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千红和古庸生沉默的那段时间,大把大把的中立者前赴后继倒向郑求是一方,此刻,楚留香一出,确切地说,楚留香刚惊鸿一瞥,这些中立者们立即表达了对古庸生的拥护和支持。
因为《萧十一郎》成为古庸生的新晋读者们因为这个风骚的楚留香,更加坚定了对古庸生的支持,也开启了他们如此如狂的追书之路。
人心常常复杂,有时却也简单,在部分人看来,当初只要古庸生出来正经解释两句,他们也就释去怀疑,这种心态甚至带着一种赌气的因素,如今古庸生用更加贴切更加强悍的方式来自证清白,他们还有有什么好怀疑的?
质疑派此时正陷入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他们之前一切的怀疑和挑衅全部被古庸生以强横的实力碾平,面对铺天盖地的围攻,他们无言以对,只好努力为古庸生构织新的罪名,可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这时正坐在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发生,无能为力,无以为继。
所以他们只好先用陈招硬顶着:“只是碰巧而已,为了应付这次直播,多背几本书以防万一啊,我们高考背范文不也这么做吗?”
这样无力无理无赖的回击写出来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只能引起更大规模的痛斥和围剿。
之前那些围观的大V们、名博们、名人们也不再发表煽风点火、幸灾乐祸的言论,按照他们的道行,基本判断出质疑派至此,大势已去,且不可逆转。
有些失望,有些意兴阑珊,也有一些对那个白衣少年的敬佩,情绪非常复杂,若非好奇心作祟,真的想直接关掉直播,部分关了视频或者换了频道的愤愤者,熬了几分钟后,又老老实实地转回直播现场。
……
“不要在犹豫了,所有沾手的行动全部撤掉,不要留任何痕迹。”
莫之余在看到秃鹰提到楚留香的外号时,就立即做出了这个决定。
作为一个金牌畅销书推手,她对市场的把握和对小说风格的拿捏,有着自己独家的标准和判断方式;作为出版界女诸葛,她对舆论导向以及群体大势有着异常敏感的直觉,她更加懂得那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真正强悍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笑话。
千红、踏歌以及星月联手布出现场直播局,郑求是、崔社、薛慕亮将计就计抛出命题文章,看上去双方斗智斗勇、你来我往、旗鼓相当,实际上,对古庸生来说,这些根本就不值一提。
莫之余没有在现场,但是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嘉宾席上的陆艺筹身上,说是忌惮也好,说是擒贼先擒王也好,总之,莫之余始终认为此次交锋,关键在陆艺筹,然而,古庸生却是不慌不忙地用一个楚留香荡平这一切。
什么你布局,他将计就计,从头到底都是一个笑话而已,可能就连千红和陆艺筹都不知现场会出现这一幕。
……
莫之余猜得并没有错,古庸生利用喝水的刹那,给出这样一个惊艳绝伦的故事,又一次深深地震撼了陆艺筹,不过这次震撼实在是来得有些跌宕起伏。
当古庸生从容不迫地写出《云海玉弓缘》时,他面带微笑,心情逐渐放松下来;当看到郑求是和崔嵩低声商量时,他强作镇定,开始紧张;当崔嵩提出现场出题时,他背后的冷汗甚至把衬衫全部打湿,而当古庸生敲出那样一个必将不朽的开篇时,他特别清晰地感觉到四个字:“大局已定。”
……
同样有这种感觉还有身边的几位同行,铁葫芦、万锤的两位老总,黄河文艺的崔嵩。
都是业内老人,看到这里如果还穷追猛打下去,就是愚蠢地自取其辱了,他们嫉妒陆艺筹,他们在心里把陆艺筹骂几百遍,所以,他们先后侧身向陆艺筹表达祝贺。
表达祝贺就是认输!
郑求是却不会认输,尽管他身边的几位支持者都面露失望,几度摇头叹息,但他仍旧保持高昂的斗志,他双目如炬,盯着两块屏幕上的字,他要从字里行间找出破绽,他要构思新的反击文章。
无论如何总之,郑求是不会认输,因为他从未输过,至少,他自己一直坚持这么认为。
……
与此同时,已经来回浇了两次花的伊水安正一脸平静地坐在木椅上,她在仔细地品味《楚留香》的开篇,有些惊讶,有些好笑,也有些欣慰和开心,因为古庸生的这个开篇在文风上,竟与自己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特别是对信笺的细节描述上,如果郑求是要继续打假的话,倒可以拿这个做做文章。
伊水安可以把这件事当做一个自嘲的笑话,说明她已经从不久前的担忧中,彻底摆脱出来,同样作为一个作者,以及身为一个杂志主编,只要看这个开头就基本能推测出后面的故事。
《云海玉弓缘》可以解释《白发》、《七剑》、《越女剑》、《白马》;
《楚留香传奇》可以解释《萧十一郎》。
他是一个何其了不起的人!
