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无妾-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只是因为曾益已然背弃了和她的白首之约,更是因为她已然做出了决断。

    到了晚上,采薇拿着那装着比目玉佩的锦囊,去找沈太妃道:“太妃娘娘,我想明白了,这曾家的信物还是烦您派人给曾公子送回去吧!”

    太妃将她拉到身前,“你这孩子,怎么跟温嬷嬷那老货学,也叫我‘太妃娘娘’,我虽是你表姑,可你叫我一声‘姑妈’也是无妨的。”看着她递到面前的锦囊,却不接过,而是又问了她一句:“你当真想得清楚明白,通通透透了?”

    采薇点头道:“恩,我已想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他既已选了他的路,我也自有我的路要走。既然和他有缘无份,想来我的那根红线并不是系在他的身上,既然如此,又何必强求,不是我的,他要走也拦不住,是我的,到该来时自然会来!”

    太妃这才接过她手中的锦囊,笑道:“好孩子,这才不枉你爹爹对你一番苦心教导!至于你的亲事,你父亲当日曾有言,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你和曾家的亲事万一有什么变故,就托我为你另择一婿。横竖你外祖母府上只知道你定了亲事,却不知到底是定给了何人,等我再为你选中一门好亲,你的嫁妆单子我这里还存了一份,再让他拿个信物放在我这里,到时候仍旧说是你父亲给你定下的那门亲事,有我做保,想那伯府也不会说什么。”

    采薇忙道:“多谢姑妈为我费心!”她经历了这一场退婚波折,于亲事已有些心灰意冷,不由得叹道:“为何女子一定要嫁人呢?民间妇人都说是‘嫁汉嫁汉,吃饭穿衣’,若是我有足够的钱财够我花用,又何苦还要再去嫁人呢?只消每日关起门来或看书弹琴,或养花烹茶,日子过得何潇洒惬意。若是觉得孤单,大可以收养几名孤儿每日教她们读书识字,一样也可以悠游度日,为何女子就一定要嫁人呢?”

    若是能遇着个情投意和的,倒是一段美满姻缘,可这样的人间佳侣世间能有多少?若是再遇着那等粗鲁好色的男子,家中纳上几房姬妾,再摊上个不讲理的婆婆,还不知女子嫁过去要受多少的罪?她也是知道沈太妃的见识眼光不同流俗,才敢在她面前这等畅所欲言。

    太妃果然并不觉得她说了什么惊世骇俗并不该说的话,反而笑道:“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是一般的心思,觉得若是不能找一个情投意合的,还不如一辈子自己一个人过,我爹爹纵然给不了我跟你这样多的嫁妆,可也足够我一生衣食无忧,哪知后来……”

    后来她虽遇着了个情投意合的,却偏偏被皇家选中,哪管她情愿不情愿,一道圣旨下来就将她封为了懿德太子的太子妃,从此深陷宫廷的波诡云谲之中,早早的没了夫君,所生的儿子又……。

    采薇见太妃并不往下讲,便也不再问。沈太妃出了一会儿神,才又道:“想来你也知道,我们女子从西秦时起,地位便一代不如一代,想西秦时的公主活得何等恣意妄为,有不娶驸马养了一堆面首的,也有把竟敢偷偷置外室的驸马用马鞭子抽得鼻青脸肿再休掉的。”

    “可到了北秦的时候,公主都被教化的个个贤良淑德,甚至有个公主被妾室害死了自己生的儿子,连自个都被气死了,也不肯上书给她皇帝兄长求他惩治驸马*。到了咱们燕秦,就更是不用说了,连女户都没了,便是父母给你留下再多的嫁妆,婚前这些家财可能由你自己做主?若是无人庇护,也只能被人欺夺了去。”

    “一百多年前,虽出了一位天顺皇后,她倒是一心想提高女子的地位,不但重许女子亦可以当门立户,还招了不少女子入朝为官,还有做了大将军的。纵然那些女官们多有不曾嫁人的,可民间女子大多仍是一到了及笄的时候就匆忙嫁了出去。纵然有些高门大户的女儿不愁衣食,有些女子靠着织布一样也能养活自己的,可这样的女子天下间能有多少?”

