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在举起杯子同众人饮了,然后回头朝那李大人淡淡道:“李大人谬赞了,小子乃是文坛后进,怎比得上若虚先生的诗书双绝。今日黄昏秋夜,已有星斗依稀。却叫小子想起若虚先生的诗句,尤其那句‘名月怜团扇,西风怯绮罗。低垂云母帐,不忍见银河。’,却是非常应景。以龙在看来,若虚先生的诗词,当不在七子之下。且先生的书法险峻特,便称当世第一也不为过。”
龙在以“若虚先生”称之,而不称其官名,显然是将自己同他摆在同一个层次。
换成其他人,早就心中恼怒。
可他提起那李大人的诗句,却正好搔到痒处。
李大人也是得意,哈哈一笑:“当不起,当不起。”
听到这首诗,又听龙在叫那人的名好,并谈起李大人的书法。苏木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一人:原来是他,这都是巧了。此人在弘治、正德年间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历史人物,且在明朝书法世上站有一定地位。虽然现在的官职不高,可在士林中也是一个宗匠级的人物。
这人就是李士实,字若虚,南昌人,成化二年进士,如今乃是太常寺寺丞。
后来,又到江西做过一任知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同宁王勾结在一起,替宁王出谋划策。
其后,又调回中央,出任监察院右都御使。
寰壕乱时,宁王谋反,他又做了内应。
正德皇帝平定叛乱之后,李士实伏诛。
看眼前的情形,这个李大人还没有同宁王勾结在一起。而且,这一时期的宁王虽然有反心,可刚继承王位没两年,力量薄弱,反迹未露,虽有野心,却未付诸现实。
说起李士实,在明朝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化界也算是一个一流人物。
他的诗词也就罢了,不过是准一流,落在苏木这个现代人眼中,也是个庸手。不过他的书法却是非常了得,瘦、险、丑、怪开一代新风。
苏木本就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以前也看过他真迹的影印本。说句实在话,真是不错,间架结构扁大,又独特有娶,有点庞中华硬笔书法的味道。
估计庞中华在创硬笔书法的时候,也受了他的影响。
当今的诗词准一流,书法大家来参加这场宴会,只怕并不是仅仅来凑个热闹的缘故。
最大可能是来做这场京城清馆人之间的歌舞表演的评判,属于后世特约嘉宾的角色。
太常寺掌管礼乐,这个却是他的本行。
今天居然能够在这里遇到一个文化名人,倒是巧了。
第220章 这个人我倒是知道的
不得不承认龙在虽然显得傲气,可刚才同李士实大人说话的时候,应对有据,不卑不亢。并不着痕迹地恭维了李大人一番,使得宾主尽欢,正符合这个年代人们对所有不羁名士的审美品味,一时间,竟抢去了满座的目光。
可落带旁观的苏木眼睛,却是微微撇了撇最。这人从头到尾都显得虚伪,按照现代的说法,非常“作”,看得多了,心中也是厌烦。
既然知道他已经来到侯府,苏木也懒得在偷窥下去。
正要走,却看到小环从那边过来。
看到苏木,小丫头面色带着慌乱,真要开口唤人,苏木朝他摆了摆手。
小环这才意识到这里是寿宁侯府,来的都是大人物,却不是自己能够大呼小叫的地方。
忙闭上嘴,快步走到苏木身边,低声道:“苏公子,快……”
苏木也压低声音:“小环,怎么了,别急,慢慢道来。”
话刚问出口,旁席的李士实收起笑声,又道:“今日寿宁侯设下盛宴,明面上看来是庆贺张侯母亲病体痊愈,实际上这其中却有新旧花魁之争的趣事。说是遍请了京城所有出名的清馆人,其实来的人都是为燕娘和云卿而来。明卿,听说这燕娘是你的红颜知己。当初燕娘来京城之时,本籍籍无名。可在你几首词曲一出,就助她拿到花魁头衔。到如今,燕娘可谓是红透了半边天。云卿以前也是色艺双全之辈,自败于燕娘手下,已经退隐了半月。这次突然高调复出,想必是都了高人之助,要与你打擂台。否则,她也不会过来自取其辱。明卿,难道你就不担心?”
大家也是一阵轻笑,同时出声询问。
听到他们扯到新老花魁头上,苏木也竖起耳朵听过去,倒没注意到小环说了些什么。
还是那句话,任何一个京城名妓背后都又一个高水准的创作团队。和后世明星独领风骚不同,明朝的名妓背后的词曲作者大多是当世名家,且随着清馆人这个传播工具,将自己的名气进一步扩大开去。
而这些名士和名妓女的关系也很是暧昧,说好听一点是互为异性知己,难听点就是朋友兼情人的关系。
正如明朝末年的钱谦益和柳如是,冒襄和董小宛,侯朝宗与李香君一样。
这一点,也是一桩雅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你不是少年才子,名动天下的雅致士,名妓们才懒得理你呢!
听众人这么问,龙在却端起一杯酒凑在嘴唇边上,却不饮,好象是在嗅着黄酒那股独特的香气,将架势端到了极处。
一个青年官员道:“看明卿的模样,定然是有了十成把握。就你刚作不久的那阕《采桑子》,以是我朝百年以来难得的精品,别人就算再作,也好不过你。说句实在话,我倒是希望那云卿能够求到一名作与明卿分分高下,如此也不枉来此一遭。可惜云卿姑娘却……看来,今天是看不成这场热闹了。”
这人话中有话,立即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就有人喊道:“弘甫兄弟可有消息,就别卖关子了,快快道来,那云卿姑娘可是另外求了一首诗词,作者又是何人?”
“对,弘甫快快道来。我听人说,云卿这次求杨用修做了一首词,可是真的?”