“很高兴认识你!”伊水安微笑着对视频里的古庸生说道。
月河一中的高三毕业生弥琥,握紧的拳头终于松开,现在的心情,竟比幻想自己得高考状元还要开心。
王芊芊也在开心,虽然她马上就要去南港,实际上今天上午就要过去,不过半路的时候,刷微型博客猛然看到这条消息,那是宁死也要先回家看完直播。
“大叔,你有种。”王芊芊愣了许久之后,终于说出这么一句话,然后起身离开。
……
停了好一会的古庸生终于又动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章 背影
《云海玉弓缘》第一回大约一万来字,出题风波出现的时候,已经写了大半,剩下不足四千字。
古庸生写完楚留香盗宝成功后,移了一下位子,开始继续续写《云海》。
看过金古梁武侠的读者们大致知道,金、梁两位大师小说的开篇,向来循循渐进,步步为营,两三个章节不出男主是常有的事情,金庸先生名著《笑傲江湖》更是别出心裁,开篇即出场的林平之,简直就主角得不能再主角,堪称男主模板。
富家子弟,惨遭灭门,侥幸逃生,踏上复仇之路……
不知金庸先生当初写这个开篇时,是不是带着某种嘲讽的心态。
《云海》状况差不多,开篇的书童江南无论是出场还是长篇的台词,都颇有男主的风范,而真正的男主金世遗在第一章仅仅一笔带过,这也难怪很多在看直播的质疑派们出言讽刺。
古庸生忽然停写《楚留香传奇》虽然让部分读者有些不满和抱怨,但是他们也大度地表达了理解,毕竟第一本书是事先做了准备的,可以边写《云海》边构思《楚留香》,这是古庸生的缓兵之计,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一直在寻觅战机的质疑派们立即发现新大陆一般的嘲讽道:“看吧,他显然是怕忘记自己已经背诵过的内容,迫不及待地要完成第一本,真相已经出现,古庸生或许是《萧十一郎》和《楚留香传奇》的作者,但他绝不是《七剑》、《白发》等书的作者。”
这个发现立即引起广大质疑者们的支持和赞同,他们正准备再次掀起一波声讨小高潮的时候,只见古庸生偏了偏身子,双手换到另外一个键盘,继续《楚留香》的写作:【现在,他舒适地躺在甲板上,让五月温暖的阳光,晒着他宽阔的、赤裸着的、古铜色的背……】
质疑派立即噤声,虽然网络世界的众人,大家都看不到大家的表情,但是那种秒打脸,还是让人很容易脑补出质疑派们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
“古大太坏了,这不是当场让人难看吗?另,请质疑众再接再励,继续发现新破绽,看好你们哦。”
《楚留香》再进一千多字后,香帅的一众红颜知己开始出现,老道的读者看到楚留香和李红袖的对话之后,立即联想到萧十一郎和风四娘,那种熟悉的感觉,根本是无法模仿和代替的,那是一种骨子里透出的智趣。
和某些敏锐的读者猜测得差不多,楚留香果然也是劫富济贫的侠盗,不过比之萧十一郎,他更懂得享受,生活品质也更加高洋上,私人豪华游艇、游艇性感女郎,怎么看,都是一个高富帅的标准配置,不过楚留香比高富帅还多一样东西,那就是,强,匪夷所思的强。关于这点,此世读者会从后续的故事中得到更深刻的体会。
写到海上漂来一具浮尸之后,古庸生又一次罢手,抬头看了会屏幕,陷入片刻的沉思,接着写起《云海》。
双开,命题,交叉写两本!
观众们很快捕捉到古庸生的意图,他这是要用强悍到变态的实力来抹杀一切可能的疑问,没有人能用这种方式默写小说,即便是世界最顶级的记忆大师,吉尼斯纪录保持者,也无法做到这点,通常来说,他们展现自己记忆天赋的手段是依靠记忆数字,扑克等具象的东西,谓之图像记忆法或者规律记忆法,当然,他们可能对文字的记忆也非常强,但是纵观全宇宙,尚没有一个人敢背诵两部长篇小说,然后当场默写。
文字描述的本来就是最抽象的东西,小说语言本来就是无规律可循的文字。
即便对于古庸生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之前从未做过类似尝试,所以他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巨大的精力耗费,加上打字带来的体力损耗,坐了近三个小时的古庸生终于开始感觉到疲惫,然后头发和后背开始出汗。
已经是第二次轮换,两部小说的第一回都要收尾,古庸生后背的衬衫已经有一小片被汗湿,头发也隐隐汗珠滴下。
但,他仍然坐得很直,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够了吧?”
安静了许久的弹幕突然划过这三个字,然后屏幕上接二连三地划过“够了”“让古大休息下吧”“不要再写了,我们都相信了”之类的话。
这时,质疑的声音早已消失殆尽,而个别几个叫嚣着“写到天亮才算数,不能停”的水军更像是秋后的蚂蚱,处境非常尴尬。
当古庸生写下【……哪知在第六天使碰到一件意外之事,几乎令他送了性命。正是:江湖向是多风浪,那可人前强出头?】这句话的时候,熟悉他的读者,知道《云海》的第一章终于结束,也是在这个时候,请求直播结束的呼声达到顶点。
古庸生收尾了《云海》之后,轻轻地甩着手臂,然后又拿过水瓶大大地喝了一口水,与此同时,陆艺筹站起身,他没有去找现场公证员,也没有去找节目组,而是缓缓起身,然后鼓掌,一传十十传百,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在场观众出郑求是等寥寥数人,其他所有人包括黄河文艺崔嵩都站起身为古庸生鼓掌。
古庸生微微侧头,颔首感谢,然后坐正身,为《楚留香》收尾。
【她说的纯粹的京片子,但嘟嘟哝哝,软语娇柔,却别有一番情趣……】
白玉美人章节结束。
……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留悬念,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弥琥望着那一抹挺拔却略显文弱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道,其言若憾焉,其实深喜之。
现场主持人看到这幅画面,抓住时机问道:“我的同事刚刚传来消息,看直播的网上观众已经快要早饭,强烈要求停止直播,相信有带手机的观众也已得知这个消息,请大家再次举手做个表决,同意停止的请举手。”
“嘉宾们还有什么问题?”
郑求是目不转睛地瞧着大屏幕上的句子,似乎完全没有听到宫承德的问题,他的几位同伴都有些不适应地低着头或者假装看大屏幕上的文字,其他如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