    “只要这世上仍是以父权、夫权为重,在朝为官主政、出门做工、赚钱养家的仍是男子,女子仍是要靠着男子为生,那就还是只能以嫁人为业,被男人们关到后院那一方狭小的围墙之中。是以天顺皇后纵然是自古第一个登临权力顶峰的女子,但以她之能,想要颠倒乾坤,让女子同男子平起平坐,却仍是举步维艰,等她一死更是以失败而告终。”

    采薇想了想,方道:“姑妈所言,固然有理,可是为何那西兰国中,便有些女子终身不嫁,也不用入她们那边的寺庙里头去修行,就住在自家的庄园里,每日喝茶跳舞,若能遇到情投意合的,便和那人到什么堂子里去成婚,若是一直没遇到,便一个人过,或是请些女伴来陪自己,就这样过一辈子。”

    “西兰国……,便是你父亲早年时因缘际会下,被一阵海风送去的那个极西之国。蒙兀族统治我中原百年之时,此国中还曾有人到访到大都。唉!自打洪武皇帝建了燕秦,因不喜商人,索性便封了海禁,只许远洋诸国朝贡往来,便极少听到过那西兰国的消息了。你父亲当日虽曾说了些那国中见闻,但也不敢多说,更不曾提及你说到的这些。”

    “这些也不是父亲告诉我的,是父亲带我回泉州时,我听一位从西兰国来的传教士夫人说的,她父亲原是咱们大秦国人,早年在海里流落到西兰国,就在那里娶妻生女。是以那位夫人既会说西兰语,又会咱们的华语,她极是喜欢我,见我好奇西兰国中女子的闺房诸事,便跟我说了好些。”

    太妃一听,大感兴味,不由道:“快一一说来让你姑妈也开开眼界!”

    采薇这一说,便说了快一个多时辰,此时什么曾益、什么退婚,全被她丢到了九霄云外,只顾着跟沈太妃论及西兰国女子与本朝女子地位的种种不同之处!

    “看来,那西兰国虽也是以男子为尊,女子为卑,但总不像咱们这里,又多了什么三从四德,将女人束缚得死死的!”沈太妃感叹道。

    “而且竟然还可以立公主为女王呢!咱们国朝这么多年也只出过天顺皇后这一位女帝,还是以帝母的身份才能最终登上帝位。”

    “结果她临死时,又主动撤去了帝号,仍是命她儿子以皇后之礼将她安葬,可见天顺皇后抗争了一生到最后仍是向宗法礼教低了头。”

    “姑妈你说,若是那《礼记》是由女子书写,可会还有什么‘三从四德’不成?”

    “那自是不会有的,可是男人们又岂容女子写出这些书来,他们只会让女子们写些《女诫》《女则》一类的东西,自个教化自个,这么上千年下来,有时候你会发现,为难女人最厉害的有时候反不是男人,而是女人自己!”

第八十四回() 
采薇和沈太妃这一聊就聊到了四更天,直到听见外头四下更鼓声,太妃才忙催着她回去睡觉。

    心事已解,再无纠结,这一夜虽睡得晚,但采薇却一夜无梦,睡得极好。接下来在颖川王府中住的日子,真是惬意舒心极了,或是在沈太妃的内书房里看书,或是同太妃说古论今,只恨日头落得太快,一日还没怎么过呢就又过去了!

