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李纨听说了母亲要来,心情好了许多,让婆子丫鬟地不停地张罗吃食,要好生地招待一番母亲。
不过王夫人对于儿子的行为有些不高兴,可不想让儿子为难,只好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等着李纨和母亲聊了许多的知己话之后,果然地就情绪稳定了许多。
贾珠也是放松了许多,这还有七八个月的孕期呢,自己可如何能熬下去啊?
过了那么两月之后,李纨的这一胎总算是坐稳了,王夫人便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贾珠听了王夫人之言,有些无奈,可是他还真是没有要纳妾的意思,这两个丫鬟还是收下为好。
将她们留下,然后该怎么做那就是自己的事儿了不是?
怎么着,也不会有人逼着自己去宠爱妾室不是?
看着两个千娇百媚的丫鬟,李纨自己心里堵的不行,果然,母亲说的是对的,男人都是信不过的。
可糟的是,她这一阵子还对丈夫抱有了深切的期望。
看着李纨一副假大度的样子,说了些好生地伺候大爷,别淘气的话语,快要让贾珠烦死了。
“行了,都下去吧,有事儿没事儿别出来闲晃。”
看着丈夫的心情似乎不大好,李纨也白着一张脸,难不成丈夫就认定了自己是个妒妇?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护着这两个小蹄子了?
女人的脑回路实在是诡异奇葩的很,贾珠也闹不明白她到底在想些甚么。
不过看着她这副样子,就知道她想歪了。可是在下人面前,贾珠还没有要解释的意思。
屋子里的丫鬟连着贾珠新得的那两个美人儿都退下去了,贾珠这才走了过去,坐在了李纨旁边,这一阵子,她依旧捂着帕子,眼泪儿又掉下来了。
这眼泪儿是不是来的太容易了些?贾珠有些发懵地想着。
不过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商量呢,他也顾不上那些。
“我过两日要南下江南了,你一个人在府上可行?”
“啊?南下江南?去做什么?去多久啊?”
李纨也顾不上自己的小心思了,急忙地问道。
“唔,前前后后地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我尽量争取在你生产前回来。”
贾珠握着她的手,仔细地交代着。
“那我替大爷准备行李吧,可要好生地准备一番了,总不能让大爷在外面吃苦受罪不是……”
听着李纨念念叨叨的,贾珠也只好听着了。不过他要南下的事儿也是让王夫人紧张了一阵子。
儿媳妇怀孕呢,这些行李之类的事儿还是由着自己打点吧。
再者,听着他要去多半年,王氏倒是有些心疼儿子,当然了,同情李纨也是有那么一点儿的。
贾珠走了,对于带着妾室通房啥的去出差,他还真是没有那个心思,这是去出差,又不是去享乐,还是别让皇帝闹心了才好呢。
贾珠走了之后,李纨便成日里地待在院子里,也不大出去。
不过对于贾珠临走之前留下的那个孕妇日常保养的小册子,她还是每天地都要看上几页的。
这是大爷对自己和孩子的一片心,怎么能辜负了呢?
只要想着贾珠去太医院找去太医问询相关的事宜,她心中就闪过一阵子甜蜜。
哥哥对于嫂子也太过上心了,就算是已经很懂事儿的元春,自己也是有些吃味儿的。
不过她现在也是大姑娘了,和小侄子吃醋啥的倒也做不出来。
听着哥哥的嘱托,好生地陪着嫂子在园子里溜达两圈儿之类的算是元春日常的功课了。
王氏自己忙着照顾小儿子,忙着处理家务,还有个怀孕了的儿媳妇儿,她忙的不亦乐乎。
贾珠南下江南,带着皇帝的密旨,想着上皇和当今之间的矛盾,贾珠就头疼死了。
不过他现在只是个小喽罗,也没有人重视。林如海对于贾珠的到来很是欢喜,不过更加欢喜的是贾敏。
她现在儿女双全,就算是日后再不能生了也没有什么大碍了。
对于娘家来人,这个侄儿又是出息的不行的一个,贾敏在儿女惊诧的目光下,风风火火地吩咐着下人们好生地去为贾珠准备住的地方,好生地准备用的东西,务必要让侄儿住的舒心。
果然,贾珠在拜见了林如海之后,便被人带着去内宅给贾敏请安了。
两人一起回忆了一番贾母的慈爱,又说起了京城两府的现状,便也到了用膳的时间。
因为是给贾珠接风宴,所以菜色十分地丰盛。看着机灵活泼的林黛玉,贾珠显然地有些震惊。
看着他的表情,大家还是有那么一瞬的诧异。不过他再没有关注了,所以就这般过去了。
用过了晚膳之后,林如海和贾珠,以及林如海的嫡子,三人一起地去了书房。
林如海对于长子的培养那是不遗余力的,他也记得贾珠小时候的聪慧,所以对于儿子,那要求可高。
好在林瑞自小聪慧,虽然没有贾珠的妖孽,不过也是差不离的。
他才多大点子的年纪,就已经是秀才了,就是在文风鼎盛的江南,那也是小有名气的。
“姑父,你差不多也该是时候谋求回京了吧?”
都是自家人,他们这些年暗中的往来也是极为地频繁,所以,贾珠说话也很是直接。
“我也想啊,可是不知道圣上是个什么心思。”
林如海一副老狐狸的样子,笑眯眯地说道。
贾珠隐隐地翻了个白眼,他还真是不相信这个姑父揣摩不出圣意来。
“前一阵子,江南甄家的族长甄应嘉可是又升官儿了。”
贾珠也没有多言,就说了这么一句。两个人,都是狐狸级别的,便呵呵一笑。
林瑞自己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家父亲谋求回京和江南甄应嘉升职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想不明白不要紧,他只要听着就是了,牢牢地记在心里,等再想不明白了就问自家老爹呗。
对于这个京城里来的表哥,林瑞也是很有好感的,不管是林如海还是贾敏,那都是快要把他夸到天上去了。
再者,表哥可是探花啊!
