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且膊灰鸹俸退橇档那帕骸!�

布什对此颇有同感,又问及向公众发表讲话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字眼,斯考克罗夫特胸有成竹建议,不宜用“非法”、“不合法”、“违反宪法”之类太刺激的词,布什也深表赞同,决定使用中性化的字眼,把亚纳耶夫等发动的政变称为“超出了苏联宪法范围的行动”。

布什和他的助手严密监视莫斯科政变事态发展,不久就有了进一步的看法。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一边收看公开来源的CNN电视新闻,一边阅读美国秘密情报和军事机关的分析研究报告,再将这些资料对照起来深入研究,他得意地笑了。发现苏联发动政变者出动的坦克和军队都没有进入战备状态的迹象,便兴致勃勃给美国国防部长切尼打电话讲出他的看法:

“部长阁下,我认为这基本上是一次不完全的政变,莫斯科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去做,阁下以为如何?”

切尼完全同意他的见解,鲍威尔又询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意见,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弗里茨埃马斯也发表权威性看法:“这件事是一群失败者干的,它正在走向失败。”

鲍威尔心里有了底,向布什总统汇报了他们的结论性意见,布什讲话底气足了,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以肯定的语气把亚纳耶夫发动的政变,称为非法的、反对宪法的行动,美国不能承认。

这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现亚纳耶夫并没有对他采取控制措施,他眼睛一亮突发奇想:“我必须走出白宫,同民众站在一起!”

于是,叶利钦走出政变者层层包围的莫斯科白宫,不但不匆忙逃走,反而爬上著名的苏军塔曼师的110号坦克,挺直高大魁伟的身躯,宣读俄罗斯总统的《告人民书》,各国电视记者立即将摄像镜头对准他,刹时间把叶利钦反对政变的形象传遍全世界,这便成为叶利钦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他那登高振臂一呼的形象放出最耀眼的光彩,此人竟鬼使神差成为莫斯科反政变中的一面旗帜,一位英雄。

这是亚纳耶夫等人犯的又一个致命错误,不但没逮捕他,反而使他捞足了政治资本。

叶利钦见布什改变了对亚纳耶夫政变当局的暧昧态度,就命令俄罗斯外交部长向美国驻莫斯科外交官递交了一封致布什总统的信件,要求在危机期间建立有效的接触。

这使布什很为难,他认为现在戈尔巴乔夫仍是苏联总统,而叶利钦只是一个加盟共和国的总统,当时应该首先同戈尔巴乔夫取得联系,才不致招来外交纠纷。

于是,布什决定先不理叶利钦,他命白宫接线员接通了通往克里姆林宫的电话,告诉对方:“布什总统要同戈尔巴乔夫讲话”,但几次都毫无结果,才在8月20日接通了俄罗斯总统的电话,布什热情地问候说:“喂,鲍利斯,我的朋友,你那里情况怎么样?”

对叶利钦来说,这简直喜从天降,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因而带着明显的巴结口气说:“听到你的声音,我特别高兴。我们正

等待着攻击,但我并不害怕,附近街道上支持我的人已增加到10万人,特别是你的来电对我们是莫大的帮助!”

布什想放长线钓大鱼,他说:“我们很想为你们干点什么,你有什么建议吗?”

叶利钦简直是在绝路上遇到了大救星,急忙提出要求:“重要的是道义上的支持,我们希望听到支持我们的声明,以吸引全世界关心我们的处境。”

布什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取明确态度支持叶利钦。会后,布什发表了反对亚纳耶夫政变和声援叶利钦的讲演,又接连不断地给英国首相梅杰、德国总理科尔等 13 国领导人打电话,动员他们支持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然后,布什与叶利钦一天内第二次通电话,声称美国和西方国家都称赞叶利钦的勇敢行为,信誓旦旦保证:“只要政变的策划者掌权,美国就不会同莫斯科保持正常关系,我还荣幸地奉告阁下,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共体决定冻结、暂停、取消或减少对苏援助,以此向你表示支持!”

这时,美国国家保密局破译了克留奇科夫和亚佐夫的加密电话,获得了政变当局的核心情报。布什不顾情报机关的反对,瞒着国会,把这个绝密情报通过美驻苏使馆交给了叶利钦,还派通讯专家帮叶利钦恢复秘密通讯,使叶利钦把苏联军方拉了过去,迫使政变当局把戈尔已乔夫接回莫斯科,布什立刻通话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感激涕零说:“多亏你的帮助,我又掌权了!”