    采薇虽极喜欢这样的日子,可到了九月初八,她仍是跟太妃请辞,说是第二日是重阳节,她该回去安远伯府那边,好伴着外祖母过节。

    沈太妃虽也舍不得她,但也没留她,命人备好车轿,命温嬷嬷亲自送了她回去,说过些时候再接了她来住。

    采薇回到安远伯府,将沈太妃给她备下的各样礼物一一送至各房长辈处。这走了一圈下来,发现不但府里她几位舅舅舅妈重又对她亲切有加,就是下头的仆妇们也都对她恭敬了许多。

    吴家姐妹待她是更显亲热,倒是赵家姐妹待她一如既往,宜蕙一向待她不错,宜芳病虽好了,仍被关在房中见不上面,至于宜菲,是只见得自已好见不得别人好的,没少对采薇冷嘲热讽。

    采薇才懒得理她,一听她话音不对,直接就转身走人,懒得去跟她白废唇舌,就是说赢了她,赢了这样一个对手也没什么可值得得意的。

    重阳节平平淡淡的就这么过去了,跟着十月初一宜芳便出了阁,临出嫁前一晚,姐妹们去看她,一见了她面,都有些认不出来。

    眼前这女子哪还是两个月前那个美丽动人的温婉少女,瘦了足有一圈,眼中没有半点新嫁娘的喜悦娇羞,人也有些木木的,跟姐妹说了几句话后便再无话可话,只是呆呆坐在那里出神,时不时看上吴婉和采薇一眼。

    吴婉本对她抛下自家哥哥另嫁他人颇为不满,可一见她如今的形容,震惊之余也对她起了几分同情之意,本还想说上两句话刺她一刺,也再说不出口,闷闷的坐了一会儿,便拉起采薇说要告辞先回去了,让她们几个堂姊妹好再说些梯已话。

    宜芳亲自将她们送到屋门外,张了张嘴,最后却仍是什么也没说,只是低低了说了一句,“大家各自保重罢!”不知她这一句“大家”是否连吴重也含在了里面。

    因是宜芳大喜的日子,她母亲大太太总算沾女儿的光,被从小佛堂里放出来三日,应酬陪客。她几个妯娌二太太和五太太原就和她淡淡的,现下就更是不怎么愿意和她说话。倒是那二房的胡姨娘常瞅着二太太不在,凑上来跟她说上两句话儿,话里话外不住的羡慕她家芳姐儿攀了门好亲,能如此风光的嫁到那样儿的好人家去。

    大太太便笑道:“我家芳姐儿这算什么好亲,不过是嫁给个六品的指挥,还是续弦,人家前头还有个女儿,哪儿比得上你们太太的蕙姐儿,一嫁过去就是兴安伯世子夫人,那才是真正的好亲事哪!听说十一月的时候,蕙姐儿也要出阁了,等办完了她的喜事,就轮到你的芬姐儿了!”

    胡姨娘愁眉苦脸道:“我那芬姐儿如今连个亲事都还没说下来,哪儿就能轮到她呀!”

    大太太便故作诧异道:“不会吧,二太太不是老早就给你们芬姐儿相看上了,怎么到了这会了还没定下来,别是可选的好人家太多,挑花眼了吧!”

    胡姨娘早在心里不知抱怨了多少回,此时便忍不住跟大太太吐起苦水来,“我们太太成日家总说要给芬姐儿找一门好亲事,好报答她救了蕙姐儿的大恩,可这挑来挑去的,太太挑中的人家我看不上,我看中的太太又看不上,一来二去,就耽搁到了现在还没定下来。”

    “选了这许久,就一户合你们心意的都没有?”

    “唉!”胡姨娘先叹了一声道:“好些个门弟高贵的嫌弃我们芬姐儿是庶出,太太虽选了几个今年新中榜的进士,可都是那三甲的同进士,只混了个八品的小官,且家中都是那等寒酸人家。太太虽说他们家中清贵,可那等小门小户的贫寒人家,又没多少俸禄,怕是还要指着芬姐儿的嫁妆过日子呢,我自然是不答应的。倒是有一家家中富裕的,偏太太又看不上,说是好好的闺女凭什么嫁过去给人做填房后妈。”

    这末一句可是狠狠刺了大太太一下,她看了一眼状似无觉的胡氏,也不知她是故意这么说出来讽刺自己呢,还是顺口将二太太说过的说给讲了出来。

    她因心中不悦,便道:“说到底,芬姐儿是从你肚子里掉出来的肉,这亲闺女的婚事你不多上些心,还能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