因为自家老爹是探花的缘故,所以林瑞对于科举自然是极为地执着,想要效仿父亲,科举晋身,要是能和父亲一样少年成名,被点为探花,那就再好不过了。
儿子的那点子小心思尽管略微地掩饰了一下,可是林如海也看的清楚。
儿子有上进心,他这个当父亲的自然是高兴的。只有一儿一女,而且还是快到中年才有的。林如海对于孩子们的态度和时下的众人都极为地不同。
对于长子林瑞,虽然也是要求严苛,可从来都不像贾府那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是书香门第,讲究的是以理服人。
林瑞对于父亲自然也是崇拜的不行。
贾珠在江南,很像是贵公子一般,成天地吃酒宴客,要么就是带着林瑞黛玉两个四处地瞎晃悠。
直接地就有了两个小崇拜者,就算是古灵精怪的黛玉,也是极为地喜欢这个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表哥了。
玩了半年之后,贾珠便在林家众人恋恋不舍中,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京了。
不过回到京城的贾珠面见了皇帝,上交了任务之后,便回府去了。
刚撑着给王氏请安之后,走出院门儿,就一头栽倒了。简直地就将众人唬了个半死。
这要是在马上的话,大家只要想起这个就觉得不寒而栗!
贾政白着脸,只晓得打发人去请太医,他自己就开始在屋子里团团转了。
又一次地,王氏和元春出来,迅速地接掌了大局,让人将贾珠抬去了隔壁宝玉的院子里,就怕惊扰到李纨,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告诉大奶奶,要不然,就一律打死了事儿。
大家噤若寒蝉,太太很久没有这么动过怒了,一旁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大小姐。
都是家生子儿,如何能不知道这两位地脾气,尤其是大姑娘,看着温温和和,不骄不躁的,可大家尤其地更怕这位。
似乎很是满意自己的震慑力,元春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想了百八十个法子,要让自家兄长生不如死了,谁让他这么吓唬大家。
真是过分!
贾珠的伤势并不大要紧,可要紧的是发热了,要烧要是退不下去,那就糟糕了。
大家听了之后,都唬的不行,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大奶奶竟然早产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饶是王氏镇定,可也被唬的不行。
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她怎么能对得起儿子?
元春的眼睛眯了眯,打发了抱琴去将稳婆带过来,她一个大姑娘,这产房啥的定然是不能去的。
自己坐镇其他地方,王氏去李纨的院子里,元春还打发了人去李家,将亲家太太接了过来。
李纨虽然是早产了半月,可是她的身子骨儿还算不错,这一胎生的倒是顺利。
挣扎了一夜之后,生下了一个六斤六两的大胖小子。实在是份量不轻了。
欢喜的可不止是贾家一家人,还是李纨的母亲。女儿这一举得男,总算是站稳了脚跟儿。
女婿也是个好的,女儿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太太和王氏两个恭维了两句之后,便告辞回去了,等着孩子洗三的时候,她这个做姥姥的自然是要出席的。
王氏虽然也欣喜有了孙子,可只要想到在隔壁院子里生死不知的儿子,哪里还能有好心情呢
也不知道是太医的医术好,还是贾珠自己的身子骨儿强健,总之,等到贾兰洗三的这日,贾珠已经像是无事人一样,开始招待前来贺喜的各家亲友同僚了。
看着他乐的不像样子,大家都恨的牙痒痒,想要灌醉他的念头却是在贾琏的力挺下木有成功。
皇帝似乎很是重视贾珠一般,他儿子洗三这日,皇帝还打发人来传旨,赏了些绸缎啊,项圈啊,如意之类的华而不实的东西。
即便贾珠心里吐槽不已,可是贾府,尤其是二房诸人,都是面现红光,这说明什么?皇帝器重贾珠啊,只要有皇帝的器重了,日后的前程自然是大好啊。
送走了亲友之后,贾珠便在贾琏的搀扶下,又一次地开始了自己的养病生涯。
这一次,他没有住在宝玉的院子里,而是住在了自己的书房里。
内院的王氏面色阴沉的很,她实在是没想到,自己选出来的人这般地打脸。
李纨早产的缘故便是有人将贾珠受伤的消息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而这人员么,自然就是王氏之前选出来的,两位看起来性子柔和,又好生养的碧云。
不够显然地,碧云只不过是被当了枪而已,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看起来很是懦弱的碧玉。
这一下儿地,就是两个人都被搅合了进去。对于女儿的手段,王氏自然是信任的,虽说这打的是自己的脸。
不过王氏更加气恨这些作妖的小蹄子,再想着闹腾的赵氏,她便迁怒了。
这两个,喂了哑药,直接地让人牙子领走了。
至于要被卖去哪儿,那就不是她要操心的事儿了。对于元春的安慰,王氏只觉得更加地没脸了,日后她再懒得操心儿子院子里的事儿了,省的再出这种事儿。
贾珠的伤势一直地不见好,慢慢地身子便弱了下来,不过倒是没有弱不禁风之态,越发地显得出尘了。
等李纨出月子之后,夫妻俩这次第一次地见面,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似乎又是无话可说。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小日子。
对于皇帝的圣旨,元春进宫直接为妃的旨意,元春和贾珠二人面面相觑,一副被雷劈了样子,大家也只当是他二人欢喜过头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贾珠和元春两人聚集在书房里,想知道缘故。
元春面上十分地悲凉,她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