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动作放块一点。还有等会儿你可得准点打,全靠你了!”
“我知道了,你开始啊,不然他溜了就不好了。”
“***这是什么事啊,跟捉迷藏一样。真不象我想象中的那种打法。打仗么,因该是硝烟弥漫,火光冲天那种才对。”
“嘿嘿,兄弟,你错过了好戏。打仗还真就是那样的,惨烈!”
“也许吧,我没你那么运气好,我们不是一线直接参战部队。我们配属给开那破玩意的人,多数时候在后方搞搞运输,这一次也算真的为国家做点事情了。想不到我居然还跟狙击手在一起并肩作战,说出去谁相信呢?”
这个士兵还真是能侃,躲在岩石后,有了自己的狙击手在,他现在完全放心了,也很配合了。这样就好,杨茂德心里少了份担心焦虑。
不大一会,那个士兵又引发了两枪。那家伙很有耐心,还真是跟他耗上了。很快杨茂德就又趴在地上,身子向下。用砍来的树枝交叉插入地下做的脚架将枪前端抬高了,现在虽然只有右手据枪,但并不影响瞄准,至于射击,那不是专用脚架,效果大打折扣是肯定的。
透过狙击镜,看到了,那家伙还在那里,站在一根粗壮的枝丫上,后背靠着树干,据着枪向着这边移动瞄准。戴着顶帽子,人应该不很高大。杨茂德将枪从他的头顶上扫瞄下来,只是向着他的两臂以下胸口部位瞄准着。这家伙侧着身,半个身子给前面一棵直立没有多少枝丫叶子的树干给挡住了。这样一枪打过去,把握不大。杨茂德想等到他扫瞄回过来身子,弹着点面大一些时才开枪。
月亮高挂在天空,少有云彩。这是个很不错的夜晚,战地这一刻宁静无声,风也停歇了。瞄镜里那家伙的手臂在缓缓的移动着,由侧面扫瞄过正面来了。
“很好!慢慢的转过来吧。”他屏住了呼吸,等待着。
那家伙扫描过来后,就那样停住了。这是个抢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说不定下一秒钟这家伙就又缓缓转动起身子来。他食指弯曲,加紧了力度,正要开枪。
“怎么样,找到了那家伙没有?”班长突然摸了过来,问道。
杨茂德正在聚精会神瞄准,处在开枪准备中,被吓了一跳,手一动,“砰”的一枪射了出去,前面的树枝做的枪脚架交叉承接处受力不住,往下移动了一点,忽然什么也看不到了。
“完了!”那个士兵叹了口气。
杨茂德这一刻真恨不能将那个班长臭骂一顿。
他赶紧移动身子,将就现在的交叉脚架。等他重新找到那个位置时,敌人已经不在了。杨茂德向树下望去,看到一具倒伏在那里的尸体,这才放下心来。
“赶快走。往北边去!”
