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阳渐渐接近西山,天空中还有一团团火烧云。

依然热。

刘仁轨一行人到了东宫,请礼后,刘仁轨坐在胡床上说道:“陛下,裴炎掣肘,终是不妙。可听到裴侍郎出行之事?”

“听到了。”李威还是不急。

上官婉儿说得对,父母亲还是不甘心。父亲不考虑的,母亲的心放得太久,无论自己怎么做,也收不回来。只是没有对上官婉儿说。

“裴炎可恶!”李义琰恨恨地说道。

论资历,在朝中诸相当中,刘仁轨当仁不让地在第一位,然后就是他与薛元超,可是这个裴炎短短几年时间,就将他掀翻下来,又因为立场的不同,李义琰对裴炎几乎没有半点好感。

“李卿,这是极品人物,每一朝一代,总要出那么几个。”

听李威用极品人物形容,几个人皆是一笑。

让宫娥端上来茶,李威又说道:“上午在政事堂,我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我朝货币不足,不得不用布帛代替货币交易。从民间到朝廷,每年因此损耗严重。”

“是啊。”狄仁杰道。

这几年贸易量激增,货币问题更重。朝廷每年都铸造十几万缗铜币,然而放在庞大的唐朝经济中,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还不停地有商民,继续将铜币融化,制作铜器。甚至新罗、倭国都在用唐朝铜钱,这更导致国家钱币不足。

对此,朝廷一直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也不是没有方法代替,继续交易,得不到多少铜,可以得到更多金银。前几年,我同母后就说过此事。母后说若官府公开铸造金币银币,会多有私人伪造,良莠不齐。又少,百姓大多数不能辨别真假,反而会百姓带来困扰。于是我当时就没有再说。但若是国家有了大量的金银呢?民间金银会渐渐流动,朝廷不去管,让民间自发地流动。到了一定时候,朝廷可以用金银代替税务,那么就会得到更多的流通货币。倭国不产黄金,可是产白银。”

李威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用白银作货币的,究竟在那一朝不大清楚。

可是现在不行,白银还没有黄金硬通,连黄金都不是货币。要到柜坊换,价格也不等,缺的时候,一两黄金能换八千文,不缺的时候,只能换四五千文钱。

几人默默点了一下头。

金银贵重,又便于携带,真做了货币,有很多好处的。随着胡应一行,带来了大量使者,也知道了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正式用了金币与银币,在做货币。众人并不排斥。不过在政事堂却是不能说出来的。

让裴炎听到,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文章。

又道:“我明天接见倭国使者,让他们早点回去,以免夜长梦多。刘卿,你晚上辛苦一下,去安排安排。”

“喏。”

李义琰摇了摇头。

无论同不同意,这也是国家的策略,居然担心会泄露,这是何等的讥讽?

“此事不去管他,可是我的十条,必须要通过大部,否则我登基所说的话,会成为一个笑柄。”这是李威将几人喊来的主要用意。

“是,此乃当务之急。”刘仁轨道。

李威击着桌子,想了一想,说道:“但不急,一条一条来。先是计划,必然会有争执。刘卿,你先让一让,裴炎此人是一个假道德君子,可是内心却渴望争取更大的实权。制订计划,也是分配落实权利的一个机会。至少他会在表面上把持一下大义,你先让他。不要因为掣肘,让第一条又成为一纸空文。”

“是,陛下。”

“第二条招人纳贤,我的策重点,是普及寒门,减少寒门与百姓的怨望。裴炎必不会同意,也不要争执,争执到最后,甚至引起各大世家对我的怨恨。”武三思与武承嗣想到了名门世家的力量,李威没有想到?早想到了。

“其实名门世家也没有那么不堪,各地庶族吞并同样严重,”李义琰说道。

李威在他手上拍了拍说道:“李卿,我对名门世家没有敌意,一直以来,我想的是双赢之道。但吞并肯定要解决的。”

“是,”李义琰脸一红。他是魏州人,可确确实实是陇西李家的后代。在陇西李家的族谱上,还能找到他以及他父母的名字。

“但必须通过,不通过,何谈什么恩泽整个天下百姓。所以可以含糊带过。”

具体的怎么做,让刘仁轨思考去了。

“胡蕃,裴炎既然要以德待胡,此事交给裴炎去做。”

几人一阵窍笑。

裴炎用李威的矛对李威的盾,刻意曲解。可是李威也没有怯懦,反将了裴炎一军。别以为裴炎在政事堂风轻云淡,此时心中一定很是伤神。他是道德君子,名门世家的代表,然而名门世家为什么清高,正是因为血统全是汉人,是正统,礼教严格,所以才能连皇室也敢轻蔑。向来对胡人十分轻视排斥,可以想像的,此时裴炎一定陷入两难之地。

但还是含糊地解决,这一条牵涉的多,比如移民,何为纠纷,何为背叛,如何移民,如何安置汉人官爵。张柬之说的诸葛亮平孟获也是不对的,诸葛亮前面一死,南部诸蛮还时有叛乱发生。不彻底汉化,无论是软,还是硬,皆不是办法。可不能明说出来。

“纳谏的事比较容易解决,恐怕是某些人巴不得的。节俭,我只打算放一批宫婢,其他的不能动。”

“陛下英明,臣正想说此事,若是克扣太紧,内宫必有怨言。内宫不稳,也非是国家吉兆。”裴行俭道。

“不急,先通过,以后慢慢解决。虽然皇室,也不能奢侈。己不能为,何能教人为之。”

“陛下此言大善。”

“立法之事,大约不成了,可以草诏,不必去急,惹起风波。”

