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喇哈布长长舒了口气,虽然战局尚不分明,但至少有一点,他可以真刀实枪地与宋人交战,而不须担心还没有靠近宋人便被对方地火炮轰击溃散。他深信,以金兵的战斗力,失去火炮优势的宋人必然不敌。
更何况,在兵力上他有着数倍的优势,他如今派出的金兵都是养精蓄锐已久,而宋人则是紧张了一日一夜,以逸攻疲,岂有不克之理!
果然,攻城器械还未抵达,他便见着有数具被遗弃的云梯又被树了起来,一串串的金兵冒着矢石,奋不顾身地向城上爬去。宋人应之以滚木、石块和沸油,将这些云梯再度推倒,但是金兵人多,倒了一架,立刻便又有两架树起,令城上的宋人左支右撑疲于奔命。
随着越来越多地云梯被搭了上去,终于有一员金将率先登城,这人甚为勇武,又兼力大,身披重甲之下,犹能健步如飞,攀登云梯如履平地。他一手执盾一手执短斧,左挡右攻,冲上城头后竟然将一个近卫军生生掀起,连人带盾劈下城头。附近三个近卫军以长刀、长枪刺击他,他猱身缩骨,以盾遮着身体,大呼道:“蔡州冯元朗已登城!”
近卫军执长刀、长枪的姿态乃是杨妙真一手所传,与一般用刀枪不同,他们总是尽可能握着武器之柄,从而发挥自己武器较长的优势。那自称冯元朗者登城大呼,金兵都是血脉贲张,齐声大喊他的名字。而左近的近卫军为他喝声所激,纷纷持刀枪刺他,冯元朗虽是武艺高强,奈何斧长有限,一时间,近卫军无法将他赶下城头,他也不能突进一步。他身后一金兵爬了上来,虽然勇武不及他,却借着他掩护,挥刀逼退一名近卫军,又占据了一个位置。
伊喇哈布恰恰看到这一幕,大喜问道:“那第一个登城者是谁?”
“原是花帽军骁将的冯元朗,向来在军中有勇名。”有幕僚认出冯元朗者道。
伊喇哈布驱马向前,想要仔细看看这个首先登城之人,亲卫拉住他地马缰,劝谏道:“元帅,此处离城极近了,再近前,宋人的大炮便能轰到!”
伊喇哈布闻言不悦:“前方将士置生死于不顾,本帅岂可后之?若是惧死,本帅还领兵打什么仗?”
说完之后,他以马鞭抽打那亲卫的手,那亲卫却忍痛不松手,旁边幕僚也来劝说,伊喇哈布这才悻悻做罢。他再抬头看那段城墙时,发觉以冯元朗为中心,在他左右,金兵已经占了十步左右的城墙,五六架云梯都搭了过来,无数金兵呐喊着向城上冲去。
“宋人勇武远胜当初,不过比起我大金还略逊一筹。”一幕僚道。
伊喇哈布点了点头,他所处之地地势较高,虽然还不至于高过城墙,故此能看得较远。只见那冯元朗虽然屡屡逼退砍伤宋军,但宋军小队做战配合娴熟,总能于千钧一发处迫得冯元朗放弃追杀,将受伤宋军救走。而且此处宋军越聚越多,上城的金兵数量虽然也迅速增加,却再难寸进。
伊喇哈布只觉心又悬了起来,那冯元朗似乎只要再努一把力便足以击垮城上宋军,但宋军也似乎只要发一次奋便可将冯元朗等赶下来。那段城墙看似僵持,伊喇哈布却知道情形对金兵不利,宋人受伤了多被同伴救走,宋人往往为救援同伴而放弃攻敌的机会,而金兵若是受伤便必死无疑。
短短数分钟时间之内,那截城墙上便堆起了数十具金兵尸体。
冯元朗登城之时只道在功告成,没料想局势却渐渐不利,他虽是勇武过人,气力却终究有限,若是再这般僵持下去,待他力尽便是毙命之时。他心中明白,必须尽快击破宋军,接应自己人上墙,唯有如此,他才能获得休息喘息之机。
秦大石也在观注这段城墙的情形,他已经接连派出二队援军,却因为墙上狭窄,无法充分发挥人力上的优势。他正等再做决断时,心中突生警意,侧过脸来一看,却发觉城墙发出一声轰响,竟然是一架鹅车搭在了离他不过数十步远的一处城墙之上。
鹅车为攻城利器,借着这外形象鹅、脚下有木轮的器械掩护,藏在车腹中地兵士可以迅速登上城墙,因为这车重心很稳地缘故,不会象云梯那般轻易被推倒。鹅车搭上城墙之后,顶部吊板打开,士兵鱼贯而出,其所靠拢的城墙上,立刻是一阵混乱。
