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称呼?”木承泽是真的不知道。
“鬼书生……见他如见鬼。”
“他是鬼书生?”木承泽一副见鬼的样子,失了体统不说还站了起来。上皇看着他失态的样子,摇摇头道:“若不是李诚铭丢了青州,怕也不会被人忘了干净。坐下吧……你不会把人扔白虎堂了吧!”知子莫若父,上皇很清楚遭受冒犯的话,这孩子会做什么。
“让人好生伺候呢!”木承泽觉得有些憋屈,他低着头不吭声。
“送他回去,让太医跟着。”上皇摇摇头:“不说别的,就是名声就足够了。被涯隘口哪里,两个口子单单是史家怕是不够。后面总兵的是卫彪,那老家伙是一个逞能但是没胆子的。一旦有兵溜了过来,京畿这边就打开了。若是他在,单单就是名声就能争取时间。”
“儿臣只是知道朝中曾有鬼书生,但是以为已经跟着青州殁了。眼下……倒是有了意思。”木承泽点点头,不管贾敬能活多久,就是鬼书生的名头哪怕是现在,在北蛮那边依然很有威慑力。
贾敬在白虎堂带了一个下午,然后带着两个太医回了府。让所有人瞪大眼睛的还有,他不但成了多年来第一个活着走出白虎堂的,还得了圣旨升官了。京畿守备和火器营和将外专令权。这是何等的荣耀,这相当于皇上将整个京畿防备大权都交给了贾敬这个年过五旬,做事荒唐的功勋子弟。京城的各家各户,上的门面的都搞不明白,这是上皇逼得还是今上给功勋一个面子。
当然,一些还知道曾经鬼书生名号的,则明白皇上这是请鬼出山了。因为贾敬的出山,很多曾经隐藏起来,在奸臣当道的时候,纷纷沉寂的人也慢慢起来。他们多是曾经青州名将,或者是文化名人。木承泽看着朝中的动向,明白了为何上皇不经任何了解,就给了贾敬这么大权力的原因。曾经因为贾敬任期到了,一起回京的多是青州一脉。他们可以说是贾敬手把手的人马,而这些人都是得用之人。
林如海接到王子腾对贾敬突然登高的消息,已经进入八月。贾琏一个人已经坐上了去金陵的船,让他觉得需要等贾琏考试回来再说。不过让他措手不及的是,在贾琏开考那日,一个以宁国府一等将军贾敬之名的帖子,送到了他盐政的府上。来人,是一个普通的士子。他自称是曾青州人,是给贾敬带信的。
林如海带着怀疑迎了他进了府邸,不过没有进入后院而是有府卫守护的前院书房。来人在上了茶后,拿出一个白色绸缎做封面的硬壳信封,上面用狷狂的字体写了一个墨色的鬼字。他打开上面的象牙别扣,拿出信。依然是雪白的上等熟宣,字体流畅带着行草的格局。
贾敬的信写的很简单,一是交代了来人的身份。二是交代了,这个人是给贾琏做幕僚的。这让林如海彻底相信了,王子腾信中所说的诡异。让一个进士给秀才未满的小子做幕僚,这事情也只有贾敬这个守了青州十五年,后来干脆不干拜神去的人能干得出来。
来人四十多岁,姓江。跟林如海是同科进士。是曾经青州府,安泰府的府伊。虽然只是外派五品正值,但是当时青州的品节都要高京城一级。这样的安排,一是因为那里本就是边疆,二来边疆穷苦,很少有人愿意去。品节高了,贫寒进士多少有人会愿意的。这人是在新守备大到后,正好任期满了就回京述职。但是因为当年**很大,愣是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回到山东教书去了。
“琏儿去金陵赶考去了,先生此来……”
“哦……家中只有一子眼下送进京城同将军谋军去了。是个不爱读书的,我这个人上了岁数也不愿意再入官场。将军就举荐我来给荣国公之后做个幕僚。”江茂拱手微笑,他是一个矮胖憨厚的人。这让林如海满脑子的江湖,一个进士给一个小子做幕僚……这贾敬!你说他这个做师傅的,是收还是不收?人家都说了,我家中没有负担,人就来了。
“先生是跟着一等侯的人,必然是高才……可我家徒弟,怕是当不得啊!”
