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没病!”皇帝微微一笑,伸手打掉了武宁远的手掌,整理一下龙袍。定定地看着武宁远,笑着说道。
“大哥!”武宁远难掩心中的悲伤,看着面色苍白的皇帝,低下头,声音戴上了哭腔。
一声大哥,让面无表情的皇帝,眼里的冷漠蓦然消失,他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垂垂老矣的八弟,心中颤抖不已。
大哥……
好熟悉,也好久远的称呼啊!
皇帝眉角颤抖着,看着曾经风云天下的大周战神,如今俨然是个老头子,老泪纵横的样子,让人心酸不已。心中激动难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那书生曾经写下的那首诗。看着眼前,垂垂老矣的八弟,皇帝终于是笑了,却是笑的很辛酸。
抬起头来,看着失声痛哭的武宁远,皇帝脸上神色激动,摇头笑笑。靠在龙椅上,闭着眼睛,笑着说道:“从当年你离京,到现在,怕是有三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听你叫我大哥!哈哈!”
见武宁远热泪盈眶,神色痛苦。皇帝站起来,绕过书桌,伸出干瘦的手,握住了武宁远的手。长叹一声,摇头道:“老八啊,朕不能病。你知道吗?”
“因为突厥,还是因为安家?”武宁远眼神如电,沉声问道。
闻言,皇帝定定地看着他许久,轻轻地叹了一声气,摇头道:“外患如肤疾,内患才是致命的!”
“谁?”武宁远低着头思索一阵,心乱了的他,什么也想不到。
“山西!”皇帝微微一笑,转过头来,朝着北方张望一眼,眼中厉色闪烁。
武宁远闻言,身体骤然一阵。抬起头来,看着一脸冷酷的皇帝,他失神的喃喃道:“是晋王!”。
皇帝面色不变,闭上眼睛,坐下来后,微微点头。
书房中,烛火猛地一晃,房间里昏暗的烛光,骤然一暗。
……
如今,看到皇帝依然是装作镇定,心知皇帝身体的他,此时,见到自己最后一个兄弟这般状况,武宁远心疼了。
“啧啧,生气了?哈哈!”皇帝看着武宁远这般表情,不以为然的哈哈一笑。转过头来,看着神色平静的吕恒道:“喏,永正看看,看看这老头这么的暴躁,哈哈!”
吕恒闻言,并没有附和着打趣武宁远。只是轻轻笑了下。
端着茶盏,想了想后,吕恒淡淡地说道:“现在,是二月底,虽然是暖春,不过,怕是这样的天气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变冷!”
他如此絮絮叨叨地说着,好像跟眼前的事情,并无多大关系。
但是出奇的是,皇帝与武宁远并没有打断,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
武宁远抬起头来,目光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等待着这书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
凭他对吕恒的了解,一旦这书生开口,一定就有收获,而且,还是很大的收获。
“冷锋过境,北方的大气高压再次来临。到时候,呵,海面上肯定会刮起西北风的!”吕恒一边抿着茶,一边说着这些后世的来的气象知识。
什么冷锋,大气高压。听的皇帝与武宁远云里雾里的。
二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茫然之色。
“对了!”吕恒突然转过头来,开口问道:“目前,包括登陆的东瀛人,高丽王能指挥的军队,一共有多少人?”
听书生终于说到了目前的局势上,武宁远顿时神色一震,早有准备的他直接开口答道:“八万之众!”
“那……”闻言,吕恒微微点头,想了想后,看着武宁远,再次问道:“那山东驻军有多少?”
“也有八万余人!”武宁远眉头皱了皱,听这书生的话的意思,像是要调动山东军队进入东北。可是,时日太短,而且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怕是长途调兵支援,时间来不及啊。
“那加上江苏段鹏的军队呢?”吕恒眼神闪烁着,脑海里急速转动着,语气加重问道。
“如果两军合为一处,足以有十二万之众!”武宁远随口说,转过头来,看着书生微微点头,武宁远不解地问道:“如果永正你是想调动这两地的军队进入东北,支援康洪雷的话。这路子,怕是不行!”
“从江苏到东北,何止千里之遥。大军行进,没有三四十天,根本不够。等他们到了,一切都为时已晚!”见吕恒不说话,武宁远心里还以为这书生真是这么想的。他摇头笑了笑,语气有些无奈地说道。
“是的!”一旁,皇帝接过了话茬,捋着胡子沉声说道:“而且,大军经过如此长距离的跋涉后,必然劳累之极。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即便是仓促投入战斗,对方以逸待劳,我们胜算仍然渺茫!”
他说完这句话后,眼里闪过一抹狐疑之色,皱着眉头,看着一旁摇头晃脑的武宁远,心中嘀咕不定。
似乎,眼前这书生的表现,与八弟说那个算无遗策的军师形象不太符合啊!甚至……是相去甚远!
二人在这里心里不解,那书生却是微微一笑,看了他二人一眼后,笑而不语。
在二人那焦急的目光中,书生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轻轻的品了一口后,靠在椅子上,手中茶杯轻轻摇晃着。
袅袅升起的热气中,书生的笑容神秘莫测。
“谁告诉你们,说我要派兵增援东北了?”看到眼前这俩老头,快要抓狂的样子。吕恒微微笑了笑,端起茶抿了一口,笑着问道。
第三百十六章 进宫
原定于十五日晚的群臣宴就这么被这一个从东北而来的消息打断。
当日晚上,皇帝以身体不适为由,向群臣传达了宴会取消的信息。虽然,借口足够。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件事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以目前郑王的威望和声势,这次的郑王老师的命令宴会。其实,就是一场关于帝师的封赏。
以大周百年来,对帝师的尊敬程度来看,陛下的这个借口,似乎就显得有些单薄了。一时间,朝臣纷纷猜测。各种各样的谣言,在私下里开始传播起来。
猜测最多的,就是这位未来的帝师,似乎是因为犯了什么事儿,而惹恼了皇家。这才被皇家抛弃。
随着谣言的越传越广,波及面也越来越大,内容也从之前的单纯而变的复杂起来。到了后来,在众人的口中,这谣言已经传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不过,东京中被这样的谣言所覆盖,也正中吕恒的下怀。毕竟,以现在的局势,如果有这么一个谣言,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不去关注其他,倒是一件好事!