“放油,点火!”秦大石一边大喊一边摆动旗帜,位于城墙下预留地小沟里,立刻淌出无数道焦油之泉,迅速汇聚在城下壕沟中,随着数十个火把投下,在青龙堡城下,一道环绕全城的火墙瞬间立起。那些木制的攻城器械加于壕沟之上,被这火点燃后,很快便化成一团团的火球瓦解开来。
那辆鹅车也不例外,顺着鹅车登城的金军发现自己赖以攀援的器械变成一口火焰棺材的同时,便被雄雄烈火所点燃。他们惨叫着敲打鹅车之壁,推搡自己前后的同伴,想要夺路逃走,但结果却是谁都无法离开。
伊喇哈布双眉紧紧锁住,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宋将如此能忍,待他的攻城器械靠城之后才点火,还是让他很是惊讶:若不是宋将胆大好冒险,那便是他对宋军守城极自信,认为便是被部分金军爬上城墙也不可能动摇自己的防线。
焦油之中含有大量毒烟,故此伊喇哈布的视线被这浓烟挡住,他向冯元朗处望去,却再也看不到冯元朗的身影。他心中暗暗惋惜,口中又发布命令,震天的战鼓声再度响起,不等上一波金军退下,第二轮攻击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攻城器械主要是抛石车,经过这段时间激战,伊喇哈布判断宋人的火炮基本消耗干净,便是仍有数门能用,也无法对金国数量重多的大小抛石车构成威胁。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原本坐在地上的身影悄然无声地开始一寸寸爬地,除去段由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注1:杨家枪法中握枪尽可能握柄,可见于戚继光《练兵纪实》
第六卷、雨露泽四方 二七四、英雄所生非其时
因为火墙的出现,金人的第一次全力攻击终于被击溃了,但在崩溃的同时,金人的又一轮攻击开始。
在用百姓消耗掉对金人威胁最大的火炮之后,伊喇哈布就知道,自己胜券在握,攻破青龙堡,只是时间问题。对面的宋将很稳重,但是毕竟缺乏经验,火炮武器的时代来临了,可是这同时对于后勤配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年来,宋人利用火炮几乎无往而不胜,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反而没有金国将士这样努力地总结火炮的优劣。
杜遵终于潜入了军营之中,按着军中的规矩,随意乱走当被斩杀,不过他一身金兵服饰,又极是小心,对军营甚为熟悉,竟然未曾被发觉。
一队队金兵开了出去,没有多久,整座军营为之一空,除去少数留守者还在巡视外,金营算是向杜遵彻底敞开了大门。
努力回忆在流求时教官教学时的提示,杜遵借着帐幕的掩护,一点点向后营摸过去,他强迫自己不去看城头的战事,而是专注于眼前。他心中非常兴奋,从流求受训回来,潜伏回故乡,寻找时机为大宋效力,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时机来得这么快。
在他的身上,装备着一些奇怪的东西,而他所学的潜入、暗杀、隐藏技巧,也是超过个这时代数百年的东西。他知道自己在这边若是能成功,那金人攻城的压力便会大减。他地机会只有一次,故此不得不小心谨慎。
伊喇布哈也未曾想到,早在金兵进入宋境之前,他所驱赶的百姓中就已经有宋人的细作。眼见着自己的消耗战术接近成功,他心中终于感觉到了喜悦,但看到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时,他又觉得甚为难过。
只是攻打一座青龙堡罢了。损失便如此之巨大,若是面对更大、物资更充沛的徐州时。究竟要用什么代价才能攻下?