“这等倒是不需要担忧的。小公子眼下年纪小不怕,我也不过是倚老卖老传递一些经验之谈罢了。说白了,也是将军恩厚,给了一个吃饭的地方罢了。另外,大人不用担心薪资的事情。来的时候,将军已经给了一千两做了酬劳。”
听到这个,林如海彻底对贾敬这个人是见识到了。狂妄不说,更是一个做事情没得规矩的。不过毕竟人家是伯父,送个幕僚给自己的侄子谁能说个什么呢?他只好无奈的让人安排江茂住在外院靠近府衙的小院内。江茂表示,只要给配上两个粗使的婆子,做作琐碎浆洗缝补的活儿就成。其他的他自己带了小厮。
下了班林如海回到内宅将这事情说给肚子已经很大的贾敏,闻言贾敏到了乐了。她笑着躺在炕上,旁边丫鬟扇着凉风:“我素闻敬大哥哥是个妙人,倒是第一次见到。”
“你还笑!”林如海看着笑得梨花乱坠的妻子,正了正脸色。贾敏看着他,知道他心里有些不舒坦就收了笑容,带着笑意道:“你是不知道的,早些年敬大哥哥还在青州的时候,每三四年回来一次,那时候一身杀气就是老太太也要避他三分。要我说,这家里出了我那早早故去的奶奶,老太太也就怕他一人。敬大哥哥是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当年老太太跟敬大哥哥的继母一起谋划了婚事,但是这事情敬大哥哥是不愿意的。他回来就写了帖子,给人家送了十个从青楼买的清倌。愣是让对方退了亲事。那姐姐,最后嫁给了临江郑家,用的是嫡女的嫁妆出的门子。”
“那也不能给一个小生送一个进士当幕僚的。进士进士,天子门生。如何可以如此胡闹了?”林如海对此很是别扭,好像他给自己的徒弟安排不了好的幕僚一样。
“哪有什么不好的?”贾敏瞥了他一眼:“蓉哥儿娶了个隐公主,日后怕是不成的。整个那边两府加上其他的族人,能有几个有用的?琏儿这边,若是敬大哥哥看重,还是他的福气了!”
“我总觉得不怎么妥当!”林如海还是觉得,让一个进士做小子幕僚,他觉得这事情……不太妥当。
“别想了,敬哥哥做事情怪着呢!你想也想不明白的。”贾敏拿了一颗荔枝剥开递给他:“这东西容易起火气,少吃一些没事。”
“哪儿来的这东西?”林如海看到荔枝,很是惊讶。这东西是南边才能过来的,古书记载原本巴蜀一带也有但是后来也都没了。扬州这边,最多的还是梅子一类的。
“凤哥儿给的,说是她嫁妆那边的管事从南边运货过来,带过来的。也没多少,上午送了过来。只是说,这东西我吃了好。但是又说容易上火气,每日只能几颗。不过好在有冰窟,这东西不难存。”
“她倒是一个有心的!”林如海点点头,王子腾j□j出来的女孩儿,这段日子的相处让他看出了那八面玲珑的一面来。为人爽快,赏罚分明。若是男子,上了杀场也是个杀伐果断的。
“好姑娘一个!” 贾敏点点头,低头一笑。她此时已经八个月了,再来一两个月不到就到了产期。只是也许是因为家里多了人,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度那白日,倒是感觉比黛玉的时候好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双更送上,果然……这样就有村搞了!
其实,我还是处于裸奔的状态……我能不能下周一开始,每日五千???