“是,”几人立即说道。对李威的十条,最反对的恐怕就是这一条。用意是好的,是给了天下人一个公平受法的机会,但实施起来,难度更大,争议声也大,甚至所有权贵都会表示反对。

“备军少战,朝堂中懂阴谋的人多,懂军事的人少,即使某些人也不会争执。重农,相信也不敢争执。赎出部曲与奴婢,他们只会在国库上做文章,但是善政,相信也不敢公开争论。”

这一来,十条就能勉强的通过八条。在面子上,李威不会输多少。

裴行俭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早知如此,应当同意臣的上策。”

“裴卿,倒也未必,虽然难些,能保持国家平稳过渡,也不会给后人佼仿的机会。”

“只怕未必。”

“一步步走吧,已经到此了。”基本上要说的话也说了,李威正准备送他们离开。狄仁杰忽然道:“西门翀要回秦州,让臣拦了下来。他原来准备上书,粮价有些贵,让朝廷暂时各仓不必储粮,以免造成损耗。可是臣一想,若是北突厥谋叛,国家必然会大用兵。现在不备粮,到时候粮价会立即飞涨。”

这个连狄仁杰都不好说的。

若是这一两年内东突厥有变,现在就要备粮。若是没有变,现在备粮,就会有严重的损耗。青海一战,国库亏损很厉害的。谁提的建议,最后会找谁的麻烦。

李威不好答,用眼睛看着裴行俭与刘仁轨。

裴行俭想了一下,说道:“还是备得好。陛下,想一想,为什么西突厥会谋乱?若不是殿下将计划提前,西突厥必然成为青海的掣肘,去年七月份就没有那么辉煌的战绩。论钦陵此人不可小视啊。他们吐蕃一国不是我们大唐的对手,必然会派出使者蛊惑突厥人,不仅仅是西突厥,东突厥力量更强大。”

“裴卿言之有理,刘卿,我写一份制书,明天你在政事堂提出,若有人不同意,请他承担后果。”

“喏。”

狄仁杰又说道:“臣昨天会晤了二人,颇有些才学,虽然迂阔。还写了两封疏章,请陛下过目。”

将徐有功与张柬之的奏折递给李威。

看了看,没有在意,徐有功说以道德治人治国,自己何尝不知。可几个人能做到,说以法治国,自己理想化了,可至少让法律进一步完善,能杜绝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张柬之说羁糜地区以无为为本,当真无为了,就是上策?

然而眼睛却盯着了名字。

徐有功他不知道,但是张柬之可是知道的。这个人胆子大,对李唐很忠心,似乎历史上自己母亲就是此人掀翻的。不是需要人与母亲作对,是要一些果敢的人,将裴炎这股邪风压住。

说道:“麻烦狄卿,通知二人,让他们到东宫一叙。”

亲自谈一谈,看一看这个张柬之倒底有多牛,居然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母亲顶翻!

第490章 春归如过翼(上)

“陛下,不是不能立法制,还是人治啊,”徐有功说道。

李威有些愕然,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呢?

不过对此二人他颇为欣赏,换作一般的人,就算张柬之是一个县丞,并不是京畿要县的县丞,南方一个小县丞,在他面前,与平民百姓并无什么区别。然而见到自己不拘束,侃侃而谈,单凭这份气度,就非是常人。

“继续说。”

“比如陛下昔日为太子时,曾为逃兵向太上皇央求过,但是不立法制警告,逃兵现象会很严重。”

“嗯,是一理。”

请求宽大处理逃兵与自己无关,是李弘做的,可在外人面前,却是一个人。以法做警告,处理时宽大,是仁爱。可以兼并实行,但这样一来,就不能以法治人,而只好以人治法了。

“逃户也是这样。大唐律中,对逃户处理很重,可实际上,朝廷很少真正用严法处执过逃户。此为一也。为什么陛下恩准党项人为我大唐羽翼?”

“形势需要,还有他们知错能改。”

“是如此,再比如偷盗,若是家中不缺衣少食,那一个百姓愿意偷盗?为什么百姓会缺衣少食,是朝廷还没有做得完善,官员没有做得更好。”

“这也是一理,可是徐君,我问你一句,若是国家没有法制该得如何?”

“那也不行,以人为本,以法为辅,这才是治国之道。”

“但我再问你一句,如何让每一个官员做到公平执法,以人为本,以道德化民?”

“陛下……”

“徐君,勿得多言,”李威转过头,看着张柬之,问道:“你说国家不应当与胡人争地,更不应当置兵置官移民,减少纷争。”

“是,不相信陛下看,青海过了几年后,都会有纷争出现。”对此张柬之一直很反对,认为是无用之功,徒增麻烦,还浪费了国家大量财政。若仅是为了屯兵之举,还可以的。但再到西域,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不是青海,中原各地就没有了争执?”

“那是不同的,中原再怎么争执,也是唐朝的百姓。边境蕃夷一旦争执,有可能兵戈立起。”

“此言错矣,就是中原,若是百姓无衣可穿,无粮可食,也会立即揭竿而起。边境蕃夷,治理得好,也会忠心不二。关健还是一个治字。”

“刚才陛下也说过,不能保证每一个官员,都能做到公正道德,况且到边境的官员,多是朝廷犯错的贬官。除了朝争……大多数官员,都因为品行的错失,贬放到边境地区的。官员更是良莠不齐,边境的情况又比中原复杂……治字,是纸上谈兵。”

这一条说得倒很有道理的。

可是情况再复杂,也不能阻止李威的移民计划。比如青海,比如西域,再比如辽东,若百分之八十以上皆是汉民,或者汉化的各部胡人,一个个从游牧生活方式,改成农耕的生活方式,会不会再出现以后历史上一次次的伤痛。

还有一个古怪的因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