“啊,杨慎啊,此人之才不在明卿之下,今日可就热闹了?”
一听说是杨慎,大家都是一阵哗然。
那个叫弘甫的人却笑着摇了摇头:“各位却是想岔了,且不说杨慎尚在巴蜀。也不想想,这次乡试乃是杨廷和大人的大宗师,而明卿又参加了这场秋闱。明卿肯定是会中举的,到时候,就是杨大人的门生。如今,乡试桂榜都还没有出来,如果杨慎给云卿姑娘做词为戏,岂不是说他与明卿有旧,为了避嫌,断不能做出这种事来。”
众人纷纷点头:“正是,正是。”
又催促着说你若有确实消息,就别吊人胃口了,却不知道是哪个大名士亲自出手要与明卿切磋交流?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让人注意的事情,大家都有极高的兴趣。
那个叫弘甫的人笑了笑,得意地说:“这事我已经打听得清楚,云卿姑娘并没有请什么名士,实际上就算请,一时间这京城中也找不出一个能够在诗才上胜过明卿的人来。这次为云卿写词的却是一个保定来的秀才,听说叫什么苏木苏子乔。”
此言一出,大家同时摆头:“原来是个无名小卒,没意思,没意思了。”
“咦,这个人的名字我好象听说过。”一个人低头皱眉沉思,却死活也想不起这人是谁。
龙在突然一仰首将那杯酒喝尽,道:“好酒,绍兴十五年的女儿红,果然不错,哈哈,哈哈!”然后放声大笑起来:“原来是苏木,这人我倒是知道的。”
语气中满是轻蔑。
“那是谁?”
龙在笑得更是响亮:“说起这个苏木,和我倒是一些交往,上次在通州与我同期参考,还在一场文人雅集上胜了我一场。”
“啊,记起来了,原来是那个文抄夫啊!他竟然还敢写诗作词,荒唐,荒唐!”众人同时想起苏木这个人,这段时间,苏木抄袭的名气在京城很是响亮,只要是在官场和文坛的人,都或多或少听到过这事。
一听到说这个声明狼藉的士林败类居然厚着脸皮再次找上龙在,所有人在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乐得前俯后仰。
然后叹息着说这个云卿也算是色艺双全,实力出众。若不是如此急着复出,再等上几月,求一个大名士为自己写诗作词,未必没有反败为胜。
如今却找苏木这个文坛骗子来帮忙,定然是失心疯了。
这人就是个败类,连抄袭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估计也没有什么才情。
而燕娘身后却站着龙在这个大家。
实力对比悬殊,这一场根本就没办法比啊!
……
苏木在旁边听得脸色铁青,看来,今天是真的来对了。否则,以龙在的小人心性,也不知道在背后会说自己多少坏话,再任由他诽谤下去,自己也不用在这世上生存下去了。
正恼怒中,旁边的小环还在不住地扯着自己的袖子,小声喊:“公子,公子。”
苏木吸了一口气,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淡淡问:“小环,什么事?”
小环又是恼火又是担忧:“刚才说了半天,公子都没听到啊?我家姑娘,我家姑娘……”说着说着,她眼圈一红,眼泪就要掉下来。
苏木感觉到一丝不好,沉声道:“别急,快说。”
小环:“我家姑娘实在是太紧张了,说话声音都在颤,以她现在的模样,等下还如何登台,公子你快过去看看吧!”
第221章 神似
苏木一惊,当下也无心在这里呆下去,就随着小环到了小戏台后面的一个房间里。
只见云卿正呆呆地坐在那里,嘴唇正轻轻颤着。
饱满的胸脯也剧烈起伏,满屋都是她急促的呼吸声。
而乐师们都停了下来,一脸惊恐地看着她。
苏木也没想到云卿怯场了,作为京城曾经的花魁,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至于吗?
不过,一想也可以理解。花魁复出可是大事,而且只有一次机会。若是再次落败,就会成为一桩笑谈,以后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而今天,她将要面对的可是名满江南,号称江南第五才子的龙在龙明卿。
苏木走上前去,叹息一声:“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
“别说了,别说了。”云卿却叫了一声,喃喃道:“我不该来的,我不该来的。”
语调听起来怪怪的,带着明显的颤音。
苏木却哈哈一笑,很随意地道:“可是觉得我所做的词不好。”
“不不不,那是……那是很好的。”
“那你怕什么?”苏木更是神色如常,道:“你和燕娘都是千年的狐狸精,又何必在我面前说《搜神记》呢?现在你是普通人,她是花魁。光脚还怕穿鞋的,紧张的应该是她呀!”
这句话脱胎于后世的一句网络用语:都是千年的狐狸,又何必在我面前说《聊斋》?
《聊斋志异》这书是清朝的,现在还没出现。
说起志怪故事,苏木记得的就只有《搜神记》这本唐人小说。
听到苏木话中带着狐狸精三字,众人都是面上变色,小环也是涨红脸,正要发怒,云卿却“咯”一声笑起来。
“都是千年的狐狸精,何必在我面前说《搜神记》,咯咯,这话有趣。”
这一笑,当真是笑颜如花,连苏木都略微失神。
再看她的神情间,又哪里有半点紧张之色。
苏木本打算再从后世的网络上找几个笑话出来逗她笑,以缓解紧张情绪。可万万没想到,这古人的笑点如此之低,这么冷的笑话她都能笑出来,真真让人失望啊!
就在苏木进屋来的这半天,院中有陆续来了不少客人,很快,那十几张桌都坐了,满座衣冠。
等苏木和云卿说完话,那边就过来一群人。
为首的是一个个头颇高的二十来岁青年,正恭敬地扶着一个五十出头的老夫人,如众星捧月一般出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