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到底是什么-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做事。现分下面几种情况来讨论:

A为自己做事;

B为别人做事有报酬;

C为别人做事不计报酬但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任劳不任怨);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矛盾是因为任劳不任怨而产生的。因为做事是你能控制的,

别人对你做事的态度是你控制不了的。你在对一件你控制不了的事生气是无用的。

解决方法是要么不做,要么任劳任怨;

D为别人做事不计报酬,能接受别人不理解态度(任劳任怨)。

4。思索(反省自身)

每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做人的问题,处理好人与人相处的问题。希望每天能有时间反省自身,自己为什么会喜怒哀乐爱恶欲?

判断的方法:了解那些东西是自己能完全控制的(自身);了解那些东西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建议权,达成共识)自己控制别人的共识部分;了解那些东西是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心平气和地接受这种情况;学习和掌握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哪些东西的变化规律(很难,要不断学习,要有悟性),将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按照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哪些东西的变化规律而运作,就像顺水行舟(水: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哪些东西;舟: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千万不要做逆水行舟,逆势而为的事。当然分辨不出来那些是可控制部分,那些是不可控制部分就另当别论了,那是水平问题,因此首先是提高水平,否则就是蛮干和瞎干。对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硬要控制(以为可以行),当发现不行时,就会生气、发火、怨天尤人、乱发脾气、对现实不满、愤青、认为别人是怪人、不可理喻、认为长辈不理解人、认为晚辈不听话、等等等等。要明白这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对待不同观点和意见(自己仅有建议权,命令方式也只是暂时的和不情愿的),特别是最亲近人(父母、配偶、子女)的不同观点(自己控制不了的,能控制的是达成共识的),一定要能包容,要将这些不同观点看作是大自然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其存在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是正确的,相信随着时间或阅历的增加而得到验证后,他自然会接受。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我们每天做四类事:

看和听---谈话---做事---思索

每天思索我能控制的部分:(看和听)(谈话)(做事)

是否做得很好了?可以改进吗?

我控制不了的部分:别人对我的(谈话)(做事)发表意见、批评

是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劳任怨了吗?

我现在能分清楚那些是我能控制的部分吗?那些是我不能控制的部分吗?

我今天不高兴、很烦、吵了一架、没人听我的、控制不了情绪,是为什么呢?

是为控制不了的事烦恼吗?我能解脱吗?

四.“我”主要跟谁有关系?

1。在家里

我---父母

我---配偶

我---子女

我---兄妹、亲戚

我---私人朋友

在家里,长期生活后会达成各个方面的共识,这就是家庭文化。

2。在工作单位

我---领导

我---工作搭档

我---下属

我---单位同事

我---社交朋友

在工作单位,一起共事后会达成各个方面的共识,这就是企业文化。

现在让我们借用快速消费品行业所用的终端控制概念来比喻控制终端的重要,称:得终端者得天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我”身边的人看为不同的终端,称:得人心者得天下呢?

另外,我今天不高兴、很烦、吵了一架、没人听我的、控制不了情绪,是为什么呢?

是为控制不了的终端烦恼吗?我能解脱吗?

在一个团队中,小我(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大我(团队)的共识(文化道德礼仪)。当小我的利益和大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为使大我的利益最大化,有时必须牺牲小我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这里先简要的提出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后面还有详述。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几大宗教文化圈,如: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佛教文化圈,

以前我国封建时代的儒家文化圈等。在同一文化圈里的人,由于受到同一文化的教育,大家遵守相同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也基本相同。当用这一标准去看另一文化圈的人和事时,则得出的结果难免是错误的。但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如果知道其他人冰山里的东西与你冰山里的东西根本就不一样时,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尽可能的学习其他宗教文化的知识,了解其做人的道理和原则,这样才有可能对人性具有包容性,避免走极端。当然,什么教都不信,什么做人的道理都没有系统的受过教育的人,也能成为同一文化圈,其做人通常出于人的本能。在与人交往时,了解对方信什么宗教是非常有必要的(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在无法改变对方信仰时,你必须按照对方的行为方式思考和做事,才容易达成更多共识(顺水行舟)。

即做到:团队运作---在相同文化背景下---达成共识

五.“我”是“我”的主人吗?

前面我们一直从“我”的理智出发,向外探讨那些部分是可由“我”的理智控制,那些部分不受“我”的理智控制。现在让我们从“我”的理智出发,向内探讨那些部分是可由“我”的理智控制,那些部分不受“我”的理智控制。

每个人都有身体,但你的理智能全部控制你的身体吗?让我们来探讨探讨。

“我”能控制的部分称我的理智,不能控制的称身体的本能。

我身体的本能-----------我的理智

身体的本能:

生、老、病、死

喜、怒、哀、乐、爱、恶、欲

眼、耳、鼻、舌、身的感官享受

高、矮、胖、瘦、貌美、貌丑

性格(乐观、悲观、外向、内向)、智商、情商、口才、悟性、空间感、想象力

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组织能力、自制能力、语言能力、交友能力

…………。

等等等等

原来有这么多“我”的理智控制不了的东西啊!

