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也算是颇有家资了,既然想要在山西这个地面上把基业扎下来,平时捐些小钱修好地方未尝不可。
罗雁秋嘴边微微一笑,神情虽然还是那么冷漠,却是美不胜收:“叫我一声罗姐姐便是了,想向柳管带化后门快枪四百六十杆。”
“四百六十杆?”这下柳宇可是蒙了,这可是细柳营内部的最高机密,知道的人不超过二十人,即便许多细柳营的老人都不得而闻:“姑娘想要多少善款?”
他以为这罗雁秋知道了不少细柳营的内情,想上门索要钱财,不由轻轻一摇头,却见罗雁秋打着折扇:“便只要这四百六十杆后门快枪。”
说着,她从银色劲装中取出一本书来,柳宇眼睛倒尖,就在这瞬间看到那胸部的一抹白腻,又听得她说道:“柳管带初来山西省,对地理民情多有不熟,这便是善女的一份心意。”
柳宇接过她纤手递来的书稿,却见文笔绢秀中带着刚毅,这篇题便是《北圻山西略志》,再细看,正是山西省内情况的介绍。
如若是山林地理倒也易得,可以从地方志摘抄,可是这份略志却让柳宇惊喜不已。
他到山西不止一日,但是省内的情形还是了解不足,早有心加以调查,但是眼下老营刚刚扎好,尚无瑕作这件大事。
这书稿虽言略志,可有些东西却是他最需要的,象里面的情报甚至提及山西总督为何人,其习性如何,有何长处,爱好好何,某某官员出处何处,有何爱好,有何优缺点,其人际交系如何。
这里面详细罗列了山西省内六七十个重要官员的资料,柳宇还特意注意了一下那个说是要招抚细柳营的叶孟然,才知道他祖上也是中国人,明清之际才举家入越,本人也颇有才具,甚有胆略,还在外面养了个姨太太。
所有这些材料,绝对是最宝贵的情报,绝对是千金难求,有此一份,山西省情可以说是尽握在手了。
在另一个时空,中共军队是擅长收集这样的情报,他们出色的情报工作可以说是他们击败优势敌军的一大法宝,但是这个时代的情报工作,却很少达到这样的高度。
柳宇脸上的喜悦,也被罗雁秋注意到了,她的声音很有磁性:“善女初来山西,人手不足,时间仓促,只得万余字,倒是让管带见笑了。”
“还要谢过姐姐的善意了。”柳宇继续向后翻去,这些材料可真是十分难得。
即便从官方档案里摘抄,也只是抄些类近于籍贯、年龄、出身的材料,可是浮现在柳宇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爱好,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都展现在柳宇面前了。
这份省情还附有详尽的地理、出产、人口统计,甚至连一些军事要点的情况也一一列出,有些一万数千字,柳宇对山西可以说是差不多就了若指掌了。
虽然从专业的军事角度来说,这份略志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不得专业的兵志要图,但是已经价逾万金,为此他连连点头:“多谢了!多谢了!”
他舍不得放下这份带着墨香的山西略志,只是抬头看了罗雁秋一眼,才问道:“真要谢过姐姐,有此一卷,省我一年光阴。不知道姐姐在此中费了多少心力。”
罗雁秋清楚地了解这山西略志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和精力,她打着折扇说道:“区区小事罢了。”
她神情始终保持着一种冷漠,但又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会让人自然而然地心生好感:“管带,这还有我教天书一卷,请君参阅。”
柳宇见她不提善款的事情,也乐得一边闻着丽人那特有的幽香,一边接过她从胸中取出的天书。
这天书似乎也是个手抄本,封面上手书了《无为宝券》四字,似乎也是罗雁秋的手笔,罗雁秋的声音极是悦耳:“管带弟弟,这天书暗藏无尽功德,每日吃斋行善,默念百遍,日后便可享受无限恩泽。”
柳宇却是笑了笑,他这个人一向不信这些牛鬼蛇神,罗雁秋说得再是动听,他不信便是了。
这罗雁秋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地下宗门,竟然有心引他入教,却是找错了人,虽然穿越之事匪夷所思,但是他却是只相信自己能撕破黑暗迎来光明的人。
只不过怎么处置罗雁秋,柳宇却暂时没有底。
他顺手打开天书,才看了第一页,却是吃了一惊。
第三十四章 雁秋(下)
纸很好,是上好的宣纸,但是纸上一个字也找不到,这所谓的天书,竟然是一本无字天书。
不仅仅是这一页,整本天书都是一本标准的无字天书。
罗雁秋看着柳宇锁着眉头的模样,终于绽颜一放:“这天书暗藏无尽功德,每日吃素行善,默念百遍,日后自可享受无限恩泽。”
柳宇看不懂无字天书,只能看了娇颜如花的罗雁秋一眼:“这教义在哪里?”
罗雁秋风华绝代,举止行动都让人回味无穷:“便在这无字天书之中,在我口中!”
她神情郑重起来:“我既掌本教,那一切教义,自当出于我口,何须到故纸去觅。”
罗雁秋庄重起来,也是极美:“今日风云会聚,洋教入侵,实为历代祖师不曾见的格局,天地流转,教义自当随天地时局而变。”
柳宇原本闻着罗雁秋的幽香,想说上几句,只是听到罗雁秋这句“天地流转,教义自当随天地时局而变”,神色为之微变,在心底暗赞:“好见识!”
这个时代,被李鸿章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象这些远东的地下宗门也受到极大冲击,各种西方宗教毫无顾忌在东方发展他们势力与信众,挤占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与土壤。
这些地下教派也曾以种种手段进行反击,但和义和团一样,抵挡不过西方宗教背后的洋枪洋炮铁路电报,只不过今天听到罗雁秋此语,他不得不承认,这些地下教门居然还有这样的人材。
这句话换句话便是教义当与时俱进,只要利于教门发展,就可以不再恪守于旧时的经典教义。
果然是好见识。
有这种眼光,这种见识的罗雁秋,纵是女人身,又岂是寻常之人?
