熙道:“你们还和蒋夫人合作,和戴局长合作。最厉害的,竟然把冯副委员长拉了进来。我有些不懂。”

    何文元道:“小侄就是为了这些大人物跑跑腿。冯副委员长无非就是看在西北军的面皮上才答应挂个名字尔。庸之公才干杰出,是我辈年轻人学习的典范。人们都称道庸之公代理煤油案,出口阳泉铁矿砂案。青年人也多对庸之公管理国家财政十分敬佩。”

    孔祥熙看这个何董事长没有那么讨厌了。

    何文元继续道:“其实,除了这些之外,晚辈最欣赏的还是庸之公热心革命,伴随中山先生左右;热心公益,创办新学,建立铭贤学校,挺身率领相邻保家卫国;推行新政,协助阎锡山将军施行枳属,水利,桑蚕,禁烟,天足,剪发的‘六政’,和种棉,造林,畜牧这‘三事’。这是社会改造先驱,说是中国之创举,毫不为过。晚辈亦步亦趋,却是望尘莫及。”

    高帽戴上去,十分舒服,孔祥熙觉得自己的确很伟大,是个开辟新时代新生活得先驱,之一,对,之一。

    何文元高帽还有数顶,道:“庸之公投身革命,还是杰出之革命家,策动奉系张氏父子,策动直系冯玉祥将军,等等,无一不是神来之笔。虽然庸之公为了委员长之革命军队提供了雄厚之财力,然庸之公通过社会改造来革命,实为实业救国之典范。做出这些事迹才是真正的庸之公。”

    孔祥熙开始得时候,对他说这些自己往日事迹感到很奇怪,不过,这些事情也恰恰是自己的最闪光的经历,越听越顺耳,心情甚好,自我感觉高大许多。和所有谦逊的伟人一样,孔祥熙道:“你用心了。这些事情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评价功过,怕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

    何文元道:“在辅助委员长抗日方面,庸之公排除万难,积极争取美国贷款,是抗战局面继续维持,这是大功一件啊。”

    孔祥熙对这句话感觉最舒服,道:“哪里哪里,不过是为了国家,放下面皮,多操劳一些而已,也是老朋友们帮忙促成此事。”

    何文元道:“如今,晚辈就有一笔生意,想和庸之公合作。”

    孔祥熙道:“不知道你有什么生意想跟我合作?玉米面还是大米?你的水泥和钢铁我是不插手的。”

    孔祥熙虽然刚刚戴了几顶高帽,却十分清醒,知道这些都是虚的,实际的来了。

    何文元道:“那是些许小生意,特别是钢铁质量甚差,产品销路甚差,只能做一些农具之类。人多利润小,怎么入得庸之公的法眼?这是小侄的购买清单,请庸之公过目。恐怕只有这才能和庸之公合作一二。”

    实际上,钢铁质量差是做出来给人看的。钢铁质量很高的,都秘密地流入了一些渠道。这是地下经济,做机器,做工具,做武器,都是秘密进行的。

    产量小,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和生产水平,没有人提出异议。

    |

    这时候,防空警报响了,孔祥熙道:“咱们先进防空洞躲避一下空袭。”

    众人进了防空洞。轰炸都在北岸市区,爆炸声显得比较遥远,院子外的树木把爆炸的烟尘遮挡了,根本看不见。

    躲避了二十几分钟,轰炸了三四波,警报解除,大家回屋子,继续谈。

    孔祥熙看单子,开始时候很不经意,看了一眼后,马上被吸引住了。在防空洞里,他一直在看,在想。回到大厅,孔祥熙又仔细看了几遍,道:“这可是美国的设备,发电设备,水轮机,卷烟机,酿酒设备,石油化工设备,金属冶炼加工设备。足足几百万美金。你这是替谁买的?”

    何文元道:“小侄就是替大人物跑腿,真不方便说。不过,我们的老板虽然有一点钱,却没有渠道,买不来。庸之公交游广,一定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