原来有这么多“你”的理智控制不了的东西啊!

原来有这么多“他”的理智控制不了的东西啊!

原来有这么多“每个人”的理智控制不了的东西啊!

切记!当人的本能通过“作秀”表演出来时,任何行为活动应立即暂停!

有关理智控制不了自己的事例太多了,像如下:

1。夫妻冤家: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

2。儿女冤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原因是牵挂心:自己的心的一部分在所爱的人身上,而所爱的人又不受自己所控制。因此人们会由于超过预期而狂喜,又会由于低于预期而苦恼。

韩剧里到处都是这些爱情的缠绵故事,其情节的发展完全不受理智的控制,是人性本能需要的表现。

3。青少年玩电子游戏。当出于本能的需要而去学习时,其效率是事半功倍,顺水推舟。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评论:前面已提到每次谈话都应上升到是一场战争的层面,要高度重视。

说话者会攻击听话者(作秀部分)(做事部分)(做人部分)

听话者一般会接受人家对他作秀部分和做事部分的攻击,但很少能接受对其做人部分的攻击,认为是人格的侮辱。听话者将剧烈的反击,这时听话者背后的本能将出现,理智消失,情绪失控。

听话者最好的应对方法:由于完全无法控制说话者要说什么,这是他的权力,听话者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解释的清楚就解释,解释不清就停止。千万不要让自己背后的本能出来控制你,也不要剧烈反击说话者,让说话者的本能出现,导致双方失控。做到‘说什么是你的权力’,‘听不听是我的权力’。能做到对方攻击你的做人部分而不生气才是高手。

说话者:说话的目的是要听话者听进去,当发现听话者‘不赞同’时要停止,不要看到听话者背后的本能出来了还反映不过来,否则有可能会自取其辱。不要以为‘我是为你好’就什么都能说。当对方反击过来时,要‘任劳任怨’,不生气。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当我们反省自我时,一定要知道(意识到/悟到)在理智的我背后还站着一个本能的我,他才是你的幕后大老板。这一点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如果能意识到的话,当你再向外看“身边人”的时候,也要能意识到他的身后也站着他的本能,他的幕后大老板,他的行为表现有时是由这个幕后大老板所控制。像一见钟情,见利忘义,乐极生悲。这些现象是用理智解释不了的,而对自己(或别人的)本能的“我”埋怨、生气是没用的,而对自己(或别人的)本能的“我”包容、理解、开导才可能是有效的。

六.好,林林种种上面提到了许多观点,不知是否会有些乱,现在总结一下:

1。向内看“我”这个“冰山”:“我”是“理智的我”背后站着“本能的我”。

“理智的我”分成(做人的我)(做事的我)(作秀的我)

2。向外看“身边人”这个“冰山”:“身边人”是“理智部分”背后站着“本能部分”。

“理智部分”分成(做人的他)(做事的他)(作秀的他)

“我”能用眼看到“身边人”的“作秀的他”、“做事的他”;(冰山水面上的部分)

“我”能用心看到“身边人”的“做事的他”、“做人的他”。(冰山水面下的部分)

将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按照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哪些东西的变化规律而运作,就像顺水行舟。

不要对自己不能控制的部分(外部别人的态度、谈话,内部身体的本能)生气、烦恼,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劳任怨、平静对待,大肚能容天下之事。

七.本书的重中之重,总原则,要牢记、牢记、再牢记:

最容易出问题(产生烦恼、情绪波动)的地方:

1。谈话中“我”受到攻击时,情绪会不理智,应对方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控制情绪。

2。“我”做事时受到不公正对待,情绪会不理智,应对方法:任劳并且要任怨。控制情绪。

3。情绪要不理智时,要立即意识到自己背后的“本能的我”要跳出来控制“我”,应对方法:用“理智的我”控制“本能的我”。

4。学会控制“我”后,按此方法对待周边的人,不要激怒别人(对人刻薄、小气),学会宽容和理解。大肚能容天下之事。这应该就是待人之道,处世之道。

上述这四点希望能烂熟于胸,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像触电一样反映过来。千万不要认为学会这种方法是为别人好,最先得益的就是你。中医认为:怒则伤肝,悲则伤心,心情阴阳平和的中庸之道最好。

观察圣人的成长过程:坯子---浮萍---小船---大船---小冰山---中冰山---大冰山,也就是这四点的熟练掌握的程度不同。

第二章第一节

 验证篇之一孔子的《论语》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做人的道理要随时随地从生活中学习,并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