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跟着一个注定了大富大贵的人物,当然也是能沾点光的。因此九月初六这天,沛县父老们便同意尊刘邦为沛公,并派人前去报告陈胜王,说是沛县已经起兵反秦,属陈王,以刘邦为将军。
按照陈胜王的榜文,刘邦率领沛县起义后,自然就有了将军名号。不过对于沛县人来说,陈胜王麾下有将军名义的,至少也有几十号人,不足以区分。
因为秦楚皆称县令为某公,刘邦实际上就相当于沛县县令。于是,从此之后,沛县着名的无赖子刘邦,便被尊称沛公,成了沛县父老的首领。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十章 … 围城(下)—
庄不识和丁义本来就是士兵,反应过来的更早,刘常满和刘交刚刚跑到里门,两人便带着审异基、周渫、朱轸三个家仆,一起奔了出来。
“走,跟我一起上城门楼子去!”城上的锣声越发急促,刘常满也顾不上多说,一挥手,几个人便冲上了城门楼子。
城外不远处,有三队人马正朝着丰邑快速移动,但月色朦胧,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唯有那些人手里持着的刀剑,在月下泛着青光。
“举火!起烽!”刘常满正在计算到底有多少人前来,忽然听到王陵的命令声。
“是!举火,起烽!”命令被城墙上的士兵们依次传了出去,只见城墙垛子上插着的火把,一个接一个的被点燃,然后几大桶菜油被泼上了烽火台上的柴堆,一个火把扔了进去,烽火瞬间腾起了几丈高!
“王叔叔,你看这些家伙是从哪儿来的?有多少人?”见王陵前来指挥,刘常满总算放了点心,转头问道。
“我看象是泗水郡的郡兵!这附近百里之内,除了你阿爹和大舅,能调动三千人的,恐怕只有泗水郡的主官了!”敌兵当前,王陵虽然不象平时那样随和,但神色也说不上严峻。
“咱城里没事儿吧王叔叔?”刘常满问道。
“没事儿,放心吧,有叔叔在,再来三千人,他们也攻不上来!”王陵豪气万丈的道。
王陵此时能在丰邑城内,而且还带了五百士兵,完全是因为他的傲气。
王陵本是沛县大豪,刘邦、雍齿原来都是他的手下,因此刘邦起事后,王陵不愿居于刘邦之下,便尽出家财,招募了五百子弟兵跟随自己。
刘邦当然知道王陵的想法,便在军中特地按照战国时代的风俗,专门为王陵、萧何两人创造了一个职位:宾客,意思是自己不敢居于他们之上,以示尊敬。
不过和萧何忠心辅佐刘邦不同,王陵是真不愿意居于刘邦之下,因此他的部队,一直不归属于沛公名下,只算是刘邦的一支友军。
在刘邦把家属迁到丰邑后,由萧何守沛县,王陵便提出,愿意守在丰邑,以防有人偷袭,刘邦当然是同意了。也幸亏如此,才让丰邑这次幸免于难。
王陵所料不差,这城下前来偷袭的,正是泗水郡监公孙壮。公孙壮乃是关中人,陈胜势大,孙壮等无力剿灭,但却把本郡的小势力给剿灭了十来个,也算是对大秦尽了心。也正因为如此,沛泗一带,除了刘邦之外,再没有其他地方势力。
要说行军打仗,本来该泗水郡尉指挥,但那郡尉却是与秦国仇恨最深的赵人,一听说陈胜起兵,当即弃印而逃,把挑子撂给了郡守郡监两个文官。郡监公孙壮和郡守姬平无奈,只好自己领兵,往来各地剿灭叛乱。这才有了公孙壮带兵偷袭丰邑,想端了刘邦老窝的事情。
然而到了丰邑城外,公孙壮这才发现打错了算盘:千算万算,怎么也算不到丰邑竟然会有城墙!泗水郡有一百多个乡,作为郡里的三大主官之一,公孙壮又从来没过问过军事,当然不可能知道每个乡邑的情况。
第二天天亮后,刘常满仔细的观察了城下围城的郡兵后,这才完全明白了王陵说再来三千人马他也能把城守住的豪言,一点也没有吹牛皮。
“王叔叔,这些人连梯子都不带,怎么也想来攻城呢?”刘常满好奇的问道。
