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见他能够亲来,自然盛情招待。双方谈笑甚欢。直到黄昏时才依依惜别。

回去路上沈默笑道:“我看着不错。”

“不行,绝对不行。”哪知徐渭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沈默吃惊道。

“因为他跟国贼一个姓!”徐渭义正言辞道:“我徐渭是不会娶姓严的女子。”

“我看你真是脑袋被门夹了!”沈默又一次被他怪异的思维绝倒了。

无论他怎么劝。徐渭都不答应,两人唧唧歪歪的到了城外,准备进去时,却见到一队队官兵乡勇,持刀带铳,开出城去,人数少说也得有上千人。

两人正探头探脑,便被官军发现了,立刻当作倭寇奸细拿下,沈默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高声道:“我是唐知府的师侄,来给大人送行的。”徐渭也高叫道:“我是唐知府的师弟,也是来给他送行的。”沈默瞪他一眼道:“你占我便宜。”“本来就是吗。”徐渭嘿嘿笑道。

有路过的乡勇认出他俩道:“这是我们山阴的大才子徐先生。”“这是我们会稽的更大才子沈公子。”

那巡逻的斥候才放下心来,将他俩带到中军处。

唐顺之正与巡抚大人议事呢,一听说他俩来了,便告个罪,出来相见。

一见果然是他俩,唐顺之如释重负道:“到处找你们找不到,好歹临出发前碰上了。”

“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徐渭焦急问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唐顺之小声道,便把他俩拉到无人处,才小声道:“台宁战局吃紧,数万倭寇攻城,谭知府和俞将军快要顶不住了,中丞大人集中各府兵丁,要去支援前线。”

“那绍兴怎么办?”沈默沉声问道。

“只要台州宁波能守住,绍兴就不会有危险。”唐顺之轻声道。

“若是倭寇绕过防线过来呢?”沈默不依不饶的问道。

“最多是小股倭寇过来,每个乡里都有保安队。”唐顺之面色郑重道:“我在城中还留了五百乡勇,交与薛通判统领。二位皆是才智之士,请到时候多多协助。”

“义不容辞!”两人齐声应道。

第一三一章 去省城

知府大人和乡勇主力被调走,让城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三府衙门的事务自然繁重起来。沈贺身为会稽主簿,工作量一下大了数倍,连家都顾不上回,只好如普通小吏一般,在县衙值房里住下,婚期也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

对于老百姓而言,更直观的感受是城内物价飞涨、谣言满天,今天说官军大破倭寇,明天说倭寇大败官军,让他们一时高兴一时害怕,再加上吃不起肉了,也没有社戏听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过得十分煎熬。

同样煎熬的还有另外一群人,那就是那些府试中式的童生,因为坊间盛传因为局势原因,原定于六月十五在省城举行的院试,可能要无限期推迟了。

这对于积极应考的考生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他们整日去教授、教谕那里打听,到底考不考了,考的话又是到底何时考。

整个五月,绍兴都在这种‘全城尽在煎熬中’的气氛中,连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万幸一进六月,便有好消息传来,台州那边接连打退倭寇几次进攻,总算是顶住了。又过了两日,浙江提学的谕令也到了绍兴,嘉靖三十三年的院试如期举行。

距离考试还有十天,绍兴离着杭州也不过百多里,就是步行也到了。但今时非比往日,路上不大太平,除了正牌倭寇之外,还有些蟊贼趁着官府无暇顾及。做一些无本生意。

所以童生们合计着,大伙凑一笔钱,请镖局护送去省城。对于城内的镖局来说,这可是大大露脸的好事情,就是赔钱也愿意接……而且说实话,全程远离战区,并没有什么危险。

于是双方约定。连来带回护送,一共二百两银子。绍兴府一共一百五十名考生。有钱的多出点,没钱的少出点,很快凑齐了费用,双方便签订协议,约定六月十二上路。

出发前一天,沈默去跟老爹道别,沈贺正忙着转运军粮。爷俩只见一面,他便匆匆的带着队伍走了,统共没说上三句话。

再去跟沈家台门跟沈老爷告别,沈老爷自然一番温言慰勉,又要留他用饭,沈默说长子家已经备好了,便与沈京一道,去了宝佑桥街。

到了长子家。却见他已经在打点行装了,沈默一问,他竟然要去杭州进盐,便奇怪问道:“咱们绍兴有钱清、三江、曹娥三个盐场,干嘛还得跑到西兴去进盐?”

