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凌来了短短一会,却抛下了这个大雷,惹得大家都兴奋起来,越发的夸阿顺有福气,倒让王蘅怀疑起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对还是错了。
酒宴过去第二日,王蘅正在教王莹识字呢,偏偏阿顺在一旁捣乱,非得要赵凌送给他的匕首,王蘅看那匕首好看是好看,却锋利的很,自然不能给他,只得妥协,把之前周旭刻的木刀木剑拿了出来,让奶娘和丫头盯着他玩。
阿顺有些不大高兴,不过最后还是撅着嘴不再闹了。
这时,二夫人过来了。
二夫人还是头一次来呢,王蘅赶忙叫人把王莹带了下去,又命人上茶,二夫人也颇为爽快,先是夸赞了阿顺几句,就说明了来意:“你也知道,老三早就该成亲了,小五比他还小两岁呢,这阿顺都满周岁了,我现在瞧着老三在外头晃荡就头疼,也给他说了几户人家,可你也知道,以前有侯府的名头在,多得是人家想嫁过来,如今这爵位没了,狗眼看人低的可不少,说了好几户人家,都嫌弃老三不是长房,不能继承家业,我这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
王蘅已经明白了二夫人的来意,只怕是昨日知道了阿顺是赵凌义子的事,想借这个光给周硕说一门显贵的亲事罢了。
若是原本说好的亲事,王蘅不介意锦上添花,可如今摆明了是利用阿顺,说的难听些就是狐假虎威。王蘅心里就不怎么舒服,不过她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设身处地的替二夫人想一想。她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这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王蘅想了想道:“二婶的意思我也明白,如果旁人知道阿顺是皇上的义子,说不定就能高看咱们周家一眼,三哥也能说一门好的亲事。”
二夫人笑着点头,心想王蘅到底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王蘅紧接着道:“二婶对我说这个话就是看得起我。又是为了三哥的终身大事,我是怎么着也不能推辞的。不过有一件事我想问问二婶,我也知道三哥一直不愿意成亲,倘若二婶给他说了一门好亲,可偏偏三哥不愿意。到时候该怎么办呢?”
二夫人提起这个就头痛:“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管也不管不住,别人家的还是都防着孩子沉迷女色,可他却一副要做和尚的样子,之前还为了这个跟我吵架呢。”
王蘅笑道:“您瞧瞧,三哥不愿意,到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若是替二婶出面保了媒,到时候若是弄得两边下不来台。到时候不光咱们周家的名声不好,我也跟着没脸啊,您不妨先回去好好劝劝三哥。晓之以理也好,动之以情也好,先把三哥给说通了,咱们齐心协力给三哥说一门好亲事,到时候我也跟着沾光啊。”
二夫人听得出王蘅的推脱之意,不过也知道这的确是个问题。万一王蘅真的给周硕说了门好亲事,周硕一撂挑子。不领情,王蘅又是何必呢?
她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二夫人叹道:“如今云儿有了身孕,我也放了心,就剩下老三这个孽障了,唉,也好,我想回去劝劝,等他一松口,咱们再说别的事,你诚心诚意的要帮忙,我也不能叫你没脸啊。”
王蘅笑道:“到底是二婶,深明大义,既如此,我就等着二婶的好消息了。”
晚上王蘅带着阿顺和王莹去给曹氏请安,曹氏也正在跟岳氏说周静的亲事呢:“我知道不是你肚子里出来的,你不免有几分不上心,但好歹你是她母亲,她素日也对你恭敬孝顺,你如今给她找个终身的依靠,将来她也只有真心孝敬你的,更何况一个女婿半个儿,老大老二和小五也相当于多了个兄弟。”
岳氏道:“让娘替我操心这事,是我的不是,我也不是没把静儿的婚事放在心上,只是如今是多事之秋,咱们家现在的境况,要想找个合心意的女婿也难,我也是怕委屈了她,想着与其匆匆嫁了,不如等尘埃落定后找个好的,要不然今天说不准明天的事,岂不是害了她?”