“梯子?我看这个孙壮根本都没想到咱丰邑还有城墙,还带个鸟的梯子!你看到没,他那些手下,连强弩都没有,就敢带人前来偷袭。他***,连个探马都不派,就直接带着人马可奔过来了?文官带兵,净他***瞎扯淡!”王陵说着,呸的朝城外吐了一口吐沫。
“我见过彭城的兵,看上去厉害得很,不过这些兵看起来,还不如你的这五百人呢,王叔叔你说怎么回事?他们为啥不调彭城的兵来?”刘常满又问道。
“彭城的兵那是什么兵?那是中尉的兵,只有皇帝的虎符才能调得动!象孙壮这种地方官,只能调地方的郡兵。那郡兵也是普通百姓去服役的,当然不如我这兵了!”王陵说道。
“对了常满,你昨天晚上也没睡好吧?一会儿只管回家睡觉去!这城头上的事儿,交给叔叔好了,放心吧,出不了事儿。你阿爹他们见了烽火,三天准能回来,别操心了。”
“对了,你回去告诉你奶奶,就说让她吃过饭后,去陪我娘说会儿话。昨天晚上锣声一响,把她惊醒了,再没睡着,我看她脸色有点不大好。他先人的这个公孙壮,敢惊醒我娘,等后天你阿爹他们赶回来,我非亲手宰了这货不可!”王陵恨恨的骂道。
“好的王叔叔,那我回去了。你要累了要歇歇,丁义,你和周渫、朱轸轮流在城楼上看着,得空就让王叔叔歇歇!”刘常满命令道。
“是,小公子!”三人一齐躬身答应,刘常满这才回家去了。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十一章 … 剽悍的算术(上)—
王陵的判断极为准确,果然到了第三天上,刘邦的部队便从方与县杀回,回援丰邑。
刘邦手里,此时也不过四千多人,然而与公孙壮不同的是,刘邦这些人马,多数是沛丰子弟,如今见孙壮竟然敢来抄后路,端老窝,个个怒火万丈。而公孙壮的兵都是泗水郡本地人,全凭没有遇到过强烈抵抗,才能勉强使用。因此两军交战的结局,其实在战前就决定了。
秦二世元年九月二十三,刘常满亲身经历了一场屠戳。
刘邦起兵时,因为觉得自己是“赤帝子”,所以以血衅旗,使用的乃是赤帜。刘常满站在城门楼上,只见阿爹身边的大红旗朝前一指,然后就听到牛皮大鼓的声音响了起来。
军用的大牛皮鼓敲起来,声音并不象小鼓那样清脆,然而,那声音却仿佛从地底传过来一样,震得所有人的心脏,都跟着它的声音咚咚的跳。
对于冷兵器战争的记忆,刘常满大部分来自于三国演义。从小说到电视剧到电子游戏,给刘常满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然而当直面冷兵器战争的时候,刘常满这才发现,三国演义本身,确实不过是本小说罢了,而且还是比较YY的那种。真正打仗的时候,倘若两军的大将真的出去单挑,来个大战三百回合,那恐怕只能PK出自己的傻B程度。
最多的时候,就象在丰邑城外这样,刘邦大旗一指,然后麾下兵马鼓噪前进。刘邦击鼓进军后,孙壮也不示弱,于是两支队伍就撞在了一起。
刘常满看过老谋子拍的《英雄》,曾经被里面大秦飞蝗般的弩箭深深震撼过;刘常满也看到彭城驻军追捕逃犯,只用数轮齐射,便不伤自己一兵一卒,就击杀了数名强悍的逃犯。然而,强弩是大秦的中尉军和边防军才能有的配置,孙壮率领的郡县兵却不在此列。
这两支队伍,看上去更象抗战片里游击队和鬼子拚刺刀,没有阵列,没有队形,全凭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和意志力。
远远的,刘常满就看到了姨爹的身影。樊哙身为右司马,算得上是沛公帐下的大将了,但见他带了数十名短兵扑入敌阵,刀光闪处,敌兵纷纷倒下,紧跟着他的前司马曹参与他齐头并进,很快就将秦兵的队伍劈成两段。
刘邦自己指挥的,是几十辆战车,卢绾、任敖、夏候婴等都在他身边充任侍卫。不过刘邦可没参加战斗,他指挥手下的战车,每十辆扎成一堆,正在那里劝降。
卢绾的声音最高,刘常满听得清清楚楚:“沛公军听令,全军不得使用弓弩!泗水乡亲们,沛公有令,凡投降者,一律有赏!凡逃跑者,就请自便,我军一律不得追杀!”