杨茂德收起枪,那个士兵急忙扯了把草塞进头盔,戴上了,提着枪,猫着腰,盘过了岭去,继续往前探路。
等到众人上了这个山岭,杨茂德被一个士兵扶起来。大家拉开距离,在月夜下急忙向着北边方向赶。
一队人马小心翼翼走在山谷里,那个继续打头阵的先锋,河北籍贯的前哨人员刚转个弯。迎面碰上了一个人,正由一个三米多高的土坎下爬上来。
山沟里阴暗着,没有受到月光的正面照射。他们遭遇的是一队渗透的苏军特工,现在只有这个前哨爬了上来,人还没有站稳。双方突然遭遇,都是二话没说,同时开了枪。战斗立即在沟里猛干了起来。
原来在刚才飞机失事的地方,离着战线并不远。只有三百米不到距离。有一队苏军特工,赶到失事点后。没发现一个人,于是沿着北边一直追了过去。从一个山丫口越过了战线,悄悄渗透追赶到了他们后方去了。华军的一个班则发现飞机失事,停在那里不肯走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突入接应,两边都没发现人,也没遭遇。
那两个班的苏军特工搜了一阵,没有发现,返回去时候,不知是因为什么,可能是一拍脑袋突发奇想,也转而赶往白玉山方向来了。他们由东向西行,不敢一直沿着骑线岭走,而是从一侧的常走路线往上行,借着长草树木的掩护,胆大着呢。打头的两个苏军刚从低处爬上一个坎,这条路他们走的熟了,绝没想到突然会出现有华军在上面,一时紧张,这个家伙喊出了俄国话。那个受伤的士兵配备的是“旋风”冲锋枪的改良型,毫不含糊,将那个最先爬上来的敌军打下去了后,赶到土坎边,起手往下就是一阵猛射。
近距离遭遇战就那样打了起来。
后边的这个班的战斗人员听到枪声,全奔了过来,居高临下,一时间弹雨乱飞,双方在狭窄的谷地里打得相当猛烈。苏军被压制在了下面五十米距离,这个班的人在上方,手榴弹不断伺候下去,火光闪亮中,惨叫声连连响起来。
沟谷里太狭窄,荆棘丛生,苏军们没法迅速分往两边抢占制高点位置,况且这个班的人比他们先占地利,你上我也上,无论怎么样,苏军始终处在下方,被压着打。
大家不敢久作停留,怕仍在敌区,还担心着呢。那个班长也够猛的,见敌人久战不退,大吼着:“***,弟兄们冲下去!”提起枪,第一个跳下土坎,弯着腰,边往前冲边开枪。
杨茂德已经跟那个手臂受伤的伤员互相搀扶着赶来了。只见一个华军在阴暗的沟谷里吼叫着带头冲下去,后面紧跟着七八个,纷纷跳下土坎。
沟谷里太狭窄,后面的人不敢开枪。突然之间最前面那人倒下去了,立即有两个并排着开着火,继续大声吼着冲下去。杨茂德看得热血沸腾,可是自己参不了战。
正在此时,前面山谷里又有人冲上来了。有人用华语大喊着:“你们是哪边的啊?”他这样喊上面的人根本就听不到。但还没落下话音,苏军的子弹已经回答他了。于是外面的人分明了敌我,猛攻上来。
苏军本来还很顽强,但前后受敌,被上下夹攻,很快损伤大半,剩下的人拼命往两边荆棘里钻,顾头不顾腚,成了活靶子。
战斗结束了,两方会师,这个班的人才晓得这已经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了。早知如此,班长就不会心急如焚,冒险冲下去牺牲了。他们心情有点凄凉,高声咒骂着,抬着自己的班长和三个伤员,随着赶来参战的华军出山谷而去。
大约是早上九点多钟,天气晴朗,后方临时战地医院里,这一刻异常宁静。血腥味和浓药味已经散去了,杨茂德从窗户里看出去,天空湛蓝,云在天上,南风吹拂,心情格外的好。
慕容雪,此刻就躺在他旁边的铺位上。
尽管周围到处都是伤员,除了一些能动弹的出去晒太阳的,大部分人都躺在床上聊天,显得大厅内很是嘈杂,但杨茂德并不在意,此时的他,注意力全在慕容雪身上。
经过这一番战场上的生死与共,二人的距离不知不觉的拉近了。
“我见过你姐姐,她是电子战部队的,还说过话呢,”杨茂德说道,“你们俩是双胞胎吧?长得简直太像了,不说话的话,我根本分不出来谁是谁。”他并没有把慕容曦给他缝过裤裆的事告诉她。
“哈哈!”慕容雪开心地笑了起来。
“对了,你那时说的话,还算不算?”杨茂德说道,“你说要满足我的好奇心的。”
“好吧,狙击手先生。”慕容雪止住了笑声,说道。
“别叫我狙击手先生,叫我杨茂德,茂盛的茂,道德的德。”杨茂德说道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70章 “我们要去中国!”