一听这话,长子的泪珠子险些掉下来。闷声道:“你也太不关心咱的买卖了吧?”

沈默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你别跟我一般见识啊。”长子不像沈京那样爱拿乔,便告诉他李知县每月给的盐引,并不都是绍兴三盐场地,也有杭州、宁波等地的。往常太平光景,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有专门收购置换盐引的牙人,虽然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手续费,但比起去异地买盐的路费来,总是节省不少。

只是现在战乱一起。许多盐场都断了供。或者处在断供的危险中,那些各地盐引便由有价证券。便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人肯收购。所以长子无可奈何,只得凑一凑攒下来的杭州西兴盐引,准备亲自去一趟。

“不行就算了,安全要紧。”沈默轻声劝道:“先歇上半个月,等下月有了新盐引再说。”

“不用担心。”长子憨厚一笑道:“我已经跟殷家的宝通源商号谈好了,跟他们搭伴去……人家一听说是咱们三仁商号,一两银子都不要咱们的。”

沈默这才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

吃过午饭后,沈默正在与沈京两个闲聊,前店伙计领进个小厮来道:“这人说要见沈公子。”

那小厮给沈默行礼问安,沈默认出他来,乃是义合源当铺的小伙计,便问他有何贵干,那小子奉给沈默一个包袱,说是他家冷掌柜听说沈公子明日启程,命他把这个送来的。

沈默心里清楚,这一定是画屏送来的,哪有男人送包袱的道理?他便不动声色的问道:“你家掌柜身体可好?”

小厮赶紧答道:“时好时坏,前些天又不好了。”

“跟你家掌柜说,待我从杭州回来,一定去探望。”沈默微笑道。

“是。”那小厮见他没有别的吩咐,便施礼退下了。

小厮一走,沈京便过来抢那包袱,却被沈默一脚踢开,没好气道:“看没了怎么办?”便拎着包袱施施然走了。

回去后打开一看,里面是两身里外三新的儒衫,一件纯白,一件宝蓝,轻轻抚摸着这漂亮的衣衫,沈默最近颇为凄凉的小心肝,终于感到丝丝温暖,他不由轻叹一声道:“也不知道还合不合身?”

结果十分合身,仿佛用尺子比量过一般。

※※※※

第二天,全城父老大相送,穿着崭新月白儒衫的沈拙言,代表赴考的一百七十名考生,喝下了同知大人的壮行酒,朝家乡父老深鞠三躬,踏上了开往省城的客船。

一路相安无事,到了省城时,却遇到了点麻烦,原来前几日有倭寇在杭州湾出现,城内风声鹤唳,正在严查奸细,不许外人入城。

考生哗然,沈默和陶虞臣前去交涉。表明一船人都是来参加院试的绍兴童生,第二天就考试了,怎能不让我们入城呢?

好说歹说,守城兵丁才答应给请示一下,过了小半天时间才转回道:“可以,不过得搜查。”

沈默知道这无非是想要点银子,便掏出十两银子。塞到那百户手里,笑道:“给兄弟们喝茶。”

那百户见他如此上道。自然不再难为,只是带人上船转悠一圈,便放行了。

待进城后,陶虞臣小声埋怨道:“他们上官已经答应放行,你还塞钱干什么。”

沈默笑笑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不给钱就非得磨你到半夜。”

陶虞臣笑道:“那可未必。”但也不再多言。

到了码头童生们想下船休息一下。顺便看看人间天堂到底美在哪里,却被码头的兵丁拦住,不许他们离开码头。有脾气大的嚷嚷道:“我们都是有路引考牌的,凭什么限制我们自由?”