曹氏笑道:“我就知道你自有一番道理,既如此也就罢了,如今你先给她瞧着吧,若是合适的,也不拘什么门第,只要孩子好,有上进心,会心疼人就成了。”
岳氏应了,王蘅一直只听着没插嘴,见岳氏告辞,她也就告辞了。
人都走后,曹氏把藏在里间的周静叫了出来:“你都知道了吧?你母亲不是那等冷心冷面的,她看着对你漠不关心,其实心里也是在为你打算呢,你以后千万别再胡思乱想了。”
周静羞惭的垂下头:“是,都是孙女不好。”
曹氏笑道:“你的心思我也明白,如今咱们家正直风雨飘摇之际,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该相互体谅,你是周家的女儿,若是心存怨气,即便将来出嫁,这有娘家和没有娘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周静道:“孙女受教了。”
自打这事后,倒给曹氏提了个醒,她跟周伯清说了这件事:“总不能为了家里的事把她们的终身都耽误了,四姑娘也不小了,该说亲事了,不然姑娘大了,留来留去反倒成了愁。”
周伯清倒有不少门生故旧,只是经历了前一段的战乱,有的升官发财,有的抄家下狱,境遇不一,一时间要周伯清做媒,还真是没什么头绪。
等过了两日,忽然有人登门拜访,乃是赵凌原来的幕僚,如今官至吏部尚书的段青山,段青山来后与周伯清关在书房说了好一会的话,待到段青山走了,周伯清便把王蘅和周旭叫了来:“段大人过来的意思是,皇上想把阿顺接进宫住一段日子。”
王蘅愣住了,急急道:“这哪成啊,阿顺根本离不开我。”
周伯清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但是静慈道姑回到宫中探望小公主,到时候宫里可能会有宴会,皇上的意思是借此机会把阿顺是他的义子这件事公布天下。”
周旭道:“这件事早晚会被人知道,如此处置我们倒是没意见,只是阿顺到底还小呢,把他一个人送去宫里,我是万万不能放心的。”
周伯清道:“既如此,这件事也就罢了,还有一件事与你们有关,你们当初去江南,路上是不是遇到了恪公主和芙蓉县主?”
王蘅一愣,点点头,周伯清拿出一张帖子:“这是芙蓉县主给小五媳妇的,请你过去做客,她马上就要大婚,成为皇后了。”
王蘅好半天没回过神来,周旭也略微有些诧异。
等回到院子里,王蘅把那请帖翻来覆去看了,只觉得万般滋味都有,同样是长公主,恪公主却逃过一劫,顾莲甚至要做皇后了,可其余两位却被贬为庶民,是恪公主她们太幸运,还是她们一开始就投靠了赵凌!
王蘅一直觉得顾莲是那种红颜薄命的女子,因此很是怜惜,没想到人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难道她们一点也不在乎亲人被赵凌杀害的仇恨么?
周旭看王蘅坐在那儿发呆,也能理解她的感受:“想来当初恪公主提出去福建也是一个早就布好的局罢了,只是不知道我们遇上她们是不是也在算计之内。”
王蘅喃喃道:“我不想见她。”周旭却欣然应允:“那就装病好了,我也不想让你去见这样的女人,简直太可怕了,她们肯定很早以前就投靠了皇上,不然顾莲也不会做皇后了。”
王蘅却是想起当初顾莲所说过的话,恪公主原本打算让顾莲进宫,后来这个法子不管用了,就又给顾家找了个依靠,难道这个所谓的依靠就是赵凌么?
赵凌为什么答应做她们的依靠?而她们又帮助赵凌做了些什么?