“好。那我叫你小杨吧。”慕容雪说道,“我本来应该叫杨雪的,母亲也是这样要我们随父亲的姓的,但我们姊妹俩从来没见过父亲,为什么要跟他的姓,所以我们上学时,都自作主张的随了母亲的姓,母亲拗不过我们,也只能同意了。”
“你们从来没见过父亲?”杨茂德很是吃惊。
“是的。所以我们都恨他,但母亲不许我们说他的坏话,她总是和我们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伟大的人。”慕容雪叹息了一声,“反正我们不知道他好和伟大在哪里。”
“你的母亲是做什么的?”杨茂德问道。
“我不知道。”慕容雪摇了摇头,“她的工作似乎很神秘,她有时会在家里呆很久,有时会出去好几天不会来,她不在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漂亮的阿姨来照顾我们,直到她回来。我们没见她做什么,但她从来不缺钱花,我们渐渐的长大,也懂事了,有时问她,她就是不告诉我们。有一次我晚上睡不着,起来找她,发现她在地下室里,正用枪打靶,她看见我,笑着把我抱了起来,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她在画画,我不信,她就用枪在靶子上打出了一朵梅花。”
听到这里,已经客串了一阵子狙击手的杨茂德不由得大吃一惊。
“我明白她为什么不和你们说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慕容雪笑了起来,“后来她带我们去四川。那一年听说那里袍哥会闹得凶,人家都说那里不安全,但她还是带我们去了,说来也怪。她去了之后,不久,那里的袍哥会就销声匿迹了,我还问母亲,是不是你把他们都打死了?她笑着说,是啊,宝贝,你怎么知道?我说因为他们都是笨蛋。枪法肯定没有妈妈好。她笑了,点了点我的鼻子,说别瞎想了,妈妈哪有那么大的能耐。爸爸才有这个能力。我说爸爸坏,光顾着杀坏人,不来看我们,母亲笑着笑着就流泪了,她说不是爸爸不来看我们。是爸爸为了保护我们,才不来看我们。我说我不明白,她说你以后长大了,就会明白的。可我现在长大了。已经学会开飞机了,还是不明白。”
“从照片上看。你母亲真漂亮呢。”
“是啊,这么多年。她的样子始终没变,好象时间在她身上停滞了。上一次她来基地看我,还有人把她当成了我的姐姐呢。”
“真的啊。那想来你父亲看上去也应该很年轻吧?”
“不知道。不过,说我们从来没见过他,倒也不确切,母亲有一次和我说,其实我们见过他,只不过不知道他是我们的父亲,父亲也和我们说过话,但从来没有提到他是我们的父亲。我现在其实很想见他的。”
两个人在战地临时医院轻松的交谈着,享受着只属于他们二人的美好时光。而他们俩还不知道,这样的美好时光注定是短暂的。
1944年12月初的一天,苏联,乌拉尔河流域。
冷风吹拂着坚硬的冻土,路边厚厚的积雪丝毫没有融化的迹象,坚冰挂满树硝枝头,草原上则满是白茫茫的景象。
天刚蒙蒙亮,乌拉尔军区大院里一片静寂,正在值班室值班的军区保卫部保卫科长萨马耶夫,听到办公大楼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他跑出门去,见大门口停了一辆吉普车。
“这是上哪里去?”他问司机。
“这是伊尔扎卡列夫参谋长要的车,到前线去有紧急事务。”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伊尔扎卡列夫手提皮箱,匆匆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
萨马耶夫忙迎了上去:“首长,您一个人到前线去?”
“怎么,不可以吗?”
“不,不……我是怕首长路上不安全,要不要派个警卫?”
“那就不必了?”伊尔扎卡列夫冷冷地说。
汽车加大油门,驶出了军区大院,萨马耶夫望着汽车背影陷入了沉思。
伊尔扎卡列夫是典型的俄罗斯人,中等个头,高鼻方脸,一头金黄的卷发,脸上总是红光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