兵丁们却不吃那一套,一个伍长粗鲁笑道:“这是王八的屁股,规定!谁不服上来试试,看爷爷不把你们摆成十八般模样。”这些丘八们平时受尽了读书人的嘲弄,现在终于逮到机会。对方又没有功名,自然要报复回来。

明天一早就要考试了,当然没人愿惹麻烦,考生们只好气呼呼的转回,在码头上或坐或卧,口中自然没有好听的。

陶虞臣愤愤道:“怎能视我辈读书人形同囚犯呢。”

沈默拍拍他的胳膊。笑着安慰道:“明天一考完咱们便转回,不在这受些闲气。”

“也只能如此了。”陶虞臣叹口气道。他的书童便搬个交杌过来,请公子坐下,又解下水囊请公子喝水……陪公子赶考照料起居,乃是书童最大的责任。

沈安一看人家出门还带马扎,不由傻了眼,他是第一次出来,也没人教他,除了帮公子拿考具,背行囊外。别的什么都没带。

他心说我可是立志要当天下第一书童的。怎能落在人后呢?便开始挠头想办法,看见远处有一堆砖头。眼前一亮,跑了过去。

不一会儿跑回来,笑嘻嘻道:“公子,您也坐。”

沈默一看,这家伙用棉布包袱皮,包着六块砖头,搁在自己面前,不由笑骂道:“硌屁股,再垫两本书。”

※※※※

下午时分,陆续有客船靠岸,下来的都是赶考的童生,分别来自湖州嘉兴、金华处州等府,也有宁波台州的,但人数很少。

沈默他们找到几个宁台两地的,把他们请回自己这边,盛情招待一番,然后便开始打听,两地的战况如何了?

一听到这个,那些本来还挺高兴的考生,神色登时黯淡下来,一个领头的涩声道:“太惨了,都要被倭寇欺负死了,好几万官军都打不过他们几千人,反倒被其屡屡偷袭得手,祸害咱们老百姓……好几个渔村都被他们抢过杀过,吓得老百姓都躲到深山里去了,没人敢在海边住。”

“几万人打不过他们几千人?”绍兴的考生不信道:“十个打一个,难道还打不赢?”“就是啊,谭纶、俞大猷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啊!”

那些宁台的考生冷笑道:“就是把开平王从地下挖出来,也打不了胜仗!”开平王就是大明第一勇将常遇春。

“那是为什么?难道倭寇厉害若斯?”绍兴人奇怪问道。

“倭寇厉害不假,但关键还是咱们浙兵太差劲了。”一个脾气大的呸一声道:“见势不好,就跑得没影,还打个屁仗!”

第一三二章 小三元之院试案首

愤怒归愤怒,天黑还是要睡觉的,明日还有一场漫长的考试等着呢。

六月里天太热,大伙便把凉席铺到地上,直接在码头上睡觉,只有少数不习惯的,才回到船舱里睡,其中就包括沈默。

大概到了四更天的时候,突然有人过来喊一嗓子:“去考试的快起来了,这就出发。”

考生们纷纷惊醒,摇起仍在酣睡的同伴,开始摸着黑穿衣穿鞋,乱成了一片。

比起外面狼狈的同年来,沈默就从容多了,船上有灯,身边还有书童伺候,慢条斯理的洗漱一番,穿好考试的衣裳,又吃了些早点,这才下了船。

外面的考生也总算折腾完了,虽然许多人衣衫不整,甚至光着脚板,但人群已经往外走开了,也只好哭丧着脸跟上,口中嘟嘟囔囔道:“不是好兆头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