☆、第35章 月圆人缘
府试对于贾琏而言;并不严峻。实际上倒是轻松的很;他觉得可能跟最后几个月同林如海学习之故。很多袁先生讲的东西,当时只是记住了但是却没有融会贯通。现在做起来;却发现很是融通。这得益于林如海的讲解。林如海不同袁先生;他讲东西更是喜欢深入浅出而不是点悟。这对于本身就是半路出家,前世不懂今世没人教的贾琏而言,很是适宜。
他没有等待出榜,而是按照之前林如海的交代直接坐上来的船回到扬州。回家后;清洗干净没来得及跟媳妇热乎就被林如海拎进了书房。
“考得什么,”
“孝经、论语大部;默了小经中的易经乾九,公羊传和尚书。其中还有一个选的;是黄石公上书中的。倒是都读过,也能默的出。只是觉得奇怪,之前姑父说的是没得这个。”
贾琏称呼林如海为姑父,这是私下的。因为贾敏喜欢。对于孕妇,不管礼法如何,都得先让着。之后,渐渐成了习惯。林如海也觉得,如此也是亲近。只要人前称呼老师就成。
“兵书而已。”林如海点点头,贾琏背书的能力他是知道的。这个到不用担心。只是眼下童生就增加了兵书,怕是因为边关的战事了。他想了想道:“边疆吃紧你也是知道的,刚得到消息。你们家老太太的侄子,保龄侯史鼒战死了。他的妻子也跟着去了,剩下一个女孩儿被皇上带入皇宫,由皇后教养。眼下继承保龄侯的,是他同母弟弟史鼎。史鼐封了忠靖侯。不过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东府的你伯父贾敬在你岳丈升了兵部尚书后,他接替了你岳丈的位置。成了京畿守备,同时掌管火器营,拥有将令先行的权利。他还给你送了一个姓江的,跟我同科的进士做幕僚。”
林如海是一次说清的,但是贾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直接长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林如海。他如何都想不到,这到底是他从未了解过还是,世界变得不一样了。那个糊涂假道学的族伯,最后因为炼丹毒死自己的贾敬,竟然有如此能耐。还是说……皇上脑子不好使了?
林如海一看他的表情,就猜出来他心中想的。他伸手抽出一根用来挑窗帘的竹竿敲了贾琏脑袋一下:“想什么呢?圣上能够如此决断,必然是有他的理由。再说,你拿族伯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都说他是假道学,不务正业的。”贾琏揉着发红的额头,嘟囔着说道。
“他那是没得法子。”林如海叹了口气,这骗人骗到自家人都信了。他将之前贾敬给他的信递给贾琏:“看到上面那个字了吗?”
“鬼?”贾琏想着前世同鬼子打交道的。想来想去,一个人物出现在脑海中。曾经他年岁大了在杭州的时候,听一些学子说过。若是白衣胜雪鬼书生还活着,并且领兵阻击,皇朝绝对不会退居金陵。他张了张嘴,有些不敢置信的问:
“敬伯父是……鬼……那个……”他说的有些牙齿打颤。鬼书生,在他们小孩儿的时候,曾经很长一段日子是用来哄吓得。但是如何都无法跟他那个族书搭配上。
“他是真宗二十二年的进士甲等,宁国公之后。派往青州驻守整整十五年。”
贾琏闻言摇摇头:“我只是记得,我小的时候说是他在外面做外放。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官,那个时候老太太一心都在二叔和珠大哥哥身上,父亲那里也是很少见到。后来听说那边老爷身体不好,他就回家尽孝。之后,就是回金陵的三年丁忧。就是珍大哥哥,其实我也是不怎么熟的。只是听说,他会金陵丁忧后曾上过折子,说珍大哥哥没得身价,希望能够降三等袭爵。具体皇上那里批了没有我也是不晓得。姑父应该知道,那个时候京城乱的很。”
林如海想到已经满门抄斩的王钦若和丁谓,叹了口气:“也难怪了!当年青州失守,老皇有在封禅泰山的时候污了名头,青州就成了禁忌。基本上,别说是京城了就是我们这些外放的官员,也是闭口不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