这样的话,在舆论方面,吕恒可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从而来进布置接下来的动作!
书房中,阳光从那窗棂中照进来,洒在地上一片耀眼的斑驳。桌子旁边,铜炉中熏香袅袅。在那耀眼的光束中,显得轻柔而又浪漫。
书生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中持着毛笔,专心致志地在纸上,做着三天来,最后的一次推演。
这是一部关于对高丽作战的计划方针,三天前,开完会后。皇帝向吕恒提供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在结合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后,吕恒开始策划对高丽的作战。
三天时间,吕恒和武宁远等人仔细商讨,对这场即将进行的战争,做了无数次的推演。这份作战计划,也修改了无数遍。苛刻程度,让武宁远以及皇帝的智囊团为之咋舌。
而且,在看到这书生那天马行空,却又不是缜密逻辑的想法。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纳闷不已。
这个一脸人畜无害笑容的书生,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面对着这份很有可能遭致数十万人,人头落地的作战方针的时候。神色竟然是如此的镇定。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只是,那书生不说,皇帝的智囊也不好问。毕竟来的时候,皇帝直接下令,一切听那书生指示。不该问的,就不要乱问。
这些人中,唯有武宁远对吕恒的事情知晓一二。见那些人震惊的目光,老家伙心里乐得嘴都合不住。
转过头来,看看正端着茶,一脸平静的思索着计划中某部分细节的吕恒。见他神色定定,偶尔会向其他人发问,然后再次陷入沉思的样子。武宁远心里大为爽快,端起茶抿一口,看着书生的目光中,异彩连连。
连续两天的不休不眠,直到昨天晚上计划书基本成型的时候,那些人再也熬不住了。而鉴于作战计划已经基本成熟,吕恒也点点头,放他们去了。
如今,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最后修订审核后,终于在今天早晨,这份庞杂的作战计划,完全出炉了。
看着三天里的辛劳成果,吕恒心里也是满意一笑。端起茶抿一口,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
“公子,公子!”房外,传来了阿贵气呼呼的声音。
“进来!”吕恒停下了手中的书写,将毛笔搁置在一旁,吹了一下纸上的墨迹后,笑着对门外说道。
房门吱丫一声打开,明媚的阳光中,阿贵的脸色却不好看。进来后,阿贵气的脸色都发青,站在吕恒一句话也不说。
这小子,那天把皇帝呵斥了一顿后,吓得屁滚尿流。连忙求公子帮忙。于是乎,吕恒借着那天皇帝期盼的心理,成功的摆了皇帝一道。
事情处理的很简单,就是吕恒把阿贵叫过来。然后阿贵撅起屁股,可怜兮兮地看看吕恒,再看看后面一脸猥琐笑容,摩拳擦掌的皇帝。
然后皇帝撸起袖子,咕咚咕咚的灌了一气茶水后,哇哈哈地大笑一声,抬起一脚,就踹在了阿贵的屁股上。
然后……
就看到皇帝得意的脸色顿时一僵,低头看看自己的脚腕,嘴角抽搐着。
等看到吕恒等人期待的目光后,皇帝哈哈大笑一声,若无其事的摆摆手,便让阿贵下去了。
等谈话结束后,吕恒很清楚地看到皇帝离去的脚步,有些怪异。
嗯,好像是崴脚了!
后来,吕恒问了一下阿贵,才知道这家伙,在挨揍的时候,竟然运气抵抗。将自己的臀部,变成了顽石。
呵,怪不得呢!
听闻此言,吕恒摸索着下巴,目光怪异地看着阿贵那磨盘一样的臀部,心中咋舌,老虎的屁股啊!
在公子那让人毛骨悚然的目光中,阿贵脸上肌肉抽搐了一阵,最终不敌,落荒而逃。
“又听到什么消息了,说说呗!”吕恒一边将写好的案子,整理成册。一边转过头来,看着阿贵,笑呵呵地问道。
“外面那些人实在是该死!”阿贵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们,他们说,公子您,您被……”阿贵很受伤,抬起头看一眼公子,发现公子依然是那般平静的笑容,他丧气地说道:“他们说,公子你……”
“说我被诛九族,挫骨扬灰了?”吕恒笑呵呵地问道,神色很轻松,似乎根本不在意。
“嗯!”阿贵点点头,心里依然纠结不已。
吕恒转过头来,看到阿贵身上的衣服,有些凌乱。那脸上的狰狞之色,似乎还没有退去。心里想了想后,吕恒转过身,指着椅子,笑呵呵地看着阿贵道:“跟人动手了?”
“气不过!”阿贵坐下来,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后,闷声说道。
“战况如何?”吕恒看到阿贵依然生龙活虎,微微一笑,颇有兴趣地问道。
“嘿嘿!”听到公子这般问话,阿贵挠头尴尬地笑了:“三个断腿的,一个下巴脱臼的!”
“不错!”吕恒摸摸下巴,赞了一句。
“嘿嘿!”阿贵挠头笑笑,很尴尬。
他没有跟公子说,今天他揍得是一群读书人。而且,据听说,那里面还有一个叫梁山伯的,好像是朝中某位大臣的儿子。