王蘅就按周旭所说的在家装病,什么人也不见,整天或是逗阿顺玩儿,或是教导王莹。
而顾莲那边接到信儿,说王蘅病了不肯过来,顾莲就沉默了,问来人:“五少奶奶病了?那小少爷是谁在照顾?”来人一脸迷惑:“这个倒是没有听说。”
顾莲叹道:“若是真的病了,肯定会怕过了病气给孩子,断不会留在身边的,只怕这是装病,不肯过来见我呢。”
王蘅不肯见顾莲,顾莲倒也没有强求,她很快就要进宫了,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对于嫁给赵凌这件事,其实完全是利益交换,她也知道虽然自己很美,但在赵凌眼里可能只是一副白骨罢了,赵凌不是那种看重美色的人,她几乎可以预见,自己进宫后的命运了。
可那又能如何呢?她肩上背负着母亲的荣耀,哪怕再艰难,她也要走下去,只是对于王蘅这个好不容易拥有的朋友,她有几分舍不得罢了。
很快,顾莲即将成为皇后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有人骂她不知羞耻,有人骂她是狐狸精,毕竟她属于燕氏皇族的皇亲国戚,如今却要嫁给灭了燕氏皇族的人,不免让人瞧不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关将至,周家也有了一丝喜庆的气氛,周静的亲事也定下来了,岳氏把她说给了自己娘家的一个族侄岳翎,要说这岳翎也是真的倒霉,赵凌起兵前,他正好帮着一个朋友跑腿,走了一趟岭南,本想回来就成亲的,谁知赵凌起兵,四处战乱,他也不敢乱走,就在岭南耽误了两年,谁知他的家人迟迟没有他的音讯,只当他死了,他的未婚妻也另外找了门亲事出嫁了,谁知他又突然回来了,家里人自然喜出望外,但婚事却坏了,只能另外再寻。
岳氏之前也没想过结亲的事,只是听娘家嫂子当做稀罕说了这件事,后来琢磨周静的婚事,就想到了这个岳翎。
岳翎比周静大一岁,人长得极为俊朗,身手也不错,想在军营里谋个出身的,家里又没有兄弟分夺家产,只有两个姐姐,还都出嫁了,虽然门第小些,但只要人知道上进,将来的日子也不用愁。
岳氏先和周经略一提,周经略只得两个女儿,周玉是嫡出,又早早出嫁了,只剩下一个周静,素日也得他的欢心,因此对她的婚事也十分上心,还特地去瞧了瞧岳翎,见他人品才貌都配得上周静,这才放下了心。
岳氏见周经略也答应,就正式跟曹氏说了这件事,曹氏如今已经没有精神操心孙女的婚事了,就全权交给了岳氏负责,只把给周静添妆的两千两银子给了岳氏。
岳氏做人向来恩怨分明。她也不想被人家说克扣庶女的嫁妆,也不想跟于姨娘扯皮,就把海氏叫了过来:“静儿的嫁妆只怕你要多费心了。这是老太太给的两千两银子,还有我添上的一千两,你看着置办去。”
海氏暗暗忖思,心想周静素日就有些精明,又争强好胜,于姨娘又是那样一点小事也要斤斤计较的性子,若是把银子给了自己。不知道她们明里暗里怎么算账呢,这个烫手山芋倒不好接。因此笑道:“娘也知道,我整日忙的团团转,万一有什么疏漏就不好了,不如您交给五弟妹。帮我分担分担,一来她和三妹关系亲近,两个人有什么话也好说,若是我去问三妹要添些什么,她到底不好意思。”
岳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王蘅和周静关系较好,交给王蘅办倒是便宜,再者说,王蘅一忙。肯定就无暇陪阿顺了,到时候自己就能天天和孙子一块玩乐逗趣了,因此欣然应允。派人把王蘅叫了过来。
王蘅一听这个事就先看了一眼海氏,想了想,还是接下来了,岳氏道:“你忙着这事,就把阿顺先抱过来,我也能帮你看一阵子。”王蘅道:“那就麻烦娘了。”
等离了岳氏那儿。海氏冲王蘅歉意一笑:“弟妹,真是对不住了。倒不是我偷懒,而是我素日和三妹的确不比你跟她熟悉,置办嫁妆这事也只好劳烦你了。”
王蘅虽然觉得海氏此举不太厚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