布什有意拉拢说:“感谢上帝,听到你的声音,我如释重负,我希望赖莎也挺过来了。”

戈尔巴乔夫千恩万谢说:“感谢总统阁下采取的反对政变的原则立场,感谢你对我个人的极大信任。如果政变成功,将把我过去几年来做的一切毁于一旦。我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将做出一些重大的决定”。

3月24日,戈尔已乔夫开始反攻倒算,他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没有坚决反对政变为由,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要求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各共和国的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这个口子一开,苏共便宣告死亡。

戈尔巴乔夫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又筹组新联盟条约。布什对此却大拆其台,首先鼓动乌克兰独立。布什放风说:“如果乌克兰公民投票赞成独立,美国将从外交上予以承认。”

戈尔巴乔夫几乎哭出声来,急忙打电话,求布什不要匆忙表态。布什碍于戈尔巴乔夫的面子没有急忙表态,却在暗中支持乌克兰进行独立的公民投票,支持叶利钦搞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独立联合体,又迫使戈尔巴乔夫同意搞独联体,戈尔巴乔夫哀叹说:“我此生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

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独联体1991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时间19时38分,飘扬在莫斯科上空、为几代苏联人熟悉的镰刀锤子旗徐徐降落,一面蓝、白、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冉冉升起,以此向全世界宣告:

列宁、斯大林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经历了70年的风雨历程后宣告解体,长时间给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苏联在地图上从此消失。

中国一直密切关注苏联的巨变,早在8月20日,中国外交部就对苏联局势发表谈话,表示“苏联发生的变化是苏联内部事务”,“相信苏联人民能够克服困难,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12月25日,就在苏联解体的那一天,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时,发表了引起全球注意的讲话:

“1991年国际形势剧烈动荡,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和南斯拉夫内战三件大事使整个世界受到震撼,其中苏联解体影响尤为深远,标志着二次大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和两极体制的最终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在加快。”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郑重发表谈话说:“鉴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已宣布成为独立国家,中国政府本着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中国政府愿意继续履行与原苏联签署的各项条约、协定和有关文件所规定的义务,希望有关各共和国也继续履行原苏联与中国签署的各项条约、协定和有关文件所规定的义务。”这正是:

战后三国竞纷争,纵横捭阖妙无穷。

外交大师喜登场,辉煌业绩人称颂。

一部《中美苏三国演义》至此结束,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后  记

拙著《中国外交演义》“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出版之后,受到读者较好反应。

《北京晚报》等报刊评论文章指出,“该书用演义形式写成,不同于正史,但基本上以史实为依据。该书能使读者了解许多外交知识,了解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在外交上蒙受多少耻辱,了解爱国志士仁人为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同敌人进行斗争,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上节节胜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

我的一个朋友独具慧眼,他突发奇想,建议我在“民国外交演义”、“新中国外交演义”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另开天地,撰写一部《中美苏三国演义》,并提供了部分资料。我对此设想欣然赞同,便挥笔写出这部书。现在此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这个朋友的独特设想,他的策划之劳功不可没。

的确,从1949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东方崛起,自一代巨人毛泽东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以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宣布新中国成立,就事实上形成了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从冷战骤起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镰刀锤子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解体,这42年的历史可谓天翻地覆、风云变幻。中美苏三国关系错综复杂,奥妙无穷,三国间复杂的外交斗争,可谓世界外交史上的最光辉篇章,值得大书特书。本书选择42年年中举世闻名的重大事件,但仍感篇幅有限,许多国际大事未能囊括其中。

本书起名《中美苏三国演义》自觉汗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辉煌巨著,自然不敢与其相比,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学习它的思想和创作手法:

首先,学习罗贯中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功经验,着意塑造当代外交大师的典型形象。我敢断言,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像这短短的 42年,产生过如此众多的群星灿烂的外交大师。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莫洛托夫、尼克松、基辛格等可谓世界一流的外交家,以惊人的智慧创造出世界外交史上的辉煌业绩,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杰出的篇章;陈毅、乔冠华、葛罗米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杜鲁门、杜勒斯、布什、布热津斯基等等也是世界外交舞台上独具特色的人物,他们在外交史上都起过不同的作用,作者认为也应该给予他们一定地位,并以适当的笔墨记述他们的动人丰彩和音容笑貌。为此,我常恨自己智浅笔拙,难于使他们的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次,学习《三国演义》善于描写计谋的成功经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隔岸观火、师出有名、坐山观虎斗;诸葛亮的联姻结盟、联吴抗曹、将计就计、草船借箭等等,千百年来令人惊叹不绝。我认为,当代外交大师毛泽东、周恩来、基辛格等在这方面毫不逊色,因而本书力求一回写一两个成功计谋,如敲山震虎,杜鲁门发动侵朝战争;瞒天过海,毛泽东派出大军东征……再如假痴不癫初战取胜,纵横摔阖中美斗法等等,以妙趣横生的计谋提挈全回,撰写曲折动人的故事,收取画龙点睛等诸多功效。

再次,学习《三国演义》描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纵观天下大势的经验,站在战略高度,把握战后50年间纷坛多变的国际形势,抓准50年代至90年代绝不相同的国际形势特点,使读者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掌握战后国际形势发展脉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