刘常满差点笑出声来,阿爹这命令下得有趣。不过这命令确实也极其有效,不一会儿,公孙壮的队伍就开始大规模溃逃,公孙壮旁边虽然有些亲兵挥刀乱砍,但怎能止得住这么多人?公孙壮本来就是文官,刘邦军来时,他自然在部队的后面。
这时部队逃跑的越来越多,王陵看出便宜,一声令下,丰邑城门大开,王陵率领五百人冲了出去。
本来就已经兵败的公孙壮,被王陵从背后这么一冲,慌忙在亲兵的卫护下往外逃窜。刘常满看得真切,下令全军不得使用弩箭的阿爹一挥手,身边的弓箭手一阵猛射,顿时将公孙壮射死在乱军之中!
公孙壮被杀后,秦兵逃亡的更多,但这个时候,沛公军中明显违背了“凡逃亡者,不得追杀”的命令,骑兵们纷纷从后面追了上去,将这些逃跑的纷纷射倒射死,甚至刘常满还看到不少士兵将已经投降的秦兵杀死。
战争是惨酷的,这一点刘常满深深知道,然而发生在面前的屠戳,还是把刘常满心底深处的厌恶感,给提到了嗓子眼里。
见秦兵已经逃远,众士兵便纷纷把已经砍死砍倒的秦兵的头,都给割了下来,挂在自己的腰带上!刘常满远远看见,樊哙把敌首的发髻全都打开,手里提了足有二十个人头!而追杀秦兵回来的后司马周勃,左司马曹无伤,马鞍上也都挂了十个人头不止!
然后,刘邦指挥的数十辆大车一字排开,每个车旁都站了一名计吏,手里捧着简册,众兵士排成队列,分别把自己砍掉的人头、缴获的旗鼓和物资上交计吏,以计功劳。
刘常满知道,刘邦军里实行的是秦制。为公平起见,除刘邦和两位宾客外,其余人的爵位,一律都是最低级的公士,然后在升到五级爵位“五大夫”之前,全都要靠人头来计功升迁。
然而刘常满没有想到,这种场面,竟然是如此的让人受不了。
阿爹大胜郡兵,射杀郡监公孙壮于丰邑城下,刘常满自然要前去道贺。可一走出城门,就发现到处都是鲜血,这些鲜血,不是别的动物的,全都是刚才那些活生生的人的!
到处是残肢断臂,到处是无头的尸体,比起寻常小儿来,刘常满的心志可以说坚强了不知多少倍,但仍然觉得,丰邑城外,简直就是一个修罗场。
等走到刘邦面前,向阿爹道贺后,刘常满就转身想回城里去,逃开这个修罗场,可是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场面,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刘常满记得他叫陈夫乞,也是沛右里人,跟刘常满家住得不远。他是一个老好人,平时说话细声细气的,脸上总挂着一脸憨厚的笑容。
此时此刻,陈夫乞的脸上,仍旧挂着那憨厚的笑容,但手里,却提着四个血淋淋的人头!只听计吏扬声报道:“公士陈夫乞斩首四级,赐二级爵上造!赏米一石!”旁边立即便有人递上代表“上造”的帽子给陈夫乞。
陈夫乞兴奋不已的伸手想接,偏偏两只手都提着人头,于是陈夫乞便小心翼翼的捧起那四颗人头,用最温柔的动作,把它们放到了计吏身后的战车上。
战车上,数十个人头已经高高堆起,陈夫乞仿佛有些舍不得似的,把那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