想到此处,伊喇布哈忍不住向自己军营回望了一眼,自己还有一样杀手锏未曾用出来。在攻打青龙堡时,他宁愿用人命去填宋军的炮火,就是要将那样杀手锏留到徐州城下,留着给宋人一个“惊喜”。
秦大石仍是那副不动如山地神情,火炮暂时失去作用。仿佛并未让他受到影响。金人上一轮攻城,使得他们的器械受损严重,但前波未尽后波又起,望着远处金人呐喊着冲来,秦大石目光闪烁了一下。
毕竟是统治了中原百年地王朝,最后的垂死挣扎还是有几分气力的,搅得人不是很好过呢。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想到这里,秦大石将那面赤色的旗帜举起。在空中摇了三摇。
“掷弹兵,准备!”见了这旗帜,城中正军校郑冠群开始大喊,一队沉默的军士从藏兵洞中起身,收拾自己的装备,等待上城的命令。
因为金人开始大量使用攻城器械。特别是抛石车地缘故,除去少数人外,在金人近战士兵抵达城下之前,近卫军都躲在坚固的藏兵洞中,听得命令才上城头。郑冠群喊完那一嗓子之后,咳了一声,咒骂道:“这嗓子,都喊不出声来了!”
他在大宋陆军学校经过半年进修之后,又调回流求,接受掷弹兵培训。台庄大战之后。如何让那些地雷在未曾预设雷阵的战场上发挥作用。成了敖萨洋研究的方向之一,在他的研究成果出来并在赵与莒指导下改良之后。“掷弹兵”这一种新的兵种出现在近卫军序列里。炎黄三年五月的时候,接到了“红雷”密报之后,赵与莒便将两支新兵种从流求调出来,掷弹兵被派往徐州,而秦大石则把他们带到了青龙堡。
秦大石敢凭借为数不多的大炮坚守青龙堡,最初没有在意火炮消耗,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掷弹兵。在秦大石想来,这些掷弹兵就是一个个小型近程火炮,而且因为行动便捷地缘故,当他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保证后方撤退时间的目的达到之后,那么带着这些掷弹兵撤退,也远比带着重炮撤退要方便。
无论是军事参赞署还是秦大石这个前线指挥官,都没有把决定胜负的战场放在青龙堡,而是选择在经营了数年的徐州。虽然这样一来徐州受到一些损伤破坏在所难免,但也只有在徐州城下,才便于彻底解决入侵的金人。
此前掷弹兵也曾经出过一次手,但当时只是试验性质地派出一小部,现在金人地最后攻击就要到来,秦大石便不再保守,将自己最重要的战力也拿了出来。
因为是试验性质的部队,故此掷弹兵如今还是单独编制,在经过实战之后,才会考虑与其余兵种混编。
除了掷弹兵外,秦大石也还留有一着后手,他看了看天,天上的阵云还密集如凑,但是风已经止住了。
“这应该就是青龙堡之战的决战了,此次前来的不比昨夜的百姓,都是精锐劲卒,若能破之,金人必退,便是要再战,也得休整些时日了。”罗安琼有些讷讷地说道。
这一战打得他与秦大石都没面子,故此说话的时候,他神情有些不安。
“唔。”秦大石点了点头:“安琼,你下去准备,若是时机成熟,你们便要上了。”
“是!”罗安琼这才精神一振。
三面城墙数万人齐奔攻击,锋矢如寸,乱石四射,烟火蒸腾,喊声冲天。积累了一天力气的金国人拿出了他们的主力,他们以最快地整度用土填平了壕沟和火焰,用尸体垒成前进地斜坡。他们竟然不用云梯与其余登城器械。只凭此前战死地尸体便铺就了踏上青龙堡地通道。
郑冠群听着城外的喊杀声,听着自己人与敌人都在不停控弦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