柳宇知道在日本,曾经有一个非常小的教门,叫作创价学会,严格来说,他甚至不是一个独立的宗教团体,而是依附于日莲正宗的一个在家信众团体,在二战前只有几千信众。
在二战期间,创价学会因为反强当时的军国主义政权而告以瓦解,战后只能从零开始,但是不过数十载,他已经在全世界拥有一千二百万信众,成为日本第一大宗门,著名的公明党便是创价学会的一个马甲,而他所依附的日莲正宗,信众不过数十万。
创价学会之所以一跃成为日本第一大宗门,原因不过两点,一则是几任教主得人,尤其是三代教主池田大作,那绝对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把教门发展得蒸蒸日上。教门发展与教主本身,关系极深,柳宇觉得这罗雁秋的见识眼光,当世之间亦属绝顶。
二则是教义与时俱进,池田大作眼光极是高明,所以教义能随时代而演进,从反战和平到反对核武器,援助非洲难民,保护环境,创价学会始终是时代的弄潮儿,因此不但长盛不衰,而且还能蒸蒸日上。
柳宇便在罗雁秋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眼光,这种见识:“罗姐,果真好见识。”
罗雁秋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女人:“柳弟弟,你若有什么真言神义,姐姐便写在这宝卷之上,让四方传颂。”
她可不敢不看这个少年,在越南一国之中,她算是对细柳营,对柳宇了解最深的人,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她能清楚细柳营隐藏的潜力。
若非这种了解,她怎么会抛弃在海阳的一点基业,在毫无着落的情况把赌注押在细柳营身上,把教众尽数迁移到山西。
现在她就提出了自己的合作条件,柳宇当真极是意动。
柳宇对宗教的观感尚感,有这么一个教门在地方上支援自己,比起自己纯靠武力经营,那绝对是事半功倍。
两个人谈得很投机。
“罗姐姐想要什么?”
“姐姐想要弟弟那四百六十杆后门枪。”
虽然还是那句话,可柳宇心中雪亮,人家不是上门来威胁的,而是想借自己这四百六十杆后门快枪来传播教义。
“西方人在南国传播教义,还不是依靠他们背后有洋枪洋炮火车轮船,我教亦可。”罗雁秋直接把话挑明了:“阿宇弟弟想经营山西,我教便愿随宇弟一同经营山西,这实为互惠之事。”
好!象这些地下教门或许有其它弱点,但绝不容许西方宗教抢走他们生存的空间,然后再把脸送上去挨打,历史上,这些教门发动到许多反洋教的斗争,义和团事件之中,亦能隐隐看到他们的身影。
至于与宗教牵连太深,他也不担心。
“姐姐,合作之先,我事先说明一句,北圻之地,尽属贵教传教之地,惟我细柳营和黑旗军,请姐姐置身事外。”这算是他的谈判底线,地方上任由罗雁秋折腾,他可以提供一切方便,但是军队是他的命根子,可不许罗雁秋胡闹。
罗雁秋早有准备:“宇弟不说,雁秋自然也明白,只是洋教可恨,到时候可否售卖姐姐几杆快枪,以作护身之用?”
“好!姐姐想要多少?”
罗雁秋倒是开诚布公地说道:“我是倾慕弟弟而来,教中精华本在海阳,听闻弟弟要来山西,特意举家而来,在山西也是下车伊始,现时尚无须售卖。”
“到今日,教中只有精通教义的老人二十三人,新进教徒十个。”
罗雁秋也挑明了自己的弱点:“若非凭借外力,本教根基实在太过薄弱了些。”
柳宇也明白,在原本的世界上,任她罗雁秋何等的眼光见识,但教众太少,加上西方宗教的步步紧逼,她也掀不起太多波澜来。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问道:“还未请教姐姐出自何身?”
罗雁秋起身施礼:“宇弟,我本传罗祖教义,只是以后想传什么微言大义,还请宇弟示下。”
第三十五章 罗教(上)
“罗教?”
罗雁秋很喜欢看到柳宇带上那么一点郁闷的感觉:“弟弟见识真广,姐姐是罗祖嫡传,最得大义。”
竟然是罗教?柳宇有点无语的感觉。
不是他对罗教不了解,而是这个罗教太有名气了。
在旁人眼中,一想到地下教门就首先想到白莲教,可是熟悉明清历史的人,都会直接把白莲教从明清的地下教门中排除出去,理由很简单,白莲教自明季已经衰微,近乎绝传。
而明清新盛教门,几乎全部出自罗教,罗教甚至可以说是明清一切新兴地下教门的始祖,这与日本近世新兴教门,全然出自日莲宗。
许多被旁人认为是白莲教的教门,实际就是罗教旁支,比方说大名鼎鼎的徐鸿儒,旁人以为他是白莲教主,实际他是闻香教的分支,而闻香教又是罗教的旁支。
这罗教的开山祖师叫罗梦鸿,传说他悟道是因为他一场大绿帽,他原本是个明军中的普通军官,奉命去陕西公干,临别之际把妻子托付给朋友,三年后返乡探亲,竟是发现朋友和妻子睡到床上去,罗梦鸿受了这么一场打击后大彻大悟入山求道,创立了罗教。
罗教发源于此,这一教门结合了佛教禅宗、净土宗和道教中的许多教义和传统,而且这一教门教义浅显,又能随时势而变,因此很受下层欢迎,虽然历经官府打击,却始终蒸蒸日上,直至乾隆年间,罗教嫡传一脉才因为被高宗严令禁绝,才告以断绝。
但是罗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